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性病变患者实施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
1
作者 陈爱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0-0153,共4页
探究肝性病变患者实施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择45例肝性病变患者,采集血清样本,检查人血清铁蛋白(S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指标并分析。结果 各患者CEA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急重症肝炎者SF血清水平高于肝癌... 探究肝性病变患者实施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择45例肝性病变患者,采集血清样本,检查人血清铁蛋白(S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指标并分析。结果 各患者CEA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急重症肝炎者SF血清水平高于肝癌者(P<0.05);肝癌者AFP高于非肝癌者(P<0.05)。结论 研究得出,肝性病变程度与甲胎蛋白有密切相关性,且指标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同时还得出,肝性病变会影响SF合成,但癌症者与非癌症者该水平未见差异,诊断肝癌病人时需着重考虑,各肝性病变者间的CEA水平没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病变 血清生化 检测意义
下载PDF
肝性病变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研究
2
作者 薛亚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7期23-23,共1页
目的探讨对肝性病变患者实施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6例肝性病变患者,对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人血清铁蛋白(SF)这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癌患者的AFP水平要明显... 目的探讨对肝性病变患者实施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6例肝性病变患者,对患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人血清铁蛋白(SF)这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癌患者的AFP水平要明显高于非肝癌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的SF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肝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肝性病变患者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与患者肝性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一般程度越高其水平就随之升高;而肝性病变的出现还会使得SF的合成受阻,但是癌症患者与非癌症患者的SF水平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因此其不能作为肝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指标;同时每种肝性病变患者的CEA含量是不具有差异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病变 血清生化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LAVA增强扫描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效能分析
3
作者 白萍 王汉 +1 位作者 刘芮 曾智萍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高场强磁共振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LAVA)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效能。方法2020年5月~2023年4月我院诊治的16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LAVA增强扫描,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诊...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高场强磁共振肝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LAVA)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效能。方法2020年5月~2023年4月我院诊治的16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LAVA增强扫描,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在本组16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恶性病灶87例,包括肝细胞癌(HCC)79例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CC)8例,和良性病变73例,包括肝硬化结节46例、肝结节状再生性增生(NRHL)20例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7例;CT扫描诊断恶性病灶77例和良性病灶83例,其中将5例良性肿瘤诊断为恶性肿瘤,将15例恶性肿瘤诊断为良性肿瘤,LAVA增强扫描诊断恶性病灶86例和良性病变74例,其中将3例良性肿瘤诊断为恶性肿瘤,将4例恶性肿瘤诊断为良性肿瘤;CT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5%、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93.2%,阳性预测值为93.5%和阴性预测值为81.9%,而LAVA增强扫描诊断则分别为95.6%、95.4%、95.9%、96.5%和94.6%,显著优于CT诊断(P<0.05)。结论相较于多层螺旋CT扫描,磁共振LAVA增强可更为准确地判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占位性病 多层螺旋CT 高场强磁共振脏三维容积快速扫描增强 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4
作者 潘龙 刘晓刚 +1 位作者 张惠民 王长友 《肝脏》 2024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6月来院就诊的160例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204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6月来院就诊的160例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204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比较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与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造影检查时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结果160例肝细胞癌高危患者共有204个肝占位性病变病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共有158个恶性病变,包括93个肝细胞肝癌病灶、56个转移性肝癌病灶和9个胆管细胞型肝癌病灶;46个良性病变,包括34个肝血管瘤、7个肝硬化结节病灶和5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均短于良性肝脏占位性病变(P<0.05);204个肝占位性病变病灶中,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检出151个恶性病灶与病理诊断一致,37个良性病灶与病理诊断一致,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772,P<0.05,2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较好;ROC分析显示,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5.57%(151/158),80.43%(37/46),0.760。结论超声造影用于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细胞癌 高危人群 占位性病
下载PDF
核磁弥散成像及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5
