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红色基G”致亚急性中毒性肝病3例的护理
1
作者 苏青 朱秀莲 周瑞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935-1935,共1页
关键词 肝疾病/化学诱导/护理 甲苯胺类/中毒 人类
下载PDF
四氯化碳诱导鼠肝组织血管病变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严家春 马勇 +1 位作者 陈文笔 徐长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CCl_4诱导鼠肝内血管病变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LF)及肝硬变(LC)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SD(?)6月龄鼠50只,随机分成2组,40只用于造模,10只为对照。实验鼠以剂量3mL/kg,皮下多点注射,500mL/LCCl_4(用液状石蜡配制),2次/wk,对照... 目的研究CCl_4诱导鼠肝内血管病变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肝纤维化(LF)及肝硬变(LC)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SD(?)6月龄鼠50只,随机分成2组,40只用于造模,10只为对照。实验鼠以剂量3mL/kg,皮下多点注射,500mL/LCCl_4(用液状石蜡配制),2次/wk,对照组不处理。分别于实验2,5,8,12wk解剖造模鼠10只,作冰冻及石蜡切片观察。对照鼠方法同上。结果实验2wk鼠体质量略下降而肝质量增加,5wk始肝质量下降,至8wk~12wk最明显(P<0.01),且肝表面伴结节形成,组织学证实已发生LC。在LC的发展中肝内血管病变起引爆和桥梁作用,通过血管炎症-血管阻塞-血管增生和改建-血管纤维化而最终形成纤维带,致肝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肝实质变性坏死。结论肝内血管病变是导致LC及肝细胞病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化学诱导 血管疾病 四氯化碳
下载PDF
虫草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方士英 姚宏伟 +4 位作者 李俊 葛金芳 张磊 张骏艳 樊美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观察虫草多糖 (CP)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四氯化碳 (CCl4)和D 氨基半乳糖 (D galactosamine ,D GalN)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 ,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目的 观察虫草多糖 (CP)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四氯化碳 (CCl4)和D 氨基半乳糖 (D galactosamine ,D GalN)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 ,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含量、肝匀浆中超氧歧化酶 (SOD)活力以及丙二醛 (MDA)浓度 ,并作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 虫草多糖 (12 5、2 5 0、5 0 0mg/kg)ig给药明显降低CCl4和D GaLN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和AST水平 ,抑制肝匀浆中上升的MDA水平和升高过低的SOD活性。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化学 多糖类/药理学 疾病/化学诱导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2
4
作者 詹可顺 王华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Cl4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和肝匀浆MDA、SOD、GSH-Px含量,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白芍总苷(60、120、2...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Cl4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和肝匀浆MDA、SOD、GSH-Px含量,HE染色法对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白芍总苷(60、120、240mg/kg)灌胃给药均能降低血浆中升高的转氨酶水平,病理检查也发现其可明显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同时发现白芍总苷可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MDA水平,使降低的肝匀浆SOD、GSH-Px酶活性升高。结论白芍总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自由基、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化学诱导 疾病/预防和控制 白芍/药理学
下载PDF
橙皮苷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为 刘娟 +1 位作者 刘干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橙皮苷(HDN)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探讨橙皮苷(HDN)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D-GalN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并作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病理学切片显示HDN能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病变范围与程度,使炎细胞浸润减少;并且HDN能降低D-GalN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TNF-α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抑制IL-1βmR-NA表达。结论 HDN对D-GalN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抑制IL-1βmRNA表达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化学诱导 疾病/预防和控制 黄酮类/药理学
下载PDF
95%肝切除与药物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钟 黄华 +2 位作者 吴振宇 祝文彩 李根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理想的大鼠急性肝衰竭 (AHF)模型建立方法。方法 SD大鼠 3 6只随机分为 3组 :(1)改良手术诱导组 ,切除约 95 %肝脏组织 ,术中经中叶肝静脉注入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10ml/kg体重 ;(2 )传统手术诱导组 ,术中不行中叶肝静... 目的 探讨一种理想的大鼠急性肝衰竭 (AHF)模型建立方法。方法 SD大鼠 3 6只随机分为 3组 :(1)改良手术诱导组 ,切除约 95 %肝脏组织 ,术中经中叶肝静脉注入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10ml/kg体重 ;(2 )传统手术诱导组 ,术中不行中叶肝静脉穿刺注射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其余手术方法同改良手术组 ;(3 )药物诱导组 ,给予D -氨基半乳糖 (D gal) 1.2g/kg腹腔注射。观察手术死亡率、建模后 2 4h大鼠存活率、血谷丙转氨酶 (ALT)、血氨 (NH3)、总胆红素 (TB)和血糖 (BG )。