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扫描在诊断肝外肿物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常克力 邹永盛 +1 位作者 林庭樽 翟惠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1-172,共2页
58例上腹部肿物患者肝扫描诊断均为肝外肿物,经手术病理证实其符合率为79.31%,肝外肿物一般扫描图像近似于正常,由于肝外肿物压迫造成肝脏里边缘较整齐的放射性缺损区,而其余部位完好无缺,则应考虑肝外肿物。肝外肿物多来自胰腺、胆囊... 58例上腹部肿物患者肝扫描诊断均为肝外肿物,经手术病理证实其符合率为79.31%,肝外肿物一般扫描图像近似于正常,由于肝外肿物压迫造成肝脏里边缘较整齐的放射性缺损区,而其余部位完好无缺,则应考虑肝外肿物。肝外肿物多来自胰腺、胆囊、腹膜后、胃等处。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为解释错误所致,故肝扫描在肝外肿物的诊断上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 肝扫描诊断 肿物
下载PDF
5例肝扫描时肺浓聚的病因探讨及三年随访
2
作者 陈绍亮 赵惠扬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肝扫描 放射性浓聚 肺显像 病因
下载PDF
肝扫描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654例分析
3
作者 杨荣生 何瑞骐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89年第1期12-13,共2页
本文分析了654例确诊患者的肝扫描结果,其中肝内占位性病变符合率为94.4%,假阳性率为5%,并讨论了误诊原因,强调多体位及多脏器联合扫描对提高诊断的价值。
关键词 符合率 假阳性 确诊患者 多体位 占位病变 鉴别诊断 病变直径 内病变 临床体检 血池扫描
下载PDF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原发性肝癌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永祝 史红媛 穆西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原发性肝癌(sPLC)的价值。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肝内有结节的肝硬化患者,行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记录病灶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 目的 探讨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原发性肝癌(sPLC)的价值。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肝内有结节的肝硬化患者,行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记录病灶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血流量(BF)和肝动脉灌注量(HAP)。取外科手术组织或肝穿刺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参数诊断sPLC的价值。结果 在130例存在肝内结节的肝硬化患者中,发现sPLC者85例;病灶直径为0.8~3.0 cm,平均为(1.85±0.37)cm;动脉晚期和动脉中期扫描病灶CT绝对值分别为(69.8±15.9)Hu和(65.8±15.2)Hu,显著高于动脉早期扫描【(48.4±10.3)Hu,P<0.05】,病灶强化值分别为(24.9±5.1)Hu和(23.6±4.9)Hu,显著高于动脉早期扫描【(15.2±3.9)Hu,P<0.05】,病灶检查率分别为91.3%和88.0%,显著高于动脉早期扫描的40.2%(P<0.05);sPLC病灶BV、HAF、BF和HAP分别为(17.4±5.1)mL/100 g、(0.21±0.02)、(183.8±15.4)mL/(min·100 g)和(38.4±4.9)mL/(min·100 g),显著低于45例良性结节【分别为(19.4±6.9)mL/100 g、(0.26±0.03)、(201.9±18.3)mL/(min·100 g)和(52.3±5.6)mL/(min·100 g),P<0.05】;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与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sPLC的AUC值(95%CI)分别为0.842(0.768~0.899)和0.888(0.821~0.936),其灵敏度分别为83.5%和90.6%,特异度分别为84.8%和87.0%(Z值=1.012,P值=0.312)。结论 应用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有助于发现肝硬化背景下sPLC病灶,而增强灌注扫描可有效评估病灶性质,对确定诊断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双源CT动脉三期扫描 增强灌注扫描 硬化 诊断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玉柱 张玉敏 +2 位作者 寇永妹 陈晖 韩龙才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期157-159,116,共4页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性肝癌(PHC)在多期增强扫描中的强化表现,比较各期的检出率。将动脉早、中及晚期相互组合,优化出诊断PHC的最佳扫捕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PHC的患者92例,共140个PHC病灶;其中男75例,女17例,年龄28~77岁。采用飞利浦螺旋Brilliancel6扫描机行增强后多期扫描,增强扫描采用3~4期(动脉早期、中期、晚期及门静脉期),动脉早期为22s,动脉中期为29s,动脉晚期为37s,门脉期为75s,延迟期为5min,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处理,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并对肝脏与肿瘤实性部分的CT密度值分别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差值行统计学分析。将动脉早、中、晚期组合成4种方案,计算其各自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40个病灶中,瘤径在增强后的动脉早期、动脉中期、动脉晚期及门静脉期,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各期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H=55.268,P=0.000〈0.01)。动脉早期检出率最低为35.71%,动脉晚期检出率最高为78.57%,动脉早、中、晚期及门静脉期对于病灶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3.985,P=0.000);动脉早期+晚期(80.00%)与多动脉期(80.00%)联合扫描的检出率一致且最高,同时与单纯动脉早、中或晚期扫捕相比,动脉早期+晚期扫描及多动脉期联合扫描的检出率最高。结论采用MS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方案,将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内,使显示富血供肿瘤强化的机会增加,同时较薄层面的扫捕也提高了PHC病灶检出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16层螺旋CT机 动态增强扫描 多期增强扫描 肝扫描
下载PDF
