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俊琳 郝明秀 +3 位作者 唐吟菡 吴芸芸 金玉华 胡耀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3,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病共病、相位角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相位角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性,以及慢性病共病、相位角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8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筛查。收集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用药数、共病数、有无骨质疏松症、有无吸烟史等),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铁蛋白、维生素D、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结果。计算年龄调整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采用InBody S10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检测仪进行人体成分测试,记录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相位角(phase angle,PhA)。部分患者接受握力测量。肌肉质量减少采用2019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推荐的SMI值(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进行诊断。根据测定的SMI值将患者分为肌肉质量正常组与肌肉质量减少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估相关因素预测肌肉质量减少的价值。结果·共入组慢性病共病患者359例,其中男性226例,女性133例;肌肉质量正常组241例,肌肉质量减少组118例,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发生率为32.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36,95%CI 1.013~1.060)、共病数(OR=1.117,95%CI1.025~1.217)、aCCI(OR=1.123,95%CI 1.031~1.222)、高密度脂蛋白(OR=3.688,95%CI 2.065~6.622)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正相关,BMI(OR=0.514,95%CI 0.443~0.597)、PhA(OR=0.195,95%CI 0.126~0.303)、血红蛋白(OR=0.984,95%CI 0.972~0.996)、三酰甘油(OR=0.606,95%CI 0.424~0.866)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PhA(OR=0.338,95%CI 0.119~0.959)、BMI(OR=0.634,95%CI 0.476~0.844)与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呈负相关。BMI、PhA预测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95%CI 0.855~0.931)和0.786(95%CI 0.736~0.837),敏感度分别为0.724和0.676,特异度分别为0.916和0.762;BMI联合PhA预测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95%CI 0.883~0.951),敏感度为0.867,特异度为0.860。结论·aCCI与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具有相关性。随着BMI、PhA的下降,老年人肌肉质量减少的风险升高。BMI联合PhA具有较高的老年人肌少症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的预测价值。未发现慢性病共病对其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质量 肌少症 慢性病共病 年龄调整后查尔森合并症指数 相位角 老年人
下载PDF
慢性肾病患者L3椎体水平肌肉质量评估
2
作者 和建伟 马小梅 +3 位作者 曹剑仓 惠敏敏 张莉娜 王平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67-1072,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肾病(CKD)患者的L3椎体水平腰大肌及棘旁肌的面积及密度,以评价L3椎体水平肌肉质量对CKD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2月至10月我院193例CKD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分别勾画并测量L3水平... 目的通过测量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肾病(CKD)患者的L3椎体水平腰大肌及棘旁肌的面积及密度,以评价L3椎体水平肌肉质量对CKD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2月至10月我院193例CKD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分别勾画并测量L3水平腰大肌及棘旁肌的面积(PMA、PSMA)及密度(PMD、PSMD),计算出腰大肌指数(PMI)及棘旁肌指数(PSMI)。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划分CKD患者临床分期。分析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肌肉质量(即腰大肌及棘旁肌的面积)的差异。结果不同临床分期,男性患者的腰大肌及棘旁肌的面积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腰大肌及棘旁肌的面积缩小,PMI及PSMI降低;CKD 4~5期患者的腰大肌及棘旁肌面积较CKD 1~3期患者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1~3期之间及4~5期之间患者的肌肉质量差异不大。结论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CKD患者L3椎体水平肌肉的面积呈下降趋势,且肌肉密度CT值逐渐减低,尤其4~5期的患者较1~3期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腰大肌 棘旁肌 肌肉质量 CT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肌肉质量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鸿阳 夏翠俏 +4 位作者 夏振西 张楠 沈洁 赵弘轶 黄勇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4-524,共11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肌肉质量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及肌肉质量减少对CSVD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设计。