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急性腰扭伤 被引量:2
1
作者 邹金桥 冯敏山 +2 位作者 赵文龙 杜戊寅 韩昶晓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次及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27/30)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可有效缓解急性腰扭伤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短期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针刺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下载PDF
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阮晶 蒋红平 胡贵廷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究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于取红外线照射结合肌肉能... 目的:探究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共计纳入96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于取红外线照射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曲值变化、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变化、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变化、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变化、头前伸角度(FHA)、圆肩角度(FSA)值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6/48,95.83%)高于对照组(39/48,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曲值、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NDI、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FHA、FSA、VAS、PSQI及HA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颈曲值、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NDI、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FHA、FSA、VAS、PSQI及HAMA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曲值、肩胛下角和脊柱棘突间距离、NDI、颈部中立位后伸最大肌力、FHA、FSA、VAS、PSQI及HAM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47/48,97.92%)高于对照组(40/48,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好,疼痛缓解,睡眠质量好,心理状态佳,未见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小针刀松解术 红外线照射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焕转 欧阳兆彰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评价浮针疗法联合肌肉能量训练(MET)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交叉综合征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肌肉能量训练,对肩颈部紧张的肌肉进行拉伸放松,对薄弱的肌肉... 目的:评价浮针疗法联合肌肉能量训练(MET)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交叉综合征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肌肉能量训练,对肩颈部紧张的肌肉进行拉伸放松,对薄弱的肌肉进行肌力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联合肌肉能量训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RS评分、颈部障碍指数均明显降低,头颈部活动较前好转,治疗组治愈率(77.50%,31/40)高于对照组(55.0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87.50%,3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肌肉能量训练方案可同步改善UCS患者疼痛症状及颈部活动功能,且复发率低,疗效确切,优于传统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上交叉综合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山 于亚萍 彭丽岚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 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部活动障碍指数(NDI)变化情况,并于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N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62例患者中治愈24例,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结论: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可以显著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上交叉综合征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下载PDF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谭永胜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数字随机表将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手术,联合组给予Mulligan... 目的探究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数字随机表将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手术,联合组给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观察联合组和常规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颈部屈曲和颈部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以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肌肉压痛阈值进行测量。结果联合组CASCS、AROM、SF-36明显高于常规组,NDI、VAS评分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斜方肌、提肩胛肌、枕骨下肌的肌肉压痛阈值明显低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可改善颈椎病临床症状,降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增加颈部关节活动度,降低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 肌肉能量技术训练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下载PDF
“三部五法”推拿联合MET治疗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黄建峰 郑美 周小炫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9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三部五法”推拿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MET)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三部五法”推拿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MET)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MET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部五法”推拿联合MET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患者前倾角(FHA)、圆肩角(FSA)、颈部疼痛与残疾量表(NPAD)评分的变化及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HA、FAS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HA、FAS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时,两组患者NPAD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4周、8周时观察组患者NPA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各有1例失访,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45%(1/29)与对照组的10.34%(3/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部五法”推拿联合MET能有效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颈部姿势,促进颈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三部五法”推拿
下载PDF
关节镜下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
7
作者 黄燕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对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关节镜下使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骨-髌腱-骨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已成为临床常见治疗方案,为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活动性恢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症,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对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关节镜下使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骨-髌腱-骨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已成为临床常见治疗方案,为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活动性恢复,在术后给予有效的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故本文就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康复护理 同伴教育 下肢按摩 肌肉能量技术训练 本体觉促进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