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促肌节F-actin组装引起新生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1
作者 王晓礽 刘秀华 +1 位作者 王松 栾康 《转化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探索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1,MR-1)通过调节肌原纤维生成引起心肌肥大的机制。方法干预MR-1在体外培养的新生乳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心房利钠因子和脑钠肽水平及蛋白合成速率3种... 目的探索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1,MR-1)通过调节肌原纤维生成引起心肌肥大的机制。方法干预MR-1在体外培养的新生乳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心房利钠因子和脑钠肽水平及蛋白合成速率3种心肌肥大指标的变化,以鬼笔环肽-异硫氰酸荧光素标志并观察肌节F-actin组装,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术检测重要肌节分子myomesin-1、肌球蛋白调节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2,MLC-2)含量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MR-1过表达引起心肌细胞肥大、肌节F-actin组装明显促进、MLC-2与myomesin-1表达上调(P<0.05)以及myomesin-1的细胞核-细胞质转位;MR-1沉默后小泛素样调节因子-1过表达引起的转位和肌节F-actin组装明显抑制。结论 MR-1通过促进myomesin-1和MLC-2调节肌原纤维生成引起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 细胞肥大 F-ACTIN Myomesin-1 球蛋白调节轻链-2
下载PDF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礽 刘秀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 1,MR-1)是一个新近报道的人类功能基因,定位于2q35,mRNA全长755bp,编码一段14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心肌、骨骼肌、肾和肝中高表达。该基因与稍迟报道的发作性非运动源性运... 人肌原纤维生成调节因子-1(myofibrillogenesis regulator 1,MR-1)是一个新近报道的人类功能基因,定位于2q35,mRNA全长755bp,编码一段14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心肌、骨骼肌、肾和肝中高表达。该基因与稍迟报道的发作性非运动源性运动障碍(paroxysmal nonkinesigenic dyskinesia,PNKD)基因三条转录剪接异构体中最短的PNKD-3在定位和序列上几乎完全一致。较长的剪接异构体MR-1L(PNKD-1)只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特异性表达,位于该亚型1号外显子上的碱基突变是导致PNKD的直接原因;MR-1S(PNKD-3)则被发现参与了心肌肥大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肌肉收缩相关装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调节因子-1 运动障碍 肥大
下载PDF
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和抗体制备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天伯 胡洋 +2 位作者 冯爽 左增艳 王以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MR-1)的表达,获得MR-1蛋白,制备MR-1抗体,为MR-1生物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质粒pGEX-5X-1、pET30a(+)及pET24a(+),分别构建MR-1及其两端与不同标签序列融合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和... 目的研究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MR-1)的表达,获得MR-1蛋白,制备MR-1抗体,为MR-1生物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质粒pGEX-5X-1、pET30a(+)及pET24a(+),分别构建MR-1及其两端与不同标签序列融合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和BL21-CodonPlus(DE3)-RIL中比较N端和/或C端融合标签序列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凝胶蛋白电泳及电洗脱制备目的蛋白,免疫家兔。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所制备抗体的滴度和免疫原性。结果利用GST或T7-tag序列在其N端融合,使MR-1在大肠杆菌BL21-CodonPlus(DE3)-RIL得到表达。利用所表达获得的MR-1-T融合蛋白,制备了针对此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所制备抗体滴度达到1∶105,Westernblot显示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天然细胞中的MR-1蛋白。结论MR-1蛋白需在N端与GST或T7-tag序列融合方可实现表达。利用在大肠杆菌表达纯化的蛋白所制备的抗体可用于MR-1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调节因子1 融合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礽 刘秀华 +1 位作者 李婷 韩文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4,153,共5页
目的构建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全长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HEK293T细胞系及Sprag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NCBI GenBank数据库中克隆得到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基因(AF417001)全长序列,与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1/Myc-Hi... 目的构建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全长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在HEK293T细胞系及Sprague-Daw-ley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NCBI GenBank数据库中克隆得到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基因(AF417001)全长序列,与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1/Myc-His(-)B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筛选阳性克隆,T7引物测序,转染细胞后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的表达。结果pcDNA3.1/Myc-His(-)B-hMR-1质粒经测序证实目的基因序列正确,无碱基突变。该质粒转染到HEK293T细胞系和乳鼠心肌细胞后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的转录水平及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确定了简便有效的乳鼠心肌细胞瞬时转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调节因子1 质粒构建 乳鼠心细胞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β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林林 桂春 +1 位作者 何飞连 戴朝晖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342-346,351,共6页
