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骨肌腱重建术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韧带本体感觉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2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重建术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韧带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别雄性新西兰白兔54只分为对照组、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腓骨肌腱重建术组(手术组),各18只。术后4、8、12周分别检测三组后肢近端...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重建术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韧带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别雄性新西兰白兔54只分为对照组、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腓骨肌腱重建术组(手术组),各18只。术后4、8、12周分别检测三组后肢近端体感诱发电位(SEPs)、内踝部行肌电图(EMG),然后处死兔子,取踝关节外侧韧带检测本体感受器数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手术组术后4、8、12周的SEPs、EMG潜伏期均明显升高,波幅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手术组术后4、8、12周的SEPs、EMG潜伏期均明显降低,波幅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恢复期的延长,模型组、手术组的SEPs、EMG潜伏期均逐渐降低,波幅均逐渐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手术组术后4、8、12周本体感受器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手术组术后4、8、12周本体感受器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恢复期的延长,模型组、手术组本体感受器均逐渐升高(P<0.05)。结论:腓骨肌腱重建术能缓解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对本体感受器的损伤,诱导踝关节外侧韧带本体感受器再生,恢复踝关节外侧韧带本体感受器结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腱重建术 踝关节 外侧韧带损伤 韧带本体感觉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铮初 骆晓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6期2933-2934,共2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和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和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41例)和对照组(髌腱移植重建术,41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及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 00%(0/41)]低于对照组[14. 6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能有效减小患者切口长度,促进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损伤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帅 孟亚轲 +1 位作者 陈斌 王跃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156-157,共2页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12~2019-11 ACL损伤患者75例,其中37例行膝关节镜下髌腱移植重建术为对照组,另38例行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为研究组,比较2组...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12~2019-11 ACL损伤患者75例,其中37例行膝关节镜下髌腱移植重建术为对照组,另38例行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为研究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优良率。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膝关节活动优良率100.00%(38/38)与对照组91.89%(34/3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L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 膝关节镜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对患者膝关节韧带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继宏 方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2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对患者膝关节韧带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角度重现测量值、国际膝关节文献...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对患者膝关节韧带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均采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角度重现测量值、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感觉阈值差距、IKDC分级、体格检查阳性率、KT-1000值。结果健侧膝关节角度重现测量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膝关节角度重现测量值术后3个月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侧膝关节角度重现测量值均显著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健侧与患侧膝关节角度重现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IKDC评分(92.2±3.1)分、ROM(135.2±4.3)°、Lysholm评分(93.1±3.6)分显著高于术前的(45.8±3.8)分、(113.8±12.4)°、(70.2±3.3)分,感觉阈值差距(1.4±0.3)°显著低于术前的(3.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IKDC分级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Lachman试验阳性率8.0%、前抽屉试验(ADT)阳性率6.0%、KT-1000值(2.5±1.0)mm均低于术前的90.0%、70.0%、(6.3±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效恢复韧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断裂 自体肌腱重建术 韧带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术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方琴 范青洪 +1 位作者 陈伟 吴兴凯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术的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2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20...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术的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2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16~50岁,平均24.0岁;道路交通伤70例,摔伤34例,其他16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A组(66例)和B组(54例),A组伤后2周内行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术,B组伤后≥2周进行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活动度,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及3个月康复期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指标如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主观评价表评分[A组(52.45±6.48)分vs.(85.76±4.49)分、B组(53.44±6.36)分vs.(80.41±5.50)分]、运动水平Tegner评分[A组(3.91±1.06)分vs.(7.55±1.00)分、B组(3.93±0.95)分vs.(6.78±0.84)分]及Lysholm评分[A组(46.77±6.53)分vs.(82.61±3.53)分、B组(47.24±6.83)分vs.(77.06±6.46)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活动度(A组78.58°±8.38°vs.100.88°±6.42°、B组79.15°±8.55°vs.85.52°±6.82°)较术前增加,且A组膝关节功能及运动水平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均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06%(4/66)显著低于B组18.52%(10/54,P<0.05)。结论伤后2周内进行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术可以提高ACL损伤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自体肌腱重建术 手术时机 膝关节
下载PDF
