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痛如神汤联合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术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罗育连 罗宏标 +2 位作者 罗育春 唐清珠 陈鸣旺 《四川中医》 2022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联合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术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直...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联合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术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术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痛如神汤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失禁评分,检测两组应激指标、直肠生理功能,统计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h、72h时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高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24h上述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直肠最大收缩压、静息压高于术前(P<0.05),直肠感觉容量、直肠最大容量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直肠生理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Wexner失禁评分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6个月Wexner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并发症及6个月内复发情况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如神汤联合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术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可减少术后疼痛,保护直肠生理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如神汤 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 肛门括约肌折叠术 Ⅲ度直肠脱垂
下载PDF
肛门括约肌修补配合直肠黏膜下注射术治疗肛瘘术后肛门失禁1例
2
作者 何永恒 赵鹏飞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5期826-82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唐某,男性,56岁,因肛瘘术后肛门不完全性失禁20余年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患者20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肛瘘手术(术式不详)后出现肛门不完全性失禁,稀便不能控制,经常有稀便、肠液溢出肛门污染内裤,肛周潮湿不洁,伴... 1临床资料 患者唐某,男性,56岁,因肛瘘术后肛门不完全性失禁20余年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患者20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肛瘘手术(术式不详)后出现肛门不完全性失禁,稀便不能控制,经常有稀便、肠液溢出肛门污染内裤,肛周潮湿不洁,伴直肠黏膜外翻脱出,用手不能回纳,伴有便时拭纸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肛门失禁 肛门括约肌修补术 直肠 黏膜下注射
下载PDF
外剥内扎硬化注射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英莲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914-1914,共1页
为减少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我科1998至2008年采用外剥内扎术、硬化注射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2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外剥内扎术 硬化注射 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 环状混合痔
下载PDF
部分瘘管切开、肛瘘栓填塞术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小林 刘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观察部分瘘管切开、肛瘘栓填塞术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和直肠肛门压力的影响。方法将94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2组均行部分瘘管切开+肛瘘栓填塞术治疗,观察组于术... 目的观察部分瘘管切开、肛瘘栓填塞术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和直肠肛门压力的影响。方法将94例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2组均行部分瘘管切开+肛瘘栓填塞术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应用至术后14 d。观察2组术后1,3,7,14d的肛门疼痛、渗出和肿胀情况,记录2组的临床结局;并观察2组术前、术后14 d的肛门功能、肛管直肠压力。结果观察组术后3,7,14 d的肛门疼痛、渗出和肿胀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脓腐脱落时间、便血时间、创面瘢痕面积、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7,14 d Wexner评分(干便、稀便、气体、需要衬垫、生活方式改变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距肛门20,30 mm处的肛管直肠压力(静息压、收缩压与压力阈值)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术后7,14 d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部分瘘管切开+肛瘘栓填塞术治疗高位经括约肌肛瘘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创面修复,缩短治愈时间,进而保护肛门功能及维持直肠肛门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瘘管切开 肛瘘栓填塞术 高位经括约肌肛瘘 丹红注射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恩华 何玉峰 +1 位作者 刘清华 何琪芳 《当代医学》 2022年第7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肛门内括约肌后切开术,观察组实... 目的观察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肛门内括约肌后切开术,观察组实施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出血量、手术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3、7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手术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出血量较少,创面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 侧方半切结扎塑型术 陈旧性肛裂
