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平扫单能量成像不同能量值对肝脏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利 邱晓晖 +1 位作者 吴志军 邱明涛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2038-2041,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平扫单能量成像不同能量值对肝脏图像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能量值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发现有肝脏病变患者36例,行腹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平扫采用GSI能谱扫描,分别测量C... 目的探讨能谱CT平扫单能量成像不同能量值对肝脏图像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能量值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收集亳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发现有肝脏病变患者36例,行腹部CT平扫和三期增强检查,平扫采用GSI能谱扫描,分别测量CT平扫不同KeV值下病灶与正常肝脏的CT值、SD值(分别用CT病、SD病、CT肝、SD肝表示),计算出SNR病、CNR病、SNR肝,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能量值逐渐升高,CT病、SD病、CT肝、SD肝逐渐降低,SNR病、CNR病、SNR肝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40 KeV时CT病、SD病、CT肝、SD肝值[分别为(39.56±26.27)HU、(43.69±12.15)、(78.50±9.44)HU、(41.96±11.89)]明显高于140KeV时[分别为(27.07±11.23)HU、(11.09±2.96)、(50.94±7.36)HU、(10.62±2.93)],SNR病、CNR病、SNR肝值在40KeV[分别为(1.07±0.62)、(1.08±0.97)、(2.06±0.83)]明显低于140 KeV[分别为(2.64±1.41)、(2.65±1.84)、(5.32±2.18)]。与此同时,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也随能量值逐渐升高而逐渐升高(P<0.001)。40 KeV时两位医师图像主观质量评分(2.58±0.77)、(2.56±0.73)分明显低于140 KeV时评分(4.42±0.65)、(4.50±0.61)分。结论腹部能谱CT平扫检查肝脏,选择合适的能量值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放射摄影术 能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单能量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11例分析
2
作者 张永生 杜二珠 +1 位作者 王建军 杨正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4841-4842,共2页
关键词 肝/病理学 肝/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平扫成像在鉴别肝小囊肿和小转移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段海峰 马光明 +5 位作者 任占丽 杨祺 田欣 田骞 雷雨欣 贺太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68-569,共2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平扫成像在鉴别诊断肝小囊肿和小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43例肝占位病变患者,其中肝小囊肿27例,小转移瘤16例,行能谱CT平扫共获得104个病灶(≤1.5cm),包括71个肝小囊肿,33个肝小转移瘤。通过AW4.6工作站GSI(Gemstone spec... 目的:探讨能谱CT平扫成像在鉴别诊断肝小囊肿和小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43例肝占位病变患者,其中肝小囊肿27例,小转移瘤16例,行能谱CT平扫共获得104个病灶(≤1.5cm),包括71个肝小囊肿,33个肝小转移瘤。通过AW4.6工作站GSI(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Viewer软件测量两种病灶40keV单能量水平的CT值、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脂(水)浓度、水(脂)浓度,对上述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肝小囊肿和小转移瘤40keV单能量水平的CT值分别是-18.64±14.85Hu、27.39±11.73Hu,曲线斜率分别是-1.25±0.41、-0.135±0.25,有效原子序数分别是7.19±0.14、7.51±0.10,脂(水)浓度分别是123.64±118.48g/L、-100.71±63.34g/L,水(脂)浓度分别是889.84±113.84g/L、1132.08±65.66g/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能谱CT平扫的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脂物质定量分析和脂基图像对肝小囊肿和小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囊肿/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脾CT比值在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许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2032-2033,2037,共3页
【目的】应用CT肝/脾比值技术定量评价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依中华医学会NAFLD诊断标准入选135例患者,进行常规体检、肝/脾CT扫描,服用吡格列酮3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CT肝/脾比值及... 【目的】应用CT肝/脾比值技术定量评价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依中华医学会NAFLD诊断标准入选135例患者,进行常规体检、肝/脾CT扫描,服用吡格列酮3个月后,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CT肝/脾比值及BMI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T肝/脾比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治疗NAFLD,肝CT平扫可准确定量肝内脂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酒精性 肝/放射摄影术 /放射摄影术 噻唑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肝动脉期与生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雁飞 孙树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期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和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期的规律。方法:对60例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 目的:研究肝动脉期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和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期的规律。方法:对60例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对其中30例固定动脉延迟时间25s,扫描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的平均CT值,分析CT值变化与各生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另外30例在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内固定CT值120Hu为激发扫描预定值,研究达到此值时的时间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固定时间扫描组CT值最小值为70·70Hu,最大值为275·00Hu,平均值为189·69Hu,标准差为46·54Hu。