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LBP伴疼痛灾难化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范飞 姜贵云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下背痛伴疼痛灾难化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0例下背痛伴疼痛灾难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心理干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还...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下背痛伴疼痛灾难化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0例下背痛伴疼痛灾难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心理干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还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d后采用疼痛灾难化问卷(PC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OSWESTRY(ODI)腰痛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CS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S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CS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对于下背痛伴疼痛灾难化的患者,在传统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下背痛与心理因素的临床相关性以及心理干预的方法,使下背痛的治疗更加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下背痛 疼痛灾难化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慢性下背痛伴恐惧-回避信念患者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范飞 王立宁 +5 位作者 刘云芳 付亏杰 姜贵云 刘旭东 勾丽杰 张霜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1-1234,共4页
目前全球估计有5亿4000万人患有下背痛,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下背痛变得越来越流行,速度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下背痛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1]。2015年下背痛患者比1990年增加 54%,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最明显[2]。
关键词 慢性下背痛 生物反馈 康复疗效 放松训练 患者 中等收入国家 信念 恐惧
下载PDF
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中治疗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真文 梁宝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 48例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采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4例。干预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 目的探讨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 48例下背部疼痛伴焦虑患者,采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24例。干预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商品名:黛力新)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常规组采用黛力新联合镇痛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疼痛、腰椎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HAMA、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HAMA、SDS评分分别为(11.4±3.1)、(12.7±2.8)分,均低于常规组的(15.9±3.6)、(16.3±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干预组患者下降程度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焦虑药物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在下背部疼痛合并焦虑患者中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和不良情绪,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下背部疼痛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治疗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范飞 姜贵云 +3 位作者 王立宁 王泽熙 刘旭东 勾丽洁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9-531,共3页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及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及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医师协会(JOA)下背痛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SAS、SDS、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41.69±5.79)分和(46.79±4.25)分]、SDS评分[分别为(35.94±7.82)分和(42.95±8.22)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69±0.54)分和(3.42±0.60)分]及JOA评分[分别为(25.31±1.64)分和(24.00±2.2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疗效指标均以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心理疏导及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进一步改善下背痛伴情绪障碍患者不良情绪,缓解疼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 下背痛 情绪障碍 抑郁 焦虑
原文传递
隔姜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33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惠榕 余真铃 +4 位作者 刘磊 刘晴 郑赛玉 李静 黄锦华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4,15,共5页
目的观察隔姜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整合盆底医学中心就诊的PSUI患者66例,采用SPSS 26.0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和信封法分为对... 目的观察隔姜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整合盆底医学中心就诊的PSUI患者66例,采用SPSS 26.0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和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八髎穴隔姜温和灸,每次30 min,隔日1次,2组均连续干预10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1 h漏尿量、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和泌尿生殖障碍量表简表(UDI-6)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和治疗后1个月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 h漏尿量、UDI-6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I-QOL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 h漏尿量和UDI-6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I-QOL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隔姜温和灸能有效改善PSUI患者漏尿量,减轻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隔姜温和灸 盆底训练 生物反馈 刺激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刘秀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0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自然分娩产后PF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自然分娩产后PF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指标(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水平、盆底功能指标[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持续收缩时间]水平和尿失禁改善指标[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3.02%(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FDI评分低于对照组,阴道动态压力高于对照组,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BC、MUCP、AL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应用于产后PF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盆底肌力指标水平,改善盆底功能指标和尿失禁改善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生物反馈刺激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尿失禁 盆底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腾飞 童重新 +3 位作者 刘琳 刘会雪 单玲 李洋洋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干预...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评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干预,干预前后行三维超声检查,评估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产妇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8周后,2组产妇张力状态下(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尿道旋转度均较干预前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异常率及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发生率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中性欲、性高潮、阴道润滑度、性交疼痛、性满意度、性唤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发现,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产后盆底功能患者的治疗中提供了客观的疗效评定指标,两种方法联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盆底训练 生物反馈刺激 盆底功能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获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甜 吴晓丽 唐剑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阴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3月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5周,并随访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脏器脱垂程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0期患者占比均提高,Ⅰ、Ⅱ期患者占比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0期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Ⅰ、Ⅱ期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测盆底肌力、阴道收缩肌电值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延长,且观察组更长;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显著减轻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提高性生活水平,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训练 盆底 性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尿流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显秀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尿流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肌力、尿流动力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实施单一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实施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盆底肌肌力[改良牛津肌力分级法(MOS)]、尿流动力学指标[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腹压漏尿点压(ALPP)、正常尿意膀胱压测定容量(NDCC)及尿道最大闭合压(MCP)]、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OS评分、MCC、ALPP、NDCC及MCP均更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I-QOL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本体感觉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显著恢复患者盆底肌肌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本体感觉训练 生物反馈刺激 盆底 尿流动力
下载PDF
益气升提方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及盆底肌训练治疗Ⅰ度子宫脱垂临床观察
10
