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陈智 徐新保 +2 位作者 赵刚 吴丹 张洪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4-01~2016-01来我院行肝部分切除的58例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波组是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37例,对照组是非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21例。其中微...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4-01~2016-01来我院行肝部分切除的58例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波组是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37例,对照组是非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21例。其中微波组腔镜手术7例,开腹手术30例;对照组腔镜手术4例,开腹手术17例。微波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或腹腔镜直视下、开腹直视下行微波消融,使肝切缘凝固化,减少肝切除时肝创面出血。记录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有无阻断肝门情况等。结果腹腔镜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明显胆漏及出血,腹腔镜微波组较腹腔镜对照组出血较少(P=0.004),住院时间短(P=0.000),二者手术时间无差异(P=0.821);开腹手术患者中1例术后因继发胸腹水,肝功能衰竭死亡,开腹微波组较开腹对照组出血较少(P=0.037),手术时间短(P=0.042),二者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927)。结论微波辅助肝切除可有效地减少出血,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可能,增加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尤其对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能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切除 肝原发恶性肿瘤
下载PDF
肝细胞癌合并肝外原发恶性肿瘤62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付艳龙 赵荫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外原发恶性肿瘤(EHP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HCC合并EHPM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诊断间隔时间、EHPM发生部位、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结果:EHPM发生率为1.01%(62/6 120),其多发部位依次...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肝外原发恶性肿瘤(EHP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HCC合并EHPM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诊断间隔时间、EHPM发生部位、治疗方法,并进行随访。结果:EHPM发生率为1.01%(62/6 120),其多发部位依次为胃、结直肠、肺部、鼻咽部;同时癌30例,异时癌32例,80.6%患者的第一恶性肿瘤与第二恶性肿瘤诊断间隔时间在3年以内。28例患者HCC发生于EHPM之前(H-E组),34例患者HCC发生于EHPM之后(E-H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7.2%、6.4%、2.1%,异时癌组生存期长于同时癌组(P=0.006)、H-E组相比于E-H组患者生存期更长(P=0.033)。结论:HCC患者合并EHPM发生率及生存率较低,定期复查,特别是对胃、结直肠、肺部等高发部位的筛查有助于HCC合并EHPM的诊断,对肝内外恶性肿瘤尽早采取根治性治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原发恶性肿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灰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FNH、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效力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雷华 何愿民 谭春明 《肝脏》 2020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针对灰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局灶性脂肪变(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效力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FNH、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时监测和记录压力值变化,观察并保存下... 目的针对灰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局灶性脂肪变(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效力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FNH、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时监测和记录压力值变化,观察并保存下显影的时间-压力曲线及超声图像。以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作为疾病判定的金标准,分析灰阶超声造影的评估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3例,通过细胞学检查最终诊断为FNH 52例、FFC 25例,原发性肝恶性肿瘤56例。所有患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包块或腹部膨隆、恶心;实验室查体多无胆色素梗阻表现及肝功能异常。灰阶超声造影鉴别诊断FNH、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效力(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了0.7。结论FNH、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临床容易彼此误诊;虽然发病机制和具体诱因不同,但筛查过程强调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对病人造成过多痛苦和花费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对精准的结果,而超声造影鉴别诊断FNH、FFC及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比较理想,适合于门诊患者的初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超声造影 FNH FFC 原发恶性肿瘤 效力
下载PDF
2005年-2014年某院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静怡 张文 彭蓉 《中国病案》 2015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近十年来某院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了解本地区肝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增长趋势及患者的构成情况,为临床防治肝恶性肿瘤工作、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7952份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对年龄、... 目的分析近十年来某院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了解本地区肝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增长趋势及患者的构成情况,为临床防治肝恶性肿瘤工作、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7952份原发性肝恶性肿瘤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对年龄、性别、病死率、并发症等数据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952份肝恶性肿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93:1,死亡人数共计209人。50岁~69岁年龄层的女性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收治患者人数及病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的住院患者人数和病死人数远远高于女性。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和病死率显著升高,提示女性尤应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特点 病死率
原文传递
肝移植治疗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吕立志 慕宁 +7 位作者 蔡秋程 杨芳 张小进 陈少华 潘凡 魏炜明 胡还章 江艺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行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肝移植术治疗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19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肝脏肉瘤1例,均排除肝外转移.结果:术后6个月、1年、2年、3...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行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肝移植术治疗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19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肝脏肉瘤1例,均排除肝外转移.结果: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 、52.6% 、42.1%、21.0%;存活时间最长1例达59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无瘤生存率为57.9% 、31.6%及21.1%.结论:如无肝外转移,肝移植可成为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门静脉瘤栓 移植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佰国 韩涛 向慧玲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478-481,共4页
肝细胞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是全世界发生肝癌、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病相关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4]。由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疾病的进展与病毒的活性复制密切... 肝细胞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是全世界发生肝癌、肝硬化并发症和肝病相关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4]。由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疾病的进展与病毒的活性复制密切相关,高水平的HBV DNA被认为是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通过抗病毒抑制乙肝病毒可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的出现明显减低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发生[5-6],但尚不能完全消除[7],仍有很高比例的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癌。肝癌的早期诊断不仅可提高肝癌的治愈可能性[8-13],更是减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14]。肝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部分肝切除、早期肝癌微创治疗、肝移植在内的治疗仍是肝癌为数不多可行的治疗方法。然而,只有不到30%的肝癌患者在发现时有机会进行上述治疗。因此,为了提高肝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迫切需要改进早期诊断方法,以便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关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因子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且更新较快,本文就当前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展为肝癌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原发恶性肿瘤 危险因素 预测因子 HBV HCC
下载PDF
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金龙胶囊对免疫指标(CD系列)影响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卢致洋 蔡联明 +2 位作者 刘振华 刘联斌 曾春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90-592,共3页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对经微波消融(MWA)治疗后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微波消融治疗后联合运用金龙胶囊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仅行微波消融治疗。分析观...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对经微波消融(MWA)治疗后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微波消融治疗后联合运用金龙胶囊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仅行微波消融治疗。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免疫指标(CD系列),评价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联合金龙胶囊对免疫指标(CD系列)影响及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微波治疗术后1周、4周时,复查CD系列,二者各项免疫指标均有变化,但观察组变化(升高或降低)明显,二组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8周时,观察组微波消融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与4周时比较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微波消融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较4周时均有降低,2者比较,P<0.05。结论:金龙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好的稳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胶囊 微波消融 肝原发恶性肿瘤 免疫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