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中维生素A含量
1
作者 苗会娟 徐艳梅 +2 位作者 王茉莉 郝丽娟 高燕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氧化锌鱼肝油软膏中维生素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样品中的维生素A,色谱柱为Waters silica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97∶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氧化锌鱼肝油软膏中维生素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正己烷提取样品中的维生素A,色谱柱为Waters silica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997∶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维生素A醋酸酯的活性单位浓度在1.43~28.60 IU/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检测限为30μg/g,定量限为100μg/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3.0%;加样回收率为95.76%,RSD为3.58%(n=6)。3批样品中维生素A的含量分别为760.34,794.62,747.67 IU/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氧化锌鱼肝油软膏中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 维生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己烷提取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鱼肝油联合抗菌敷料在哺乳期乳头皲裂中的应用
2
作者 唐海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9-0011,共3页
探讨鱼肝油联合抗菌敷料在哺乳期乳头皲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产期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鱼肝油联合抗菌敷料联合干预方案,观... 探讨鱼肝油联合抗菌敷料在哺乳期乳头皲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产期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鱼肝油联合抗菌敷料联合干预方案,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哺乳期乳头皲裂愈合状况。结果 实验组42例产妇在哺乳期乳头皲裂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第3天两组产妇乳头皲裂愈合状况比较,P>0.05,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而第5天、第7天比较实验组产妇乳头皲裂愈合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菌液体敷料在清洁乳头、乳晕周围破损皮肤的同时,杀菌消毒,且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产妇乳头、乳晕皮肤干燥。而鱼肝油AD制剂纯天然、无污染、是婴幼儿必需补充的制剂,且气味清晰,深受婴幼儿喜欢,不会因为气味异常而影响下次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两组方案联合使用可明显促进产妇哺乳期乳头皲裂愈合,经济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油 抗菌敷料 哺乳期 乳头皲裂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为获取鱼肝油和鱼肉所进行的捕捞导致深海鲨、鳐鱼数目锐减
3
《海洋世界》 2024年第4期9-9,共1页
深海是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被认为是人类活动难以触及的最后一个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底护所,它也是地球环境中最少被研究的领域之一。因此,人们尚未对深海中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过全面评估。尽管国际社会承诺会对世界上... 深海是地球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被认为是人类活动难以触及的最后一个自然的生物多样性底护所,它也是地球环境中最少被研究的领域之一。因此,人们尚未对深海中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过全面评估。尽管国际社会承诺会对世界上30%的海洋给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肝油 深海 全面评估
下载PDF
规模鸡场如何正确选用鱼肝油
4
作者 汤洪远 于朋涛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0期110-110,共1页
鱼肝油具有促进钙、磷吸收,修复黏膜组织(肠道、呼吸道、输卵管),提高免疫力与生殖功能,增强机体抗病力的功效。机体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D3,饲料中维生素D3不足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夏季高产鸡采食量低就会透支骨骼血钙以形成蛋壳,从而... 鱼肝油具有促进钙、磷吸收,修复黏膜组织(肠道、呼吸道、输卵管),提高免疫力与生殖功能,增强机体抗病力的功效。机体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D3,饲料中维生素D3不足影响钙的吸收与利用。夏季高产鸡采食量低就会透支骨骼血钙以形成蛋壳,从而引起蛋鸡瘫痪与蛋壳质量问题,青年鸡体重不达标,光照时间长、过早开产、瘫痪、软蛋及免疫力差易发病,必须长期添加。1鱼肝油使用存在的误区追求低价格与立竿见影的效果;石粉或贝壳粉可以代替鱼肝油;产一枚鸡蛋所需要的钙30%来源于骨骼,70%来源于饲料,蛋鸡中后期出现瘫痪、产软蛋等问题后再使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蛋壳质量 肝油 高产鸡 青年鸡 贝壳粉 生殖功能 磷吸收
下载PDF
鱼肝油食品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黄海枫 范奕辉 +2 位作者 夏鑫 陈力 胡志山 《食品界》 2024年第8期126-128,共3页
鱼肝油作为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天然产品,在食品和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鱼肝油生产工艺存在一些不足,如原料破坏严重、萃取和精制效率低下、产品氧化稳定性差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鱼... 鱼肝油作为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天然产品,在食品和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鱼肝油生产工艺存在一些不足,如原料破坏严重、萃取和精制效率低下、产品氧化稳定性差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鱼肝油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鱼肝油生产工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稳定性 肝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产工艺优化 可持续发展理念 绿色化学 营养成分 医药领域
下载PDF
基于市售样品鱼肝油乳微生物质量分析与评价
6
