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2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鞘膜腔内药物注射疗法的并发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献良 张二划 +1 位作者 侯广军 黄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6-236,共1页
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一般不能自愈.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效果可靠,手术简单易行.但因家长惧怕手术,近年又有药物注射治愈的报道,使部分患儿接受药物局部注射疗法,尤其在农村地区,但该法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少有报道.... 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一般不能自愈.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效果可靠,手术简单易行.但因家长惧怕手术,近年又有药物注射治愈的报道,使部分患儿接受药物局部注射疗法,尤其在农村地区,但该法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少有报道.本文结合我院所见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膜腔内药物注射疗法 并发症 小儿 鞘膜积液 腹股沟斜疝
下载PDF
重型药物性肝炎临床分析及其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措施
2
作者 吴春玲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1期99-100,共2页
已有报道称有500~1000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炎,近年来,随着应用于人群的药物种类不断扩大,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药物性肝炎患者也明显增多,文献报道药物性肝炎约占所有药物损害患者的10%~15%。逐年上升的重型药物... 已有报道称有500~1000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炎,近年来,随着应用于人群的药物种类不断扩大,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药物性肝炎患者也明显增多,文献报道药物性肝炎约占所有药物损害患者的10%~15%。逐年上升的重型药物性肝炎,正在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做好重型肝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帮助医师及时有效实行综合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药物肝炎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临床分析 肝炎患者 药物种类 药物损害 重型肝炎
下载PDF
药物输注装置作肝癌局部化疗的并发症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晓华 王义 +1 位作者 侯凯生 魏新豪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69-73,共5页
本文总结66例肝癌使用药物输注装置作肝动脉或门静脉灌注化疗过程中发生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占48.5%,血小板减少占37.9%,恶心、呕吐、纳差占43.9%。并发症有29例,发生率43.9%,内有... 本文总结66例肝癌使用药物输注装置作肝动脉或门静脉灌注化疗过程中发生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毒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占48.5%,血小板减少占37.9%,恶心、呕吐、纳差占43.9%。并发症有29例,发生率43.9%,内有急性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10例(15.2%)、导管堵塞5例(7.5%)、药液外漏4例(6.1%)、药囊周围积血、积液4例、药囊感染3例(4.5%)和导管移位、急性胰腺炎、肝动脉闭塞各1例。作者讨论了药物输注装置常见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药物输注装置 并发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癌症药物治疗中的心血管并发症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胜 臧爱华 付小玉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药物的心血管毒性与药物和患者本身的因素有关。多个药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增加心血管毒性。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监测抗癌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改变药物的给药模式或应用相关药物可使毒性最小化,停止抗癌药物可能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心血管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罗敏教授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敏 《中国医刊》 CAS 2000年第8期2-5,共4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药物疗法 罗敏 促胰岛素分泌剂
下载PDF
超声波药物导入结合针刺改善脊髓损伤下肢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媚 伊璠 +1 位作者 殷沿滢 王立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药物导入联合针刺治疗对脊髓损伤下肢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下肢并发症的患者40例,应用单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20例,应用超声波药物导入联... 目的探讨超声波药物导入联合针刺治疗对脊髓损伤下肢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下肢并发症的患者40例,应用单盲法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20例,应用超声波药物导入联合针刺治疗,应用血管彩超、生活质量量表(WHOQOL)、痉挛状态量表(Ashworth)观察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腘动脉血流分别为(42.1±5.1)cm/s、(36.5±6.5)cm/s;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74.3±9.8)分和对照组(66.5±9.71)分,痉挛状态评分治疗组(9.14±2.6)分和对照组(11.7±3.1)分,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药物导入结合针刺治疗脊髓损伤下肢并发症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药物导入 针刺疗法 脊髓损伤下肢并发症 痹证
下载PDF
生化汤加味防治药物流产并发症70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宪 刘波涛 《中医研究》 2009年第7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药物流产 并发症/中医药疗法 生化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对预防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综合意义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庆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5期1966-1967,1979,共3页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有效预防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可靠方法,从而为临床肺结核的相关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文所选取的肺结核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并入院治疗的相关患者,全部患者共计196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有效预防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可靠方法,从而为临床肺结核的相关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文所选取的肺结核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并入院治疗的相关患者,全部患者共计196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成立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98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肝泰乐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本次研究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后的结核药物性肝炎发生情况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药物性肝炎发生率,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性肝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15 1,P=0.047 9);(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847 5,P=0.015 6)。结论:在临床针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抗痨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序贯疗法 结核 药物肝炎
下载PDF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鸡尾酒疗法”
