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的免疫学基础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翟云 丁惠国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细菌感染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以院内感染发生率高,是肝损害加重和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免疫学基础、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方面综述如下。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免疫基础 细菌感染 临床特征 并发症 病理生理过程 感染发生率 流行病
下载PDF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白朝辉 祁兴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36,共1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身炎症可能是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其可通过加重内脏血管舒张、引起免疫功能障碍、改变人体代谢等途径引起肝硬化疾病进展,恶化患者预后。由于人血白蛋白(HA)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全身炎症可能是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其可通过加重内脏血管舒张、引起免疫功能障碍、改变人体代谢等途径引起肝硬化疾病进展,恶化患者预后。由于人血白蛋白(HA)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而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肝硬化疾病调节剂。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多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探讨了HA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中的临床价值,主要包括ANSWER、MACHT和ATTIRE研究,但是其结论有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障碍 肝硬化疾病 人血白蛋白 全身炎症 人体代谢 血管舒张 相关并发症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培东 李春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选择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查,对照组通过腹水常规与腹水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临床诊断时间、诊断率,统计...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选择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80例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查,对照组通过腹水常规与腹水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临床诊断时间、诊断率,统计治疗1月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诊断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肝性脑病、脓毒血症及临床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测定能有效提高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诊断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 腹膜炎/病因 腹膜炎/诊断 降钙素/代谢
下载PDF
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代谱及生物标记物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徐茜 张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液代谢谱差异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该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42例作为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45例作为PBC组,选取50例...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液代谢谱差异及生物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该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42例作为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45例作为PBC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线性梯度超高效质谱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血清中的代谢物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多个变量的分析,从而建立AIH以及PBC的临床诊断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筛选出合适的生物标记物,并对各组血清之中的生物标记物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PBC组与AIH组患者代谢图谱的差异,构建出诊断两种疾病的模型。AIH组和PBC组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溶血卵磷脂、卵磷脂、鞘磷脂、脂肪酸在AIH组和PBC组中较低,苯丙氨酸在AIH组中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代谢谱分析技术在诊断AIH以及PBC方面有重要意义,有望推广到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代谢 多变量分析 原发性胆汁肝硬化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肝硬化患者感染及短期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健文 姚维敏 +2 位作者 李永春 陈焰 李智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能否有效预测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及预测其短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8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患者感染率和1个月生存率,并分析CRP水平、NLR值及其他临床...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能否有效预测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及预测其短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8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患者感染率和1个月生存率,并分析CRP水平、NLR值及其他临床因素对肝硬化患者感染及1个月生存率的预测作用。结果65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显性感染,列为感染组;另外143例患者列为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CRP水平及NLR值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者(CRP:t=16.216,P=0.003;NLR:t=7.211,P=0.025)。进一步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女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高水平CRP以及高NLR值是肝硬化患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女性、高水平CRP和高NLR值是预测肝硬化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值、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是预测入院1个月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于Child Pugh C级患者,高NLR值是预测入院后1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水平和NLR值可能是肝硬化患者感染的有效诊断标志物;对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高NLR值是其1个月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代谢 粒细胞 淋巴细胞 肝硬化/并发症/代谢/免疫学 感染/并发 /代谢/免疫
原文传递
谷胱甘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化率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秀光 陈林 +3 位作者 吴相慰 韦定春 黄迪佳 韦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谷胱甘肽抗氧化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化率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胱甘肽治疗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谷胱甘肽抗氧化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恶化率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胱甘肽治疗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谷胱甘肽片200mg,3次/d,持续6个月;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抗氧化剂。两组在治疗前、后每3个月分别测血清谷胱甘肽、IgG、IgA、IgM、补体C3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IgG、IgA、IgM、补体C3和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各项指标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感染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P<0.01)。结论:口服谷胱甘肽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谷胱甘肽浓度,免疫指标提高,肺功能改善,降低感染恶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药物疗法 呼吸道感染/免疫 谷胱甘肽/治疗应用 免疫球蛋白类/代谢 补体3C/代谢
下载PDF
