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c1在肝癌细胞株生长和侵袭中的意义
1
作者 郑红 张学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证实Rac1在肝癌细胞的生长与侵袭中的意义,寻找可能的肿瘤基因治疗新靶点。方法:特异性抑制Rac1蛋白表达的siRNA干扰肝癌高转移细胞株97-H,观察肝癌高转移细胞株97-H内Rac1表达、细胞生长、肿瘤细胞的活力和体外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目的:证实Rac1在肝癌细胞的生长与侵袭中的意义,寻找可能的肿瘤基因治疗新靶点。方法:特异性抑制Rac1蛋白表达的siRNA干扰肝癌高转移细胞株97-H,观察肝癌高转移细胞株97-H内Rac1表达、细胞生长、肿瘤细胞的活力和体外侵袭力的变化。结果:肝癌高转移细胞株97-H内Rac1表达、细胞生长受抑制,肿瘤细胞的活力和体外侵袭力显著降低。结论:Rac1表达的减少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肝癌高转移细胞株 SIRNA 转移
下载PDF
3种齐墩果酸纳米粒对小鼠HCa-F细胞体外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华 徐红 +4 位作者 安磊 鲍旭 高萌 梅林 田燕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37期3477-3479,共3页
目的:比较齐墩果酸(O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OPN)、O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OPTN)和OA/聚己内酯-聚乳酸-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OPPTN)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HCa-F)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溶... 目的:比较齐墩果酸(O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OPN)、O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OPTN)和OA/聚己内酯-聚乳酸-水溶性维生素E纳米粒(OPPTN)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HCa-F)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比较低、中、高浓度(2.5、10、20μg·mL-1)的OPN、OPTN、OPPTN、OA溶液剂(OS)组和阳性对照(氟尿嘧啶注射液)组对HCa-F细胞培养24、48、72h后的细胞生长抑制率(IR)和3种纳米粒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另设立空白纳米粒(NPs)组、空白组(不加任何物质)、阴性对照组(加入培养液)。结果:浓度分别为2.5、10、20μg·mL-1的OPN组在72h时的IR分别为(42.9±0.9)%、(63.6±1.1)%、(75.4±1.3)%,OPTN组分别为(54.3±1.2)%、(79.2±1.4)%、(92.6±1.5)%,OPPTN组分别为(50.8±0.8)%、(71.7±1.3)%、(83.9±1.2)%,阳性对照组分别为(31.5±0.9)%、(50.3±0.8)%、(60.6±0.9)%。与阳性对照组相同浓度比较,72h时OPN、OPTN、OPPTN组的中、高浓度的IR均明显升高(P均<0.01)。3种纳米粒对HCa-F细胞的IC50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其中OPTN组(8.64、1.39、0.38μg·mL-1)明显小于OPPTN组(11.86、5.52、3.46μg·mL-1)和OPN组(30.27、8.21、5.00μg·mL-1)(P<0.05或P<0.01)。结论:OPTN对HCa-F细胞的IR最高,表明OPTN体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纳米粒 水溶性四氮唑法 细胞生长抑制率 小鼠 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细胞株
原文传递
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高萌 蒋妮 +5 位作者 徐红 张成鸿 关欣 李磊 李镇 田燕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05-608,共4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体外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株(HCA-F)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体内对移植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HCA-F细胞株,MTT法测定10、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氟尿嘧啶、姜黄素... 目的:研究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体外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株(HCA-F)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体内对移植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HCA-F细胞株,MTT法测定10、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氟尿嘧啶、姜黄素混悬液对HCA-F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抽取腹水型肝癌模型小鼠腹水接种于小鼠腋下以复制小鼠移植瘤模型。5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空白温敏凝胶(ETH,0.05 ml/cm3))组、无水乙醇(0.05 ml/cm3)组、姜黄素混悬液(0.05 ml/cm3)组、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0.05 ml/cm3)组,瘤内注射给药,每隔5 d1次,连续2次。测定小鼠瘤体增长体积、瘤质量、抑瘤率,HE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培养细胞48 h时,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对HCA-F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培养细胞72 h时,10、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对HCA-F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组小鼠瘤体体积增长程度明显减小,瘤质量明显减轻,抑瘤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组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在体外对HCA-F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体内效果与无水乙醇相当,但小鼠的顺应性较无水乙醇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 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细胞株 小鼠肝癌移植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