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例肌强直病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1
作者 宋春莉 高淑敏 +2 位作者 刘效巍 周丽娜 宫秋霞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肌强直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肌强直病患者均进行常规针电极EMG、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的检查。结果:20例肌强直病患者均有肌强直放电,NCV及F波均正常;其中6例先天性肌强直病患者EMG轻收缩平均时限及电...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在肌强直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肌强直病患者均进行常规针电极EMG、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的检查。结果:20例肌强直病患者均有肌强直放电,NCV及F波均正常;其中6例先天性肌强直病患者EMG轻收缩平均时限及电压均正常,重收缩时呈干扰相;另14例患者EMG轻收缩时平均时限缩短及电压降低,重收缩时呈病理性干扰相,EMG呈肌原性损害。结论:EMG在肌强直病诊断及分类诊断中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强直病 电图
下载PDF
强直性肌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附3例报告)
2
作者 刘英 高国勋 《医学科技》 2000年第2期53-54,共2页
强直性肌病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清楚的遗传性疾病,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肌浆膜传递障碍所致,肌强直是其主要症状。现将我院今年收治的3例强直性肌病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例1 管某,男性,37岁,身高1.70米。肌强直20^+年,近两年加重。查体... 强直性肌病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清楚的遗传性疾病,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肌浆膜传递障碍所致,肌强直是其主要症状。现将我院今年收治的3例强直性肌病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例1 管某,男性,37岁,身高1.70米。肌强直20^+年,近两年加重。查体:神清,呈“斧状脸”,表情差,反应稍迟钝,语速慢,带沉重鼻音,握手后放松困难,四肢近端肌肉萎缩明显,以上肢尤甚。上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Ⅳ级,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 电图 诊断
下载PDF
强直性肌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3
作者 刘英 高国勋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强直性肌病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清楚的遗传性疾病,多数观点认为主要是肌浆膜传递障碍所致。肌强直是其主要症状。现将我院今年收治的3例强直性肌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强直 电图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与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的鉴别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强 芦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近端强直 近端无力 白内障 强直 营养不良性强直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类肌强直性肌病
5
作者 郝茂林 邵丽 《医学综述》 1998年第12期652-653,共2页
类肌强直性肌病(Proximal Myotonic Myopathy,PROMM)临床类似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二者常易误诊,但DNA研究显示与DM完全不同,是一种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我们对已报道的14个家系35例病例作一统计综述。
关键词 强直 诊断 无力
下载PDF
肌强直性肌病一例报告
6
作者 陈丽萍 李积荣 +2 位作者 马芙蓉 周俊华 武晓娜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第1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强直 电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特征 例报告
下载PDF
足反射疗法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强直性肌病一例探讨
7
作者 张宝斌 鲍桂香 《双足与保健》 2001年第6期40-40,共1页
中医认为:强直性疾病,是以肌肉强直为主要疾病,临床特征为骨骼肌收缩后仍继续收缩而不能放松。中医认为:“诸风掉眩,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可见强直性肌病以肝风为病者多,肝为刚,主藏血与肾同乃下焦;肝肾同源,而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与肝... 中医认为:强直性疾病,是以肌肉强直为主要疾病,临床特征为骨骼肌收缩后仍继续收缩而不能放松。中医认为:“诸风掉眩,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可见强直性肌病以肝风为病者多,肝为刚,主藏血与肾同乃下焦;肝肾同源,而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与肝血常可互生,与此病密切相关。此病亦称抽筋痨。由于筋不养气,气不养血,血不养筋,以致气血两亏,筋不保养,久则筋脉抽缩,四肢拘挛,疼痛异常,身体缩小,皮肤干枯,饮食无味,睡眠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 足反射治疗 穴位按摩治疗
下载PDF
神经肌肉疾病
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2期156-157,共2页
0046504 脊髓性肌萎缩症Ⅰ型移植前的基因诊断/Fallon L//Neurology.-1999,53(5).-1087~1090 湘医图0046505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脑血流量减少及视觉空间功能障碍/Meola G//Neurolo-gy.-1999,53(5).-1042~1050 湘医图0046506 腓骨肌... 0046504 脊髓性肌萎缩症Ⅰ型移植前的基因诊断/Fallon L//Neurology.-1999,53(5).-1087~1090 湘医图0046505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脑血流量减少及视觉空间功能障碍/Meola G//Neurolo-gy.-1999,53(5).-1042~1050 湘医图0046506 腓骨肌萎缩症1A 型髓鞘非致密性与周围性髓鞘蛋白22的关系/FabriziG M//Neurology.-1999,53(4).-846~851 湘医图0046507 有联接蛋白32突变(R<sub>142Q</sub>)的 X连锁腓骨肌萎缩症中的感觉神经性耳聋/stojkovic T//Neurology.-1999,52(5).-1010~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肉疾 神经系统疾 萎缩侧索硬化 强直
下载PDF
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附1例报道)
9