关节松弛程度对关节镜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存帅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关节松弛程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疗效的影响,及与术后关节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关节松弛程度评估情况,将beighton关节过度运动评分量表≥4分... 目的:观察术前关节松弛程度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疗效的影响,及与术后关节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关节松弛程度评估情况,将beighton关节过度运动评分量表≥4分的45例患者作为阳性组(全身关节韧带松弛),评分<4分的35例患者作为阴性组(全身关节韧带正常),2组患者均接受关节镜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对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比较2组关节稳定性改善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术前关节松弛程度与术后关节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关节稳定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45±5.31)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为(6.12±2.33)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量表(IKDC)评分为(85.75±5.26)分,均低于阴性组[(88.49±5.36)分、(7.41±2.26)分、(88.39±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组的膝关节本体被动重新定位角度绝对误差值为1.26±0.37,被动运动察觉阈值时间为(1.62±0.45)s,均高于阴性组[(0.77±0.26)s、(0.75±0.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阳性组内侧副韧带(MCL)为(16.75±5.31)°,外侧副韧带(LCL)为(7.72±2.41)°,均高于阴性组[(13.39±5.37)°、(6.14±2.88)°],阳性组kneelax测量值为(4.23±1.45)mm,低于阴性组(5.12±1.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术前beighton评分与术后内侧、外侧副韧带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与kneelax测量值呈负相关。结论:关节镜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可有效改善前韧带交叉损伤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本体感觉功能及关节稳定性,但其手术疗效可受术前关节松弛度影响,在术前综合评估关节功能并针对性干预对增强手术疗效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 关节松弛度 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行自体肌腱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7
作者 严柳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3期3638-3639,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围术期的护理和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方法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肌腱重建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信心;术后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情况,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炼指...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围术期的护理和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方法对2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肌腱重建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信心;术后观察患肢感觉运动情况,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韧带重建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前、术后科学护理及适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工作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损伤 韧带 关节 损伤 膝损伤 外科学 移植 自体 移植 围手术期护理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自体肌腱重建术
下载PDF
应用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在治疗疼痛性副舟骨合并平足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晓辉 丁桂友 +2 位作者 董中洋 王斌 李文涛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在疼痛性副舟骨合并平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铁阜阳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疼痛性副舟骨合并平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锚钉组(行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 目的研究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在疼痛性副舟骨合并平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铁阜阳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疼痛性副舟骨合并平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锚钉组(行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手术,n=43)与Kidner组(行改良Kidner手术,n=37),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足部功能及影像学改变。结果锚钉组手术时间短于Kidne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于一期愈合,足部正、侧位X线片显示:缝合锚钉无脱落、断裂,足弓未进一步塌陷。术后2年,两组患者患足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部功能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OFAS足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负重侧位X线片检查提示:两组跟骨倾斜角(Pitch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较同组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距骨-跟骨角(lateral talocalcaneal angle,LTCA)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正位X线片提示:前后位距骨第一跖骨角(anterior and posterior talar-1 first metatarsal angle,APTMT)及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CA)均较同组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X线片提示:两组跟骨外翻角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两组间的影像学相关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与改良Kidner术均能有效减轻疼痛性副舟骨合并平足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足部功能,纠正平足畸形,但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具有微创优势,术中操作更简单,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Fix锚钉胫后肌腱重建术 改良Kidner术 疼痛性副舟骨 平足 足部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杜云飞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9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108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108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ACL损伤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Lysholm膝关节评分,其效果优于膝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镜 自体 骨-髌腱-骨移植重建术 腘绳肌腱重建术 Lysholm膝关节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王文俊 黄灿桥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7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中心点单束)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2月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收治的66例ACL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同种异体... 目的:观察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中心点单束)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2月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收治的66例ACL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同种异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组间Kneelax评分(膝关节稳定度)、Lysholm评分(膝关节功能)、60°/s、120°/s测试速度下伸肌、屈肌数据、30°、60°位置觉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Kneelax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60°/s、120°/s测试速度下峰力矩(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T/W)、总功率(TW)伸肌、屈肌数据高于对照组,30°、60°位置觉差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结论:给予ACL损伤患者(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中心点单束)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肌力状况、稳定性、功能,优化患者位置觉差异,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 位置觉差异 膝关节肌力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自体肌腱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
11
