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小腿肌肉运动神经支配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成普 吉士俊 +1 位作者 周永德 刘卫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43-446,共4页
作者采用镀银染色法对23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小腿肌肉的运动神经支配进行了观察,发现被选择的三组肌肉胫前肌、腓肠肌和腓骨肌运动神经支配均有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轴突和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退变轴突局部增粗或变细,着色... 作者采用镀银染色法对23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小腿肌肉的运动神经支配进行了观察,发现被选择的三组肌肉胫前肌、腓肠肌和腓骨肌运动神经支配均有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轴突和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退变轴突局部增粗或变细,着色不均,退变终板变小,分枝不全,形状不规整,染色不均。再生包括轴突侧方分枝和终板发芽。在全部42个标本中,有13个标本TIR轴突终末支配比率增高,三组肌肉间异常运动终板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马蹄内翻足可能是一种神经原性疾病。患肢小腿肌肉萎缩可能与退变终板和再生幼稚终板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马蹄内翻足 肌肉运动神经 组织学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运动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尹璐璐 王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83-1789,共7页
背景: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运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降低,影响其运动表现。肌内效贴在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防护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运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相关研究有限,且异质性大,研究结果存在较... 背景: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踝关节运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降低,影响其运动表现。肌内效贴在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防护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运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相关研究有限,且异质性大,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目的:阐述目前肌内效贴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运动神经肌肉控制影响的研究现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PubMed、Cochrane、WOS、CNKI数据库检索肌内效贴应用于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研究。中文检索词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慢性踝不稳;踝关节”和“肌内效贴;肌贴;贴扎”,英文检索词分别为“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ankle instability;ankle”AND“kinesio tap*;kinesiology tap*;kinaesthetic tap*;tap*”。结果与结论:肌内效贴可能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踝关节本体感觉和跳跃类运动生物力学表现,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当前并无足够证据支持肌内效贴可以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肌肉力量,肌肉激活特征及平衡功能。现有研究选取受试者异质性大,难以对不同运动种类和水平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综合归纳;不同研究纳入标准中的量表不同,研究在进行肌内效贴贴扎时选用的贴法、拉力、方向、持续时间等都存在明显差异,无统一标准;缺少高质量的Meta分析对其进行循证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慢性踝关节不稳 运动神经肌肉控制 起效机制 本体感觉 肌肉活动 平衡功能 运动生物力学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脊髓神经元及运动终板中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树森 胡蕴玉 +4 位作者 白建萍 马雁 王军 吕荣 姚庆君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4008-4009,i004,共3页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relatedpeptide,CGRP)在脊髓神经元及运动终板中的变化,以探讨CGRP与运动终板退行性变的关系。方法:以切断坐骨神经的大鼠为模型,以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CGR...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relatedpeptide,CGRP)在脊髓神经元及运动终板中的变化,以探讨CGRP与运动终板退行性变的关系。方法:以切断坐骨神经的大鼠为模型,以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CGRP在脊髓神经元及运动终板中的变化,并以镀银法作同期运动终板退行性变的观察。结果:神经损伤1周后CGRP即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升至最高,并持续4周,8周后恢复正常。在正常胫前肌中可见神经末梢及运动终板均被CGRP抗体清晰标记。神经损伤1周后,CGRP在神经末梢和运动终板中即完全消失。神经切断后镀银法显示运动终板在前2周无明显变化,3周运动终板开始部分染色模糊、浅淡,8周运动终板完全消失。结论:在运动终板退行性变的机制中,CGRP的缺乏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大鼠
下载PDF
去神经支配后运动终板区域超微结构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神经损伤不同程度及损伤后不同时间的差异 被引量:6
4
作者 惠莲 姜学钧 +1 位作者 杨柠 任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71-73,i00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去神经支配后眼轮匝肌(简称眼肌)和口轮匝肌(简称口肌)运动终板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反映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情况的乙酰胆碱酯酶在运动终板区含量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中国医科...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面神经去神经支配后眼轮匝肌(简称眼肌)和口轮匝肌(简称口肌)运动终板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反映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情况的乙酰胆碱酯酶在运动终板区含量的变化与面肌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第二电镜室进行。取白色瞬目反射正常豚鼠30只,随机分为压榨右侧面神经总干15s组10只,30s组10只,切断组10只,每组又依术后观察时间分为1周和1个月两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从30只豚鼠中随机选取5只豚鼠的左侧面神经作为对照组。