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中特异性抗原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燎 雷莉 +1 位作者 冯瑞元 阎和平 《地方病通报》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用胃蛋白酶消化旋毛虫感染鼠肌肉,获得肌肉期幼虫。37℃,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幼虫,控制虫体死亡率低于5%。每24hr收集上清培养液,即为分泌排泄抗原(ESA)。共获10天次ESA(ESA_(1d~10d))。... 用胃蛋白酶消化旋毛虫感染鼠肌肉,获得肌肉期幼虫。37℃,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幼虫,控制虫体死亡率低于5%。每24hr收集上清培养液,即为分泌排泄抗原(ESA)。共获10天次ESA(ESA_(1d~10d))。应用SDS-PAGE及氨银染色技术进行蛋白组份分析显示:各天次ESA的主要蛋白区带数及位置基本相同,分子量范围在96~14kd,主带3条,分别为48,53和58kD蛋白组份。应用Western-blot技术进行免疫识别分析显示:旋毛虫病人血清对各天次ESA的免疫识别结果相似,识别的抗原组份有7~8条区带,均有上述3条主带。正常人、蛔虫病人和囊虫病人血清均未能识别任何区带。肺吸虫病人血清能识别2~3条抗原区带,但其分子量位于24~14kD之间。血吸虫病人血清也能识别2~3条抗原区带,其分子量位于18~14kD之间。结果表明:在严格控制死亡虫体抗原污染条件下,较长期内培养肌肉期幼虫获得的各天次ESA,其成份和免疫识别效果基本无改变,各天次ESA中的46~58kD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肉期幼虫 分泌 排泄物 特异性抗原 分析
下载PDF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中46-58kD抗原诱发小鼠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燎 张锡林 +1 位作者 王光西 詹柏林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8年第3期97-99,共3页
为探讨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用该纯化抗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 为探讨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用该纯化抗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肠道成虫数、第30天肌肉幼虫数和血清抗体IgG滴度。结果:4658kD抗原免疫鼠的肠道成虫减虫率、肌肉幼虫减虫率和血清抗体IgG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分别为418%、461%和28412;与TsL1ES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483%、502%和34586)水平接近;显著高于佐剂对照组(48%、83%和7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肉期幼虫 分泌排泄物 46-58kD抗原
下载PDF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中46-58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3
作者 李燎 颜丹 钟桂书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8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诱发小鼠的保护性免疫能力。方法用该纯化抗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肠道成虫数,第30天... 目的研究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诱发小鼠的保护性免疫能力。方法用该纯化抗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肠道成虫数,第30天肌肉幼虫数和血清抗体IgG滴度。结果46-58KD抗原免疫鼠的肠道成虫减虫率、肌肉幼虫减虫率和血清抗体IgG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分别为46·4%、46·1%和2841·2,与TsL1-ES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48·3%、50·2%和3458·6)水平接近,显著高于佐剂对照组(4·8%、8·2%和748·6)。结论TsL1-ES中46-58KD抗原组分可产生明显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 分泌排泄物 46-58KD抗原 保护性免疫
下载PDF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及其46-58KD蛋白的保护性免疫作用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李燎 王光西 詹柏林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观察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及其46-58KD蛋白的保护性免疫作用,并作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旋毛虫肌肉期幼虫,获得TsL1-ES;再以常规SDS-PAGE和电洗脱技术相结合纯化TsL1-ES中46-58KD蛋白。... 观察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及其46-58KD蛋白的保护性免疫作用,并作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旋毛虫肌肉期幼虫,获得TsL1-ES;再以常规SDS-PAGE和电洗脱技术相结合纯化TsL1-ES中46-58KD蛋白。