作者 黄春嘉 刘旭俊 +2 位作者 孙晓明 连益民 白伟力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1期1303-1307,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核磁弥散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MRI与DWI,记录图... 目的探讨与分析核磁弥散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MRI与DWI,记录图像质量、信号特征,计算ADC值,评价诊断效能。结果12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内非肿瘤性病变70例(非肿瘤组:肝脓肿32例、肝囊肿28例、肝炎性假瘤10例),肝内肿瘤性病变50例(肿瘤组:肝血管瘤38例,肝癌12例)。非肿瘤组与肿瘤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4.29%(66/70)与88.00%(44/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9,P>0.05)。非肿瘤组的磁共振信号特征多为高信号(62.86%),肿瘤组多为低信号(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91,P<0.05)。在b值为400 s/mm^(2)和800 s/mm^(2)条件下,非肿瘤组的ADC值(0.84±0.17、0.77±0.14)均低于肿瘤组(1.29±0.24、1.1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29、9.302,P<0.05)。DWI判断为肝内非肿瘤性病变68例,DWI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71%(67/70)和98.00%(49/50),ROC曲线显示DWI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DWI在肝内非肿瘤性病变中的图像显示质量高,可通过信号特征与ADC判断病灶状况,对鉴别肝内非肿瘤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弥散成像 内非肿瘤性病 图像质量 信号特征 表观弥散系数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的评估观察
6
作者 布阿吉姑丽·牙森江 美合日努尔·艾海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08-211,共4页
研究超声造影技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 研究征集我院影像科接纳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2023年5月12日—2024年4月12日,均实施病理活检穿及及超声造影检... 研究超声造影技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 研究征集我院影像科接纳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2023年5月12日—2024年4月12日,均实施病理活检穿及及超声造影检查,金标准为病理活检,并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效能等差异。结果 ①本次研究中,病理活检存在恶性110例,良性16例;超声造影检查出恶性患者105例,良性患者21例,计算得知超声造影检查恶性符合率95.45%。②超声造影检查肝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图像特征为:9例患者动脉期病变组织增强迹象并有蜂窝样,6例动脉期也有不同成图声像增强,同时没有规律,6例动脉期声像增强液呈现一定规律,外观环状;110例恶性病变中,65例在动脉期增强速度超出正常范围,外观均匀且为团状,25例动脉期较其余病患增强更早,15例动脉期整体增强。③超声造影检查灵敏度95.45%、特异度68.75%,准确度92.06%、阳性预测值95.45%,阴性预测值68.75%。④恶性病变患者的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短于良性者;恶性峰值强度更高,恶性病变的拟合曲线尖度低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P均<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识别良恶性病变,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值得长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乙型 硬化 内占位性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9
7
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4 位作者 杜林林 张珂 杜宏波 江宇泳 杨志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47-1550,共4页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 一直以来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肝组织发生结节性病变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肝结节性病变与肝细胞癌变存在着密切关系,肝结节性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病变。介绍了肝结节性病变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归纳了肝结节性病变向原发性肝癌转变的特点,认为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病 细胞 病理学 临床 诊断显像 综述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8
作者 吕珂 姜玉新 +6 位作者 戴晴 谭莉 朱庆莉 夏宇 孟华 齐振红 高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5分评分法进行良、恶性诊断及ROC曲线分析,比较超声造影前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98.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5分评分法进行良、恶性诊断及ROC曲线分析,比较超声造影前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98.2%恶性病灶(56/57)超声造影动脉相表现为弥漫或环状增强,诊断敏感性98.2%,特异性82.6%;延迟相,82.5%(47/57)恶性病灶增强信号廓清,诊断敏感性82.5%,特异性84.8%。良性病灶中17.4%(8/46)动脉相弥漫增强;84.8%(39/46)延迟相持续增强。血管瘤呈向心性增强,诊断敏感性81.8%,特异性100%。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动脉相放射状增强,诊断敏感性66.7%,特异性99.0%。根据诊断评分,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1.3%,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其ROC曲线下面积(0.948)大于常规超声诊断者(0.811,P=0.000)。结论超声造影肝局灶性良恶性病变具有特征性表现,其诊断应用价值高于常规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病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下载PDF
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谭碧波 郑梦琳 +7 位作者 李万斌 钱艺 陈燕 张敏 牛晓乐 王玮玮 黄彬 郭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3-74,共2页
目的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法4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和增强CT检查。以术... 目的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法4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和增强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上述3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38例有病理结果,共检出44个病灶(良性病灶5个、恶性病灶39个)。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为68.4%、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1%、阴性预测值为33%、阳性预测值为71.4%;增强超声分别为92.1%、100.0%、50.0%、100.0%、91.4%;增强CT分别为89.5%、96.7%、40.0%、66.7%、91.4%。增强超声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P<0.05;但与增强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优于常规二维超声,与增强CT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 超声造影剂 超声检查 占位性病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病灶类型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利平 董宝玮 +5 位作者 于晓玲 康春松 王旸 李华 王月香 王知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病灶类型判断的能力。