男性平均168·22Hu,女性平均211·17Hu。与CT值变化相关的变量有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动脉期时间相关的变量有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肝脏动脉期为(23·25±10·88)s,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有关,体质量越大,时间就越长。利用时间-体质量公式和时间-体质量指数公式可以求出肝动脉期时间。使用CT的激发扫描功能控制曝光时间能得到更准确的肝动脉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身高 体重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双 梁赵玉 +1 位作者 黄岸 龚剑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9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68例小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小肝癌总的病灶检出率为94.2%(81/86),其中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病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68例小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小肝癌总的病灶检出率为94.2%(81/86),其中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9.5%(77/86)、70.9%(61/86)和68.6%(59/86).动脉期显示的病灶数明显高于门静脉期和延迟期(P<0.01),同时对病灶显示最清楚.本组65.1%(56/86)的小肝癌病灶表现为动脉期呈高密度,门静脉期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延迟期为低密度的强化方式.[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反映出小肝癌的血供特点和表现,使其早期诊断变为现实,应作为小肝癌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脏转移性间质瘤的MSCT诊断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戴戬 马周鹏 +3 位作者 章顺壮 毛旭道 邱鹏根 朱建忠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肝脏转移性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性间质瘤的MSCT资料。结果 18例中,原发灶位于食管下段1例,胃8例,小肠7例,肠系膜1例,腹膜后1例;其中多发16例,单发2例;15例为囊实性,壁厚薄不... 目的探讨MSCT对肝脏转移性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性间质瘤的MSCT资料。结果 18例中,原发灶位于食管下段1例,胃8例,小肠7例,肠系膜1例,腹膜后1例;其中多发16例,单发2例;15例为囊实性,壁厚薄不均,3例为实性;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最大径8~150mm;平扫17例呈不均匀较低密度,边界相对较清晰,1例出现不均匀钙化;增强强化不均匀,9例明显强化,7例中等强化,2例轻度强化;15例囊实性肿瘤中央可见未强化坏死区。结论肝脏转移性间质瘤常多发,大小不等,边界相对清晰,少有钙化;多数肿瘤内部可见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以明显强化或中等强化多见,MS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继发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胃肠道间质肿瘤/诊断 胃肠道间质肿瘤/放射摄影术 肿瘤/放射摄影术 肿瘤转移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细菌性肝脓肿30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姜立杰 李慧亭 +1 位作者 刘树荣 迟宝权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四期增强扫描对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病例资料,行CT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或五期增强扫描。结果:早期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于细菌性肝脓肿的化脓性炎症期或脓肿形成初期,平...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四期增强扫描对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病例资料,行CT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或五期增强扫描。结果:早期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于细菌性肝脓肿的化脓性炎症期或脓肿形成初期,平扫呈多房性低密度肿块,边界多不清晰,增强后可见典型征象。结论:早期细菌性肝脓肿多层螺旋CT动态四期增强后可显示特征性表现,大大提高了早期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段丽芬 袁曙光 +2 位作者 赵新湘 杨菲菲 郝金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453-4455,共3页
目的:提高对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14篇(含18例)。结果:CT和MRI检查:2例肿瘤均位于肝右叶,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 目的:提高对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2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14篇(含18例)。结果:CT和MRI检查:2例肿瘤均位于肝右叶,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肝实质分界不清。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形低密度占位,CT值24-40Hu,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呈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巨大的占位性病灶,T1WI像为低信号,T2WI像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延迟期强化渐减退或仍见团片状强化。结论: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其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肿瘤向外浸润生长,边界不清,缺乏特征性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组织细胞瘤 纤维/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排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肿块的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飚 曹晓红 +1 位作者 原龙 朴常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869-1870,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诊断 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三期螺旋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元 胡军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SHCC患者进行三期多层螺旋CT扫描,统计各期病灶的检出数,分析SHCC的CT三期扫描特征和检出率.[结果]SHCC在三期扫描中影像表现不同 45例SHCC患者检出病灶51个,在肝动脉...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扫描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SHCC患者进行三期多层螺旋CT扫描,统计各期病灶的检出数,分析SHCC的CT三期扫描特征和检出率.