下载PDF
选择性肛门内括约肌切断、外围括约肌松懈加长效镇痛剂注射治疗肛裂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云峰 杜瑛 +2 位作者 刘志军 石宝文 岳水仙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4期84-84,80,共2页
关键词 Ⅲ期肛裂 肛门括约 内括约肌切断 注射治疗 镇痛剂 肌松 一次性根治 肛乳头肥大 手术方法 住院患者
下载PDF
肛门内括约肌后侧方松解术合并切口延长在混合痔术中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瑾涛 曹立莉 +2 位作者 胡晓阳 洪中华 叶志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第2期35-36,共2页
混合痔是指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外剥内扎术,但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尤以肛缘水肿、疼痛及肛门狭窄多见。我科自2011年1~8月采取肛门内括约肌后侧方松解术合并切口延长... 混合痔是指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外剥内扎术,但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多,尤以肛缘水肿、疼痛及肛门狭窄多见。我科自2011年1~8月采取肛门内括约肌后侧方松解术合并切口延长配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有效减轻了术后肛缘水肿、疼痛及肛门狭窄情况。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延长 肛门内括约肌侧方松解术 混合痔
下载PDF
注射用硅胶生物材料治疗肛门内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大便失禁有效
8
作者 Tjandra J.J. Lim J.F. +2 位作者 Hiscock R. Rajendra P. 郝筱倩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6期27-28,共2页
Purpose: Fecal incontinence caused by a weak or disrupted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is common but there has been no effective treatment. This prospective study evaluates the medium-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an injectable... Purpose: Fecal incontinence caused by a weak or disrupted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is common but there has been no effective treatment. This prospective study evaluates the medium-term clinical effects of an injectable silicone biomaterial, PTPTM (Bioplastique), used to augment the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Method: Eighty-two patients (64 females; median age, 66 years) with severe fecal incontinence and a low anal resting pressure caused by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dysfunction (defect, n = 11; intact, n = 71) were randomized to PTPTM injection into intersphincteric space and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with (Group A, n = 42) or without (Group B, n = 40) guidance by endoanal ultrasound. Both groups were similar in terms of age, gender, past anorectal surgery,duration of follow-up (median,6 months; range, 1-12 months), and baseline continence score. Sixty-two percent of Group A and 55 percent of Group B had prolonged pudendal nerve terminal motor latenc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 Two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four patients in Group B noted minor discomfort at injection sites. At one month postprocedure, endoanal ultrasound confirmed retention of silicone biomaterial without migration. In both groups, fecal continen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PTPTM implants 1 month after injection, but continued to improve significantly for up to 12 months in Group A and 6 months in Group B (P< 0.001). Improvement in fecal continence and maximum anal resting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Group A, in whom injection was guided by endoanal ultrasound, than in Group B. At three months after injection, significantly more Group A patients than Group B patients achieved >50 percent improvement in Wexner’s continence score (69 percent vs. 40 percent; P=0.014). Ninety-three percent of Group A and 92 percent of Group B had >50 percent improvement in globa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visual analog scale). At a median followup of 6 months, all domains of the fecal 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scal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however, the physical function and mental health scores of Short Form-12 only improved in Group A. A prolonged pudendal nerve terminal motor latency had no effect on functional outcome in either group. Conclusion: Injection of silicone biomaterial provided amarked improvement in fecal