作者 匡海林 汤武兵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23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ACL)患者自体肌腱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昌市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2022年3月-2024年1月行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的100例ACL患者资料,根据其不同手术时机分为A组(5...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ACL)患者自体肌腱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昌市人民医院(南昌市第三医院)2022年3月-2024年1月行自体肌腱重建术治疗的100例ACL患者资料,根据其不同手术时机分为A组(53例,伤后<4周)、B组(47例,伤后≥4周);统计并对比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运动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相比B组,A组随访3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主观评价量表(IKDC)、膝关节Lysholm量表、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Tegner活动指数量表评分较高,膝关节屈膝、伸膝受限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伤后≥4周,ACL患者在伤后<4周行自体肌腱重建术可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活动度与运动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手术时机 自体肌腱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鹏 刘宁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0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接受膝关节镜...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接受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对照组接受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免疫排斥状况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度(Kneelax评分)、膝关节肌力[峰力矩(PT)、峰力矩与体重比(PT/W)、总功率(TW)]、位置觉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Kneelax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伸肌、屈肌PT、PT/W、TW于60°/s、120°/s测试速度下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30°、60°位置觉差异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1周、抽出积液、白细胞计数>10×10^(9)/L发生率(29.41%&37.25%、49.01%&58.82%、47.06%&54.9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ACL损伤患者时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稳定性、肌力状况,并能优化位置觉差异,且未产生明显免疫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免疫排除 位置觉差异 膝关节肌力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与缝线内夹板增强术联合应用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断裂 被引量:4
13
作者 荆立忠 杨久山 王少山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与缝线内夹板增强术联合应用治疗膝后交叉韧带(PCL)断裂的疗效。方法 膝PCL断裂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增强组26例。常规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治疗,增强组联合应用关节...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与缝线内夹板增强术联合应用治疗膝后交叉韧带(PCL)断裂的疗效。方法 膝PCL断裂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增强组26例。常规组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治疗,增强组联合应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和缝线内夹板增强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8个月时,测量胫骨后移距离,采用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再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常规组2例患者术后第6周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受限,经硬腰联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第18个月时,两组患者胫骨后移距离、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与常规组相比,术后第18个月时增强组患者胫骨后移距离减少(P<0.05)。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联合缝线内夹板增强术治疗膝PCL断裂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 缝线内夹板增强术 关节镜手术 膝后交叉韧带损伤
下载PDF
指屈肌腱滑车重建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光磊 王澍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A4滑车 指屈肌腱 重建术 筋膜移植 运动障碍 肌腱修复 肌腱重建 瘢痕组织 缝合固定 功能练习 指屈肌腱滑车重建术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鑫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7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并实施了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入选对象共计134例。将入选对象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入选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并实施了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入选对象共计134例。将入选对象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后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Lachman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7.2196,P=0.0000)。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轴移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2.2632,P=0.0000)。结论:对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而言,有效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膝关节相关功能的恢复,是临床实施康复护理的理想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 膝关节镜 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下载PDF
改良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新鲜锤状指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付胜强 孙明 +1 位作者 杨志勇 赵中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8期551-552,共2页
关键词 肌腱止点重建术 新鲜锤状指 治疗 改良 克氏针内固定 撕脱骨折 2004年 1999年 伸指肌腱
下载PDF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围术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爱仙 赵文雅 +3 位作者 邹带娣 陈锦芳 罗盛珍 关小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9期3729-3730,共2页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手术前(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是93.3%,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是71.1%,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围手术期实施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能够明显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术中抽出钢丝固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艳辉 孙明举 《海军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56-257,共2页
1998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对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术中抽出钢丝固定的方法做了一点改进,治疗新鲜锤状指18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伸指肌腱 肌腱止点重建术 固定方法
下载PDF
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莹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64例行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64例行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综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88.40±9.30)min、术中出血量(96.72±12.98)ml、患肢疼痛消失时间(2.44±0.79)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4.66±12.57)min、(124.57±15.47)ml、(4.51±0.81)d,护理满意度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关节镜下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手术室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肢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移植肌腱交叉韧带重建术 围术期 手术室护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桂宇芳 范芳芳 吴秋竹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1期2963-2965,共3页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2组均于关节镜... 目的探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6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2组均于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的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期间实行围术期护理,可缓解术后疼痛感,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自体腘绳肌腱鞘内重建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