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曾国红 王海泉 祝家群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4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4例接受锁骨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神经阻滞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术前、术后24 h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T)]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T_(1)、T_(2)、T_(3)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T_(4)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炎症因子及应激反应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臂丛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可改善锁骨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减少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手术 肌间沟臂 颈中丛神经阻滞 视觉模拟评分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治疗颈肩及上肢痛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赵凤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探究对患有颈肩及上肢疼痛的患者进行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方式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样本进行了精心选择,选取的是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颈肩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患者进行科学分... 探究对患有颈肩及上肢疼痛的患者进行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方式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样本进行了精心选择,选取的是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本院进行颈肩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患者进行科学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的总人数为25例。给予观察组病患的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治疗方式,给予对照组患者的是以往传统的常规治疗模式,医护人员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做进一步地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患在通过了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规范化的治疗之后,所有病患的麻醉效果得到了提升,优良率明显升高,高达96.00%;对照组病患的麻醉优良率则相对而言比较低,为72.00%,两组患者优良率数据差异是十分明显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科学治疗之后,运动以及静息之后的6h、12h、24h、36h以及48hVAS评分开始有所下降,并且两组患者这方面的数据差异是相对而言是十分明显的(P<0.05),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患在经过了医护人员的科学治疗之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了常规化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略微较高,为28.00%,患者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医护人员的科学治疗之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逐渐提升,达到了96.00%,观察组患者在经过了常规治疗之后,护理满意度一般,为68.00%,两组病患的数据差异相对而言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对颈肩及上肢疼痛患者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这一治疗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且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效果十分明显,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肩 上肢痛 效果
下载PDF
阿芬太尼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2期1666-167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阿芬太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抽签法将入组患者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阿芬太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抽签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研究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8.42±3.38)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8.89±3.53)岁。两组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研究组采用阿芬太尼。对比麻醉不同时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一氧化氮(NO)、平均动脉压(MAP)、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率(H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采用t检验。结果阻滞前,两组HR、SaO2、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1、0.182、0.020,均P>0.05);阻滞后30 min,研究组SaO2[(0.9935±0.1062)比(0.8745±0.0480)]、MAP[(90.50±10.21)mmHg(1 mmHg=0.133 kPa)比(83.45±9.68)mmHg]均高于对照组,HR[(69.05±8.43)次/min比(74.59±8.31)次/min]低于对照组(t=5.527、2.875、4.803,均P<0.05)。术前1 d,两组SOD、ACTH、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37、0.984、0.071,均P>0.05);术后3 d,研究组SOD、ACTH、NO均低于对照组(t=7.589、3.989、5.319,均P<0.05)。研究组术后1.0 h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t=2.980,P<0.05);两组术后0.5、3.0、24.0、72.0 h 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7、1.077、0.349、0.705,均P>0.05)。结论采用阿芬太尼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在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避免术后应激的同时,维持其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超声 阿芬太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床旁超声联合经鼻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评估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苏丽 税云华 +1 位作者 胡震宇 王茂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05-710,共6页
目的采用ABCDE超声评估方法联合经鼻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_(2))监测,评估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后对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拟行上肢手术且年龄为18~65岁的患者140... 目的采用ABCDE超声评估方法联合经鼻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_(2))监测,评估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后对膈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拟行上肢手术且年龄为18~65岁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采用0.20%罗哌卡因20 mL进行ISBPB)和B组(采用0.33%罗哌卡因20 mL进行ISBPB)。记录患者ISBPB前、后30 min阻滞侧不同呼吸时相的膈肌厚度、平静呼吸状态下EtCO_(2)测值、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值,并计算阻滞侧膈肌增厚比率(DTF)。结果与A组相比,B组阻滞后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时膈肌移动度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ABCDE法联合EtCO_(2)监测评估发现,采用0.20%罗哌卡因20 mL和0.33%罗哌卡因20 mL进行ISBPB均可导致膈肌运动功能下降,且较高浓度罗哌卡因阻滞下膈神经阻滞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臂 功能 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灼军 王彬彬 +1 位作者 李汝琳 李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案,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案。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0 min,观察组的HR、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时,观察组的ACTH、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案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具有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时间长等优势,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资根 谢伟清 刘艺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04~2022-04本院收治50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患者阻滞方式将接受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将盲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分别纳...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04~2022-04本院收治50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患者阻滞方式将接受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将盲探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分别纳入超声组(n=28)与盲探组(n=22)。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效果,术后镇痛效果以及自控镇痛按压有效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超声组患者阻滞优良率明显高于盲探组(96.43%vs68.18%,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3、6、12、24、48h NRS评分以及自控镇痛按压有效次数均显著低于盲探组(P<0.05);超声组患者阻滞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盲探组(7.14%vs 36.36%,P<0.05)。结论:上肢骨折采用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阻滞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效果优异,有助于减少患者阻滞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镇痛效果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 王丁木 朱淑君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3期142-145,15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开展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予以浓...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开展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予以浓度为0.3%的罗哌卡因注射,观察组(n=50)予以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麻醉效果、安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更短,运动阻滞和感觉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各项体征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体征指标均下降,但两组间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升麻醉安全性以及效果,不会增加对患者体征指标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浓度 罗哌卡因 超声 肌间沟臂 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婷 张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麻醉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10 min(T_(0))时,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0 min(T_(1))、麻醉后40 min(T_(2))、手术完成后10 min(T_(3))时,观察组的MAP、Sp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手术30 min、术毕,两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患者中,有助于提高麻醉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也不会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预处理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臂丛神经上干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永乐 马建新 杨旭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臂丛神经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上干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臂丛神经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与神经上干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肩臂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的麻醉总有效率、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上干组的肩臂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臂丛神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臂丛神经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有利于肩臂功能恢复,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丛神经神经上干阻滞 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红梅 汪聪 罗泽权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2期1796-1798,共3页