contin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sphincter dysfunction,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pudendal neur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 大便失禁 生物材料 功能障碍 肛门直肠手术 阴部神经 注射 受损者 临床效应 整体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海艳丽 张鲁刚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6期2554-2556,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究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改良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术后两组患者肛门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创面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便后及术后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第1次排便后的创面水肿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及创面水肿,有利于创面愈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疾病 痔/外科学 改良外剥内扎术 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环状混合痔
下载PDF
经络三联疗法治疗肛门部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志勇 寇文平 +4 位作者 郜俊强 郭俊 毛俊艳 韩庆海 王丽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371-373,共3页
肛门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发病率达59.1%。目前,对肛肠疾病的治疗,大部分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肛门部的神经丰富,肠腔内贮存粪便的恶性刺激,对疼痛等刺激极为敏锐;再加上肛肠手术往往难以避免的损伤内外括约肌等深层组织... 肛门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发病率达59.1%。目前,对肛肠疾病的治疗,大部分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肛门部的神经丰富,肠腔内贮存粪便的恶性刺激,对疼痛等刺激极为敏锐;再加上肛肠手术往往难以避免的损伤内外括约肌等深层组织,引起"损伤—疼痛—括约肌痉挛—加剧疼痛"的恶性循环,许多患者由于恐惧疼痛而拒绝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术后疼痛 三联疗法 肛肠手术 括约肌 括约肌痉挛 肛肠疾病 深层组织 肛门疾病 肌肉注射
下载PDF
少见胸腰椎骨折完全侧方移位2例报告
11
作者 杜张荣 《实用骨科杂志》 1996年第2期124-124,共1页
病例1:男性,33岁,双下肢运动丧失,麻木21小时住院。查体:左下肢肌力1级,腰<sub>1、2、3</sub>平面感觉消失,腰<sub>4</sub>平面以下麻木:右下肢肌力O级,腰<sub>1</sub>平面以下麻木,提睾反射,肛门... 病例1:男性,33岁,双下肢运动丧失,麻木21小时住院。查体:左下肢肌力1级,腰<sub>1、2、3</sub>平面感觉消失,腰<sub>4</sub>平面以下麻木:右下肢肌力O级,腰<sub>1</sub>平面以下麻木,提睾反射,肛门括约肌反射消失,膝腱.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截瘫指数为4。CT报告:腰2椎体向左侧方移位一个椎体宽,上下椎管错位2.5cm。X线片显示腰<sub>2</sub>椎体完全向左侧移位。行后路脊髓探查、减压、复位、stef-fee椎弓根螺钉钢板内固定术。术中见腰2椎体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侧方移位 哈氏棒 反射消失 肛门括约肌 椎体骨折 固定术 大小便失禁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消痔灵注射加肛管紧缩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护理
12
作者 何琴 王兰英 刘艳红 《家庭护士(专业版)》 2008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Ⅲ度直肠脱垂 肛管紧缩术 消痔灵注射 临床护理 前治疗 肛门括约肌松弛 治疗效果 硬化剂注射
下载PDF
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永恒 喻融 肖志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评价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其手术操作步骤及要点,介绍一种治疗肛裂的新手术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其手术操作步骤及要点,介绍一种治疗肛裂的新手术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对照组行肛裂切除扩创术加部分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将2组安全性指标(包括肛门狭窄、肛门失禁、急性尿潴留、术后疼痛的发生及直肠肛管测压结果)和有效性指标(包括痊愈率、手术时间、切口创面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分级、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大小)进行比较。结果 2组均无肛门狭窄和急性尿潴留发生;对照组肛门失禁评分高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术后24 h、术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1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术后直肠肛管测压结果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切口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切口愈合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病灶扇形小切口切扩引流术具有治愈率高、切口愈合时间短、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小、操作快捷、手术微创化等优点;且在肛门外形和功能保护方面优于对照组,本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肛门内括约肌侧方注射 扇形小切口 肛裂
原文传递
安氏化痔液注射加外剥扎术治疗急性嵌顿痔102例
14
作者 肖遵福 焦安康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7年第2期51-51,共1页
急性嵌顿痔多为三期内痔或混合痔,由于排便时用力过大或腹泻,使脱出的痔核不能回纳而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所致,出现肛门肿胀,剧烈疼痛,严重者难以忍受。本病为肛肠科急症,需及时处理,常规的非手术治疗,多需一周以上方可逐日缓解.
关键词 治疗 急性嵌顿痔 剥扎术 化痔液 外剥 注射 肛肠科 肛门括约肌 肌痉挛 剧烈疼痛
下载PDF
注射扩肛法治疗肛裂115例临床小结
15
作者 赵光晨 赵辉 +1 位作者 刘霞 贺建利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5期56-56,共1页
肛裂是常见的肛肠病之一,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三年来,我院采用注射后指法扩肛保守治疗Ⅰ、Ⅱ度肛裂疾病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注射扩肛法 肛裂 布比卡因 糜蛋白酶 肛门括约肌