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进行组织化学分析及光镜和电镜下眼肌和口肌的运动终板形态观察。结果:参加实验豚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1周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压榨15s组,压榨30s组和切断组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眼肌:68.13±6.68,65.75±7.75,67.56±4.86,66.41±5.89,P>0.05;口肌:67.41±4.85,66.25±6.03,65.86±5.91,64.52±5.12,P>0.05]。②术后1个月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术后1个月时各组豚鼠口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灰度值仍没有明显变化(64.21±7.23,68.41±7.86,67.58±5.75,64.52±5.12,P>0.05),而压榨30s组和切断组高于对照组(76.12±4.51,85.21±5.12,66.41±5.89,P<0.05)。③透射电镜下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去神经支配后1周,突触后膜和神经末梢萎缩,初级和次级皱褶均变浅,眼肌与口肌运动终板结构相似。去神经支配后1个月,切断组口肌,初级和次级皱褶继续变浅;压榨15s和30s组,口肌初级突触间隙接近正常。去神经支配后1个月,压榨30s组和切断组眼肌初级和次级皱褶继续变浅,有些次级皱褶消失。结论:①不同程度神经损伤后1周和1个月时,口肌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提示去神经支配后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②不同程度神经损伤>1个月时,眼肌运动终板处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下降较明显,提示对去神经支配的敏感性与肌肉种属和肌纤维类型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支配 神经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防失神经支配肌运动终板退变的酶组织化学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绍安 靳安民 肖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62-64,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右侧腓总神经损伤局部植入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后的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完成。①选取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 目的:观察大鼠右侧腓总神经损伤局部植入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后的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7/10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完成。①选取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空白对照组,10只/组。②各组大鼠全麻状态下均切断右侧腓总神经,距神经入肌点约1cm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缝合神经外膜,失神经支配的胫前肌神经区周围的肌间隙植入圆柱形复合物(含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5μg,纤维蛋白凝胶载体7.5mg);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缝合神经外膜,失神经支配的胫前肌神经区周围的肌间隙单纯植入纤维蛋白凝胶载体7.5mg;空白对照组缝合神经外膜但不给药。③各组大鼠全麻下对称显露双侧胫前肌,行右侧(处理侧)与左侧(正常侧)对比,观察右侧胫前肌外观变化情况,并记录各组右侧胫前肌湿质量。6周后取材进行酶组织化学指标检测。结果:实验选取SD大鼠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胫前肌大体形态学观察结果: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两侧胫前肌对称且无明显肌萎缩,肌张力正常;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右侧胫前肌均明显萎缩,肌肉硬度增加,肌张力下降。②各组肌肉湿质量检测结果的比较:与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空白对照组比较,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肌肉湿质量明显增大(0.82,0.81,1.26,P<0.001)。③各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结果: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强,接近于正常侧,染色均匀,运动终板结构规则;单纯纤维蛋白凝胶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弱,染色不均,运动终板结构松散、周边不规则。结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凝胶载体可有效保护失神经支配肌运动终板,防止肌肉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纤维蛋白原 运动神经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下载PDF
神经微丝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运动终板
6
作者 寇玉辉 王天兵 +6 位作者 张培训 殷晓峰 韩娜 王静 张宏波 张殿英 姜保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4-776,共3页
目的:了解应用神经微丝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运动终板的效果。方法:取SPF级大鼠6只,麻醉状态下取材双侧比目鱼肌神经入肌点组织,以多聚甲醛固定,冰冻切片,行神经微丝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运动终板形态... 目的:了解应用神经微丝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运动终板的效果。方法:取SPF级大鼠6只,麻醉状态下取材双侧比目鱼肌神经入肌点组织,以多聚甲醛固定,冰冻切片,行神经微丝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运动终板形态,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软件对运动终板形态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染色切片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运动终板爪形结构形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后,可以得到运动终板立体结构。结论:神经微丝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一种较好的运动终板的观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神经微丝蛋白质类 免疫荧光技术
下载PDF
维库溴铵对大鼠膈肌神经肌肉接头微终板电位及终板电位的影响
7