结果 传统手术诱导组手术死亡率高于改良手术组死亡率 (3 3 .3 %∶0 % ) ,改良手术诱导组、传统手术诱导组、药物诱导组大鼠建模成功后 2 4h存活率分别为 0 % ,0 % ,2 5 % ,改良手术诱导组ALT和NH3水平显著高于药物诱导组 (P <0 .0 5 ) ,TB和BG水平低于药物诱导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通过改进的 95 %肝切除术可建立较理想的大鼠AHF模型 ,术中经中叶肝静脉注入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可减少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衰竭/化学诱导 切除术 氨基半乳糖/副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玉屏风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方军 李俊 王佳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D-氨基半乳糖(D-Gal)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YPF-P对D-Ga... 目的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D-氨基半乳糖(D-Gal)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以及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YPF-P对D-Gal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经预防给药7d后,采用D-Gal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及肝匀浆中SOD、GSH、MDA含量,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肝细胞中TNF-α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YPF-P(200mg/kg)能显著降低D-Gal诱导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指数;降低血清中升高的ALT、AST含量;升高肝匀浆中降低的SOD活性和GSH水平,降低升高的MDA含量;抑制肝细胞中TNF-α表达,减轻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YPF-P对D-Gal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化学诱导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质过氧化作用/药物作用
下载PDF
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四海 楚雍烈 刘恩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和角蛋白8可能参与肝损伤过程的机制。方法:取ICR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A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2周(6%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300μl/kg体重,每周3次);B组接受... 目的:探讨角蛋白8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表达和角蛋白8可能参与肝损伤过程的机制。方法:取ICR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A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2周(6%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300μl/kg体重,每周3次);B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4周;C组接受四氯化碳处理6周;D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在最后一次注射四氯化碳的第3天,过量麻醉处死后取材。依次分离脾脏、双肾和心脏等重要脏器并称重。提取肝脏总RNA、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角蛋白8的表达变化。结果:四氯化碳处理导致肝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增高,第0、2、4和6周分别为5.60%、6.87%、7.83%和7.7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重量和体重的比值也增高(P<0.05)。HE染色显示,肝损伤程度随四氯化碳处理时间延长而加重。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角蛋白8在肝脏的表达随四氯化碳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在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中,角蛋白8的表达水平和肝损伤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呈正相关。角蛋白8的细胞内积累可能是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疾病模型 动物 疾病 化学诱导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来氟米特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Cyt.P450酶含量及CYP2E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安平 李俊 +1 位作者 吕雄文 司洪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作用前后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t.P450)、细胞色素b5(Cyt.b5)含量及P4502E1(CYP2E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作用前后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t.P450)、细胞色素b5(Cyt.b5)含量及P4502E1(CYP2E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t.P450)和细胞色素b5(Cyt.b5)含量,RT-PCR法检测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mRNA表达水平,并作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Lef明显降低CCl4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匀浆MDA含量;提高GSH含量并提高肝微粒体Cyt.P450、Cyt.b5含量;抑制CYP2E1 mRNA表达;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结论Lef治疗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可能与其诱导肝微粒体Cyt.P450表达,抑制CYP2E1 mRNA转录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化学诱导 疾病/治疗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细胞色素P450 CYP2E1 异恶唑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非 宋育林 许建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腹腔注射TAA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急性肝损伤模型(M)组,异甘草酸镁阳性对照(C)组,和低、中、高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腹腔注射TAA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急性肝损伤模型(M)组,异甘草酸镁阳性对照(C)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替米沙坦干预(T1、T2、T3)组,每组20只。