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肘内外侧切口手术治疗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36例
1
作者 包远祥 孙锦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31期4883-4883,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 肘内外侧切口
下载PDF
肘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3例疗效分析
2
作者 朱群 陈高新 来进杰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2022-2023,共2页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1996年由学者Hotchkiss[1]首先提出,指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由施加于上肢伸展位的轴向压力、剪切暴力及前臂处在旋后位的外翻应力引起。与单纯肘...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1996年由学者Hotchkiss[1]首先提出,指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由施加于上肢伸展位的轴向压力、剪切暴力及前臂处在旋后位的外翻应力引起。与单纯肘关节脱位不同,“恐怖三联征”常合并关节囊及副韧带损伤,治疗困难,需要及时、合理治疗,否则可造成肘关节功能恢复不佳。2009-10—2012-10我院收治13例“恐怖三联征”患者,按照Pugh等[2]提出手术原则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后脱位 恐怖三联征 肘内外侧联合入路 治疗 疗效分析 关节功能恢复 尺骨冠状突骨折 高能量损伤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对疗效及肘内翻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郭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0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究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对疗效及肘内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10-2015年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肘后侧正中手术入路,B组采用肘外侧手术入路,C组采用肘内外侧联合手... 目的:探究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对疗效及肘内翻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10-2015年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肘后侧正中手术入路,B组采用肘外侧手术入路,C组采用肘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随访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肘内翻发生情况,评价患肢肘关节整体功能。结果:C组患者的疗效最佳,优良率高达92.5%,且无肘内翻情况,与A组、B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具有优异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肘内翻发生率,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入路手术 肘内外侧联合 疗效
下载PDF
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重建锁定接骨板双柱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1、C2型骨折
4
作者 陈伟清 万胜 +2 位作者 陈叶海 吴叶慧 潘伟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1期1213-1214,共2页
目的研究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重建锁定接骨板双柱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1、C2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肱骨远端C1、C2型骨折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显露经重建锁定接骨板双柱固定治疗。结果 29例获得随访6~2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 目的研究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重建锁定接骨板双柱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1、C2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9例肱骨远端C1、C2型骨折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显露经重建锁定接骨板双柱固定治疗。结果 29例获得随访6~25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12~17周。疗效评定:优17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9.7%。结论通过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应用重建锁定接骨板双柱固定肱骨远端C1、C2型骨折,能完整保留伸肘装置,以最小的损伤良好地显露并有效固定骨折,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C1、C2型骨折 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 重建锁定接骨板 双柱固定
原文传递
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5
作者 徐挥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23期37-38,41,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选择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武警兵团指挥部医院外一科收治的9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将选择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行骨折手术的53例患者作为改良组,将同期选择传统手术入路...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选择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武警兵团指挥部医院外一科收治的9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将选择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行骨折手术的53例患者作为改良组,将同期选择传统手术入路的41例患者作为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和传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5.54±10.27)min(,80.32±12.46)min;改良组和传统组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2.31±16.47)ml(,164.82±20.15)ml;改良组和传统组的骨痂形成时间分别为(24.66±5.89)d,(32.71±8.78)d;改良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价明显优于传统组(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选择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改良式肘内外侧入路 传统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内外侧联合切口在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阳斌 黄振健 刘声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9期34-34,共1页
目的:探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在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4例肱骨髁上骨折,应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结论: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是肱... 目的:探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在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4例肱骨髁上骨折,应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结论: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是肱骨髁上骨折手术良好的显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内外侧 联合切口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四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乔洪杰 张玉盘 李学锋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72-273,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入路 手术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 克氏针 肘内外侧联合入路 外侧入路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