目的运用神经调节蛋白-1β(beuregulin-1β,NRG-1β)干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并了解其对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LK-1... 目的运用神经调节蛋白-1β(beuregulin-1β,NRG-1β)干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并了解其对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L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rzptozotocin,STZ)(55 mg/kg)诱导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干预组大鼠在建模成功后12周给予重组人NRG-1β10μg/(kg·d)鼠尾静脉注射,共10 d。运用MPA心脏功能分析系统评估大鼠心脏功能,运用同位素标记的微球评估大鼠心肌血流量;通过CD31标记免疫组化测定大鼠毛细血管密度;运用Western blot测定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左心室功能显著下降,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及心肌血流量显著减少,VEGF及磷酸化FLK-1、ErbB2、ErbB3浓度显著下降;与糖尿病心肌病组大鼠比较,NRG-1β干预组大鼠左心室功能、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VEGF及磷酸化FLK-1、ErbB2、ErbB3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G-1β能增强ErbB2、ErbB3磷酸化受体表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功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增强VEGF/FLK-1信号传导,促进糖尿病心肌血管生成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 神经调节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类固醇生成因子-1对青春期小鼠睾丸中睾酮生成及精子发生的调节 被引量:5
6
作者 祝辉 周作民 +3 位作者 沙家豪 林敏 朴允尚 王雁玲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 探讨类固醇生成因子 1(SF 1)对青春期小鼠睾丸内分泌功能及精子发生过程的调节作用 ,并推测其可能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SF 1在不同年龄小鼠睾丸中的细胞分布 ,进一步分离有SF 1阳性表达信号的青春期小鼠Leydig... 目的 探讨类固醇生成因子 1(SF 1)对青春期小鼠睾丸内分泌功能及精子发生过程的调节作用 ,并推测其可能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SF 1在不同年龄小鼠睾丸中的细胞分布 ,进一步分离有SF 1阳性表达信号的青春期小鼠Leydig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 ,用反义转染方法抑制细胞内SF 1蛋白质的表达 ,检测细胞的睾酮分泌量及睾酮生成酶P4 5 0scc的mRNA水平变化。 结果  1 SF 1在青春期Leydig细胞核有表达 ;反义抑制细胞内SF 1蛋白质的表达 ,则细胞的睾酮分泌量及P4 5 0sccmRNA水平均显著下降 ;2 SF 1在青春期小鼠睾丸B型精原细胞及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核中也有表达。 结论  1 SF 1参与调节青春期睾丸Leydig细胞中P4 5 0scc基因的转录 ,影响睾酮分泌 ;2 SF 1作为一种核受体 ,可能也是生精过程中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 ,调节B型精原细胞向初级精母细胞分化及初级精母细胞第 1次减数分裂过程中特异表达的基因转录过程 ,从而影响青春期小鼠精子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生成因子-1 青春期小鼠 睾丸 睾酮生成 精子发生 调节
下载PDF
紫黄生肌膏对慢性感染创面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筱 吴本升 +1 位作者 何宗琦 杨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目的:观察紫黄生肌膏对大鼠慢性感染性创面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紫黄生肌膏组,造模成功后,除空白组外,其余组每天换药前在... 目的:观察紫黄生肌膏对大鼠慢性感染性创面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紫黄生肌膏组,造模成功后,除空白组外,其余组每天换药前在创面上涂粪液1 mL,保留30 min后予以清洁换药,于用药后3、7、14 d观察创面的大体愈合情况,同时在第3、7、14天取创面肉芽组织观察毛细血管生长数量,并用ELISA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的VEGF、Ang-1的含量。结果:紫黄生肌膏大鼠创面渗血渗液较少,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在第7和14天,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模型组及贝复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7和14天,与模型组、贝复济组相比,紫黄生肌膏组创面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中VEGF、Ang-1的含量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黄生肌膏对大鼠慢性感染性创面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其快速有效上调VEGF、Ang-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黄生 慢性感染性创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1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梁雪艳 苏瑞 +3 位作者 李铭 李婷 卢家美 邹晓荣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揭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选择10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透析7个月后,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透析1个月时和... 目的揭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选择10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透析7个月后,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透析1个月时和7个月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所有患者透析液中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C57/BL6小鼠连续28 d腹腔注射3 mL含4.25%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来建立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小鼠模型。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PF+si-NC组和PF+si-PAI-1组。