作者 李睿婷 李承晏 李涛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non-dystrophic myotonia)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提高对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肌电图表现及治疗,并复习文献。... 目的探讨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non-dystrophic myotonia)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提高对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为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肌电图表现及治疗,并复习文献。结果 1例临床表现为双手握拳后出现肌强直,肌电图检查提示强直电位,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升高,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基因(DMPK、ZNF9)检测为阴性的病例符合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特征,应用苯妥英钠治疗有效。结论非营养不良性强直性肌病是一组遗传异质性疾病,疾病表型之间具有相当大的重叠,患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肌电图、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因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不良性强直 强直 电图 通道疾
原文传递
强直性肌病的临床与肌电图特点
10
作者 孙素华 傅景海 徐荣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08-308,共1页
强直性肌病的临床与肌电图特点孙素华傅景海徐荣谱我们近年共对42例强直性肌病患者进行临床和肌电图(EMG)观察,其中部分病例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误诊为其它疾病,通过EMG检查得以确诊,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2例强直性肌... 强直性肌病的临床与肌电图特点孙素华傅景海徐荣谱我们近年共对42例强直性肌病患者进行临床和肌电图(EMG)观察,其中部分病例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误诊为其它疾病,通过EMG检查得以确诊,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2例强直性肌病患者中,先天性肌强直症7例,男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疾 强直 临床 电图
原文传递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11
作者 于 强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2年第3期245-247,共3页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proximalmyotonicmyopathy,PROMM)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多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PROMM的特征包括近端肌无力,肌痛,白内障和肌强直等。PROMM因为无CTG(Cyto... 近端肌强直性肌病(proximalmyotonicmyopathy,PROMM)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多系统、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PROMM的特征包括近端肌无力,肌痛,白内障和肌强直等。PROMM因为无CTG(Cytosine,Thymine,Gua-nine)复制倍增异常而不同于营养不良性肌强直(myotonic dystrophy,DM)。目前欧美国家相继报道相关病例。作者复习文献,整理出本病的临床、病理、肌电图、影像学和基因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强直 临床研究 症状 鉴别诊断 多系统常染色性显性溃传
原文传递
Gastro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in myotonic muscular dystrophy 被引量:2
12
作者 Massimo Bellini Sonia Biagi +4 位作者 Cristina Stasi Francesco Costa Maria Gloria Mumolo Angelo Ricchiuti Santino Mar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821-1828,共8页
Myotonic dystrophy (MD) is characterized by myotonic phenomena and progressive muscular weakness. Involve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frequent and may occur at any level.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have pr... Myotonic dystrophy (MD) is characterized by myotonic phenomena and progressive muscular weakness. Involve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s frequent and may occur at any level.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have previously been attributed to motility disorders caused by smooth muscle damage, but histologic evidence of alterations has been scarce and conflicting. A neural factor has also been hypothesized. In the upper digestive tract, dysphagia, heartburn, regurgitation and dyspepsia are the most common complaints, while in the lower tract, abdominal pain, bloating and changes in bowel habits are often reported. Digestive symptoms may be the first sign of dystrophic disease and may precede the rnusculo-skeletal features. The impair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may be sometimes so gradual that the patients adapt to it with little awareness of symptoms. In such cases routine endoscopic and 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s are not sufficient and targeted techniques (electrogastrography, manornetry, electromyography, functional ultrasonography, scintigraphy, etc.) are needed. There is a low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skeletal muscle involvement and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gastrointestinal disturbances where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uration of the skeletal muscle disease has been reported. The drugs recommended for treat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complaints such as prokinetic, antidyspeptic drugs and laxatives, are mainly aimed at correcting the motility disorders. Gastrointestinal involvement in MD remains a complex and intriguing condition since many important problems are still unsolved. Further studies concentrating on genetic aspects, early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re needed to improve our management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of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tonic dystrophy Digestive disorders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