肝细胞癌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动脉期、六脉期影像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唐秉航 林长銮 +2 位作者 董传乐 黄湘漪 欧星泰 《放射学实践》 1998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43例经活检、手术、血管造影证实的肝细胞癌全肝双期螺旋CT扫描资料,逐一对比动脉期、门脉期CTr影像。结果:①双期扫描动脉期能充分... 目的:评价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43例经活检、手术、血管造影证实的肝细胞癌全肝双期螺旋CT扫描资料,逐一对比动脉期、门脉期CTr影像。结果:①双期扫描动脉期能充分反映肝细胞癌血供特点,瘤灶强化率达88。4%(38/43)。②平扫边缘清楚的肿瘤,双期显示肿瘤边缘部三种形态的包膜。以动脉期显示率最高,③平扫边缘不清的肿瘤,动脉期瘤灶大小与平扫基本符合,门脉期多数有缩小,动脉期能更真实地反映肿瘤范围,④显示肿瘤肝内、外扩散双期优于单期。结论:螺旋CT全肝双期动态扫描更能全面显示肝细胞癌影像特征并更贴切反映其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T 诊断 双期扫描
下载PDF
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谢传淼 郑列 +4 位作者 莫运仙 李立 阮超美 吕衍春 吴沛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快进快出”的特点与其它病变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为进一步提高螺旋CT对肝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与肝癌螺旋CT双期扫描特点类似的病变,分析出现假阳性病灶的原因,并阐明它们与病理...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快进快出”的特点与其它病变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为进一步提高螺旋CT对肝细胞癌诊断的准确性,探讨与肝癌螺旋CT双期扫描特点类似的病变,分析出现假阳性病灶的原因,并阐明它们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发现肝内病灶,并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病例52例(男性49例,女性3例),CT扫描共发现56个病灶。分析、总结肝癌病灶动脉期与门脉期增强特点,螺旋CT所见假阳性(falsepositive)病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组52例的56个病灶中,癌灶51个,其中49个为肝细胞癌病灶,另有2例为肝细胞与胆管细胞的混合癌;假阳性灶5个。全部肝癌病灶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不均匀低密度;巨块型肝癌癌灶内可见不同程度坏死,小肝癌与结节性肝癌病灶内坏死较少见。病灶大部分边缘清楚,可见包膜。另外5个为CT扫描的假阳性病灶(8.9%),假阳性病灶病理诊断包括肝硬化结节增生、再生结节,肝硬化合并胆管增生、胆管结石合并胆管壁的炎性反应、纤维增生。假阳性病灶的螺旋CT征象与肝癌灶类似。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肝癌典型病灶可以明确诊断。假阳性病灶与典型的肝癌病灶双期螺旋扫描的CT征象差别不大,应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行随诊观察或病理活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 双期扫描 X线断层扫描 计算机 假阳性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和压力注射器在全肝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尔坚 李子平 +2 位作者 梁淑娴 邱炎龙 梁康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7年第4期259-260,共2页
肝脏由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行增强扫描时,肝脏的强化经历几个时相的变化,一般分为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以往非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大多落在平衡期,而螺旋CT结合压力注射器可获得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图像。文献认为平衡期病灶多数为... 肝脏由肝动脉及门静脉双重供血,行增强扫描时,肝脏的强化经历几个时相的变化,一般分为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以往非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大多落在平衡期,而螺旋CT结合压力注射器可获得动脉期和门脉期的图像。文献认为平衡期病灶多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不利于病灶的鉴别和检出。因此我们设计出可获得平扫、动脉期、静脉期的常规肝脏扫描方法,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压力注射器 增强扫描 X线诊断
下载PDF
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CT肝双期扫描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理连 李扬彬 +3 位作者 陈德基 李树欣 江金带 李志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CT表现特点及螺旋CT肝双期扫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9例自发破裂出血性肝癌的CT表现。其中 4例行螺旋CT肝双期扫描。结果 :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形态有五种类型 :①肿瘤内片状出血灶并腹腔内积血 ... 目的 :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CT表现特点及螺旋CT肝双期扫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9例自发破裂出血性肝癌的CT表现。其中 4例行螺旋CT肝双期扫描。结果 :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形态有五种类型 :①肿瘤内片状出血灶并腹腔内积血 ( 3例 )。②肝包膜下积血 ,肿瘤内无出血灶 ( 1例 )。③肿瘤内单发片状出血灶 ( 2例 )。④肿瘤内多发斑片状出血 ( 1例 )。⑤肿瘤边缘环状出血灶 ( 2例 )。 4例螺旋CT肝动脉期肿瘤内可见不规则斑点状、条状强化肿瘤血管及肿瘤组织 ,少量强化肿瘤血管纤细、僵硬且伸入出血灶内。 1例门静脉期肿瘤组织强化。 4例肿瘤出血灶内无强化及强化肿瘤血管 ,未见破裂肿瘤血管及造影剂外溢。结论 :CT检查是诊断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可显示自发破裂出血性肝癌的血供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双期扫描 临床应用 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影响肝纤维化扫描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红燕 杨淑玲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9期2446-244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纤维化扫描(FS)结果的因素。