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伴短结肠的病理
1
作者 张海兰 王练英 李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2-263,275,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伴短结肠的病理。方法对16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尸检,发现2例有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短结肠,行解剖组织学方法观察。结果2例均为男性,高位无肛伴短结肠。直肠盲端极度扩张,壁薄如纸,仅为正常肠壁的1/2~1/4,属...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伴短结肠的病理。方法对16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行尸检,发现2例有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短结肠,行解剖组织学方法观察。结果2例均为男性,高位无肛伴短结肠。直肠盲端极度扩张,壁薄如纸,仅为正常肠壁的1/2~1/4,属Ι型。镜下,肌间和粘膜下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极少。结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伴短结肠较罕见,本组发生率为12.5%(2/16)。高位无肛伴短结肠、无瘘者,短结肠极度扩张,壁菲薄如纸,肠壁各层发育薄弱,肌间和粘膜下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极少。无肛畸形合并膀胱瘘、尿道瘘、阴道瘘者,短结肠可有蠕动功能,肠壁全层肥厚水肿,粘膜充血及溃疡,粘膜下层和肌间可能有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其改变可为正常、减少或缺如。术前经X线摄片或造影确诊。新生儿期在短结肠处造瘘,待3~6个月后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短结肠 病理 并发症 新生儿期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李正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8年第4期32-34,共3页
不少学者对肛门直肠畸形病儿的盆腔结构进行解剖组织学研究证明,该畸形不仅肛门直肠本身有闭锁和发育不全,同时盆底肌肉也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肛门直肠畸形的位置越高,这种改变越明显,越严重。 耻骨直肠肌改变:Stephens对29例肛门直... 不少学者对肛门直肠畸形病儿的盆腔结构进行解剖组织学研究证明,该畸形不仅肛门直肠本身有闭锁和发育不全,同时盆底肌肉也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肛门直肠畸形的位置越高,这种改变越明显,越严重。 耻骨直肠肌改变:Stephens对29例肛门直肠畸形病人尸体进行解剖,发现2例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男婴,耻骨直肠肌依附于尿道后壁。1例直肠阴道瘘者,该肌附着于阴道后壁并向前移位。而在患前庭瘘和肛门闭锁的病例中,该肌处于正常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 病理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手术后肛门功能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睿 李碧香 赵斯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35-539,共5页
目的初步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手术后肛门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88例ARM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畸形类型、合并症、手... 目的初步分析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手术后肛门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88例ARM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畸形类型、合并症、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等。结果488例ARM患儿中,男350例,女138例;中位年龄2 d(1~89 d);根据Krinkenbeck分类法,488例ARM患儿分型为: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会阴瘘288例,伴直肠前庭瘘53例,伴直肠尿道瘘(含膀胱颈瘘)123例,伴直肠阴道瘘4例,泄殖腔畸形12例,无瘘管4例,肛门狭窄4例;共420例手术后获得有效随访,68例失访,失访率13.9%(68/488)。采用术后肛门功能Kelly评估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其中疗效为优/良376例(376/420,90%),差44例(44/420,10%)。对可能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型、手术方式、肛门周围切口感染是影响患儿手术后肛门功能的相关因素(P<0.05)。考虑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临床分型,本研究纳入临床分型和肛门周围切口感染2个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为术后肛门功能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ARM以肛门闭锁合并直肠会阴瘘多见,合并畸形以心脏和泌尿系统多见,中高位肛门闭锁、肛门周围切口感染是影响术后排便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病理生理学 肛门直肠畸形/外科学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与手术方式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翔 张宏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占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第一位,发病率约为1/5000。肛门直肠畸形包括轻微的肛门位置开口异常及严重的泌尿生殖系统多发畸形。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手术方式 病理改变 泌尿生殖系统 消化道畸形 多发畸形 新生儿 发病率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评估标准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震 吴晔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2-54,63,共4页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约1/5000,种类繁多,病理改变复杂,除肛门直肠本身缺陷外,往往还伴发肛周肌肉和神经的缺陷以及其他系统畸形。外科手术虽能纠正解剖畸形,但术后排便控制功能并不尽人意。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评估标准 排便功能 排便控制功能 消化道畸形 病理改变 解剖畸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维林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8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临床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 排便功能障碍 消化道畸形 先天畸形 病理改变 畸形发生 不同程度 心理发育
下载PDF
对肛门直肠畸形患者施行会阴部包块外科治疗
7
作者 Shaul D. B. Monforte H. L. +1 位作者 Levitt M. A. 肖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52-53,共2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outcome of surgical manage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perineal masses encountered in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 Retrospective review from 2 large pediatric anorec...