PF+si-NC组和PF+siPAI-1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300μL阴性对照siRNA(si-NC)或靶向PAI-1的siRNA(si-PAI-1)。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I-1、MMP-2、VEGF、磷酸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phosphoryla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2,pVEGFR2)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macrophage surface markers,CD68)、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的阳性表达。结果与透析1个月时相比,透析7个月后患者透析液中PAI-1、MMP-2和VEG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低转运组相比,高转运组患者透析液中PAI-1、MMP-2和VEG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AI-1、MMP-2和VEGF联合诊断高转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次为0.909、82.61和92.45。与PE+siNC组比较,PE+si-PAI-1组的间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PE+si-NC组比较,PE+si-PAI-1组腹膜组织的CD68、VEGF和CD31阳性率降低(P<0.05)。与PE+si-NC组比较,PE+si-PAI-1组腹膜组织的PAI-1、MMP-2、VEGF、pVEGFR2和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PAI-1、MMP-2和VEGF的联合诊断对腹膜溶质转运速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下调PAI-1可能通过抑制MMP-2/VEG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来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腹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腹膜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生成素-1与肺间质纤维化血管正常化时相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树才 杨永辉 +3 位作者 郭素敏 杜杰杰 宋利超 高莉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生成素1(Human Angiopoietin-1,rHuANG-1)对小鼠模型肺间质纤维化微血管正常化的最佳时相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按掷硬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0.2m...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生成素1(Human Angiopoietin-1,rHuANG-1)对小鼠模型肺间质纤维化微血管正常化的最佳时相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按掷硬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S)(0.2ml/d);实验组腹腔注射rHuANG-1(5mg·kg^-1·d^-1)。每组分别于治疗后的第2、4、6、9天处死5只小鼠留取标本。测量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肺组织中G蛋白调节信号5(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 5,RGS5)蛋白浓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C57/BL6小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2实验组接受rHuANG-1注射后,第6天,第9天肺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1)。3 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肺组织中RGS5的表达在治疗第4天和第6天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4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对照组坏死程度高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第4天和第6天组织修复最明显,而对照组不同时点肺间质纤维化比较明显。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4、6天VEGF在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率升高明显减少(P〈0.05)。结论rHuANG-1作用于小鼠肺间质纤维化后第4~6天可作为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可能与VEGF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化 血管生成-1 G蛋白调节信号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白介素-1和白介素-2对人甲状腺细胞cAMP生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超 张忠邦 +4 位作者 蒋须勤 陈家伟 覃又文 刘翠萍 侯馨德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免疫与内分泌调控的相互关系是医学界近年关注的热点,细胞因子在甲状腺生长、功能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结论仍有较大分歧。本文在国内率先研究IL-1和IL-... 免疫与内分泌调控的相互关系是医学界近年关注的热点,细胞因子在甲状腺生长、功能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结论仍有较大分歧。本文在国内率先研究IL-1和IL-2对人甲状腺细胞cAMP生成的影响,旨在探讨细胞因子与甲状腺功能的内在联系,及其在AITD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细胞 白介素-1 AITD 白介素-2 细胞因子 调节作用 IL-1 AMP 内分泌调控 生成
下载PDF
β趋化因子MCP-1、MIP-1α、RANTES在皮肌炎患者肌肉、皮损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佩莲 李文华 +7 位作者 代自超 韩朝霞 王维齐 周晓鸿 樊应俊 李晓岚 付萍 邓丹琪 《皮肤病与性病》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lα(MIP-1α);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在皮肌炎患者皮损和肌肉组织的表达,探讨MCP-1、MIP-1α、RANTES与皮肌炎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1975年Bohan a...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lα(MIP-1α);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在皮肌炎患者皮损和肌肉组织的表达,探讨MCP-1、MIP-1α、RANTES与皮肌炎的相关性。方法所有病例均符合1975年Bohan and Peter提出的皮肌炎诊断标准(即B/P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皮肌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肌肉及皮损组织中MCP-1、MIP-1α、RANTES的表达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皮肌炎肌肉及皮损中MCP-1在炎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65.4%、42.