连续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确诊的95例CSVD住院患者。...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肌肉质量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及肌肉质量减少对CSVD患者发生跌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设计。连续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确诊的95例CSVD住院患者。以男性标准化四肢骨骼肌质量(ASM)≤7.0 kg/m^(2)、女性ASM≤5.7 kg/m^(2)为肌肉质量减少,将95例CSVD患者分为肌肉质量减少组与肌肉质量正常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伴随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偏头痛)数量]、认知功能评估结果[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画钟测试(CDT)和连线测试B(TMT-B)]、步态特征[基础步态参数(步速、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频)和再运算步态参数(步速、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频的变异系数以及时相协调指数、步态不对称性指数)]、CSVD影像学表现(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高信号)、既往跌倒情况,对比分析肌肉质量减少组与肌肉质量正常组患者基线资料、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步态特征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对肌肉质量及步态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95例CSVD患者分为跌倒组与未跌倒组,对比分析组间基线资料、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步态特征、CSVD影像学表现、肌肉质量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肌肉质量减少对跌倒的影响。结果(1)肌肉质量减少组患者以女性[67.7%(21/31)]为主,肌肉质量减少组与肌肉质量正常组性别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P=0.013),两组其余基线资料以及认知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肌肉质量正常组相比,肌肉质量减少组患者步速更慢[(0.72±0.16)m/s比(0.94±0.15)m/s]、跨步时间更长[(1.22±0.12)s比(1.08±0.08)s]、跨步长更短[(0.84±0.19)m比(1.00±0.14)m]、步频更低[(100±9)步/min比(112±8)步/min],步速变异系数[11.579(8.163,15.870)%比7.304(5.873,9.959)%]、跨步时间变异系数[3.876(2.778,5.769)%比2.480(1.874,3.001)%]、跨步长变异系数[7.800(5.400,10.700)%比5.600(4.100,7.950)%]、步频变异系数[5.313(3.568,7.272)%比3.674(3.099,5.082)%]、时相协调指数[5.894(4.392,9.080)%比3.828(3.031,5.97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步态不对称性指数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性别、腔隙性脑梗死作为潜在混杂因素进行分析,肌肉质量正常组与肌肉质量减少组间基础步态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再运算步态参数中仅步速变异系数、跨步时间变异系数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将ASM作为连续变量,将年龄、CDT作为潜在混杂因素,对男性和女性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基础步态参数(步速、跨步时间、跨步长、步频的95%CI分别为0.057~0.152、-0.105~-0.023、0.013~0.097、1.686~8.854)、跨步时间变异系数(95%CI:-0.016~-0.003)和跨步长变异系数(95%CI:-0.026~-0.006)与肌肉质量减少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女性患者步速(95%CI:0.034~0.166)及步速变异系数(95%CI:-0.059~-0.010)、跨步时间(95%CI:-0.110~-0.011)及跨步时间变异系数(95%CI:-0.025~-0.001)、跨步长(95%CI:0.018~0.163)与肌肉质量减少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4)肌肉质量减少是跌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44,95%CI:1.840~13.827,P=0.002)。结论本研究初步分析认为,CSVD患者肌肉质量与步态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CSVD患者肌肉质量减少可能增加发生跌倒的风险,应重视CSVD患者肌肉质量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身体成分 肌肉质量 步态 变异度
下载PDF
肌肉质量减少对不同部位肿瘤病人的预后分析
4
作者 马娟 侯彦杰 +2 位作者 陈路锋 侯双双 李险峰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299,共7页