用TsL1-ES及其46-58KD蛋白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每鼠再以旋毛虫300条感染攻击,观察感染后第7天鼠肠道成虫数、第30天肌肉幼虫数及血清抗体滴度。结果:46-58KD免疫组鼠的肠道成虫减虫率、肌肉幼虫减虫率及血清抗体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分别为46.4%、46.1%及2841.2;与TsL1-ES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接近(48.3%、50.2%及3458.6);明显高于佐剂对照组(4.8%、8.2%及748.5。结论:TsL1-ES及其46-58KD蛋白均可产生明显的保护性免疫,且保护性免疫水平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肉期幼虫 分泌排泄物 46-58KD蛋白
下载PDF
不同种株旋毛虫肌肉期幼虫温变形态观察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光磊 庞静 +2 位作者 崔晟华 黄薇 牛安欧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3期150-152,F002,共4页
目的探索我国是否存在旋毛虫的不同类型及其在生物学性状方面与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和南方旋毛虫(T.nelsoni,T7)存在的差异。方法在4℃低温下观察云南、湖北、黑龙江、河南4地和2株国际标准株(T3、T7)旋毛虫肌肉期幼虫(ML)形态及... 目的探索我国是否存在旋毛虫的不同类型及其在生物学性状方面与布氏旋毛虫(T.britovi,T3)和南方旋毛虫(T.nelsoni,T7)存在的差异。方法在4℃低温下观察云南、湖北、黑龙江、河南4地和2株国际标准株(T3、T7)旋毛虫肌肉期幼虫(ML)形态及其分布。结果 4地旋毛虫及2株国际标准株旋毛虫 ML 形态分布各不相同,呈螺旋状卷曲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1%、41.1%、12.1%、39.5%、3.5%和25.7%。其中湖北株、河南株比例接近,并且比例较高;云南株、黑龙江株分布比例接近,比例较低。该四株与 T3、T7比例皆相差较远。云南、湖北、黑龙江、河南4地和2株国际标准株(T3、T7)的温变率分别为3.92、9.86、6.72、9.40、2.43、11.68。结论我国4地与2株国际标准株旋毛虫 ML 在低温下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提示我国4地旋毛虫存在2种不同的生物学类型,且与国际标准株(T3,T7)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期幼虫 旋毛虫 观察比较 国际标准株 种株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类型 黑龙江 形态分布 亲缘关系 比例 同类型 云南 湖北 螺旋状 河南株 温下 ML
下载PDF
三种旋毛虫肌肉期幼虫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莹 杨晓燕 +2 位作者 郑焕钦 黄世光 吕芳丽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10,60,F0003,共4页
目的为寻找简便有效的旋毛虫病病原学诊断方法,本文比较研究了吉姆萨、天狼猩红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肌肉中旋毛虫幼虫染色后的观察效果。方法BALB/c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肌期幼虫300条,分别于感染后90d和120d处死小鼠,取其膈肌,福尔... 目的为寻找简便有效的旋毛虫病病原学诊断方法,本文比较研究了吉姆萨、天狼猩红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肌肉中旋毛虫幼虫染色后的观察效果。方法BALB/c小鼠口饲感染旋毛虫肌期幼虫300条,分别于感染后90d和120d处死小鼠,取其膈肌,福尔马林固定后,一分为四,分别行吉姆萨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HE染色,同时设不染色的对照,光镜下观察肌肉中虫体的显示效果。结果吉姆萨染色对旋毛虫肌期幼虫的显示效果较好,天狼猩红染色对幼虫周围纤维囊壁的显示效果较好。结论吉姆萨和天狼猩红染色均有助于对小鼠膈肌中的旋毛虫幼虫进行观察,且二者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肉期幼虫 幼虫囊包 吉姆萨染色 天狼猩红染色
原文传递
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第10卷总目次
7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481-1490,共10页
【硕博专栏论著】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变化的研究,周必英,陈雅棠,李文桂,等(1):1三峡库区上、下游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线粒体cox1基因遗传变异研究,陈琳,张锡林,何谐,等(1):5三种旋毛虫... 【硕博专栏论著】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变化的研究,周必英,陈雅棠,李文桂,等(1):1三峡库区上、下游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线粒体cox1基因遗传变异研究,陈琳,张锡林,何谐,等(1):5三种旋毛虫肌肉期幼虫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陈莹,杨晓燕,郑焕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杂志 总目次 血吸虫病流行区 热带 细粒棘球绦虫 基因遗传变异 脾细胞增殖 肌肉期幼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