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影响
1
作者 张正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3期2300-230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应用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固定,观察组实施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应用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闭合复位固定,观察组实施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肘关节活动度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应用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效果较佳,对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提高肘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且并发症较少,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刘海民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09~2018-09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8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4)和参照组(n=44)。参照组行闭合复位固定,研究组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09~2018-09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8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4)和参照组(n=44)。参照组行闭合复位固定,研究组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术后随访6 mo,以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估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肘关节活动度(伸展度、屈曲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伸展度、屈曲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3.18%(41/44)高于参照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7%(1/44)低于参照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能提高肘关节屈伸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侧小切口 切开复位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毕楷 朱书朝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50-152,163,共4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时骨折复位情况(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关节面台阶高度),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及尺偏角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及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疗效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和腕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C3型骨折 粉碎性骨折 小切口撬拨复位 固定支架 切开复位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小切口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赖子健 陈亚洲 +1 位作者 刘培倦 曾细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析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拟用手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雄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6月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拟用手术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膝关节恢复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WOMAC)评价分数低于对照组,膝关节稳定性测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更符合临床及康复预期,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术后骨折愈合速度快等优势,在恢复膝关节功能以及保障术后安全性方面极为突出,有利于患者更快的回归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小切口手术 切开复位固定 术后康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髋臼骨折愈合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郭月超 安文 +1 位作者 张玉舰 王哲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69...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2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69例,男51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51.07±6.56)岁。经改良Stoppa切口入路(B组)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35~75岁,平均(53.16±7.3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 d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效果相近,但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固定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 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 髋臼骨折
下载PDF
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比较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与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目的:比较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与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背伸角度、屈曲角度、旋前角度、旋后角度大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固定治疗相比,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 闭合复位固定 小儿
下载PDF
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研究
7
作者 卢小勇 薛颍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7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行肘前... 目的:观察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行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和肘关节活动度,两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携带角高于对照组,而线角和前倾角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屈伸度和伸展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较好,有利于患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 克氏针
下载PDF
肘部内外侧联合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9
8
作者 金文胜 黄晔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部内外侧联合切口 切开复位 固定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敬煌 王贤月 彭方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0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61足)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58... 目的分析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61足)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58例(61足)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5个月;跟骨骨性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1个月;完全负重时间3~4个月,平均3.3个月。近期并发症:皮瓣坏死1足(范围1.0 cm×2.0 cm),在术后第10天,皮瓣坏死后积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持续负压吸引,积极预防感染,术后2.5个月取出钢板,行局部旋转皮瓣术,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并发症:距下关节炎并疼痛5足,腓骨长短肌腱肌腱炎3足。Maryland Foot Score系统评分:优29足,良24足,可3足,差5足,优良率为86.9%(53/61)。术后1年,患者的跟骨Bohler角(29.5±2.9)°、高度(57.4±3.8)mm、长度(57.2±3.2)mm大于术前的(8.2±8.6)°、(48.3±3.5)mm、(43.1±4.3)mm,Gissane角(123.8±8.7)°、宽度(35.3±2.3)mm小于术前的(142.2±10.2)°、(42.3±3.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经典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外侧“L”形切口 切开复位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预后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宇斐 赖建鸿 +1 位作者 梁杰威 廖烨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切口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7月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 目的:对比研究跗骨窦切口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7月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伤口并发症。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跟骨侧轴位X线片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估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P<0.05);对照组浅表感染、血肿等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25.81%(8/31)高于研究组3.23%(1/31)(P<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对照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用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仅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还能降低其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足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 跗骨窦切口 微创
下载PDF