目的:分析肌肉质量减少对肿瘤病人预后的影响,并观察肌肉质量减少在不同肿瘤病人预后中的差异。方法:选用NHANES数据库中1999~2006年及2011~2018年可获得肌肉质量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DXA测量的肌肉质量差异分成肌肉质量减... 目的:分析肌肉质量减少对肿瘤病人预后的影响,并观察肌肉质量减少在不同肿瘤病人预后中的差异。方法:选用NHANES数据库中1999~2006年及2011~2018年可获得肌肉质量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DXA测量的肌肉质量差异分成肌肉质量减少组和非肌肉质量减少组。通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肌肉质量减少对肿瘤病人预后的影响,并将病人不同肿瘤部位进行亚组分析,分析肌肉质量减少对其总生存率(OS)及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产生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肿瘤病人1 663人,其中头颈部肿瘤病人64例,皮肤肿瘤病人478例,乳腺肿瘤病人237例,肺部肿瘤病人39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38例,泌尿系统肿瘤病人253例,妇科肿瘤病人264例,血液系统肿瘤病人64例,其他部位肿瘤病人103例。共分为肌肉质量降低组517例,非肌肉质量降低1 146例。肌肉质量降低的肿瘤组病人OS以及CSS显著低于非肌肉质量降低组(OS,HR=1.358;CSS,HR=2.109)。其中肌肉质量降低与头颈部肿瘤病人的OS显著相关(HR=4.060),在泌尿系统肿瘤病人中,肌肉质量降低组OS及CSS都明显更差(OS,HR=1.625;CSS,HR=2.311),而其余肿瘤病人在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性。结论:肌肉质量降低的肿瘤病人较正常肿瘤病人的OS以及CSS明显更差,且对不同部位的肿瘤病人表现出不同的预后影响性,尤其需关注头颈部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的肌肉质量状况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肉质量 预后 总生存率 癌症特异性生存率
下载PDF
中老年女性骨密度与肌肉质量及躯体功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黄驰欢 徐道明 +7 位作者 刘静 柏凌 刘兰英 李邗峻 张迪 韦理钰 郭志杰 季发权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141-145,共5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肌肉质量和躯体功能水平的相关性,为肌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年龄≥45岁女性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中老年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肌肉质量和躯体功能水平的相关性,为肌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年龄≥45岁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测腰椎BMD、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ASM),并计算出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作为肌肉质量的指标。通过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TUG)反映躯体功能水平。按照年龄及BMD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ASMI、TUG、BMD的差异,并比较各BMD组中低肌肉质量的检出率,利用Pearson法分析各指标与BMD的相关性。结果BMD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P<0.001),TUG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01)。ASMI显示,45~55岁组高于66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组BMI和AS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BMD组的年龄、TUG随BMD的减少而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SMI(P<0.001)随着BMD的减少而下降。骨量正常组BMI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BMD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1例患者中,骨质疏松症者占49.6%,低肌肉质量者占72.1%。各BMD组中低肌肉质量者检出率依次为85.5%、64.3%、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与年龄(r=-0.328,P=0.002)、TUG(r=-0.262,P=0.017)呈负相关,与BMI(r=0.224,P=0.042)、ASMI(r=0.291,P=0.008)呈正相关。结论肌肉质量及躯体功能水平是影响中老年女性BMD的重要因素。早期干预肌肉质量,提高躯体功能水平可延缓中老年女性骨量丢失,改善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肌肉质量 肌少-骨质疏松症 筋骨互用
下载PDF
COPD患者肌肉质量评价对营养评估及诊断的意义
6
作者 阿丽玛 孙德俊 +3 位作者 李德鹏 李燕 高笑宇 郭瑞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120-125,131,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肌肉与脂肪状况,并探讨其与疾病发展过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患者118例(研究组)与健康体检者97例(对照组),采用生物电阻抗、身高体重计测定两组患者的体...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肌肉与脂肪状况,并探讨其与疾病发展过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患者118例(研究组)与健康体检者97例(对照组),采用生物电阻抗、身高体重计测定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去脂体重(fat-free mass,FFM)、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mass,SMM)、四肢骨骼肌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height index,ASMHI)、体脂率(percent body fat,PBF)、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aistCir)、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AC)、上臂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相位角(phase angle,PA)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收集COPD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及入院肺功能检查数据等,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诊断标准,找出FFM在营养不良诊断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研究组患者FFM、SMM、双下肢肌肉、ASMHI及AMC均低于对照组(P<0.05)。