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洪保 黄美近 何玉峰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0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8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43例和腹腔镜组43例),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0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8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43例和腹腔镜组43例),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结合经肛门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全系膜切除结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并比较两种手术术式的治疗情况。结果:腹腔组患者其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据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以及预后生活质量高等特点,其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健宝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9期3309-3310,共2页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实施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术后对所有患...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共2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实施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该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发生出血1例,经缝合后血止;出现吻合口瘘1例,均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该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1例,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2例,其中1例拒绝再次手术,术后18个月因癌转移死亡,其余2例改行Miles手术而存活。术后6个月排便紧迫感发生率、术后排便次数和大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Kirwan分级主要集中于1~3级,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级别也随之降低。结论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有较好的根治效果,患者术后早期肛门功能保留良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保肛
下载PDF
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绍员 胡军 +1 位作者 谌祖建 朱胜昌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1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1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8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 mL: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13枚。术后3 d肠蠕动恢复,无一例出现术后吻合口瘘,腹部及肛门未见手术切口及明显瘢痕,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4d。随访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随访满1年的患者术后1年排粪次数为1~4次/d,控便时间5 min以上。结论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根治、保肛和微创的优点;但应进行严格的病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雪 谭永辉 唐光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632-633,共2页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术后局部复发率及复发形式,分析ISR术后复发原因,探讨ISR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范围。方法对施行ISR病人34例随访,据临床表现、肛门指诊、B超、X线、CT或MRI、CEA等资料诊断早期复发及复...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术后局部复发率及复发形式,分析ISR术后复发原因,探讨ISR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范围。方法对施行ISR病人34例随访,据临床表现、肛门指诊、B超、X线、CT或MRI、CEA等资料诊断早期复发及复发形式,分析复发原因。结果 3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9~48个月)。复发7例(20.59%),复发平均时间9个月(4~26个月),其中吻合口及其周围复发5例,淋巴结复发6例,系膜复发1例,盆腔其他部位复发1例。复发病例中,低分化腺癌2例,黏液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3例;肿瘤直径3.5~4.0cm 2例,〉4.5cm 5例;DukesB期3例,DukesC期4例。结论 ISR术后局部复发率不高,手术指征正确及手术范围足够是降低ISR术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帅峰 《临床研究》 2018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TME联合ISR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目的探究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39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TME联合ISR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前术后的肛门Wexner评分及肛门功能Kirwan分级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本组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者,患者手术时间(219.48±46.37)min,术中出血量(105.95±20.45)mL,住院时间(9.21±1.02)d,肛门排气时间(25.14±5.15)h,淋巴结摘除数量(11.02±1.92)枚;所有患者均保肛成功,成功率100%,术后患者的肛门Wexner评分及肛门功能Kirwan分级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可达到手术预期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或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高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经腹或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经腹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经腹或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经腹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Kirwan肛门功能及排便紧迫感、排便次数、大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0.34±10.31)ml、手术时间(193.13±20.42)min及肛门排气时间(2.63±0.49)h与对照组的(70.90±12.51)ml、(205.11±27.64)min、(2.96±1.2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irwan肛门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紧迫感、大便失禁发生率及排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经腹或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均安全有效,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结合具体症状体征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腹内括约肌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31
7
作者 周振旭 郑晓风 +5 位作者 宋华羽 蒋飞照 王哲近 左志贵 蔡华杰 阮小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2~5(平均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2~5(平均3.4)cm;高、中分化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3例;pTNMⅠ期16例,ⅡA期15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术后末端回肠造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3例(均为未行末端回肠造E1者)。经4~49(中位时间16)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随访满1年的19例患者术后1年排粪次数为1~4次/d.控便时间5min以上。结论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根治、保肛和微创的优点!侣廊进行严格的病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T1~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韩加刚 王振军 +3 位作者 魏广辉 徐慧民 易秉强 马华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评价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采取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结果。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间实施ISR的4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 目的评价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采取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结果。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7年3月间实施ISR的4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术前的肿瘤分期为T1-2N0-1M0。实施完全ISR者5例,部分ISR者23例,改良的部分ISR(保留部分齿状线)12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1例,伤口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97%,5年无瘤生存率86%。术后12个月时,接受部分ISR者和改良的部分ISR者的肛门功能优于完全ISR者(分别P=0.008和P=0.004);接受预防性造口患者的肛门功能优于未接受造口者(P=0.043)。结论ISR选择性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齿状线和部分内括约肌以及行预防性造口可能有助于改善术后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肛门功能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联合肛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青眉 张爱群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年第8期120-121,共2页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PFS)是由于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在排便过程中的反常收缩,导致直肠排空障碍性的一种盆底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常给患者带来极度的不适感,并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性。
关键词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耻骨直肠肌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圣博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全系摸切除术创伤较小,将其与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联合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超低位直肠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士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7期41-41,共1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57例,抽签法分组,参照组78例仅采取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试验组79例采取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57例,抽签法分组,参照组78例仅采取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试验组79例采取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下地活动用时、住院用时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下地活动用时、住院用时较参照组短(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6%与参照组2.56%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采取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能缩短康复时间,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超低位直肠癌
原文传递
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
12
作者 路银杏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11-12,共2页
