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辅助肱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躯干和上肢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婷珺 刘元波 +4 位作者 韩婷璐 朱珊 臧梦青 陈博 李杉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血管造影技术探测肱动脉穿支血管的可行性,以及应用肱动脉穿支螺旋桨(brachial artery perforator propeller,BAPP)皮瓣修复躯干和上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9年2月,应... 目的探讨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血管造影技术探测肱动脉穿支血管的可行性,以及应用肱动脉穿支螺旋桨(brachial artery perforator propeller,BAPP)皮瓣修复躯干和上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9年2月,应用ICG血管造影技术探测肱动脉肌间隔穿支血管,并以探测到的穿支血管为蒂切取BAPP皮瓣,修复躯干和上肢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66岁,平均28.6岁。病因:烧伤后瘢痕挛缩10例,软组织肉瘤5例,先天性黑色素痣2例,慢性胸壁溃疡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部位:腋窝8例,胸壁4例,肘部5例,肩部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3 cm~20 cm×8 cm。11例于皮瓣转移前行扩张手术。13个皮瓣以1支穿支血管为蒂,6个皮瓣以2支穿支血管为蒂,血管蒂长度为2.5~4.5 cm,平均3.08 cm。皮瓣切取范围为11 cm×5 cm~22 cm×10 cm。皮瓣旋转角度分别为110°1例、120°1例、180°17例。除1个皮瓣供区植皮修复外,其他皮瓣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ICG血管造影技术共探测到24支肱动脉肌间隔穿支血管,术中找到26支,准确率为92.31%。术后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术中1个皮瓣远端4 cm处血液灌注不良,相对值低于32%,切除灌注不良区域后皮瓣顺利成活;术后1个皮瓣远端3 cm处出现静脉淤血,经针刺放血、按摩等保守治疗后成活。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3个月,平均8.6个月。所有皮瓣菲薄,颜色、质地与受区相似,无需二次手术去脂修薄。肘关节内侧和腋窝瘢痕挛缩患者术后挛缩症状明显改善;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1年5个月因肿瘤复发再次行肿瘤切除术,其他肿瘤患者未见复发。结论ICG血管造影技术可用于探测肱动脉肌间隔穿支血管,以该穿支血管为蒂的BAPP皮瓣可用于胸壁、腋窝、肩部和肘关节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 肌间隔穿支血管 螺旋桨皮瓣 吲哚菁绿 血管造影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