作者 王爱国 李军 张宏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利用成年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 ,研究维库溴铵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电生理学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16 0~ 2 2 0g,雌雄皆用。快速处死制备离体大鼠不均匀牵张膈肌膈神经标本 ;记录到正常微终板电位 (MEPP... 目的 :利用成年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 ,研究维库溴铵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电生理学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体重 16 0~ 2 2 0g,雌雄皆用。快速处死制备离体大鼠不均匀牵张膈肌膈神经标本 ;记录到正常微终板电位 (MEPP)和终板电位 (EPP)后 ,观察相当大鼠 4×ED95、2×ED95、1×ED95和 0 5×ED95剂量时的血药浓度药物维库溴铵对MEPP频率和幅度的影响。结果 :维库溴铵在 0 5 μg/ml浓度时对正常INSMP上的MEPP的频率、幅度及EPP的幅度无明显影响 ;在 1μg/ml剂量时 ,在 5min时点始对MEPP频率、幅度及EPP幅度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在 2~ 4μg/ml剂量时维库溴铵在 3min时点始产生对MEPP频率、幅度及EPP幅度的抑制作用 ,在 10min时点 ,维库溴铵 4μg/ml抑制MEPP的产生及EPP幅度的作用达最大。结论 :维库溴铵能减少突触前递质的释放 ,推测维库溴铵可能具有一定强度的突触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库溴铵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电位测定法
下载PDF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终板再生中的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梁伦高 陈造宏 +3 位作者 李贵涛 陈锡然 罗狄新 徐洪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运动终板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9/2003-12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①选用健康同龄雌性SD大白鼠50只,行右侧坐骨神经切断,12周后再吻合。③将大鼠随机分为两... 目的:观察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运动终板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9/2003-12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①选用健康同龄雌性SD大白鼠50只,行右侧坐骨神经切断,12周后再吻合。③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实验组于神经缝合处放入浸有生理盐水溶解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00u明胶海绵(1cm×0.5cm×0.5cm),术后患肢腓肠肌注射0.2mL生理盐水稀释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200u,隔日1次至28d;对照组缝合处放入同样大小浸有生理盐水的明胶海绵,术后患肢腓肠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隔日1次至28d。③术后2,4,6,8,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5只大鼠行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及超微结果观察。结果:5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大鼠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术后4,6,8周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对照组显著加快(31.7±3.12)比(19.30±3.41)m/s(44.50±3.83)比(30.20±4.63)m/s,(48.08±3.45)比(37.10±3.58)m/s,F=7.15~13.65,P<0.05);术后6,8,12周实验组腓肠肌诱发动作电位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3.10)比(6.87±3.82)mV,(15.80±3.21)比(10.12±3.23)mV,(28.70±5.61)比(19.98±4.10)mV,F=5.20~6.12,P<0.05)。②两组大鼠腓肠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镜下均可见再生运动终板,可见初级突触间隙形成,术后第8周,运动终板进一步形成,且实验组较对照组运动终板染色深,可见次级突触间隙形成。术后12周,实验组运动终板形态与着色接近正常。结论: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运动终板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再生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大鼠膈肌运动终板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睿 李柱一 +3 位作者 张琪 王桂平 刘津平 鞠躬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大鼠膈肌运动终板的光镜 及电镜结构变化.方法:被动转移乙酰胆碱受体单抗mAb35 建立SD大鼠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用乙酰胆碱 酯酶法显示膈肌运动终板,并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实验组 ...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大鼠膈肌运动终板的光镜 及电镜结构变化.方法:被动转移乙酰胆碱受体单抗mAb35 建立SD大鼠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模型,用乙酰胆碱 酯酶法显示膈肌运动终板,并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实验组 大鼠注射mAb35后出现明显肌无力症状,其膈肌运动终板数 量基本不变,但出现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相似的超微结构变化, 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膈肌出现运动终板超微结构的 改变,是重症肌无力被动转移模型大鼠呼吸衰竭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酯酶 受体 胆碱能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运动终板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天芸 罗勇 徐卫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骨骼肌肌纤维分型和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终板的变化,从而了解COPD患者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方法利用熏香烟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并设置空白组。取大鼠胫骨前肌做冷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以及...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骨骼肌肌纤维分型和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终板的变化,从而了解COPD患者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方法利用熏香烟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并设置空白组。取大鼠胫骨前肌做冷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比较两组大鼠骨骼肌横截面积,Ⅰ型、Ⅱa和Ⅱb型肌纤维的含量以及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终板的差异。结果两组大鼠Ⅰ型及Ⅱb型肌纤维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骨骼肌横截面积和单位横截面积内运动终板个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大鼠骨骼肌纤维含量改变,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减少导致骨骼肌耐力下降以及肌肉萎缩可能是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大鼠 骨骼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下载PDF