生化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光镜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 M组血清转氨酶、肝脏病理学评分及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明显高于N组(P<0.01),但两组肝脏组织Ang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比较,C、T1、T2和T3组血清转氨酶、肝脏病理学评分下降,T2、T3组肝脏组织AngⅡ含量升高(P<0.01),C、T1、T2、T3组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增高(P<0.01)。T1组血清转氨酶高于C组(P<0.01);T2、T3组肝脏组织AngⅡ含量高于C组(P<0.01);T1组肝脏病理学评分高于C组,T3组肝脏病理学评分低于C组;T1、T2组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低于C组(P<0.01),T3组肝细胞PC-NA标记指数高于C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TA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肝脏局部组织的AngⅡ,促进肝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硫代乙酰胺/副作用 疾病/化学诱导 再生 大鼠
下载PDF
思美泰治疗药物性肝病20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兴祥 邱(火享)功 +3 位作者 江南 刘玉萍 唐荣珍 吴佳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807-807,共1页
本文对1998/1999年收治的药物性肝病40例进行治疗观察,评价思美泰对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6.65岁±18.98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7.7岁±20.15岁.诊断标准... 本文对1998/1999年收治的药物性肝病40例进行治疗观察,评价思美泰对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6.65岁±18.98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7.7岁±20.15岁.诊断标准见文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 药理学 疾病 化学诱导 药物疗法
下载PDF
36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李健 程香普 +1 位作者 崔静 段芳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16-217,220,共3页
目的分析36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根据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实验、血清标志以及停药后的效应作出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肝病的有关药物中,抗结核病药占27.8%,解热... 目的分析36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根据患者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实验、血清标志以及停药后的效应作出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肝病的有关药物中,抗结核病药占27.8%,解热镇痛抗炎药占25%,抗肿瘤类药占8.3%,中草药类占8.3%,抗菌药占5.6%,抗真菌药占5.6%。其它类药包括性激素类、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降血糖药、抗甲状腺药。临床病理分型:34例急性药物性肝病,其中肝细胞损伤型(包括肝炎型、脂肪肝型)28例,胆汁淤积型2例,混合型4例;慢性药物性肝病2例。经停药后治疗,大部分病例痊愈,1例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化学诱导 诊断
下载PDF
芪术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绍能 姚乃礼 +2 位作者 殷海波 王勒渝 解荣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人血白蛋白免疫致敏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芪术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治疗,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时取肝组织,HE及Masson方法染色,并用MPEAS-500型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人血白蛋白免疫致敏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芪术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治疗,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时取肝组织,HE及Masson方法染色,并用MPEAS-500型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芪术颗粒治疗各组在治疗1个月或是治疗3个月时,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3个月时其胶原相对含量与治疗1个月时比较有时效相关性。结论芪术颗粒能促进模型大鼠肝组织胶原的降解,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术颗粒 药理学 纤维化 化学诱导 白蛋白类 副作用 治疗 疾病模型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二氯化镧对小鼠肝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东 邹仲之 +1 位作者 朱秀雄 陈爱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438-440,共3页
本研究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三氯化镧(LaCl_3)对小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LaCl_32天后,1mg/kg·w组枯否氏细胞中仅见镧沉积形成的致密体;5mg/kg·w组镧进一步沉积于肝细胞;20mg/kg·w组出现肝细... 本研究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三氯化镧(LaCl_3)对小鼠肝脏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注射LaCl_32天后,1mg/kg·w组枯否氏细胞中仅见镧沉积形成的致密体;5mg/kg·w组镧进一步沉积于肝细胞;20mg/kg·w组出现肝细胞广泛的变性及坏死,且于给药后 72h左右动物死亡;80mg/kg·w组除糖原减少外,肝脏结构无著变。静注 10天后,1mg/ks·w组、5mg/kg·w组组肝细胞恢复正常,80ms/kg·w组可出现小叶内点状坏死,局部糖原消失。腹腔注射,80mg/kg·w组于第10天可出现肝小叶内点状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疾病 化学诱导
下载PDF