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皮肌炎皮损中MIP-1α、RAN-TES在真皮炎性细胞表达率均为42.3%,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皮肌炎肌肉组织炎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8.5%、15.4%,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在皮肌炎皮损炎性反应中,MCP-1、MIP-1α和RANTES均可能参与反应;②在皮肌炎肌肉损伤炎性反应中,仅MCP-1参与,而MIP-1α和RANTES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PAI-1、VEGF的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邵景韫 刘安 +2 位作者 杜旭升 白洁 陈明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953-954,共2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的PAI-1、VEGF。结果: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的P...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健康人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及肺泡灌洗液的PAI-1、VEGF。结果: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的PAI-1水平为3.736±0.485μg/L,比健康人的1.245±0.126μg/L明显增高(P<0.05);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的VEGF水平为3.236±0.133μg/L,比健康人的1.545±0.231μg/L明显增高(P<0.05);肺纤维化患者的血清PAI-1水平为58.486±0.148μg/L,较健康对照组的45.383±0.119μg/L明显增高(P<0.01);肺纤维化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为0.530±0.048μg/L,较健康对照组的0.423±0.069μg/L明显增高(P<0.05)。结论:肺纤维化组PAI-1、VEGF水平明显升高,推测其参与了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化/血液 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代谢 血管生成因子/代谢 内皮 血管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通过TGF-β1/ERK信号通路调控原位荷瘤人肺癌裸鼠的淋巴管生成的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涛 汪国文 +1 位作者 李其才 黎传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0,共7页
目的 探究人参皂苷Rg3(GS-Rg3)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调控原位荷瘤人肺癌裸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6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GS-Rg3组和ERK抑制剂(SCH772984)组。GS-Rg3组和SCH77298... 目的 探究人参皂苷Rg3(GS-Rg3)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调控原位荷瘤人肺癌裸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60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GS-Rg3组和ERK抑制剂(SCH772984)组。GS-Rg3组和SCH772984组建立人肺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GS-Rg3组小鼠使用GSRg3灌胃,SCH772984组小鼠腹腔注射ERK抑制剂SCH772984。观察各组小鼠建模和淋巴转移情况。并分析各组肿瘤组织中淋巴管生成情况、TGF-β1/ERK信号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病理学检查证实肺癌以及肺癌淋巴转移。GS-Rg3组和SCH772984组小鼠出现淋巴转移的比例、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GS-Rg3组和SCH772984组无显著差异。使用podoplanin蛋白标记淋巴管,GS-Rg3组和SCH772984组podoplanin蛋白表达水平和淋巴管相对密度显著低于模型组,GS-Rg3组和SCH772984组无显著差异。GS-Rg3和SCH772984可以显著抑制TGF-β1/ERK通路的激活。GS-Rg3组和SCH772984组的VEGF-C、VEGF-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低,GS-Rg3组和SCH772984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GS-Rg3可以通过下调TGF-β1/ERK信号通路的转导水平抑制VEGF-C、VEGF-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淋巴管的生成降低肺癌的淋巴转移率,其作用水平与SCH772984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参皂苷RG3 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裸鼠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涛 邓廉夫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40-242,共3页
低氧诱导因子-1是调节氧稳态的核心转录因子,具有“开关性”的调节作用。近年发现,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血管生成和骨系细胞具有调控作用,该文拟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骨折愈合过程 调控作用 转录因子 调节作用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肌肉来源干细胞表面抗原-1阳性与阴性细胞体外培养成肌特性的比较
15
作者 车晓霞 赵彤 +1 位作者 朱玲玲 郭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9-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干细胞表面抗原-1(Sca-1)在成肌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荧光细胞分选技术,从C57BL/6小鼠骨骼肌中分离Sca-1+与Sca-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2种细胞的增殖曲线,Westernblot测定2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 目的探讨干细胞表面抗原-1(Sca-1)在成肌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荧光细胞分选技术,从C57BL/6小鼠骨骼肌中分离Sca-1+与Sca-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2种细胞的增殖曲线,Westernblot测定2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Sca-1、MyoD、成肌素(Myogenin)的蛋白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的前3 d,Sca-1+与Sca-1-细胞增殖曲线没有明显差别;3 d后,Sca-1-细胞增殖比Sca-1+细胞明显加速。同时,2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Sca-1均没有明显表达,而Sca-1+细胞的成肌调节因子表达比Sca-1-细胞显著增加。结论 Sca-1的表达在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时段性,与成肌细胞细胞周期的起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表面抗原-1 肉干细胞 调节因子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神经纤维蛋白-1功能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诊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鹤 王洁 +1 位作者 顾娇娇 王鑫璐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94-98,共5页