戒烟组患者BMI、PBF及VFA均高于持续吸烟组(P<0.05);低ASMHI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in predicted,FEV_(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1秒率(FEV_(1)/FVC)偏低;低ASMHI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高于正常ASMHI组(P<0.05)。GLIM诊断结果显示,50.8%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其中FFM预测营养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47.85kg。结论COPD患者易出现肌肉和脂肪分布不平衡。FFM与GLIM诊断的一致性对早期识别和诊断营养不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肌肉质量 营养评估
下载PDF
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7
作者 蒋毅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和单项评分基础上,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给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模型可以分为训练因子和营养因子,各因子以及各因子中各指标有着不同的权重,其中,以...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赋予各指标以不同权重和单项评分基础上,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给予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模型可以分为训练因子和营养因子,各因子以及各因子中各指标有着不同的权重,其中,以BMI指数占有较大的权重。另外,我国重量级优秀举重运动员的身体成分有优化的空间,而按照百分法制定的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肌肉质量评价标准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运动员 肌肉质量 肌肉质量评价体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体征性状与肌肉质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波 谭云飞 +2 位作者 蓬国辉 熊礼静 白旭峰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8-725,共8页
含肉率是克氏原螯虾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与肌肉质量呈正相关。为鉴定与肌肉质量相关的体征性状,收集904尾野生克氏原螯虾(397尾雄性、507尾雌性),并根据体质量分别将雄、雌个体分成10、15、20、25、30、35、40、45g8个不同规格的群体。... 含肉率是克氏原螯虾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与肌肉质量呈正相关。为鉴定与肌肉质量相关的体征性状,收集904尾野生克氏原螯虾(397尾雄性、507尾雌性),并根据体质量分别将雄、雌个体分成10、15、20、25、30、35、40、45g8个不同规格的群体。对各规格克氏原螯虾的螯质量、螯长、体质量、体长、肌肉质量(腹部肌肉)、含肉率(肌肉质量占体质量百分比)、头胸甲长与头胸甲宽性状进行测定。统计分析发现,除含肉率外的6个性状数值均随体质量增加而增加。同等规格的雌性个体的体长、肌肉质量与含肉率均极显著大于雄性;相反,雄性个体的螯长与螯质量极显著大于雌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中等规格(25~35g)和大规格(40~45g)群体中,螯质量与含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螯质量与体质量分别对肌肉质量具有负向和正向直接作用。综上可知,降低螯质量是提高克氏原螯虾含肉率的重要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肌肉质量 多元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静 何吉祥 +3 位作者 宋光同 汪翔 佘磊 武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101-105,共5页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克氏原螯虾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对各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通径分析和决定效应分析,发现体长对腹部肌肉质量的直接作用和直接决...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克氏原螯虾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个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对各数量性状对腹部肌肉质量的通径分析和决定效应分析,发现体长对腹部肌肉质量的直接作用和直接决定效应均最大,其系数分别为0.314和0.0986,是影响腹部肌肉质量最主要的性状。经多元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剔除偏回归系数不显著的性状,建立了体长(X1)、腹节长(X6)、第三腹节宽(X11)、第三腹节高(X12)、螯长(X2)和体质量(Y1)对腹部肌肉质量(Y2)的最优回归方程:Y2=-2.837+0.023X1+0.051X6+0.078X11+0.062X12-0.009X2+0.02Y1,R2=0.827(P<0.01)。基于对腹部肌肉质量决定效应的大小,体长可作为克氏原螯虾良种选育的目标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数量性状 腹部肌肉质量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决定系数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住院老年人肌肉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敏 崔焱 +3 位作者 胡立群 尹长森 陈莉 王利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比较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住院老年人肌肉质量结果的一致性,为住院老年病人肌少症筛查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选择100例老年住院病人,分别采用DXA和BIA方法测定上肢、下肢及全身肌肉质量,应用相关分析、配... 