9
作者 介思 《河北中医》 2011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目前,糖尿病中医治疗的重点已经从控制血糖向防治各种慢性并发症转移。大量研究表明,脉络闭阻可能是各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病机的共同环节和基础。因此,在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时,改善脉络闭阻状态,即通脉活络可作为治疗的总体原则... 目前,糖尿病中医治疗的重点已经从控制血糖向防治各种慢性并发症转移。大量研究表明,脉络闭阻可能是各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医病机的共同环节和基础。因此,在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时,改善脉络闭阻状态,即通脉活络可作为治疗的总体原则。所谓鸡尾酒,就是将各种不同性质、口味的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活络 糖尿病并发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缩、扩血管药物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吴新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0年第B1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血管收缩剂 血管扩张剂 肝炎肝硬化 并发症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药物疗法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智勇 郭亚兵 侯金林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4期252-255,共4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药物疗法 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核苷类似物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祛瘀生新汤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海然 《吉林中医药》 2000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祛瘀生新汤 药物流产 术后并发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疗法致亚急性重症药物性肝炎死亡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正平 周龙祥 宋浩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5-195,共1页
关键词 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 三联疗法 亚急性重症药物肝炎 死亡 药物不良反应 抗结核治疗
下载PDF
针刺治疗药物流产并发症124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华 李咸敏 蒋秀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流产 终止妊娠 并发症 产后出血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肝癌与腹腔肿瘤动脉化疗栓塞疗法及其并发症
15
作者 陈宏志 蒋清华 +2 位作者 黄尚达 陈哨辉 张德昌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4年第4期319-319,共1页
近年,我院先后对29例中晚期肝癌及腹腔(腹膜后)巨大肿瘤选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同时亦发生少见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癌 腹膜腔肿瘤 药物疗法 栓塞疗法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症肝炎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振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7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肝炎 药物治疗 常见并发症 多脏器衰竭 肝功能衰竭 临床重症 病理基础 医学领域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乙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芳兵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2期1515-1515,1427,共2页
乙型肝炎(乙肝)在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中流行,但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属散发.我国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目前,中国人口中有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会引起肝脏病变,乙肝可引起肝硬化... 乙型肝炎(乙肝)在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中流行,但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属散发.我国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目前,中国人口中有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会引起肝脏病变,乙肝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对乙肝的防治以疫苗接种为主,治疗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要辅助治疗,避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辅助治疗 熊去氧胆酸 乙肝病毒携带者 并发症 中国人口 肝脏病变 药物治疗
下载PDF
1例血浆置换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爱辉 吴俊满 温丹桐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3期239-239,共1页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脏经过生物转化而清除。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对肝脏的作用,造成肝脏损害和病变。据统计,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和药物热。药物性肝病可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5%[1]。近年的...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脏经过生物转化而清除。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对肝脏的作用,造成肝脏损害和病变。据统计,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和药物热。药物性肝病可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5%[1]。近年的资料表明,植物药、中药和草药所引起的肝损害也颇多见。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内源性肝毒性和特异性反应。血浆置换术(PE)是用人工方法清除血液循环中因肝功能衰竭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肝炎 血浆置换术 临床观察 综合疗法 药物性肝病 肝脏损害 护理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19
作者 叶金朝 熊方武 《医药导报》 CAS 1992年第1期10-12,共3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固然可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但不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诸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角膜上皮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均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胰岛素治疗固然可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但不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并发症,诸如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角膜上皮病变、神经病变、肾脏病变、微血管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均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现在发现许多药物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上有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是一种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依赖酶,可将葡萄糖还原成山梨醇,再经山梨醇脱氢酶脱氢变成果糖。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糖尿病并发症与多醇代谢(多醇代谢是指葡萄糖、木糖、木酮糖等单糖的羰基被还原分别生成山梨醇,半乳糖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电针治疗药物流产并发症124例
20
作者 曹华 李感敏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27,共1页
因采用米非司酮流产后并发出血时间延长124例。取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地机、石门穴,每次选3~5个穴,接电针治疗仪。经治疗5次后,痊愈80例,占64%,总有效率为92%。提示子宫内有残留物者疗效差。
关键词 药物流产 并发症 电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