目的对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评定其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患者7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目的对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评定其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患者7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实施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以来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术后6 h、12 h、24 h、36 h、48 h时的VAS评分,另对比两组麻醉阻滞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24 h、36 h、48 h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麻醉阻滞效果好,疼痛轻,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 超声引导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在单侧上肢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杨婉 黄杰 +1 位作者 姚昌银 明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95-18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在单侧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解剖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在单侧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尺动脉超声检查参数,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手术结束后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10 min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更为平稳,即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10 min后,两组超声检查尺动脉的收缩期峰速参数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平均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参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搏动指数参数与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在单侧上肢手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 单侧上肢手术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中间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
12
作者 张辉明 郑妹萍 彭珍珠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NB)联合颈中间丛NB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IFCF)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行IFCF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60例)和B组(60...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NB)联合颈中间丛NB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IFCF)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行IFCF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行肌间沟臂丛NB+颈浅丛NB,B组行肌间沟臂丛NB+颈中间丛NB。比较两组阻滞效果、膈肌运动、麻醉相关指标、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_(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阻滞效果及膈肌运动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阻滞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短于A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生命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4 h、6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患者接受两种阻滞方式均有较好的阻滞效果,且膈肌麻痹情况、术中生命体征、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肌间沟臂丛NB+颈中间丛NB阻滞操作时间更短,麻醉持续时间长,可缓解患者术后早期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内固定术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中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
13
作者 钟永灿 郭志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2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急诊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市中医院急诊拟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手术区域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止血带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区域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需要辅助静脉麻醉药物占比低于对照组,止血带反应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腋路臂丛、肌皮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麻醉效果好,可减少止血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 腋路 皮神经 神经 断指再植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鲁加波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4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实施手法解剖定...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4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78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实施手法解剖定位麻醉,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和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麻醉阻滞优良率97.44%高于参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P<0.05);研究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提高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操作时间短且起效快,麻醉阻滞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锁骨骨折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黄小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期间在宁都县中医院接受肩部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手术麻醉均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阻滞方...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0月期间在宁都县中医院接受肩部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手术麻醉均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阻滞方案,试验组3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2组麻醉操作及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麻醉操作用时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运动阻滞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在肩部手术中应用价值高,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手术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阻滞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穿刺术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16
作者 邓兆宏 王军 +5 位作者 陈家强 李勇 张正洪 唐杰 张兴华 季艳梅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肌间沟臂丛神经穿刺术 相关结构 应用解剖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
17
作者 苏剑博 彭湃 杨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使用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江航运总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使用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江航运总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5 min(T_(0))、神经阻滞后10 min(T_(1))、插管后1 min(T_(2))、切皮后1 min(T_(3))、手术结束(T_(4))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16、32、48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T_(0)~T_(4)时心率、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与T_(0)时比,T_(1)~T_(4)时两组患者Ramsay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更高;与术后4 h比,术后8~48 h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更低;两组患者T_(1)~T_(4)时的心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舒张压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观察组T_(2)~T_(4)时的心率、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_(1)~T_(4)时脉搏血氧饱和度与组内与组间比较,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中,可有效延长运动、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提高术中镇静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使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手术 镇静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杜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51-5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的麻醉药物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方法 我们的研究围绕着74名患者展开,他们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了上肢手术。为了进行效果比较,我们采用了系统分配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的麻醉药物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方法 我们的研究围绕着74名患者展开,他们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了上肢手术。为了进行效果比较,我们采用了系统分配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了0.5%浓度的麻醉药物,而另一组接受了0.3%浓度的麻醉药物。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0.5%浓度麻醉药物的观察组在多项临床指标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更出色,成功率达到94.59%,而对照组仅为78.38%(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为2.70%,而对照组为18.92%(P<0.05)。结论 使用0.5%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一发现对于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研究
19
作者 洪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21-2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时,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 在研究期间,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精心挑选了92名接受上肢手术的病例作为研究样本。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我们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时,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 在研究期间,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精心挑选了92名接受上肢手术的病例作为研究样本。为确保研究的严谨性,我们采用了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些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6名病患。观察组接受了右美托咪定与罗哌卡因联合应用的麻醉,而对照组接受了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的麻醉,随后对比了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数据在统计学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显著性水平达到P<0.05。就麻醉效果而言,观察组表现出了97.83%的高效率,而对照组仅为84.78%,这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观察组的苏醒质量也明显胜过对照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声引导下的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其效果明显超越了仅使用罗哌卡因的方式,有效加深运动阻滞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超声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中的效果
20
作者 秦俊芳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0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盲探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以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用药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最大血液流速、平均血液流速、血流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熟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有助于提高阻滞效果,减少麻醉用药,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