目的比较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和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住院老年人肌肉质量结果的一致性,为住院老年病人肌少症筛查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选择100例老年住院病人,分别采用DXA和BIA方法测定上肢、下肢及全身肌肉质量,应用相关分析、配对t检验、Bland-Altman法检验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BIA与DXA各指标测定值之间r值范围为0.67~0.92(P均<0.001);配对t检验显示,BIA与DXA测定上肢及全身肌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IA法倾向于高估老年病人下肢肌肉质量;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方法各指标测定值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种方法对女性肌肉质量减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对男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BIA法在住院老年人肌肉质量测定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应注意BIA与DXA测定下肢肌肉质量之间的差异,差异可能是来源于对人体组织划分方法的不同而不是测量方法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双能X射线吸收法 老年人 肌肉质量
下载PDF
肌肉强度和肌肉质量与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小宝 陈微 周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2-946,共5页
目的探索绝经后女性肌肉强度和肌肉质量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分析了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340名绝经后妇女。使用双能量X射线吸收测定法检测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全身骨密度和附肢骨骼肌肌肉量(ap... 目的探索绝经后女性肌肉强度和肌肉质量与骨密度相关性。方法分析了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340名绝经后妇女。使用双能量X射线吸收测定法检测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全身骨密度和附肢骨骼肌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ASM)。ASM指数(ASMI,kg/m^2)按照ASM(kg)除以高度的平方(m^2)计算。测量握力(kg)作为肌肉力量的指标。结果调整ASMI和年龄后(股骨颈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105,腰椎=0.116),握力强度与几个骨骼部位BMD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的调整平均值显示出握力强度从最低到最高三分位数的显著增加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肌肉强度与绝经后妇女肌肉量的几个位点的BMD密切相关。无论肌肉大小如何,肌力强健的绝经后妇女都有健康的骨骼状态。结论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肌肉强度密切相关,与肌肉质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强度 肌肉质量 肌肉骨骼系统 骨密度 绝经后女性
下载PDF
高龄男性肌少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下肢肌肉质量和肌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亚琼 周明 彭楠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85岁)男性肌少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其下肢肌肉质量和下肢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查体的87名高龄肌少症男性患者,年龄(89.5±4.4... 目的 探讨高龄(>85岁)男性肌少症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其下肢肌肉质量和下肢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门诊部查体的87名高龄肌少症男性患者,年龄(89.5±4.4)岁,平均相对骨骼肌肉质量指数(RASMMI)为(6.04±0.62) kg/m2.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身体成分测试、握力测试、下肢肌力测试(分别测试髂腰肌、股四头肌、胫前肌及腘绳肌的最大等长肌力),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活动能力测试如步速(6min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计时“起立-行走”时间测试(TUGT)、5次起坐时间测试(FTSST)和闭目单腿站立测试的相关性.结果 步速、TUGT、FTSST、闭目单腿站立时间主要与年龄(r=-0.567,P=0.018;r=0.742,P=0.001;r=0.632,P=0.007;r=-0.489,P=0.047)、下肢肌肉质量(r=0.489,P=0.045;r=-0.579,P=0.012;r=-0.641,P=0.003;r=0.476,P=0.048)和下肢脂肪含量(r=-0.517,P=0.032;r=0.513,P=0.031;r=0.528,P=0.015;r=-0.533,P=0.012)相关.步速、TUGT、FTSST、闭目单腿站立时间与髂腰肌肌力(r=0.313,P=0.000;r=-0.887,P=0.000;r=-0.666,P=0.003;r=0.515,P=0.035)和与股四头肌肌力(r=0.251,P=0.017;r=-0.775,P=0.000;r=-0.612,P=0.013;r=0.671,JP=0.002)相关.结论 高龄肌少症老人的活动能力与身体成分及下肢肌力相关程度较高.脂肪含量高而下肢肌肉质量低的老年人活动能力相对差;下肢肌力高的老年人活动能力较好,尤其以股四头肌、髂腰肌肌力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肌少症 肌肉质量 肌力
下载PDF
