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20层MSCT对肝癌患者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承 王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1期84-86,98,共4页
目的:研究320层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肝癌患者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86例。使用320层MSCT对肝癌患者肝外供血动脉进行检查,分析患者肝内、外供血动脉的起... 目的:研究320层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对肝癌患者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86例。使用320层MSCT对肝癌患者肝外供血动脉进行检查,分析患者肝内、外供血动脉的起源,总结有侧支性供血动脉的肝癌的CT表现特点。结果: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中巨块型占66.28%,弥漫型占22.09%,结节型占11.63%。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肿瘤肝外供血动脉中右膈动脉占48.90%,胃左动脉、右肾上腺下动脉和胃右动脉各占8.89%,网膜动脉分支和胸廓内动脉各占6.67%,左膈动脉和右侧腹壁上动脉各占4.44%,脾动脉占2.22%。参与肿瘤供血的右膈动脉起源中腹主动脉占40.91%,腹腔动脉占36.36%,右肾动脉占13.64%,胃左动脉占9.09%。结论:320层MSCT对肝癌肝外供血动脉有良好的检出能力,对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层螺旋CT 肝外供血动脉
下载PDF
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发现和处理
2
作者 杨立 张金山 +4 位作者 贾秀珍 王盾 李涛 唐玉新 高育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在肝癌栓塞治疗中,应注意肠系膜上动脉和右侧膈下动脉有无供血分枝。在操作中注意可能的异位供血动脉。经腹腔动脉造影发现肝内分枝缺如,实质期肿瘤染色不全,以及肝癌接近顶部裸区,应注意肝外供血动脉的存在。经肝外供血动脉可行常规化... 在肝癌栓塞治疗中,应注意肠系膜上动脉和右侧膈下动脉有无供血分枝。在操作中注意可能的异位供血动脉。经腹腔动脉造影发现肝内分枝缺如,实质期肿瘤染色不全,以及肝癌接近顶部裸区,应注意肝外供血动脉的存在。经肝外供血动脉可行常规化疗,并视血管走行,分支情况,以及其它肿瘤供血动脉开放情况酌情处理。一般右膈下动脉如有肿瘤供血,行栓塞处理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疗栓塞 肝外供血动脉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蔺金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7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患有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标准,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评价其诊断效果。...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患有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标准,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评价其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DSA诊断检查出31支肝外供血动脉。其中经过64层螺旋CT检出率为74.2%(23/31),而DSA检出率为77.4%(24/31),经过两者联合诊断后,检出率为100.0%(31/3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原发性 肝外供血动脉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肝外供血动脉栓塞在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价值
4
作者 张旭东 王巧林 崔保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外供血动脉栓塞在治疗巨块型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巨块型肝癌,首次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第2次及其后在肝动脉TACE基础上加行经右侧胸廓内动脉、右侧肋间动脉侧支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35例巨块型肝...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外供血动脉栓塞在治疗巨块型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巨块型肝癌,首次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第2次及其后在肝动脉TACE基础上加行经右侧胸廓内动脉、右侧肋间动脉侧支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35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侧支49支,对46支使用微导管进行栓塞治疗,3支行超选择灌注化疗。初次TACE治疗时肝外血供多有膈下动脉参与,治疗过程中,随着肿瘤的增大或肝动脉的闭塞,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胰十二支肠动脉弓等血管有可能参与。结论对肝外侧支血管应用微导管超选择栓塞或灌注化疗均能加强TACE在巨块型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患者带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供血动脉: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来源类型和形成因素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永利 李明华 +3 位作者 程英升 方淳 施海彬 范海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 分析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CC) ,化疗栓塞前后形成肝外侧支动脉(ECAs)的来源类型和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形成39支肝外侧支动脉供血,接受化疗栓塞术前后的病史、肝脏的电子机算机断层扫描... 目的 分析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CC) ,化疗栓塞前后形成肝外侧支动脉(ECAs)的来源类型和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形成39支肝外侧支动脉供血,接受化疗栓塞术前后的病史、肝脏的电子机算机断层扫描片(CT)和肝脏血管数字减影片(DSA) ,研究HCC的ECAs来源类型与肝癌在肝内的部位、肝癌的大小和接受化疗栓塞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CAs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胸廓内动脉(5 .1 %)、右肋间动脉(7.7%)、胃左动脉(1 2 .8%)、右膈下动脉(38.5 %)、大网膜动脉(2 .6 %)、右肾上腺或肾包膜动脉(1 0 .3%)。