作者 郑孝贤 王海龙 +3 位作者 詹清 周阿容 林梦丹 揭小玲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0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考察分析市售鱼肝油乳的微生物负载,评估产品污染微生物风险,为规范鱼肝油乳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中的方法测定鱼肝油乳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大肠埃希菌,并对检出的污染菌进行菌... 目的考察分析市售鱼肝油乳的微生物负载,评估产品污染微生物风险,为规范鱼肝油乳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中的方法测定鱼肝油乳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大肠埃希菌,并对检出的污染菌进行菌株鉴定分型。结果2个生产企业27个批次样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有26个批次样品合格,1个批次样品霉菌和酵母菌超标,经鉴定超标样品污染微生物为葡糖醋杆菌。样品中分离的微生物经鉴定为共15种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微球菌属和微杆菌属。结论鱼肝油乳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应关注来自原辅料、生产环境以及人员的微生物控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油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质量分析
下载PDF
鱼肝油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疗效及皮肤屏障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颖 高春芳 +2 位作者 付桂莉 柯欢 杨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856-861,共6页
目的研究鱼肝油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疗效及对患儿皮损皮肤屏障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ACD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治疗,试验组给予鱼肝油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 目的研究鱼肝油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疗效及对患儿皮损皮肤屏障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ACD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治疗,试验组给予鱼肝油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主客观症状评分及皮肤屏障功能指标[角质层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及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的变化,以及两组疗效。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试验组临床疗效与角质层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及TEWL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局部烧灼感、瘙痒、丘疹、红斑等症状体征评分及水疱数目均较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表皮油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较前升高(P<0.05),TEWL则较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项皮肤屏障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2.50%vs.75.00%,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与表皮油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呈正相关(r_(s)=0.496,0.438,P<0.05),与TEWL水平呈负相关(r_(s)=-0.483,P<0.05)。结论鱼肝油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ACD,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病灶症状,修复损伤皮肤屏障,优于单用地奈德乳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肝油软膏 地奈德乳膏 皮肤屏障
下载PDF
大鲵肝油的酶解法制备工艺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8
作者 陈彦婕 唐嘉诚 +3 位作者 宫萱 黄可承 单钱艺 包建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为提高大鲵下脚料的综合利用价值,以人工养殖大鲵肝脏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大鲵肝油。先对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再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液固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大鲵肝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大鲵... 为提高大鲵下脚料的综合利用价值,以人工养殖大鲵肝脏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大鲵肝油。先对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再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液固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大鲵肝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大鲵肝油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精炼前后大鲵肝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鲵肝油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选用木瓜蛋白酶、pH 6.5、液固比2.5∶1、酶添加量2100 U/g、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65℃,在此条件下大鲵肝油提取率为79.92%;粗制大鲵肝油的酸值(KOH)为5.73 mg/g,过氧化值为1.04 mmol/kg,碘值(I)为124.60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75%;精制大鲵肝油的酸值(KOH)为0.93 mg/g,过氧化值为0.43 mmol/kg,碘值(I)为129.40 g/100 g,共检出1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5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3.88%。使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提取大鲵肝油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提取率高,所得大鲵肝油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肝油 酶解法 响应面法 理化性质 脂肪酸
下载PDF
鱼肝油微囊的制备与表征
9
作者 吴雅雯 张宇婷 +3 位作者 周蓉 何雅婷 李玉梅 吕立华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90-93,共4页
采用复凝聚法来制备鱼肝油微胶囊,主要使用阿拉伯胶和明胶作为壁材,研究了鱼肝油微囊的形态以及粒径分布状态,得出成囊条件pH为3.5,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300 r/min,其鱼肝油微囊表面光滑呈圆形,粒径大小较均匀,不粘连,成囊效果最好,包... 采用复凝聚法来制备鱼肝油微胶囊,主要使用阿拉伯胶和明胶作为壁材,研究了鱼肝油微囊的形态以及粒径分布状态,得出成囊条件pH为3.5,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300 r/min,其鱼肝油微囊表面光滑呈圆形,粒径大小较均匀,不粘连,成囊效果最好,包封率为74.98%,载药量为87.86%。制备出的鱼肝油微囊稳定性良好,符合质量评价标准,为鱼肝油的二次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油 复凝聚法 微囊