方法比较研究常规超声及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对238例298个肝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298个肝局灶性病变常规超声正确诊断病变类型159个(53.4%),超声造影正确诊断病变类型279个...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病变病灶类型判断的能力。方法比较研究常规超声及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对238例298个肝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298个肝局灶性病变常规超声正确诊断病变类型159个(53.4%),超声造影正确诊断病变类型279个(93.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造影提高了超声正确诊断肝局灶性病变病灶类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局灶性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病中医临床思考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杨文明 陈彪 +4 位作者 鲍远程 杨兴涛 汪美霞 张波 汪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6-69,共4页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疑难病方面有独特别的疗效和优势 ,肝豆状核变性病 (Wilson病 )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疑难病种 ,针对该病中医药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从临床流行病学、病因病机、证候学特征、临床治疗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关键词 豆状核性病 中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超声造影引导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平安 林礼务 +3 位作者 薛恩生 何以敉 高上达 林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200例因肝脏局灶性病变行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行超声造影后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比较两组总体及...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200例因肝脏局灶性病变行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行超声造影后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比较两组总体及不同性质病变之间的一次取材满意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总体一次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8%,高于对照组的94%、91%(P<0.05)。对直径≥5cm的病灶,实验组一次取材满意率100%,对照组97.56%(P>0.05),但实验组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对照组(85.36%,P<0.05)。对直径<5cm的病灶,实验组一次取材满意率与诊断准确率(100%、96.42%)与对照组(93.22%、93.2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肝癌(HCC)PEI治疗后穿刺,实验组一次取材满意率(100%)和对照组(89.7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对照组(84.61%,P<0.05)。实验组的平均穿刺次数[(1.0±0)次]低于照组[(1.12±0.41)次]。P<0.05)。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取材满意率及诊断准确率,减少穿刺次数,可提高较大病灶和PEI治疗后HCC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减少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经皮穿活检 局灶性病
下载PDF
针吸细胞学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文杰 魏丽晶 +1 位作者 徐伟 高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细针细胞学穿刺肝占位性病变 2 0 1例 ,能够明确诊断良恶性者 183例 ,其中 80例有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对照 ,73例与组织学完全符合 ,准确率达 91 4%。着重探讨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的细胞学特征。结论 :经皮肝穿刺细胞学诊断肝癌很有价值。
关键词 占位性病 穿刺 细胞学诊断 针吸细胞学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病变第3代双源CT双能成像参数与灌注成像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佳 郑永昌 +4 位作者 王萱 薛华丹 王士阗 梁继祥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研究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第3代双源CT的双能成像碘图参数与灌注成像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临床诊断为肝脏非囊性占位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第3代双源CT行肝脏灌注成像及双能CT成像扫描... 目的研究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第3代双源CT的双能成像碘图参数与灌注成像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临床诊断为肝脏非囊性占位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第3代双源CT行肝脏灌注成像及双能CT成像扫描,两种扫描间隔15 min。于双能CT动、门脉期碘图肝占位相对高、中、低密度区及正常肝右叶、肝左叶实质内绘制感兴趣区(ROI),获得碘图CT值;于肝脏灌注图像的相同位置绘制ROI,获得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碘图CT值与灌注参数相关性。结果动脉期碘图CT值与ALP(r=0.812,95%CI=0.728~0.885,P<0.001)和PVP(r=-0.209,95%CI=-0.323^-0.073,P=0.007)显著相关,与HPI无显著相关(r=0.058,95%CI=0.046~0.498,P=0.461)。门脉期碘图CT值与PVP显著相关(r=0.214,95%CI=0.072~0.361,P=0.005),与HPI无显著相关(r=0.036,95%CI=-0.002~0.242,P=0.649)。双能CT扫描动脉期和门脉期的总有效剂量为(3.53±1.17)m Sv,明显低于肝脏灌注的(14.53±0.45)m Sv(t=25.212,P<0.001)。结论双能CT成像动脉期碘图参数与肝脏灌注ALP和PVP显著相关,门脉期碘图参数与PVP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3代双源CT 碘图 脏灌注 局灶性病
下载PDF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覃肖溪 杨红 +4 位作者 何云 彭金波 吴玉泉 赵华群 申金金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824-826,830,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对肝局灶性病变(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137例FLL患者共13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51个,恶性病灶86个,均行CEUS和CECT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EUS及CECT对病灶直径≤2 cm的FLL诊断...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对肝局灶性病变(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137例FLL患者共13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51个,恶性病灶86个,均行CEUS和CECT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EUS及CECT对病灶直径≤2 cm的FLL诊断敏感性为91.0%(20/22)及94.5%(17/18),特异性为59.1%(13/22)及18.8%(3/16),CEUS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ECT;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肝细胞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CEUS的诊断价值高于CECT。CEUS及CECT对病灶直径>2 cm的FLL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7.7%(42/43)、94.4%(52/55),特异性分别为75.0%(15/20)、57.1%(12/21),均无明显差异;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肝细胞癌及肝硬化再生结节,CEUS与CECT的诊断效果相当。结论 CEUS和CECT诊断FLL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合理使用CEUS及CECT能提高FLL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病 定性诊断 超声造影 增强CT 硬化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LAVA技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16
