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鲢肌间小骨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8
- 1
-
-
作者
柯中和
张炜
蒋燕
鲍宝龙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6,共9页
-
基金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No.Y1101)
上海市科委基础重大项目(No.06dj14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771668)
-
文摘
分别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仔、稚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出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鲢肌间小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6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肌间小骨在43dpf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往前依次出现,到55dpf全部出现。出现一枚髓弓小骨的仔鱼最小体长是10.50mm,出现一枚脉弓小骨的仔鱼最小体长是13.66mm。各种复杂形态的肌间小骨均是从I形发展而来。本文结果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关键词
鲢
肌间小骨
髓弓小骨
脉弓小骨
形态
发育
-
Keywords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Intermuscular bone
Epineural bone
Epipleural bone
Morpholog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Q954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低等真骨鱼类肌间小骨研究现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晨晨
吕耀平
陈洁
刘子明
-
机构
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丽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2-34,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110477)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3R429027)
-
文摘
鱼类肌间小骨指位于肌节之间的硬骨小刺,由肌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肌间小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肌间小骨数目、形态和发生等方面对低等真骨鱼类肌间小骨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今后肌间小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
低等真骨鱼类
肌间小骨
数目
形态
发生
-
Keywords
lower teleosts
intermuscular bone
number
morphology
occurrence
-
分类号
S961.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瓯江彩鲤肌间小骨的骨化模式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吕耀平
周晨晨
杨丽美
鲍宝龙
-
机构
浙江省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3,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110477)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3R429027)
-
文摘
分别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仔、稚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出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瓯江彩鲤肌间小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形态越复杂。肌间小骨出现前,其他骨骼均已骨化完成,肌间小骨在32 dpf(day past fertilization)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往前依次出现,到53 dpf全部出现。各种复杂形态的肌间小骨均是从I形发展而来。经比较,鲤科不同亚科鱼类肌间小骨在骨化时机和骨化形态方面具有相似的形态发生规律,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关键词
瓯江彩鲤
肌间小骨
骨化
形态
发育
-
Keywords
Cyprinus carpio var. color
intermuscular bone
ossification
morpholog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日本鳗鲡肌间小骨的骨化过程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姚文杰
龚小玲
吕耀平
鲍宝龙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0-81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995)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13-2-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3110477)
-
文摘
利用形态解剖和整体骨骼染色的方法,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成鱼肌间小骨的形态、分布,以及早期发育阶段肌间小骨的形态发生和骨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玻璃鳗阶段,日本鳗鲡的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均已骨化完全,但肌间小骨并未出现。在鳗线阶段,体长5.2 cm以上的日本鳗鲡椎体小骨、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均已出现。其肌间小骨的骨化顺序不同于其他鲤科鱼类从尾部向前依次骨化,而是从头部向尾部依次骨化。这提示鱼类肌间小骨的骨化可能与其不同的游泳方式有关,为今后研究肌间小骨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关键词
日本鳗鲡
肌间小骨
骨化顺序
-
Keywords
Anguilla japonica
intermuscular bones
ossification process
-
分类号
S917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草鱼肌间骨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研究
- 5
-
-
作者
段晓迪
王蓉
董传举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
出处
《河南水产》
2019年第4期21-27,共7页
-
文摘
运用传统形态学解剖法对体长38cm左右的草鱼(Ctenophaiyngodon idellus)肌间骨形态、分布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草鱼肌间骨数目及形态分布规律与其他鲤科鱼类相似,仅含髓弓小骨及脉弓小骨两种类型,且轴上部肌间骨形态最为复杂多样。鱼体左右两侧呈不对称分布,存在较小差异,尾鳍基部肌间骨分布最为粗短密集、骨质坚硬,由尾至头肌间骨的形态逐步复杂化。按照肌间骨形态的不同,将其分为“I”形、“L”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及两端多叉形7种类型,“一端多叉形”为草鱼中最新发现的肌间骨类型。研究表明“L”形可能是“I”形演化至“卜”形的一种过渡形态,故推测草鱼的肌间骨演化路径可能为:“I”形-“L”形-“卜”形一“Y”形一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两端多叉形。本文对草鱼肌间骨的观察和分析,为肌间骨的演化路径及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形态学研究基础。
-
关键词
草鱼
肌间骨:髓弓小骨
脉弓小骨
形态特征
-
Keywords
grass carp
intermuscular bone
epineural bone
epi pleural bon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