形成ECAs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化疗栓塞的次数、肿瘤在肝内的部位、肿瘤的直径和化疗栓塞方式。绝大多数ECAs形成于多次化疗性栓塞后:化疗栓塞3~4次后,容易出现肝外动脉供血(1 7.9%) ;5~6次后,出现的概率显著增加(5 6 .4 %)。肿瘤位于肝脏表浅部位容易形成ECAs(71 .8%) ,常为肝脏相邻部位:前、后及右腹壁、右膈顶和右肾。肿瘤的直径在5~1 0cm时(76 .9%)。结论 ECAs来源类型与肝癌的肝内部位有密切关系。ECAs的形成与肿瘤的多次化疗栓塞、肿瘤的大小和肿瘤在肝内的部位有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 来源类型 形成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临床意义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仁荣 漆剑频 +1 位作者 胡道予 陈迪耀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4 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现肝外动脉供血5 1条 ,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 :肝外动脉供血与肿瘤部位、大小密切相关。治疗三周后复查 ,肿瘤缩小 >5 0 %者 14例 (30... 目的 :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4 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现肝外动脉供血5 1条 ,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 :肝外动脉供血与肿瘤部位、大小密切相关。治疗三周后复查 ,肿瘤缩小 >5 0 %者 14例 (30 .4 % ) ;肿瘤缩小 <5 0 %而 >2 5 %者 2 2例 (47.8% ) ;肿瘤无明显变化 10例 (2 1.7% )。AFP下降 >5 0 %者 2 8例(80 .0 % )。肝功能损害轻 ,全部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 介入治疗 化疗栓塞
下载PDF
肝外动脉供血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钟嘉明 刘丽 +4 位作者 陈晓霞 丁宁 翟健 李晓伟 曲增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我院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化疗栓塞的1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外动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我院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化疗栓塞的1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外动脉供血情况,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同期有5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多次TACE治疗,其中129例患者先后在第1~7次TACE术中发现肝外动脉供血并进行插管化疗栓塞。129例患者中共见158支肝外供血动脉,分别是膈下动脉69支、肠系膜上动脉45支、胃左动脉30支、胃十二指肠12支及右肾上腺动脉2支。首次行肝外供血动脉化疗栓塞后完全缓解7例(13.2%),部分缓解82例(63.6%),疾病稳定24例(18.6%),疾病进展6例(4.7%),缓解率为76.7%。在多次TACE治疗后肿瘤进展的28例患者中,缓解率为75.0%。随访3~19个月,生存时间1年以上者96例(74.4%)。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原发性肝癌肝外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能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洪华 李拥军 +1 位作者 徐爱兵 张卫华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情况,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共见57条肝外动脉,其中膈下动脉16条,肠系膜上动脉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情况,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动脉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共见57条肝外动脉,其中膈下动脉16条,肠系膜上动脉13条,右肾上腺动脉及右肾动脉10条,胃左动脉7条,胃十二指肠动脉5条,胃网膜动脉2条,脾动脉2条,右肋间动脉1条,右胸廓内动脉1条。7条肝外动脉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仅给予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其余50条肝外动脉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较为常见和多变,认识肝外动脉供血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9
作者 俞进友 《右江医学》 2001年第4期285-28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绍东 李俊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7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及介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前常规行腹腔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结合术前B超、CT和/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所示的癌灶位置及分布情况,选择...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及介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前常规行腹腔动脉造影,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结合术前B超、CT和/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所示的癌灶位置及分布情况,选择性探查膈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肋间动脉等。结果 41例肝外动脉供血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6例(39%),右膈下动脉13例(31.7%),左膈下动脉2例(4.9%),胃左动脉6例(14.6%),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4.9%),右肋间动脉2例(4.9%)。肝外动脉供血支的超选择插管成功率为90.2%。随访6~24个月,生存时间1年以上者29例(70.7%),生存时间2年以上者20例(48.8%)。