不同时间神经修复后失神经肌肉及运动终板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仓海斌 龚炎培 周翔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失神经支配肌肉不同时间神经修复后,肌肉及运动终板变化。探讨神经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以损伤后不同的神经修复时间(0、2、4、6、8、10周)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右后肢为实验侧,左后肢不... 目的研究失神经支配肌肉不同时间神经修复后,肌肉及运动终板变化。探讨神经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以损伤后不同的神经修复时间(0、2、4、6、8、10周)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右后肢为实验侧,左后肢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侧(对照组)。神经修复手术后第6周取材,测定各项检测指标。结果肌肉失神经支配0,4周组行神经修复后肌肉湿重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神经修复组肌肉湿重下降尤为明显,维持于一定水平,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呈持续性下降。2周内神经修复组,运动终板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灰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周组,CGRP灰度值明显低于2周内神经修复组(P〈0.05);8周后进行神经修复其灰度值进一步下降,与6周内神经修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透射电镜观察基本一致。结论实验提示神经损伤后2-4周内修复效果较好,6周后修复萎缩肌肉逆转可能性降低,但其各项指标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有指征尝试手术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大鼠 神经肌肉 神经修复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天芸 徐卫国 +3 位作者 罗勇 韩锋锋 陈迎春 管雯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7-479,F0004,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骨骼肌肌纤维分型和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终板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COPD患者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方法利用熏香烟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COP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取大鼠股四头肌做冰冻切片,进...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骨骼肌肌纤维分型和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运动终板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COPD患者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方法利用熏香烟法制造COPD大鼠模型(COPD组),并设置健康对照组。取大鼠股四头肌做冰冻切片,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及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比较两组大鼠Ⅰ、Ⅱa和Ⅱb型肌纤维的构成比、骨骼肌横截面积以及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的差异。结果COPD组大鼠股四头肌中Ⅰ型和Ⅱa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分别为0.163±0.042和0.217±0.0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222±0.032和0.270±0.024(P值均<0.01);Ⅱb型肌纤维的构成比为0.621±0.0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08±0.053(P<0.01)。COPD组大鼠股四头肌横截面积为(0.445±0.1 72)c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589±0.243)cm^2(P<0.05);神经肌肉接头单位面积内运动终板数为(27.41±19.34)个/Cm^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7.99±39.62)个/cm^2(P<O.01)。结论COPD大鼠骨骼肌纤维构成改变,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减少导致骨骼肌耐力下降,以及肌肉萎缩可能是骨骼肌功能失调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骼肌 代谢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下载PDF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离体大鼠膈肌神经肌肉接头终板电位起始衰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军 刘永勤 张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神经肌肉接头终板电位(EPP)最初衰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体重160~220g,雌雄不拘。快速处死大鼠制备离体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记录到正常微终板电位和...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神经肌肉接头终板电位(EPP)最初衰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体重160~220g,雌雄不拘。快速处死大鼠制备离体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记录到正常微终板电位和EPP后,分别观察浓度为4×EC95、2×EC95、1×EC95、0.5×EC95的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EPP幅度及串EPP最初衰减的影响。结果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EPP幅度和串EPP最初衰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维库溴铵相比,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缩短,且抑制程度较高。结论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均有一定程度的突触前抑制作用,与维库溴铵相比,罗库溴铵起效更快、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甾烷醇类 维库溴铵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神经肌肉接头
原文传递
颈椎轴性疼痛患者Modic改变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家生 苏建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2期61-63,共3页
目的利用MRI研究颈椎轴性疼痛患者的Modic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颈椎轴性疼痛患者的MRI表现,总结其MRI要点及与疼痛、颈椎退变的关系。结果62例颈椎轴性疼痛患者中共有42例65个节段存在Modic改变,占67.74%(42/62)。其中Modic... 目的利用MRI研究颈椎轴性疼痛患者的Modic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颈椎轴性疼痛患者的MRI表现,总结其MRI要点及与疼痛、颈椎退变的关系。结果62例颈椎轴性疼痛患者中共有42例65个节段存在Modic改变,占67.74%(42/62)。其中ModicⅠ型21例33个节段,ModicⅡ型17例25个节段,ModicⅢ型4例7个节段。结论Modic改变与颈椎轴性疼痛具有密切关系,利用MRI可清晰显示Modic改变的分型及发病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运动神经肌肉终板 疼痛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