下载PDF
河鲀肝油中维生素A、D检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黄海枫 夏鑫 范奕辉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3期78-83,共6页
通过实验考察色谱柱、流动相比例、流速大小对维生素A、维生素D检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检测河鲀鱼肝油中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的最佳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色谱条件下,维生素A在0.2~6.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 通过实验考察色谱柱、流动相比例、流速大小对维生素A、维生素D检测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检测河鲀鱼肝油中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的最佳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色谱条件下,维生素A在0.2~6.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5,RSD为1.3%。维生素D在1~2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5,RSD为1%。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有效满足河鲀鱼肝油中维生素A、维生素D含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鲀肝油 维生素A 维生素D 色谱检测
下载PDF
鱼肝油酸钠相对大剂量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64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11
作者 寿柏泉 杨震 +3 位作者 孟昭业 黄大斌 郑洪 丁冠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1-73,共3页
作者采用鱼肝油酸钠相对大剂量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64例,此法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9.27%。文中还就鱼肝油酸钠治疗血管瘤的剂量、间隔期、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作了总结分析,并讨论了鱼肝油酸钠... 作者采用鱼肝油酸钠相对大剂量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64例,此法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9.27%。文中还就鱼肝油酸钠治疗血管瘤的剂量、间隔期、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作了总结分析,并讨论了鱼肝油酸钠治疗血管瘤的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治愈后可能复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血管瘤 肝油酸钠 剂量 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福建近海姥鲨肝油中角鲨烯的分离测定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军 翁幼竹 +2 位作者 苏永全 郑微云 余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6-508,共3页
采用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法分离、检测了福建近海姥鲨 (Cetorhinusmaximus)幼鱼肝脏中角鲨烯含量 ,结果表明 :1)采用正已烷为展开剂的薄层层析法 ,碳氢化合物中角鲨烯的回收率可达 95 % ;2 )姥鲨肝脏中肝油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存在明显的性... 采用薄层层析和气相层析法分离、检测了福建近海姥鲨 (Cetorhinusmaximus)幼鱼肝脏中角鲨烯含量 ,结果表明 :1)采用正已烷为展开剂的薄层层析法 ,碳氢化合物中角鲨烯的回收率可达 95 % ;2 )姥鲨肝脏中肝油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但肝脏和肝油中角鲨烯含量无明显性别差异 ,分别为 0 .31% (♀ )、0 .32 % (♂ )和 0 .4 0 %(♀ )、0 .4 6 % (♂ )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烯 姥鲨 肝油 含量测定 薄层层析法 气相层析法 药用价值 福建近海 分离
下载PDF
5%鱼肝油酸钠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方法的改进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留芳 黎力 +2 位作者 汪鸿志 柴国君 王志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于1987年4月对5%鱼肝油酸钠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大剂量、少点、快速静脉内注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1988年底曾作初步小结,本文将总结1987年4月~1991年11月225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558次硬化治疗结果... 于1987年4月对5%鱼肝油酸钠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大剂量、少点、快速静脉内注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1988年底曾作初步小结,本文将总结1987年4月~1991年11月225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558次硬化治疗结果,对其疗效作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油酸钠 食管 静脉曲张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脾内注射鱼肝油酸钠治疗肝硬变性脾功能亢进13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玉明 左鲁生 +5 位作者 田瑞霞 顾军 童全秀 丁涤非 吴霞 黄继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4-14,共1页
<正>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男11例,女2例,年龄14岁~61岁,肝功能A级4例,B级6例,C级3例,都有食管静脉曲张,脾脏肋下3cm~10cm,常有出血症状、体征18例次。血小板(Pt)数(21~64)×10~9/L,白细胞(WBC)计数(2.4~3.4)×10~9... <正>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男11例,女2例,年龄14岁~61岁,肝功能A级4例,B级6例,C级3例,都有食管静脉曲张,脾脏肋下3cm~10cm,常有出血症状、体征18例次。血小板(Pt)数(21~64)×10~9/L,白细胞(WBC)计数(2.4~3.4)×10~9/L,血红蛋白(Hb)70g/L~135g/L,骨髓穿刺检查排除了血液病,且骨髓中出现相应的外周血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 1.2 方法 Aloka-SSD-256型灰阶超声仪,穿刺探头频率为3.5MHz,G7号穿刺针,50g/L鱼肝油酸钠(S.Mr),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针尖进到脾内确当位置后回抽无血,缓缓注入S.Mr 6mL~16mL,针退至脾包膜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油酸钠 脾功能亢进 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鱼肝油酸钠合用立止血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丽珠 刘少田 +4 位作者 王丽颖 邓新平 李欣越 周英 温晓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5-186,共2页