为探讨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1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超低位直肠癌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行TME+ISR的84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创伤面积、术中出血... 为探讨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1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超低位直肠癌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行TME+ISR的84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创伤面积、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痛感、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都优于传统开腹术治疗方法,大大提升保肛率,患者术后肛门自我评价较高。结果表明,TME+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切实可行,安全性及保肛率高,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肠系膜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保肛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毛益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n=25)与开腹组(n=35)... 目的研究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n=25)与开腹组(n=35),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 <0. 05),但术中出血量及出院时间显著减少/缩短(P <0. 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 00%和28. 57%(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Williams分级、肛管测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腹腔镜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开腹组(P <0. 05);随访3年,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微创优势,其效果与开腹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贾宝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904-3906,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济源市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开腹TME联合ISR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TME联合IS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前后胃肠动力指标(胃泌素、胃动素)、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并发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胃泌素、胃动素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TME联合ISR治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保护肛门功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苏明 何志威 +4 位作者 李美连 邱培才 利民 章晓路 邓伟均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9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恢复肛门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03—2017-03间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8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恢复肛门功能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03—2017-03间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8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术,运用腹腔镜技术行TME,分离至肛提肌裂孔,经肛门行ISR,近端结肠与肛管吻合,观察其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及肿瘤预后。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改APR术,无围手术期死亡。8例术后行放化疗,1例肛门狭窄,1例术后1年出现肝转移,无吻合口瘘、局部复发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肛门功能总体恢复良好,术后1年肛门功能Kirwan分级,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7例。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经肛门ISR对具有适应证的超低位直肠癌可以做到根治性切除肿瘤,又能保存肛门,疗效确切,腹腔镜下手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61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世拥 梁振家 +8 位作者 苑树俊 陈纲 白雪 左富义 于波 陈光 魏晓军 杜峻峰 徐一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经肛门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北京总医院收治的61例超低位直肠癌(距肛缘4-5cm)患者接受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腹经肛门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北京总医院收治的61例超低位直肠癌(距肛缘4-5cm)患者接受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中男3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6.7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cm者21例,5cm者40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5例,其中高分化者24例,中分化者29例,低分化者2例;腺瘤癌变6例;TNM分期:T1N0M0为36例,T2N0M0为23例,T3N1M0为2例。术后1-3个月排粪自控能力明显改善,6-12个月时肛门排粪控制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3%),吻合口狭窄3例(4.9%)。54例(88.5%)患者接受了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2年。术后复发3例(5.6%),5年生存率73.5%。结论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套人式吻合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低位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套入式吻合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TME术联合ISR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伟 劳景茂 韦小波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超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ME+ISR,对照组行开腹ISR,比较两组围术... 目的:分析超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TME+ISR,对照组行开腹ISR,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肛门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93.33%vs 60.00%),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6.67%vs 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及转移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肛门功能高,并发症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 超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廷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10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88例T1期和他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肛门括约肌功能... 目的探讨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88例T1期和他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肛门括约肌功能并进行Kirwan分级,观察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肛门括约肌功能和5年生存率。结果88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1—8年不等,平均随访时间4.3年,其中随访5年以上者3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3.4%),吻合口狭窄4例(4.5%),发生应激性溃疡1例(1.1%)。随术后评估时间的延长,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逐渐改善,Kirwan分级水平不断减低;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0个月,5年生存率为75.0%。结论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超低位直肠癌较理想、安全的术式,术后根治效果良好,肛门括约肌功能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经腹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根治保肛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远端切缘不足导致保肛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补救策略
19
作者 王光林 于淼 +7 位作者 孟泽松 胡旭华 王飞飞 李保坤 曹龙飞 冯鋆 张娟 王贵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因远端切缘不足导致保肛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补救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术前分期为T_(1)-4aN_(0)-2M_(0),且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因远端切缘不足导致保肛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补救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术前分期为T_(1)-4aN_(0)-2M_(0),且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203人。其中165人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Dixon组),38人因远端切缘(distal resection margin,DRM)<1 cm导致保肛失败,再次行补救性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salvage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sISR),保留患者肛门功能(sISR组)。应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患者性别,BMI,肿瘤距肛门距离,肿瘤大小,肿瘤中心位置,直肠系膜脂肪面积(mesorectal fat area,MFA)及坐骨结节间距离(intertubercle distance,IT)与DRM<1 cm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导致DRM<1 cm危险因素;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应用Wexner评分比较2组患者还纳后的肛门功能;比较2组患者术后2年的疾病转移率及复发率。结果患者BMI,MFA,IT,肿瘤距肛缘距离及肿瘤中心位置可能是导致DRM<1 cm的危险因素,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相比,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纳术后应用Wexner评分评估2组患者肛门功能,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2年疾病转移率及复发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的BMI,IT,MFA,肿瘤距肛缘距离及肿瘤中心位置可能使腹腔镜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的DRM<1 cm,而导致保肛失败。sISR可在再次保留患者的肛门功能,未增加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术后2年的疾病复发率与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腹腔镜TME联合ISR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控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亚元 马波 +3 位作者 徐继宗 王冬冬 龚江波 吴相柏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肛门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59例,收集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及肛门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59例,收集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69例(腹腔镜下TME+ISR手术)、开腹组9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实施TME+ISR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肛门控便功能。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09,1.585;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34,5.930,6.556;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控便功能显著的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83,P=0.029);术前,两组患者的肛管收缩压(t=1.381,P=0.397)、肛管最大收缩时间(t=1.047,P=0.297)及肛管静息压(t=0.483,P=0.4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患者的肛管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及肛管静息压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1,5.188,3.448;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率为7.25%,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的17.78%(χ^2=4.003,P=0.045)。结论腹腔镜下TME联合ISR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系膜 全直肠系膜切除 肛门内括约肌切除 低位直肠癌 控便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