[结果]SHCC在三期扫描中影像表现不同 45例SHCC患者检出病灶51个,在肝动脉期(AP)、门静脉期(PP)和延迟期(DP)的检出率分别为90% (46/51),76% (39/51)和69%(35/51) A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PP和DP的检出率(P〈0.05),PP的检出率与DP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能反映出SHCC血供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提高SHCC的早期检出率,为早期SHCC的手术和治疗提供依据,提高肝癌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内小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肿瘤/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小肝癌CT误漏诊9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学伟 徐仁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3367-336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下载PDF
螺旋CT与DSA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窦新民 吴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2848-2849,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原发性 螺旋CT DSA 诊断比较 动态增强扫描 影像学表现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特征18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惠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395-395,共1页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全部18例用PickerI.Q.T/C型CF机10mm层厚经肝连续平扫、病灶处团注法增强扫描确诊,后经手术(11例)或肝穿刺活检(7例)证实为IHPCC结果IHPCC的Ch表现特征为:①病灶位... 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全部18例用PickerI.Q.T/C型CF机10mm层厚经肝连续平扫、病灶处团注法增强扫描确诊,后经手术(11例)或肝穿刺活检(7例)证实为IHPCC结果IHPCC的Ch表现特征为:①病灶位于肝周边呈分叶融合状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其内有散在或相连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囊性更低密度区.②病灶边缘多较模糊.③病灶均可轻度强化.④病灶周围胆管扩张较为常见,其扩张胆管可包绕病灶呈“胆管包绕征”(33.36,16/18).结论CT是IHPCC的较好检查方法;胆管包绕征是本病的CT表现特征之一,具有诊断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肿瘤/诊断 活组织检查 胆管细胞癌/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螺旋CT动态扫描对肝癌和肝血管瘤的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祥彬 张软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2044-2045,共2页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血管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误诊
下载PDF
巨大外生性肝癌CT误诊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廷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2292-2292,共1页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腹膜后肿瘤/放射摄影术 平滑肌肉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下载PDF
超声CT引导下肝肾活检抽吸技术
18
作者 姜贵君 王宏远 +4 位作者 毕威杰 王宏萍 李婉祺 黄世阳 洪志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362-362,共1页
目的改进超声、CT引导细针活检技术,提高体部肿瘤微创性确诊质量.方法46例经临床位检,超声、CT等诊查初诊为肝、肾占位或弥漫性病变者.用自行研制的自动抽吸活检装置及刀针,全身CT,阿洛卡650定时超声仪等.超声以连续动态引导,C... 目的改进超声、CT引导细针活检技术,提高体部肿瘤微创性确诊质量.方法46例经临床位检,超声、CT等诊查初诊为肝、肾占位或弥漫性病变者.用自行研制的自动抽吸活检装置及刀针,全身CT,阿洛卡650定时超声仪等.超声以连续动态引导,CT间断扫描引导使抽吸活检刀针进入肿物内部,刀针尖端预取材射距不超过肿瘤直径2/3。每病灶至少取材2次,一定避开大血管等进行取材。结果本组46例肝、肾病变取材成功率为98%,临床诊断与活检组织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5%.术后明显胀痛2例,肝、肾被膜下出血3例,均未经处理自愈.超声与CT两种方法引导各有特长,超声引导简便快捷、普及意义大,而CT引导则对小病灶(≤3cm)、肝门及肾盂附近病灶较超声精确,但引导时间长,副损伤如出血、腹痛较超声引导多.结论超声、CT引导下肝、肾等自动活检抽吸技术科学、先进、实用,对体部占位性或弥漫性病灶可同时进行抽吸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诊断,较单纯活检诊断质量高,是一种创新性体部肿物等病灶取样诊断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超声检查 肾肿瘤/超声检查 肿瘤/放射摄影术 肾肿瘤/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肝泌碘性与非泌碘性占位性病变的CT延迟增强扫描
19
作者 吴沛宏 郑国梁 +2 位作者 曾其祥 张益民 吴沛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9-41,共3页
肝CT延迟增强扫描的机理与肝组织的泌碘、聚碘功能有关。自1985年至1994年,作者对120例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了CT延迟增强扫描,根据病变延迟增强扫描的特征,将之分为泌碘性病变与非泌碘性病变两种类型:肝癌、转移... 肝CT延迟增强扫描的机理与肝组织的泌碘、聚碘功能有关。自1985年至1994年,作者对120例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了CT延迟增强扫描,根据病变延迟增强扫描的特征,将之分为泌碘性病变与非泌碘性病变两种类型:肝癌、转移瘤、血管瘤、囊肿属非泌碘功能占位病变;肝腺瘤样增生结节、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属泌碘功能占位病变;并讨论上述病变延迟增强征象。机理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大/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胆源性肝脓肿介入治疗12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之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151-6152,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6~2006-05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MOJ病例12例,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肝脓肿均得到控制,经随访7例死于恶性肿瘤进展,另...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6~2006-05并发胆源性肝脓肿的MOJ病例12例,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肝脓肿均得到控制,经随访7例死于恶性肿瘤进展,另5例仍带瘤生存。结论:针对胆源性肝脓肿的大小、分布、数目等情况,采用脓腔穿刺抽吸引流术、经导管脓腔/胆道抗生素灌洗术、动脉和(或)静脉内抗生素灌注术等综合介入治疗,初步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并发症 脓肿/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