作者 宋承东 曾光 +1 位作者 黄鼎祥 周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和峰值(PV)等相关指标,比较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肝血管瘤ADC值[(2.34±0.28)×10-3mm2/s]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1.27±0.25)×10-3mm2/s]和肝脏转移癌[(1.32±0.24)×10-3mm2/s,P<0.05];肝血管瘤患者MSI(362.4±68.1)、PV(583.6±74.4)、MSD(97.6±42.8)和PEI(285.8±47.0)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MSI(285.2±78.7)、PV(496.8±72.2)、MSD(85.2±37.8)和PEI(234.9±72.4)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分别为(267.5±72.6)、(404.4±68.3)、(73.4±34.2)和(202.6±84.1),P<0.05],而三组SE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Ⅰ型曲线(68.0%)显著高于肝血管瘤(10.0%)和肝转移癌(0.0%,P<0.05),肝脏转移癌Ⅱ型曲线(76.2%)高于原发性肝癌(20.0%)和肝血管瘤(20.0%)(P<0.05),肝血管瘤Ⅲ型曲线(70.0%)高于肝转移癌(23.8%)和原发性肝癌(12.0%,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100.0%)均明显高于两单项检查(P<0.05)。结论 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位性病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快速容积扫描技术
下载PDF
肝巨大占位性病变肝三叶切除23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傅振超 梁东 +2 位作者 俞天生 李延河 王学德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探讨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外科治疗 ,提高肝三叶切除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肝三叶切除治疗肝巨大占位性病变 2 3例 (肝肿瘤 5例 ,肝包虫病 18例 )治疗过程。结果 :手术死亡率 (1/ 2 3) 4 .35 % ,术后并发症 (4 / 2 3) 17.4% ,临... 目的 :探讨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外科治疗 ,提高肝三叶切除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肝三叶切除治疗肝巨大占位性病变 2 3例 (肝肿瘤 5例 ,肝包虫病 18例 )治疗过程。结果 :手术死亡率 (1/ 2 3) 4 .35 % ,术后并发症 (4 / 2 3) 17.4% ,临床治愈率 (2 2 /2 3) 95 .6 5 %。临床治愈出院 2 2例 ,随访 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0 .95 %、86 .4%和 81.8%。肝癌与肝包虫病的临床治愈率相当 ,5年生存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与癌复发有关。结论 :严格手术指征 ,围手术期处理 ,注重手术操作技巧 ,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巨大占位性病 三叶切除术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蔚巍 周康荣 +3 位作者 陈祖望 沈继章 陈财忠 张澍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 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能力。材料与方法  43例怀疑肝占位者经常规MRI和Gd DTPA增强后 1~ 7后 ,行SPIO增强检查。其中 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12例经随访、实验室生化检查及临床资料证实。分析... 目的 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 (SPIO)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能力。材料与方法  43例怀疑肝占位者经常规MRI和Gd DTPA增强后 1~ 7后 ,行SPIO增强检查。其中 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12例经随访、实验室生化检查及临床资料证实。分析平扫MRI及SPIO增强后病灶的信号变化 ,并与Gd DTPA动态增强结果相对照。结果  43例共 12种病变 ,单发病灶 2 1例 ,多发病灶 2 2例。包括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2 2例 ,血管瘤 5例 ,囊肿 4例 ,转移性肝癌 5例 ,肝硬化结节 4例 ,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5例 ,其他病变 6例。 2 2例多发病灶中有 8例合并 1或 2种病变。SPIO增强后 ,肝细胞肝癌T1WI为等或略高信号 ,T2 WI为较高信号 ;血管瘤T1WI为较高信号 ,T2 WI信号同平扫为高信号 ;囊肿T1WI、T2 WI信号无改变 ;肝硬化结节T2 WI为等信号同正常肝实质 ;FNHT2 WI信号明显下降。其余病变的诊断SPIO增强不具有特征性 ,须与Gd DTPA动态增强相结合。结论 SPIO具有一定的定性能力 ,与Gd DTPA增强相结合 ,可帮助提高肝局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病 超顺磁性氧化铁 诊断 疾病 定性研究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战勇 罗飞 +2 位作者 孙亚 于晓玲 刘方义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9期80-83,共4页
本文主要对超声造影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超声造影的基本原理,然后具体介绍了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超声造影在该领域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占位性病
下载PDF
重视影像学检查在肝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地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阁 李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肝占位性病变指在肝脏影像学检查中肝实质内出现的异常回声区或密度区,包括实体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和肝腺瘤,也包括囊性病变或假性占位,如肝囊肿、肝脓肿和肝棘球蚴病等。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民医疗... 肝占位性病变指在肝脏影像学检查中肝实质内出现的异常回声区或密度区,包括实体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和肝腺瘤,也包括囊性病变或假性占位,如肝囊肿、肝脓肿和肝棘球蚴病等。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民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肝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大大提高。及时准确地诊断及鉴别诊断肝占位性病变对患者肝脏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总结不同检查手段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获得肝占位性病变的最佳诊断路径和发展方向,为临床诊治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位性病 超声 计算机体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PET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