[方法]用FS对500例检测对象进行肝脏硬度测量,每例进行10次有效测量,并分析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对检测成功率的影响。[结果]①体重指数≥25kg/m2的病人成功率较体重指数<25kg/m2的病人低... [目的]探讨影响肝纤维化扫描(FS)结果的因素。[方法]用FS对500例检测对象进行肝脏硬度测量,每例进行10次有效测量,并分析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对检测成功率的影响。[结果]①体重指数≥25kg/m2的病人成功率较体重指数<25kg/m2的病人低;②≥60岁老年病人成功率较60岁以下的病人低;③女性病人较男性病人成功率低。[结论]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对病人的检测成功率有影响,操作者需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选择最佳的检测部位,以提高检测成功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纤维化扫描 影响因素 成功率 对策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脏小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何雄兵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7年第6期524-525,共2页
肝细胞性肝癌(SHCC)直径≤3cm,与小血管瘤(SHHE)及肝脏单发转移性肿瘤,CT平扫难以鉴别,即使是常规CT的增强扫描,也因其扫描和成像速度慢的障碍,容易漏诊和误诊,使鉴别发生困难的例子并不少见。自螺旋CT应用以来,因其扫描速... 肝细胞性肝癌(SHCC)直径≤3cm,与小血管瘤(SHHE)及肝脏单发转移性肿瘤,CT平扫难以鉴别,即使是常规CT的增强扫描,也因其扫描和成像速度慢的障碍,容易漏诊和误诊,使鉴别发生困难的例子并不少见。自螺旋CT应用以来,因其扫描速度大大提高,可以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并可进行双期或多期的全肝扫描,从而根据不同期三者的强化特点,对疾病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提高对三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有必要总结三者在螺旋CT上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期扫描 诊断能力 小病灶 细胞性 扫描速度 肝扫描 转移性肿瘤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羽斌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2期2876-2877,共2页
螺旋CT一次屏气(15—30s)即可完成全肝扫描,结合自动压力注射器应用可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和注射方法,而且可以在增强的不同时期进行全肝扫描,从而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本文采用我们制定的肝动脉期,门脉期标准条件对116例原... 螺旋CT一次屏气(15—30s)即可完成全肝扫描,结合自动压力注射器应用可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和注射方法,而且可以在增强的不同时期进行全肝扫描,从而有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本文采用我们制定的肝动脉期,门脉期标准条件对116例原发性肝癌进行肝脏螺旋CT双期扫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 原发性 癌诊断 自动压力注射器 肝扫描 一次屏气 注射方法 动脉期
下载PDF
肝纤维化无创扫描仪观察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栋华 郝爱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83-484,487,共3页
目的用肝纤维化无创扫描仪(FibroScan)评价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替比夫... 目的用肝纤维化无创扫描仪(FibroScan)评价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替比夫定治疗,疗程1 a,观察2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肝功能复常率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用FibroScan观察肝脏瞬时弹性值(LS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转阴率、肝功能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纤维化指标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LSM值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可以更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FibroScan是临床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无创扫描 替比夫定 复方鳖甲软 慢性乙型 纤维化
下载PDF
锝^(99)-半乳糖-人血白蛋白肝扫描在肝细胞癌伴慢性肝病病人术后预测中的应用
14
《国际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细胞癌 慢性 白蛋白 半乳糖 肝扫描 多元回归分析 切除 ICGR15 脏储备功能
原文传递
第二代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对原发性肝癌TACE血供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川 董春玲 于开明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第二代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血供变化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采用不同KV值、mAs值进行扫描,A组KV值维持在100 k... 目的探究第二代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血供变化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采用不同KV值、mAs值进行扫描,A组KV值维持在100 kv,mAs值降至80分别于TACE术前3~7 d、术后30~35 d行常规肝脏三期增强扫描;B组KV值降至80 kv,mAs值降至110分别于TACE术前3~7 d、术后30~35 d行低剂量CT灌注扫描。结果 A组TACE术前、术后HBF、HBV、ALP、HPI灌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ACE术前、术后TTP的灌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剂量与常规增强辐射剂量、预设辐射剂量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剂量与常规增强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预设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代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的全肝低剂量灌注图,还可以充分显示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术后的血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双源CT 低剂量 灌注扫描 原发性 血供