结论了解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点和形成机制,对于临床准确和彻底阻断肝癌多动脉供血,提高TACE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管造影 动脉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探讨肝癌肝外供血的形成规律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军华 马威 +2 位作者 董景辉 王华明 李勇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分析46例肝癌患者54条肝外动脉供血的特征,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插管,并行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肝外动脉供血与肿瘤部位、大小密切相关;RH、Cobra导管配合SP导管...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分析46例肝癌患者54条肝外动脉供血的特征,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插管,并行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肝外动脉供血与肿瘤部位、大小密切相关;RH、Cobra导管配合SP导管使用,肝外动脉供血支插管成功率为81%。4~6周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碘油沉积致密完全。结论肝癌可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明确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对临床准确和彻底阻断肝癌的动脉供血,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管造影术 化疗栓塞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畅俊平 苑天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原发性 临床分析 晚期癌患者 动脉 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 手术指征
下载PDF
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及其介入治疗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李忱瑞 郭彦君 +6 位作者 田光辉 史仲华 刘德忠 曾辉英 姜文浩 李槐 周纯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分析 6 2例肝癌患者 78条肝外动脉供血特征 ,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行超选择插管 ,并同时进行肝动脉系统及肝外动脉供血支的双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肝外动脉供血占肝癌患者的... 目的 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插管技术及介入治疗。方法 分析 6 2例肝癌患者 78条肝外动脉供血特征 ,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行超选择插管 ,并同时进行肝动脉系统及肝外动脉供血支的双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肝外动脉供血占肝癌患者的 4 3.1% ,肝外动脉供血与肿瘤部位、大小密切相关 ;RH、Cobra、SP管配合使用 ,肝外动脉供血支插管成功率为 71.8%。治疗后 1个月复查 ,CT显示肿瘤缩小 ,碘油沉积致密完全。结论 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 ,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肝癌患者采取双动脉内化疗栓塞是可行、必要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癌 治疗 动脉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与介入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杨业发 程红岩 +3 位作者 徐爱民 陈栋 陈汉 吴孟超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 ,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 10 38例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前常规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对癌灶临近膈肌的 10 2例加作选择性膈下动脉造影 ,分析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征。结果 14 7例肝外动... 目的研究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 ,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 10 38例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 (TACE)前常规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对癌灶临近膈肌的 10 2例加作选择性膈下动脉造影 ,分析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特征。结果 14 7例肝外动脉供血来源于膈下及右肾上腺动脉 5 4例 (36 7% ) ,胃十二指肠及网膜动脉 5 0例 (34 0 % ) ,胃左动脉 2 2例 (15 0 % ) ,胰十二指肠动脉弓 18例 (12 2 % ) ,结肠右动脉 3例 (2 1% )。其中 ,97例为肝癌本身固有的寄生性供血(6 6 0 % ) ,37例为TACE后肝动脉闭塞所致的肝外侧枝循环 (2 5 2 % ) ,其余为肝切缘网膜粘附供血(8 8% )。肝外动脉供血与癌灶的部位和大小密切相关 ,肝外供血支的插管成功率为 82 3%。结论明确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对临床准确和彻底阻断肝癌多动脉供血 ,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形成机制 介入治疗 动脉化疗栓塞
原文传递
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介入治疗
15
作者 唐德明 唐朝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6年第12期69-70,共2页
肝癌肝外动脉供血随着介入放射技术水平的提高,已被血管造影所证实,充分认识这些肝外动脉供血的特点,是实施介入治疗,提高临床肝癌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的总体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89例肝癌患... 肝癌肝外动脉供血随着介入放射技术水平的提高,已被血管造影所证实,充分认识这些肝外动脉供血的特点,是实施介入治疗,提高临床肝癌动脉化学药物栓塞(TACE)的总体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具有肝外动脉供血的89例肝癌患者血管造影表现和特点及其夼入治疗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癌患者 介入治疗 管造影表现 介入放射技术 总体疗效 药物栓塞 动脉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