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术并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00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庆圣 邢占敏 《中医外治杂志》 2016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术并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并与经典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00例患者...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切口、多切口外剥内扎术并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性混合痔,并与经典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00例患者全部治愈,与传统外切内扎术相比,术后水肿、肛门狭窄发生率较低,疼痛程度较轻。结论:本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显著,痛苦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外剥内扎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下载PDF
慢性肛裂行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晓鹏 林平忠 +1 位作者 周楚旋 李育彪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对慢性肛裂患者应用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接受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传统肛裂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痊愈率、复发率、手术... 目的研究对慢性肛裂患者应用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接受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传统肛裂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痊愈率、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为79.55%,术后半年内观察组复发2例(4.44%)低于对照组的8例(18.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9.54±7.41)min、住院时间(8.41±3.02)d低于对照组的(45.71±10.46)min、(15.22±3.8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6.39±1.28)、(6.44±1.2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2.08±0.65)分低于对照组的(4.15±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手术以及恢复时间较短,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PPH+剥离+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联合治疗环形混合痔12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兆惠 张引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PPH+混合痔的外痔剥离+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联合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环形混合痔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PPH+混合痔的外痔剥离+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联合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环形混合痔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尿潴留、创缘水肿、住院时间、肛门狭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PH+混合痔的外痔剥离+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联合治疗疗环形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疗程短、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PPH+混合痔的外痔剥离+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下载PDF
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军华 孙真理(指导)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5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联用外... 目的:探讨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外剥内扎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毕至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用外剥内扎术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缓解该病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其创面尽快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外剥内扎 创面愈合 后疼痛
下载PDF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临床效果探究
5
作者 王靖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4-6,共3页
就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应用于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以本院收治(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的肛裂患者为例,共计78例,单双号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中参照组对象选择骶管麻醉并行肛门扩张术,同时采取... 就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应用于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以本院收治(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的肛裂患者为例,共计78例,单双号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中参照组对象选择骶管麻醉并行肛门扩张术,同时采取坐浴治疗、清热和通便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则在基础治疗中选择采取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就两组对象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和评比。结果:统一评定两组对象的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占比经统计明显更高于参照组,具备明显差异性,经验证P0.05。经过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对象的疼痛评分及恢复所用时间,研究组对象在该两项指标对比中明显表现更优于参照组,具备显著差异性,经验证P0.05。两组对象均采取1年随访,期间研究组对象的复发率明显更低于参照组,经验证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相当,异物分泌事件据统计不存在显著差异,经验证P>0.05,均无大便失禁现象发生。结论:在肛裂的临床治疗中选择使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其临床总有效占比更高,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效果更明显、恢复时间更短,且复发率更低,患者的恢复情况更为良好,就本研究结果而言临床可进行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肛裂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与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对创缘水肿程度和炎症指标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旭 孙美琪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与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对创缘水肿程度、炎症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4月~2021年5月在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7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肛门后位内... 目的 探讨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与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对创缘水肿程度、炎症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4月~2021年5月在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7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创缘水肿程度、术后疼痛、炎症指标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应激指标包括皮质醇(Cor)、醛固酮(SOD)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创缘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3 d、5 d观察组患者水肿程度整体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3 d、5 d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炎症指标(IL-6、hs-CRP)及应激指标(Cor、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炎症指标(IL-6、hs-CRP)及应激指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相比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手术损伤小,炎症应激反应程度更轻,对有手术指征的慢性和陈旧性肛裂患者应择优选取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内括约肌正位 肛门后位内括约肌 创缘水肿程度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皮质醇 醛固酮
下载PDF
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在治疗慢性肛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张愉 卿艳平 +1 位作者 李通 吴为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索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ILIS)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对2018年2—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5例慢性肛裂患者采用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分析其愈合时间、术后1、3、5 d疼痛评分、Wexner评分和肛... 目的探索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ILIS)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对2018年2—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5例慢性肛裂患者采用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分析其愈合时间、术后1、3、5 d疼痛评分、Wexner评分和肛门直肠压力,评价此手术的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其中24例患者慢性肛裂手术切口Ⅰ级愈合,愈合时间为(14.66±5.63)d,1例患者为Ⅱ级愈合,术后1、3和5 d疼痛评分分别为(2.32±0.82)、(1.66±0.74)和(1.22±0.63)分,没有患者发生肛门失禁,肛门失禁评分为0分。结论经内外括约肌间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是治疗慢性肛裂的一种微创、疼痛轻、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应用
原文传递