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ew the outcome of surgical manage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perineal masses encountered in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ARM). Retrospective review from 2 large pediatric anorectal referral center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a perineal mass were identified in more than 2000 patients treated for an ARM over a 15-year period. The 22 patients (4 men) represented all levels of severity of ARMs. The lesions were of 3 types: lipomas (n = 10), vascular anomalies (n = 4), and hamartomas/ choristomas (n = 8). The lipomas were carefully removed from between the muscle fibers during the 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The vascular anomalies (3 of 4 were hemangiomas)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eoperatively, but none were found to invade deeply and all were excised at the time of the 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 The hamartomas/choristomas all occurred in women, and 50%arose as a pedunculated mass from the vulva. The lesions contained tissues such as glia, osteoid, nephrogenic rests, and endocervical-type mucosa. One was initially misinterpreted as a teratoma, prompting awider excision. This and all subsequent patients have been correctly diagnosed pathologically as having either hamartomas or choristomas, which were not widely excised. Follow-up ranges from 5 months to 12 years. Six of the 10 lipoma patients are continent. One vascular anomaly was reexcised and there was minor wound separation in another. None of the hamartoma/choristoma lesions recurred. The presence of unusual perineal masses can add to the complexity of ARMs; however, most of these lesions can be carefully excised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muscle complex and ultimate continence. Hamartomatous lesions can be mistaken for teratomas but do not require aggressive excision with clear marg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会阴部 错构瘤 牙瘤 血管瘤 畸胎瘤 神经胶质 病理技术 自限性 残余肾
下载PDF
膀胱和肛门直肠畸形儿童和青少年盆底的动态磁共振成像
8
作者 Boemers T.M. Ludwikowski B +1 位作者 Forstner R. 王一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57-58,共2页
Backgrou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f the pelvic floor allows better assessment of pelvic pathology and has a potential as an adjunct for therapy planning. In complex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of the pelvic f... Backgrou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f the pelvic floor allows better assessment of pelvic pathology and has a potential as an adjunct for therapy planning. In complex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of the pelvic floor and continence organs,it plays a major role in assessing urinary and fecal incontinence or constipation, especially when performed as a dynamic investigation such as MRI defecography. Patients and Methods:Twenty-three patients (3-21 years old) with urinary and/or feca lincontinence or constipation attributable to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of the pelvic region presented at our institution. The diagnoses were anorectal malformations (18), bladder exstrophy(2), and cloacal exstrophy (3).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tatic and dynamic MRI of the pelvic floor with rest, squeeze,and evacuation in supine position. Results: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the pelvic floor and pelvic organs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each case. The reason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fecal incontinence, or constipation could be defined, and an individual therapeutic management concept was made based upon the data obtained by the investigation. Conclusion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in comparison to others, are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s and continence organs and their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during different functional actions.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is often the reason for fecal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can be detected by MRI. Especially in children, minimizing radiation exposure is of major concern.Disadvantages are the costs and long investigatio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磁共振成像 肛门直肠畸形 大小便失禁 大便失禁 先天畸形 病理状况 排便造影 盆底肌肉 仰卧位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直肠肛门动力和感觉功能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春敏 张映辉 +2 位作者 毛高平 张秀荣 曹传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467-468,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纤维结肠镜检为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大多数患者以左半结肠病变为主Reddy et al [1]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仅存在粘膜病变,也存在结肠动力异常,表现为推进性小振幅...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纤维结肠镜检为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大多数患者以左半结肠病变为主Reddy et al [1]报道,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仅存在粘膜病变,也存在结肠动力异常,表现为推进性小振幅收缩增多.但直肠肛门动力和感觉功能有何改变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压法 肛门 结肠疾病 病理生理学 直肠
下载PDF
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及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海珊 姜铀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肛门直肠动力学 慢性特发性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肛区和盆底解剖生理新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春芳 郭茂林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8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解剖生理学 盆底 临床意义 直肠癌切除术 括约肌切除术 肛门畸形 磁共振成像 肠功能失调
下载PDF
直肠癌Miles术后不同时期人工与胃肠激素的检测
12