神经纤维蛋白-1(NRP-1)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在血管生成、肿瘤的发生发展、神经发育、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RP-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NRP-1主要通过诱导肿瘤血管生成、拮抗肿... 神经纤维蛋白-1(NRP-1)是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在血管生成、肿瘤的发生发展、神经发育、免疫调节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RP-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NRP-1主要通过诱导肿瘤血管生成、拮抗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上调肿瘤细胞的干性等多种途径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在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中,新型NRP-1靶向肽为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评估治疗反应提供了新的途径,NRP-1作为有效的分子靶点在乳腺癌的个性化治疗中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维蛋白-1 糖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癌 血管生成 神经发育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和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娇 曹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38-1340,共3页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是目前已被认同的高度特异性的,在缺氧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调节因子。最初HIF-1的发现是1992年SEMENZA等[1]在研究缺氧诱导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达时在细胞核中提取出...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是目前已被认同的高度特异性的,在缺氧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调节因子。最初HIF-1的发现是1992年SEMENZA等[1]在研究缺氧诱导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达时在细胞核中提取出的一种蛋白质。在炎症,肺损伤及肿瘤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其结构,在肺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肺疾病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肺疾病 促红细胞生成 转录调节因子 HIF-1 缺氧条件 基因表达 特异性
下载PDF
基于C2C12细胞的2,7-二溴咔唑肌发育毒性效应
18
作者 郝迪 谢群慧 +5 位作者 杨广磊 陈旸升 李云平 夏英杰 徐丽 赵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303,共11页
肌肉有执行机体运动和能量代谢的重要作用。据报道二噁英暴露可严重影响肌肉发育。但目前与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Fs)结构相似的卤代咔唑(polyhalogenated carbazoles,PHCZs)的肌肉发育毒性尚不明确。本... 肌肉有执行机体运动和能量代谢的重要作用。据报道二噁英暴露可严重影响肌肉发育。但目前与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Fs)结构相似的卤代咔唑(polyhalogenated carbazoles,PHCZs)的肌肉发育毒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2,7-二溴咔唑(2,7-dibromo-9H-carbazole,27-BCZ)的肌肉发育毒性效应。应用C2C12细胞成肌分化模型,在细胞水平上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融合指数和单条肌管内细胞核数2个指标评价细胞形态的变化,在分子水平上通过qRT-PCR来测定肌细胞分化调节分子和分化标志物的基因表达,探究27-BCZ对肌发育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细胞水平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7-BCZ 10^(-7) mol·L^(-1)暴露3 d后,肌管数量减少、形态变细变短,且分布杂乱;单条肌管内细胞核数减少、参与肌管融合的细胞核比例(融合指数)降低;27-BCZ 10^(-9)~10^(-7) mol·L^(-1)暴露6 d后,虽然单条肌管内细胞核数没有显著变化,但融合指数显著降低。分子水平实验结果显示,27-BCZ 10^(-7) mol·L^(-1)在分化末期对肌纤维结构蛋白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的2个编码基因Myh3和Myh4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另外,27-BCZ还影响肌生成调节因子家族(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基因的表达,包括显著抑制分化早期调节因子MyoD和末期调节因子Mrf4的mRNA表达,显著促进Myogenin mRNA表达。此外,27-BCZ暴露能显著促进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信号通路下游基因cyp1a1和cyp1b1的mRNA表达,提示27-BCZ在肌分化模型中具有类二噁英活性。总结上述结果,我们发现,在肌生成过程中,27-BCZ表现出与二噁英类似的AhR活性和肌发育干扰效应,为27-BCZ肌肉发育相关健康效应和AhR相关毒理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7-二溴咔唑 C2C12小鼠成细胞 肉发育毒性 生成调节因子家族
下载PDF
YC-1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内毒素血症小鼠细胞因子的释放
19
作者 周国勇 胡森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YC-1 内毒素血症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抑制 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DNA结合活性 人血白细胞 LPS诱导 细胞因子生成 致炎细胞因子 细胞毒作用 腹膜内注射 组织学检查 核转录因子 调节作用 细胞生长
下载PDF
HIF-1α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秀琴 吕喜英 陈伟红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2期219-220,共2页
关键词 HIF-1Α 肿瘤关系 恶性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转录调节因子 新生血管生成 人体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