下载PDF
酒精注射莲花穴治疗猪的直肠脱
16
作者 韩忠华 张起林 《今日畜牧兽医》 1996年第1期26-26,共1页
猪直肠脱又称脱肛,表现为直肠外翻到肛门外,造成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可造成死亡。笔者利用酒精注入猪的莲花穴,使其肛门括约肌人为地受刺激而肿胀,直肠不能脱出,该方法没有副作用,经25头病猪的治疗,均一次告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 猪直肠脱又称脱肛,表现为直肠外翻到肛门外,造成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可造成死亡。笔者利用酒精注入猪的莲花穴,使其肛门括约肌人为地受刺激而肿胀,直肠不能脱出,该方法没有副作用,经25头病猪的治疗,均一次告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将猪倒挂保定,用千分之一高锰酸钾洗净患部,把水肿坏死的肠段经针刺挤出水肿液,把脱出的直肠全部纳入肛门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高锰酸钾 肛门括约肌 莲花 操作方法 副作用 治疗 水肿液 坏死 酒精注射
下载PDF
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志强 张琳 +2 位作者 赵亮 高勇 罗玉连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21-23,共3页
为观察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将120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即单纯直肠周围高位注射,治疗组采用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结果... 为观察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将120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即单纯直肠周围高位注射,治疗组采用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8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1)。结果表明,直肠黏膜及周围注射结合肛门括约肌折叠术对Ⅲ度直肠脱垂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直肠感觉功能、肛门节制功能及术后肛门狭窄、排便困难、肛门疼痛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O.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注射疗法 肛门括约肌折叠术
原文传递
环状混合痔的术式设计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龙光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5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剥扎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并探讨肛门括约肌功能与环状混合痔发病的关系。方法对环状混合痔采用分段外痔剥离、内痔结扎,与消痔灵液注射非结扎区内痔的方法治疗;其中静脉曲张环状混合痔不松解肛门括约肌,结缔组织...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剥扎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并探讨肛门括约肌功能与环状混合痔发病的关系。方法对环状混合痔采用分段外痔剥离、内痔结扎,与消痔灵液注射非结扎区内痔的方法治疗;其中静脉曲张环状混合痔不松解肛门括约肌,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给予肛门括约肌松解。结果165例总有效率100%,其中治愈158例占96.34%,显效6例占3.66%;疗程12~21 d,平均16 d;手术后1 a随访156例,其中2例偶有肛门潮湿和瘙痒,无一例复发或继发肛裂、肛门狭窄。结论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患者其肛门括约肌紧张,弹性差,手术中给予肛门括约肌松解既可减轻手术后疼痛,防止局部水肿,又能防止手术后肛门狭窄。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患者其肛门括约肌大多松弛,手术中不松解肛门括约肌,也不会引起肛门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剥扎术 肛门括约肌 痔内注射
下载PDF
肉毒毒素治疗消化道痉挛性疾病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文徽 刘庆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47-149,共3页
目的: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α运动神经元的传递,引起横纹肌肌力减弱,抑制副交感和胆碱能节后交感神经元乙酰胆碱释放,故可对消化道平滑肌痉挛起抑制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8-0... 目的: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可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α运动神经元的传递,引起横纹肌肌力减弱,抑制副交感和胆碱能节后交感神经元乙酰胆碱释放,故可对消化道平滑肌痉挛起抑制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8-01/2003-12的关于肉毒毒素的文章,检索词包括Botulinumtoxin;achalasia;chronicanalfissure;Anismus;constipation等,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肉毒毒素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胃肠领域中的应用适应症、毒副作用相关的研究原著。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肉毒毒素在胃肠领域中主要适应症有贲门失弛缓症、迷走神经切断术后难治性幽门痉挛、先天性胃麻痹、Oddis括约肌功能失调、出口梗阻型便秘、慢性肛裂、肛门痉挛等。尤其在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中,肉毒毒素注射与气囊扩张和食管下括约肌切开相比较,显示了各自的优缺点。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7篇关于肉毒毒素的研究原著,涉及肉毒毒素分子结构的9篇,作用机制的17篇,胃肠领域中应用适应症的65篇,与毒副作用相关的6篇,符合纳入标准30篇,排除67篇。实际分析15篇。结论: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短期效果已经得到肯定,对其他胃肠动力性疾病,如弥漫性食管痉挛,Oddis括约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治疗 消化道 痉挛性疾病 贲门失弛缓症 ODDIS括约肌 神经肌肉接头处 Medline chronic 出口梗阻型便秘 胃肠动力性疾病 弥漫性食管痉挛 迷走神经切断 肉毒毒素注射 毒素分子结构 作用机制 毒副作用 肛门痉挛 细菌外毒素
下载PDF
三联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25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仲超祥 陈军 +1 位作者 戚春昌 孙进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6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脱垂 三联术 直肠全层 肛肠科 肛门 魄门 芍倍注射 括约肌 直肠黏膜 痔区 肛管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