两种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的优缺点比较
8
作者 肖树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51-51,共1页
近年来,笔者对两种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肛裂 治疗
原文传递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2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艾丽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79-79,共1页
近年来,笔者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84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便时及便后疼痛108例占90%;便后带血及滴血116例占96.7%;排便不畅伴便条变细112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84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便时及便后疼痛108例占90%;便后带血及滴血116例占96.7%;排便不畅伴便条变细112例占93.3%。均为陈旧性肛裂,裂口均发生在肛门后正中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陈旧性肛裂 治疗 临床资料 排便不畅 后正中线 滴血
原文传递
混合痔术中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致臀部瘀血1例
10
作者 朱世强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6期75-75,共1页
患者女,58岁,因“反复便后肛门肿物脱出数年,再发加重2d”入院。患者平素喜食辛辣之物,常排便困难,便后肛门肿物脱出,能自行回纳。入院前2d排便困难,便后肛内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回纳,疼痛,伴肛门坠胀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 患者女,58岁,因“反复便后肛门肿物脱出数年,再发加重2d”入院。患者平素喜食辛辣之物,常排便困难,便后肛门肿物脱出,能自行回纳。入院前2d排便困难,便后肛内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回纳,疼痛,伴肛门坠胀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未系统诊治服药,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混合痔 高血压病史 瘀血 臀部 排便困难 自行回纳 肛门坠胀
原文传递
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付荣 马晓波 左习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5期244-244,共1页
为探讨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将118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手术。术后观察两组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术后随访均1年.结果显示:... 为探讨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将118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手术。术后观察两组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术后随访均1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减少复发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保留了肛门粘膜及皮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愈合时间,是治疗肛裂的有效合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裂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在慢性肛裂中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富强 梁澄照 彭隽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17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在慢性肛裂中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的80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在慢性肛裂中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的80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括约肌正位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创缘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指标(炎性应激指标与应激激素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创缘水肿程度、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的创缘水肿程度、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炎性应激指标、应激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的IL-6、TNF-α、Cor、AL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后位内括约肌侧切术在慢性肛裂中的疗效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机体应激反应,因此在慢性肛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后位内括约肌 慢性肛裂 机体应激
下载PDF
开放式内括约肌侧切治疗慢性肛裂78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土良 邱云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6期810-811,共2页
肛裂为肛肠外科常见病。对于慢性肛裂,非手术疗法难以根治,往往需手术治疗。而手术疗法有多种,疗效各异,临床上目前最常用的是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本院科在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采用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78例,疗效满意... 肛裂为肛肠外科常见病。对于慢性肛裂,非手术疗法难以根治,往往需手术治疗。而手术疗法有多种,疗效各异,临床上目前最常用的是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本院科在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采用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7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慢性肛裂 治疗 开放式 内括约肌部分 非手疗法 床体 疗效满意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起寿 刘成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305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切扩术组(153例)给予肛门后正中原位切扩术治疗,侧切术组(152例)给予肛门扩〈肌侧切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治愈率...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305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切扩术组(153例)给予肛门后正中原位切扩术治疗,侧切术组(152例)给予肛门扩〈肌侧切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治愈率、术后愈合天数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切扩术组总治愈率为94%,侧切术组总治愈率为72%;切扩术组和侧切术组术后创面愈合平均天数分别为(14±0.9)、(10±0.8) d;术后随访3个月复发率,切扩术组复发率1.3%(2例),侧切术组复发率3.9%(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扩术治疗慢性肛裂优于侧切术,可成为首选治疗慢性肛裂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肛裂 肛门后正中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环形混合痔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立峰 周春和 +5 位作者 申炜 郭兴芳 李志斌 田国辉 赵占强 李建锋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88-389,共2页
Ⅲ期环形混合痔是肛肠科的多发病和难治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采用痔环切术和环形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邯郸市中医院肛肠科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环形混合痔内缝扎外放射状"V"形剥离术,同时用除湿活血汤坐... Ⅲ期环形混合痔是肛肠科的多发病和难治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采用痔环切术和环形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邯郸市中医院肛肠科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环形混合痔内缝扎外放射状"V"形剥离术,同时用除湿活血汤坐浴治疗Ⅲ期环形混合痔,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环形混合痔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环形混合痔内缝扎外放射状“V”形剥离 除湿活血汤
下载PDF
三联疗法治疗环形混合痔2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兆惠 李荣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容钳、消痔灵注射、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联合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环形混合痔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伤... 目的探讨高频电容钳、消痔灵注射、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联合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环形混合痔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尿潴留、创缘水肿、大出血、住院时间、肛门狭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电容钳、消痔灵注射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疗程短、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容钳 消痔灵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环形混合痔
下载PDF
慢性肛裂的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萧俊 陈国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89-890,共2页
慢性肛裂的治疗原则是:降低肛门内括约肌的张力,增加血流,从而促进组织的愈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药物有表面局部麻醉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肉毒杆菌毒素,偶尔也使用口服肌松剂.常规外科手术方法则包括:指法扩... 慢性肛裂的治疗原则是:降低肛门内括约肌的张力,增加血流,从而促进组织的愈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药物有表面局部麻醉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肉毒杆菌毒素,偶尔也使用口服肌松剂.常规外科手术方法则包括:指法扩肛和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很多外科医生认为,指法扩肛术常导致排粪失禁,因而不常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则被认为是治疗慢性肛裂的最佳选择.较前沿的手术措施包括局部皮瓣移植术,如VY-前徙瓣和旋转瓣[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原则 慢性肛裂 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外科手方法 指法扩肛 肉毒杆菌毒素 钙通道阻滞剂 局部麻醉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