下载PDF
^(99m)Tc—GH亲肿瘤扫描对肝、肺癌诊断评价
16
作者 乔穗宪 唐安戊 +1 位作者 周鉴俦 匡琴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32-33,共2页
本文用^(99m)Tc-GH亲肿瘤扫描法,对15例恶性肿瘤(肺癌7例,肝癌6例,肝血管肉瘤和胆管细胞癌各1例)和19例肝、肺良性病变进行扫描显像。15例恶性肿瘤中13例阳性,2例假阴性,诊断符合率为85.7%。19例良性病变,18例阴性,1例假阳性,诊断符合率... 本文用^(99m)Tc-GH亲肿瘤扫描法,对15例恶性肿瘤(肺癌7例,肝癌6例,肝血管肉瘤和胆管细胞癌各1例)和19例肝、肺良性病变进行扫描显像。15例恶性肿瘤中13例阳性,2例假阴性,诊断符合率为85.7%。19例良性病变,18例阴性,1例假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5.2%。本法对肝、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安全、无创、简便、特异的诊断技术,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放射性核素扫描 葡庚糖酸钠/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蒙秋华 龙莉玲 《医学文选》 2005年第3期428-430,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 诊断价值 磁共振 诊断和鉴别诊断 占位性病变 肝扫描 一次屏气 快速序列 核素扫描 MRI 观察表
下载PDF
微机扫描彩色显象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黄松柏 诸南芳 +1 位作者 戴廷恩 王峰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核显象、X射线显象和超声显象是现代医学三大主要影象诊断法。X射线与超声波只能显示组织密度差别,得到解剖影象。核显象能借助放射性核素与组织器官发生特定的生物学作用而独具特色,不仅能显示脏器的形态结构,而且能反映其功能,即形态... 核显象、X射线显象和超声显象是现代医学三大主要影象诊断法。X射线与超声波只能显示组织密度差别,得到解剖影象。核显象能借助放射性核素与组织器官发生特定的生物学作用而独具特色,不仅能显示脏器的形态结构,而且能反映其功能,即形态功能显象。但由于核素衰变的统计学特性和成象系统的物理限制,影响了核素图象质量,使图象模糊,噪声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扫描 肝扫描 血池扫描 微机扫描彩色显象
下载PDF
扶正化瘀胶囊对抗病毒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调节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眉 徐列明 《肝脏》 2017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抗病毒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分泌、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3例,将其分为扶正化瘀组(FZHY组)30例,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抗病毒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分泌、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3例,将其分为扶正化瘀组(FZHY组)30例,均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33例,均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1年后分别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程度(肝硬度扫描,FibroScan),肝功能(ALT、AST、Alb、TBil)。比较3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α、IL-1β、IL-4、IL-6、IL-8、IL-10、IL-13、MCP-1、INF-γ、TNF-α、TGF-β1)表达。结果较治疗前FZHY组患者ALT(36.00±19.74 vs 22.82±9.32)IU/L、AST(48.08±26.38 vs 34.47±17.14)IU/L显著下降(P<0.05,P<0.01)。FZHY组肝硬度有所下降(22.53±20.80 vs 14.28±10.40)kPa(P<0.05)。治疗后,FZHY组患者TGF-β1(1107.12±414.36 vs 512.24±219.36)pg/mL,IL-13(33.23±17.95 vs 13.58±17.93)pg/mL显著下降(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可以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抗病毒有效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胶囊 乙型硬化 细胞因子 硬度扫描
下载PDF
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社会经济学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艳 康海燕 +5 位作者 叶立红 王晓静 郭立杰 张巍 耿惠杰 赵子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6期4026-4028,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恩替卡韦与进口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水平及肝纤维化扫描的影响,以评价国产恩替卡韦的疗效及社会经济学价值。方法将15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 目的观察国产恩替卡韦与进口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V DNA、乙肝五项定量水平及肝纤维化扫描的影响,以评价国产恩替卡韦的疗效及社会经济学价值。方法将15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国产恩替卡韦口服,对照组给予进口恩替卡韦口服,观察12,24,48,96,144周时HBs Ag定量、HBeAg定量、HBV DNA定量、ALT、肝纤维化扫描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12,24,48,144周时HBs Ag定量、HBeAg定量、HBV DNA定量、ALT、肝纤维化扫描逐渐下降(P均<0.05),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从患者HBV DNA阴转指标评价,治疗组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国产及进口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抗纤维化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两者疗效相当,但国产恩替卡韦价格低于进口恩替卡韦,具有更高的的社会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恩替卡韦 HBSAG定量 HBEAG定量 HBV—DNA定量 纤维化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