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岑景盛 涂泽松 +1 位作者 谭志韵 李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切口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时间观察组均短(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膝关节屈曲、伸直活动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切口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冯雪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发际... 目的:观察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采取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水平、术后康复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可降低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康复指标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际内弧形小切口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 头皮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 颧骨复合体骨折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庄伟康 李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探究跟骨骨折(CF)病人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中经跗骨窦切口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此次以手术试验为主要研究类型,病例均以CF(80例)就诊,入组最早时段2020.01~12内,入组最晚时段2021.01~12内,以甲乙组(40例/组)实施研究比对,分组为随机法... 探究跟骨骨折(CF)病人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中经跗骨窦切口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此次以手术试验为主要研究类型,病例均以CF(80例)就诊,入组最早时段2020.01~12内,入组最晚时段2021.01~12内,以甲乙组(40例/组)实施研究比对,分组为随机法。2组均实施ORIF治疗,其中甲组主要将L形切口作于跟骨外侧,而乙组则做经跗骨窦切口。以术前、术后半年为评测时间,比对手术指标项目值、Gissane角项目值、Böhler角项目值、跟骨长宽高项目值、并发症项目值等。结果 比对手术指标显示的结局:乙组切口长度项目值、出血量项目值、手术用时项目值等均<甲组(P<0.05);但甲乙的术后半年AOFAS项目评分值、骨折愈合用时项目值未呈现较大程度的差异(P>0.05)。比对Gissane角项目值、Böhler角项目值显示的结局:甲乙术前、术后半年数值均未呈现较大程度的差异(P>0.05)。比对跟骨长宽高项目值显示的结局:甲乙术前、术后半年数值均未呈现较大程度的差异(P>0.05)。比对并发症显示的结局:乙组项目值占比<甲组(P<0.05)。结论 CF病人经跗骨窦切口实施ORIF治疗后的疗效水平与L形切口作于跟骨外侧的ORIF治疗较为未呈现较大程度的差异,但其在并发症方面和术中产生的创伤方面表现更为轻微,所以可极力的借鉴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肘内侧横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1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辉宗 郁有富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24期2318-2318,共1页
目的:观察肘内侧横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此术式治疗14例7—13岁肱骨内上髁骨折。结果:1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5个月,肘关节功能正常,手术疤痕小,无迟发性尺神经麻痹发生。结论:此术式的腹... 目的:观察肘内侧横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此术式治疗14例7—13岁肱骨内上髁骨折。结果:12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5个月,肘关节功能正常,手术疤痕小,无迟发性尺神经麻痹发生。结论:此术式的腹卧位或侧腹卧位,骨折端容易复位;手术切口小,手术暴露损伤软组织少,血运破坏小,骨折愈合快,有益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横切口切开复位固定 肱骨上髁骨折 临床分析 疗效
下载PDF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疗效及切口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夏胜利 王子平 +3 位作者 王秀会 王惠中 吴祖明 朱汉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0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早期手术切口的并发症。方法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入路对50例5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Essex-Lopresti进行骨折分类,舌型骨折30足,...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早期手术切口的并发症。方法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入路对50例5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Essex-Lopresti进行骨折分类,舌型骨折30足,关节压缩型骨折27足。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对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评估,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5~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术后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 hler角和Gissane角均获得满意恢复,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显示优31足,良20足,可6足,优良率89.5%。术后早期出现切口裂开、坏死及感染共10例,占总病例数17.5%。结论采用跟骨外侧延长"L"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仍难以完全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固定 切口并发症 术后疗效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MARYLAND 关节压缩型骨折 Bohler角
下载PDF
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孙煜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6期33-35,共3页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内固定术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内固定术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固定)和观察组(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各3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膝关节功能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和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固定相比,关节镜下Endobutton钢板固定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确切,可以减少损伤,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 关节活动度 关节镜下 观察组 后交叉韧带 切口长度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熙 陈传远 +2 位作者 林学义 李平 施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3-16,1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硫酸钙植骨术(B组)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患者,术后采用Ankle-Hindfoot scale系统评估相关肢体的功能,同时术后、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评估,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并观察骨质愈合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均恢复较好,但两组之间术后相关肢体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及术后3个月Bohler角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术 硫酸钙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宏 王岳森 王新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期220-221,共2页
目的:研究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41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行头皮冠状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研究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41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行头皮冠状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术后12h及48h术区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优良率对比,观察组100. 00%(21/21)、对照组95. 00%(19/20)无显著差异(P> 0. 05);术后12h及48h观察组术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术区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局部小切口入路 切开复位固定
下载PDF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西龙 张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行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 目的:探讨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行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小腿内外侧双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康复进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及骨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 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凯 徐华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10期178-179,共2页
目的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手术方案分试验组(n=34)、参照组(n=34)。参照组采用L型切口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 目的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68例,按手术方案分试验组(n=34)、参照组(n=34)。参照组采用L型切口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手术后2周试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手术后2周踝关节功能高于参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减轻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踝关节功能及跟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