不同方法校正的肌肉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躯体功能的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修双玲 孙丽娜 +2 位作者 穆志静 付俊玲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索不同方法校正的肌肉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躯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60岁的T2DM患者248例,测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 目的探索不同方法校正的肌肉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躯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60岁的T2DM患者248例,测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维生素D、握力、步速、起立行走计时(timed go and up,TUG)测试时间,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测定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分别用身高(height,ht)的平方(ASM/ht2)和BMI(ASM/BMI)两种方法对肌肉质量校正,分析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SM/BMI均与握力、步速、TUG时间显著相关(分别为r=0.636,P<0.001;r=0.191,P=0.003;r=-0.143,P=0.026),而ASM/ht2仅与握力相关(r=0.513,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ASM/BMI显著影响患者的步速和TUG时间(分别为OR=4.73,95%CI:1.54~14.60,P=0.007;OR=2.92,95%CI:1.12~7.63,P=0.029),而ASM/ht2对患者躯体功能无显著影响。结论低ASM/BMI而不是低ASM/ht2与老年T2DM患者差的躯体功能相关,ASM/BMI可能是更适合于T2DM患者的肌肉质量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肉质量 肌少症 躯体功能
下载PDF
短期力量训练对老年女性肌肉质量及功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明 田姗娜 +3 位作者 张鸿悦 刘晓磊 闫丽欣 张平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力量训练对老年女性肌肉质量及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维持既往日常活... 目的探讨短期力量训练对老年女性肌肉质量及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维持既往日常活动状态,观察组进行6周的短期力量训练。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最大动态力量、肌肉厚度、肌肉质量评估肌肉情况,采用30s坐起试验和起立-行走计时试验评估肌肉功能水平,并分析肌肉质量与功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一次最大重复负荷及股四头肌肌肉厚度显著增加,肌肉质量明显提高,30s坐起次数显著增加,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肌肉质量与30s坐起次数(r=0.67,P<0.01)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r=0.74,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短期力量训练可提高老年女性的肌肉质量及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力量训练 肌肉质量 肌肉功能 老年人 女性
下载PDF
内脏脂肪面积/腿部肌肉质量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菊 陈楠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6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腿部肌肉质量(LMM)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109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HD将患者分为CHD组45例和非CHD组64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CHD患者分为轻...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腿部肌肉质量(LMM)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109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是否发生CHD将患者分为CHD组45例和非CHD组64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CHD患者分为轻度狭窄13例、中度狭窄22例、高度狭窄10例。使用多电极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VFA(腹部)、LMM(大腿),计算VFA/LMM。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FA、LMM及VFA/LMM对T2DM患者并发CHD的影响。结果 CHD组VFA、VFA/LMM高于非CHD组,LMM低于非CHD组(P均<0.05)。CHD重度患者VFA、VFA/LMM高于中度和轻度狭窄患者,LMM低于中度和轻度狭窄患者(P均<0.05)。高VFA/LMM、高糖化血红蛋白、长T2DM病程是T2DM患者并发CHD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VFA/LMM增高与T2DM患者CHD发生和冠状动脉病情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内脏脂肪面积 腿部肌肉质量
下载PDF
酪蛋白磷酸肽副产物协同抗阻力运动对大鼠肌肉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张娜 郭庆启 +4 位作者 刘晓飞 关桦楠 郭长慧 Ikeda SHINYA 石彦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77-182,共6页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对饲喂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CPP)副产物——酪蛋白非磷酸肽(casein non-phosphopeptide,CNPP)的大鼠的躯干及下肢根部肌群、腰椎周围肌群、背部肌群、肩胛内侧肌群、上...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对饲喂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CPP)副产物——酪蛋白非磷酸肽(casein non-phosphopeptide,CNPP)的大鼠的躯干及下肢根部肌群、腰椎周围肌群、背部肌群、肩胛内侧肌群、上肢左侧根部肌群的横截面积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到第50天时,自由活动组中饲喂中剂量酪蛋白非磷酸肽的大鼠的躯干及下肢根部肌群、背部肌群、肩胛内侧肌群和上肢左侧根部肌群的横截面积增长量较高,分别是空白组的1.19、1.16、1.24、1.93倍;抗阻力运动组中喂高剂量酪蛋白非磷酸肽的大鼠躯干及下肢根部肌群、背部肌群的横截面积增长量显著大于自由活动组(P<0.05),同时也显著大于相同剂量的乳清蛋白组(P<0.05)。表明酪蛋白非磷酸肽协同抗阻力运动可以促进大鼠肌肉质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非磷酸肽 抗阻力运动 大鼠 肌肉质量