采用大剂量鱼肝油酸钠行食管曲张静脉内注射治疗大出血,疗效确实。但拔针后注射部位的出血不可避免。为防止或减少出血,我院采用先注射鱼肝油酸钠,停针2-3分钟再注射立止血。并同时退针的方法。共治疗40例,82例次。止血效果... 采用大剂量鱼肝油酸钠行食管曲张静脉内注射治疗大出血,疗效确实。但拔针后注射部位的出血不可避免。为防止或减少出血,我院采用先注射鱼肝油酸钠,停针2-3分钟再注射立止血。并同时退针的方法。共治疗40例,82例次。止血效果好,同时发现注射部位溃疡发生率低,复发出血率低,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药物疗法 肝油酸钠 立止血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敏 黄增琼 +2 位作者 蒋伟哲 黄兴振 陆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0-601,共2页
目的:建立复合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8∶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维生素A进样量在22.068-110... 目的:建立复合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8∶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维生素A进样量在22.068-110.34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肝油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两种剂型的鱼肝油酸钠对ECV-304细胞系病理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屠军波 兰海龙 +3 位作者 杨壮群 张铁良 宋勇 邢喆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鱼肝油酸钠的普通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ECV-304细胞系的病理作用。方法以ECV-304细胞系为实验对象,分别加入鱼肝油酸钠的普通剂型和脂质体剂型,通过对比形态学(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活性(MTT法)及流... 目的对比研究鱼肝油酸钠的普通剂型和脂质体剂型对ECV-304细胞系的病理作用。方法以ECV-304细胞系为实验对象,分别加入鱼肝油酸钠的普通剂型和脂质体剂型,通过对比形态学(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活性(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来探讨不同剂型对ECV-304细胞系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普通剂型组出现细胞水肿、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染色质絮状化等坏死性变化;脂质体剂型组中染色质出现了新月状边集,碎裂并向胞膜移动,形成凋亡小体。细胞活性测定显示普通剂型组活细胞数目下降速度快;脂质体剂型组活细胞数目下降速度较慢。脂质体剂型组PI染色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出现典型亚二倍峰。结论鱼肝油酸钠普通剂型表现为剧烈的毒性作用,呈现坏死性变化;而鱼肝油酸钠脂质体剂型对ECV-304细胞系表现为渐进性的缓释作用,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油酸钠 脂质体 血管瘤 ECV-304细胞系
下载PDF
灰星鲨肝油中角鲨烯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和 阮栋梁 李玉帼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35,共2页
应用硝酸银-硅胶薄层色谱的分离技术从灰星鲨肝油的烃类部分分离得到角鲨烯纯样品(99.9%),并用MS,~1H-NMR,^(13)C-NMR对其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灰星鲨 肝油 角鲨烯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曲安奈德与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鑫 范小平 +3 位作者 向学熔 管小琴 万朝霞 蒋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或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2人),实验组采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擦鱼肝油。比较2组患者初诊和治疗1周后...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或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2人),实验组采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擦鱼肝油。比较2组患者初诊和治疗1周后的疼痛指数VAS值及3周后的综合判定疗效。结果:实验组1周后疼痛指数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中,实验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实验组粘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黏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曲安奈德较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肝油 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下载PDF
聚桂醇注射液与鱼肝油酸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坛辀 林若阳 +1 位作者 韩清锡 黄智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注射液与5%鱼肝油酸钠胃镜直视下注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126例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3例,分别应用聚桂醇注射液及5%鱼肝油酸钠在胃镜直视下对食管曲张静脉... 目的探讨国产聚桂醇注射液与5%鱼肝油酸钠胃镜直视下注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126例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3例,分别应用聚桂醇注射液及5%鱼肝油酸钠在胃镜直视下对食管曲张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急诊止血率、再发出血率、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急诊止血率、再发出血率和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聚桂醇注射液组副作用明显低于鱼肝油酸钠组。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与5%鱼肝油酸钠相比,其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而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5%鱼肝油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注射液 肝油酸钠 食管静脉曲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