葡醛内酯对小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及其所致肝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志红 孙晓莉 南鹏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 研究葡醛内酯对昆明种小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影响及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肝损害有无保护作用 .方法 给昆明种小鼠 ip 1 50 mg· kg-1 对乙酰氨基酚及葡醛内酯观察小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速率的改变 .用诱导给药及同时给药法 ip... 目的 研究葡醛内酯对昆明种小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影响及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肝损害有无保护作用 .方法 给昆明种小鼠 ip 1 50 mg· kg-1 对乙酰氨基酚及葡醛内酯观察小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速率的改变 .用诱导给药及同时给药法 ip与对乙酰氨基酚等剂量的葡醛内酯观察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肝损害的影响 .结果 葡醛内酯对昆明种小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无影响 ,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的肝损害也无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醛内酯 醋氨酚 疾病 化学诱导 代谢 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义国 闫明先 +1 位作者 刘倩 李洪臻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9期832-833,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试验、停药后的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药类占39.13%、抗结核14...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8例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服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试验、停药后的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中药类占39.13%、抗结核14.49%、抗生素占9.42%、皮肤科用药占7.97%、免疫抑制剂占12.31%、解热止痛剂占3.62%、神经系统占4.35%、消化系统占2.90%、化疗药占2.90%、内分泌和代谢药占2.17%、其他占0.72%。临床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占36.2%、胆汁淤滞型占40.5%、混合型占23.3%。 结论:抗菌素引起的肝损害减少,中药引起的增加,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化学诱导 诊断 病因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19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嘉屿 吴红梅 +3 位作者 张方信 康生朝 马强 赵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55-1555,共1页
关键词 疾病/化学诱导 /损伤
下载PDF
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晔 许戈良 +3 位作者 荚卫东 任维华 胡闻 刘文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观察在大鼠诱发性肝癌中有无血管生成拟态(VM)现象,并研究其与肝癌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联合诱导的具有转移潜能的♂SD大鼠肝癌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 目的观察在大鼠诱发性肝癌中有无血管生成拟态(VM)现象,并研究其与肝癌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联合诱导的具有转移潜能的♂SD大鼠肝癌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描述VM现象。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肝内转移播散的♂SD大鼠诱发性肝癌动物模型,在肝癌模型标本中观察到VM现象。分化级别低的肝癌组织比分化级别高的肝癌组织中VM现象多见,两组阳性率分别为6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2,P<0.05);在有肝内播散转移的肝癌组织标本中VM现象较无转移的肝癌组织标本多见,VM阳性率分别为6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5)。结论在DEN联合NMOR诱导的♂SD大鼠肝癌模型中存在VM现象,该现象与诱发性肝癌分化程度、肝内侵袭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 实验性/化学诱导 肿瘤/病理学
下载PDF
调肝颗粒剂对CCl_4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秋云 丁相海 +7 位作者 刘绍能 章红英 钱英 黄娟 高连印 付修文 杜宇琼 谭勇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6期476-478,487,共4页
目的观察调肝颗粒剂对大鼠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调肝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即观察组)和甘利欣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灌服调肝颗粒剂3g/kg、1.5g/kg、0.75g/kg,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灌服... 目的观察调肝颗粒剂对大鼠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调肝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即观察组)和甘利欣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灌服调肝颗粒剂3g/kg、1.5g/kg、0.75g/kg,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灌服甘利欣0.5mg/kg,每日1次。给药3天后,用CCL4肝损伤法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用药45天后测定血清AST、ALT、ALB、GL0含量,并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状况,计算光镜下的肝损伤指数。结果用药预防后:观察组AST、ALT含量比模型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甘利欣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观察,观察组的肝损伤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与甘利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下的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组胞浆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轻度肿胀,或可见嵴断裂现象,比模型组肝细胞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其减轻的程度与甘利欣对照组相近。结论调肝颗粒剂能降低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ST、ALT含量,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模型模型大鼠肝组织损伤的病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剂 药理学 CCLA 化学诱导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凯西莱对抗痨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盖美茹 韩凤琦 臧珂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凯西莱 抗痨药物性损害 疗效观察 疾病 化学诱导 治疗 抗结核药 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