下载PDF
肌肉质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驰欢 刘静 +5 位作者 徐道明 许华宁 季发权 陈铭 曹雅娜 刘兰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5-1389,共5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健康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与衰老相伴随的肌少症亦慢慢走近了人们视野,以肌肉质量减少和/或肌肉力量下降或功能减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肌少症的筛查与早期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健康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与衰老相伴随的肌少症亦慢慢走近了人们视野,以肌肉质量减少和/或肌肉力量下降或功能减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肌少症的筛查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肌肉质量评估是肌少症诊断与评估疗效必不可少的条件,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生物电阻抗分析(BIA)等为临床肌肉质量常用的检测方法。除上述技术外,近来超声技术和D-肌酸稀释法在肌肉质量评估中也展示不同视角。本文将对以上技术在肌肉质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肌肉质量 超声 D3-肌酸稀释法
下载PDF
肌少症患者肌肉质量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欢 李娟 +3 位作者 余欢 唐泽丽 陈作秀 郝明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肌少症是肌肉质量和肌肉强度呈渐进性减少和下降的衰老综合征,可导致跌倒、骨折和失能等风险增高,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为提高肌少症诊断和治疗效果,选择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十分重要。目... 肌少症是肌肉质量和肌肉强度呈渐进性减少和下降的衰老综合征,可导致跌倒、骨折和失能等风险增高,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为提高肌少症诊断和治疗效果,选择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十分重要。目前,各国际组织对肌少症的诊断标准仍未达成统一共识,尤其在肌肉质量测定部分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复习总结相关国内外文献,阐述肌少症的筛查流程、诊断标准,重点探讨肌肉质量的测评工具及其优势与不足,以期为肌肉质量测评工具的选择及准确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肌肉质量 测评工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提高下肢肌肉质量,改善消化水平
19
作者 赵之心 《糖尿病新世界》 2012年第5期58-59,共2页
人到中年很多人开始感觉腿脚不如年轻时那般轻盈,现在甚至有些年轻人也总把“腿脚不灵光了”挂在嘴边;还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下肢非常瘦,看似用点力气就能被掰折,偏偏这样却羡煞旁人,认为这是骨感美,可是,没有肌肉力量的下肢... 人到中年很多人开始感觉腿脚不如年轻时那般轻盈,现在甚至有些年轻人也总把“腿脚不灵光了”挂在嘴边;还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朋友下肢非常瘦,看似用点力气就能被掰折,偏偏这样却羡煞旁人,认为这是骨感美,可是,没有肌肉力量的下肢在威胁自己的健康。太多骨感的女性朋友总是有各种身体的问题比如手脚冰凉等.归其原因就是一句话“下肢力量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肌肉质量 消化 肌肉力量 手脚冰凉 年轻 女性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捏力及握力与肌肉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婷婷 李嘉琪 +3 位作者 刘云 刘岩 钟小仕 谭荣韶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MHD病人捏力及握力与肌肉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病人。测量其透析前的捏力、握力,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其瘦体质量、人体细胞质量等身体成分,并收集病人的身高、体质... 目的:探讨MHD病人捏力及握力与肌肉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病人。测量其透析前的捏力、握力,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其瘦体质量、人体细胞质量等身体成分,并收集病人的身高、体质量、上臂肌围等人体测量数据以及透析前血液生化指标。根据握力的性别特异性分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通过Spearman或Pearson、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MHD病人的捏力、握力与肌肉质量及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MHD病人140例。与正常握力组(n=28)比较,低握力组(n=112)的病人年龄较大,血清肌酐、白蛋白、前白蛋白、铜蓝蛋白、PS、小腿围、瘦体质量、BCM、mCI均更低,而CRP、IL-6、BF%、7分SGA≤及GNRI<91.2的营养风险均更高(P<0.05)。多变量后退线性回归模型显示较高的捏力值与较高的肌酐、瘦体质量和骨骼肌质量及较低的白介素-6独立相关,较高的握力数值与较高的血清肌酐和瘦体质量及较低的年龄、白介素-6独立相关(P<0.05)。结论:在MHD病人中,捏力、握力与生物电阻频谱分析测量的瘦体质量、人体细胞质量、骨骼肌肉群呈正相关关系,提示捏力及握力均可作为评价MHD病人肌肉功能的一个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力 握力 肌肉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