作者 曾群飞 张荣 +1 位作者 余文婷 罗娟珍 《广西中医药》 2024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升提方内服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及盆底肌训练治疗气虚型Ⅰ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脱垂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及盆底肌训练,配合凯格尔锻炼及阴道哑... 目的:观察益气升提方内服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及盆底肌训练治疗气虚型Ⅰ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脱垂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及盆底肌训练,配合凯格尔锻炼及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升提方内服。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气虚症状积分、盆底肌力等,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气虚症状积分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正常率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益气升提方治疗气虚型Ⅰ度子宫脱垂,有利于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度子宫脱垂 气虚型阴挺 益气升提方 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训练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朋 区瑞庆 吴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双侧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干预4周时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腕伸肌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分级。结果:干预2周、4周,两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两组上肢FMAS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Ⅲ级、Ⅳ级率均低于对照组,Ⅴ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4周,两组腕伸肌iEMG均升高,观察组腕伸肌iE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双侧运动训练,可进一步提升其上肢运动功能,进而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治疗仪 双侧 运动 训练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艳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8例产后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28例产后SU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纤维肌电压水平、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尿道最大闭合压力(PMUC)、尿道最大测量压(PMU)、Valsalva漏尿点压(PVLP)]水平、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Qmax、PMUC、PMU、PVLP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个人生活、尿失禁应对方式、社交受限、总体健康感受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81.25%(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应用于产后SUI患者可提高盆底肌纤维肌电压水平、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盆底肌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 生物反馈刺激 盆底康复训练 尿动力学 生命质量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13
作者 尹敏 张凯 王建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68-70,74,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对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凯格尔运动训练,观...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对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凯格尔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脏器脱垂和尿失禁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盆底功能障碍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脱垂、尿失禁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的恢复,缓解临床症状,从而使产妇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生物反馈训练 凯格尔运动训练 盆底 盆底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14
作者 孟庆楠 朱月 +2 位作者 刘思文 胡斌 董春雪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肌电生物反馈(EMGBF)强化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90例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肌电生物反馈(EMGBF)强化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90例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EMGBF组以及强化EMGBF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以及吞咽功能训练,EMGBF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组的基础上进行EMGBF训练,强化EMGBF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的EMGBF训练。干预4周后对三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的舌骨运动速度、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及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VGF评分高于治疗前,PAS评分低于治疗前,舌骨运动速度高于治疗前,且强化EMGBF组VGF评分及舌骨运动速度高于EMGBF组与常规组,EMGBF组舌骨运动速度及VGF评分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PAS评分低于EMGBF组与常规组,EMGBF组P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EMGBF强化训练不仅能明显改善进行舌骨向前、向上运动的速率,还能减少患者的误吸,在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常规康复训练
下载PDF
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玉梅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淄博市市立医院就诊的8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淄博市市立医院就诊的8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失禁次数、盆底表面肌电值、盆底肌力评分、盆底脱垂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减少,研究组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表面肌电值较治疗前升高,而研究组盆底表面肌电值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盆底肌力评分、盆底脱垂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而研究组盆底肌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盆底脱垂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减轻盆底脱垂情况,减少尿失禁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训练 刺激生物反馈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功能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高龄初产妇产后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陈晓明 黄群 高飞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高龄初产妇产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高龄初产妇产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行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尿动力学指标、性功能、产后尿潴留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发生率。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产妇阴道静息压、紧张收缩压、耐力收缩阶段压力高于对照组,快速收缩阶段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产妇排尿压、基础压、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产妇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中的性欲望、性兴奋、阴道湿润、性高潮和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性交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初产妇产后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后可有效提高其盆底肌功能和性功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降低产后尿潴留和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刺激 盆底训练 盆底功能 产后尿潴留 高龄初产妇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奥塔戈运动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凤娇 吴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奥塔戈运动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奥塔戈运动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奥塔戈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中上肢评分和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奥塔戈运动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提高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偏瘫 生物反馈 奥塔戈运动训练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凯格尔训练对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排尿日记指标、盆底肌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68-70,74,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凯格尔(Kegel)训练对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10月曲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更年期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凯格尔(Kegel)训练对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10月曲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更年期女性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Kegel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尿日记指标、盆底肌力、尿失禁程度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排尿次数为(26.38±6.02)次/3 d,总漏尿次数为(11.20±4.61)次/3 d,均少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为(224.39±47.32)mL,均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类肌纤维肌力为(4.81±1.29)级,Ⅱ类肌纤维肌力为(3.60±1.07)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为(5.74±1.02)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更年期女性SUI患者中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Kegel训练,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盆底肌力,减少排尿、漏尿的次数,有助于缓解尿失禁,加快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更年期女性 生物反馈刺激 凯格尔训练 排尿日记指标 盆底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
19
作者 方莉玉 任雅春 +1 位作者 曹叶凡 王鹤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软组织松解、关节松动术、关节连续被动运动和冷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后采用冲击波疗法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两组患者每天训练1次,每周5 d,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0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适症状。结论冲击波配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疼痛,改善肘关节的功能,并提高肘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僵硬 冲击波 表面 生物反馈训练 创伤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关节核心肌群训练在TKA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20
作者 朱冠华 许媛 +2 位作者 冷珊珊 郭春花 何劼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关节核心肌群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2021年5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17例TKA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n=59)... 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关节核心肌群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2021年5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17例TKA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关节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干预12周后对比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疼痛程度、等速肌力参数、下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分、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疲劳指数(WF)、总做功量(TW)、峰力矩(PT)、改良步态效能评分(mGES)、标准化步幅、BI评分与KSS评分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坐站转换时间(ST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WF、TW、PT、mGES评分、标准化步幅、BI评分和KS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和STS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关节核心肌群训练可促进TKA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抗疲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核心训练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