作者 唐晓丹 杨昆宪 +3 位作者 贾玲 范红 郭强 彭晓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479-1480,共2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肛门病理生理学 胃肠激素类/分析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远端切除范围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詹江华 胡博 +4 位作者 罗喜荣 赵林胜 胡晓丽 牛军 朱倩仪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为1/1500-1/5000;是世界卫生组织常规监测的先天畸形之一,直肠盲端和瘘管的位置各异,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各不相同。研究证实Cajal细胞在肠道中既是起博细胞又是牵张感受器,因...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为1/1500-1/5000;是世界卫生组织常规监测的先天畸形之一,直肠盲端和瘘管的位置各异,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各不相同。研究证实Cajal细胞在肠道中既是起博细胞又是牵张感受器,因此Cajal细胞在肠壁内的缺失表达必然会引起排便功能障碍,这项研究在直肠肛门畸形的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本文研究神经节细胞和Cajal细胞在直肠肛门畸形直肠盲端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在手术切除范围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肛门闭锁 切除范围 临床病理 CAJAL细胞 直肠肛门畸形 远端 世界卫生组织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肛门直肠崎形鼠仔的病理特点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颖 王练英 +1 位作者 李正 王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
为了解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用乙烯硫脲(ETU)诱发大白鼠产生肛门闭锁畸形鼠仔,观察其盆腔病理改变。结果:低位肛门闭锁肛门内括约肌正常;高、中位有瘘型肛门闭锁存在内括约肌,但直肠前壁短小,畸形位置越低,内括约... 为了解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用乙烯硫脲(ETU)诱发大白鼠产生肛门闭锁畸形鼠仔,观察其盆腔病理改变。结果:低位肛门闭锁肛门内括约肌正常;高、中位有瘘型肛门闭锁存在内括约肌,但直肠前壁短小,畸形位置越低,内括约肌面积越大;高、中位无瘘型肛门闭锁无内括约肌。有瘘型肛门闭锁及低位肛门闭锁直肠远端或瘘管内覆未角化的复层上皮或角化的鳞状上皮,为正常肛管的异位。肛门闭锁畸形鼠仔外括约肌缺如、异位或正常,肛提肌薄弱。肛门闭锁畸形术中应充分保留瘘管近端及直肠盲端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畸形 肛门疾病 直肠疾病 病理
原文传递
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明娟 刘远梅 +3 位作者 毛羽晨 孔萌 郑泽兵 曲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3-556,共4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由于发病的多因素性和病理改变的复杂性,术后排便障碍发生率较高,确切机制不详。有研究表明与肛门闭锁末端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异常有关哪,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P75NTR TRKA 畸形患儿 NGF 受体 肠神经系统 病理改变
原文传递
形态发生因子与肛门直肠畸形
16
作者 张娟(综述) 王维林(审校)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1/5000活婴,其病理改变除肛门直肠缺陷外,还常合并其他畸形,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疾病,目前该病发生的分子学机制还不清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形态发生 因子 消化道畸形 分子学机制 病理改变 复杂疾病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小儿肛肠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亟待加强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2,共2页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消化道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畸形发生的复杂性及病理改变的严重性,常导致手术遗留下许多问题和并发症,约1/3的患儿术后存在不同程度排便功能异常,部分患儿需要终身治疗,给患儿、家长和社会带来负担。目前... 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消化道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畸形发生的复杂性及病理改变的严重性,常导致手术遗留下许多问题和并发症,约1/3的患儿术后存在不同程度排便功能异常,部分患儿需要终身治疗,给患儿、家长和社会带来负担。目前,我国小儿外科专业区域分布极不平衡,而且尚未形成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小儿外科的专科医师培训试点也刚刚起步,待形成制度尚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肛肠疾病 临床研究 专科医师培训 肛门直肠畸形 医师准入制度 消化道畸形 病理改变
下载PDF
肛肠疾病手术前后动力学检测研究
18
作者 张荣在 林大鹏 余智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360-361,共2页
目的对63例肛肠疾病手术前后进行动力学研究.方法用安徽合肥微机所设计的IGJ-D2型智能双导肛肠压力检测仪对肛肠疾病手术前后的5项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直肠肛门反射(RAR),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 目的对63例肛肠疾病手术前后进行动力学研究.方法用安徽合肥微机所设计的IGJ-D2型智能双导肛肠压力检测仪对肛肠疾病手术前后的5项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直肠肛门反射(RAR),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本组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在21岁~70岁之间,病程最长37a,其中直肠肛门瘘37例,混合痔13例,直肠息肉12例,肛裂3例,多数病例为单病种,部分为复合病种,全部病例在术前及术后2wk或痊愈后进行检测.结果63例直肠肛门反射术后完全恢复并提高51例(80.95%),降低12例(19.05%),P<0.01;AMCP12.89±0.9/15.24±0.91(术前/术后,下同),P<0.01增强了肛管收缩功能;ALCT35.60±1.33/36.41±1.27,P>0.05,但相对收缩时间延长,提高了应激功能;RRP3.31±0.29/2.43±0.20,P<0.01,提高了直肠的顺应性;ARP16.06±0.48/15.66±0.48,保持了肛管的自制功能.37例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AMCP和ALCT无明显差异(P>0.05);RRP和ARP术后明显降低(P<0.01),既增强了直肠的顺应性和贮袋能力,但也不同程度降低了肛管的闭紧功能,在人体静息时肛管可能处于较松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疾病/病理生理学 肛门疾病/病理生理学 直肠疾病/外科学 肛门疾病/外科学
下载PDF
超声多普勒痔动脉结扎和直肠肛门修复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2,共3页
痔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痔的本质和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痔的治疗上已放弃逢痔必治的理念,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纠正病理生理性改变,... 痔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痔的本质和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痔的治疗上已放弃逢痔必治的理念,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纠正病理生理性改变,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动脉结扎 超声多普勒 直肠肛门 修复术 病理生理学 生理性改变 无症状 治疗
原文传递
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
20
作者 李博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SRUS)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SRUS很难治疗,各种治疗策略均有提出,从保守治疗到各种外科手术。本文的目的就是总结SRUS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1介绍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 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SRUS)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SRUS很难治疗,各种治疗策略均有提出,从保守治疗到各种外科手术。本文的目的就是总结SRUS临床特征、病理生理学、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1介绍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在症状、内镜检查和组织学等方面有一系列的表现[1]。Cruveihier在1829年第1次报告了4例不同寻常的直肠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肛门内括约肌 排便造影 耻骨直肠 内镜检查 病例对照试验 外科手术 缺血性损伤 会阴部疼痛 黏液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