肿瘤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和IL-6及血清铁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志刚 刘东芳 +1 位作者 紫建杰 刘艳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铁调素(Hepcidin)水平变化及其与白介素-6(IL-6)、血清铁(SI)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了解其在肿瘤性贫血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肿瘤性贫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人员20例... 目的:探讨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铁调素(Hepcidin)水平变化及其与白介素-6(IL-6)、血清铁(SI)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了解其在肿瘤性贫血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肿瘤性贫血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Hepcidin、IL-6,亚铁嗪终点比色法测定SI浓度,了解Hepcidin与贫血、IL-6的相关性。结果: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Hepcidin、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贫血程度加重,外周血Hepcidin、IL-6浓度升高(P<0.05),SI浓度降低(P<0.05)。肿瘤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与IL-6成正相关(r=0.33,P<0.05),血清Hepcidin与SI水平呈负相关(r=-0.24,P<0.05),血清IL-6与SI水平呈负相关(r=-0.21,P<0.05)。结论:肿瘤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Hepcidin、IL-6浓度明显升高,Hepcidin与IL-6成正相关,Hepcidin及IL-6在肿瘤性贫血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及早降低Hepcidin、IL-6浓度,有助于阻止贫血的发展,为肿瘤性贫血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并发症 贫血/病因 贫血/血液 /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免疫酶技术
下载PDF
IL-1β在乙肝相关性肾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湘 王萍 郭玉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β)在乙肝相关性肾炎(HBV-C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HBV-GN患者活检肾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Elivision)的方法检测HBV-GN肾活检组织中的IL-1β的表达。结果:10例HBV-GN的肾组织中,4例在肾小球散...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β)在乙肝相关性肾炎(HBV-C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HBV-GN患者活检肾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Elivision)的方法检测HBV-GN肾活检组织中的IL-1β的表达。结果:10例HBV-GN的肾组织中,4例在肾小球散在棕黄色的IL-1β阳性颗粒;4例在肾小管细胞胞浆可见IL-1β阳性颗粒,6例肾间质内有棕黄色IL-1β阳性颗粒;肾间质轻、中、重间质病变的IL-1β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HBV-GN的发病中,可能存在IL-1β的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作用于周围肾组织,IL-1β在肾间质的损害中的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并发症 肾炎/病因 肾炎/病理 白细胞介素-1/代谢 免疫组织化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CD4阳性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学军 聂大平 张晓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5453-5455,共3页
目的:明确革兰氏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早期变化以及血清可溶性粒细胞靶受体(sTREM-1)的水平,探讨脓毒血症患者早期的免疫状况。方法:脓毒血症发生后12h内,采集39例高度怀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同样采集16个... 目的:明确革兰氏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早期变化以及血清可溶性粒细胞靶受体(sTREM-1)的水平,探讨脓毒血症患者早期的免疫状况。方法:脓毒血症发生后12h内,采集39例高度怀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同样采集16个健康人的血样品。应用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淋巴细胞及NK细胞;血清sTREM-1的浓度用ELISA法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脓毒血症患者CD3/CD4细胞明显减少(P<0.01);而NK细胞明显增高(P<0.01)。患者ANNEXIN-V/CD4/CD3阳性细胞、ANNEXIN-V/CD8/CD3阳性细胞以及ANNEXIN-V/CD14阳性细胞比例(中位数±标准差)分别是(7.53±2.25)%、(7.59±3.39)%和(1.96±4.17)%。脓毒血症患者血清sTREM-1水平较对照明显增高(P<0.01)。结论:研究结果首次证实革兰氏阴性菌脓毒血症患者早期出现CD4淋巴细胞减少、NK细胞增加和血清sTREM-1水平增高的免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血症/病因/代谢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并发症/代谢 CD4淋巴细胞计数 杀伤细胞 天然/代谢 膜糖蛋白类/血液 受体 免疫/血液 人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岑东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选择BPD的早产儿36例(观察组)、非BPD的早产儿4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清CMV-IgM、IgG抗体,辅助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心肌酶测定及胸...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选择BPD的早产儿36例(观察组)、非BPD的早产儿4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清CMV-IgM、IgG抗体,辅助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心肌酶测定及胸部X线摄片,比较两组间CMV感染率以及CMV感染临床症状分类。结果:两组CMV感染率分别为88.89%和67.50%,两组CMV感染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CMV感染能显著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3.852倍(95%CI:1.123~13.206)。相对在于无症状性感染,CMV症状性感染能显著增BPD的危险3.194倍(95%CI:1.083~9.423)。结论:巨细胞病毒症状性感染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并发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病因 免疫球蛋白M 代谢 婴儿 早产
下载PDF
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透明质酸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胜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406-406,共1页
目的了解肝炎后肝硬变失代偿及合并腹膜炎时SIL-2R与HA的变化及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7例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及32例肝炎后肝硬变合并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HA,用ELISA法测定SIL-2R,然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肝硬变失代偿... 目的了解肝炎后肝硬变失代偿及合并腹膜炎时SIL-2R与HA的变化及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7例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及32例肝炎后肝硬变合并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HA,用ELISA法测定SIL-2R,然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肝硬变失代偿期SIL-2R,HA与对照组比较P均<0.001;②肝硬变合并细菌性腹膜炎组SIL-2R,ILA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01;③肝硬变合并腹膜炎组SIL-2R与HA与无腹膜炎组比较P均<0.05;④肝硬变失代偿与腹膜炎两组SIL-2R与HA均正相关.结论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的纤维化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免疫功能下降易合并感染,感染后促进纤维化的发展,预防感染则可防止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并发症 肝硬化/免疫 受体 白细胞介素2/分析 透明质酸/分析
下载PDF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肠管外损害65例临床研究
12
作者 袁宝莉 熊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肠管外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对148例腹泻病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便中的轮状病毒,阳性65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并设为观察组,阴性8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肝功、心肌酶、...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致肠管外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对148例腹泻病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便中的轮状病毒,阳性65例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并设为观察组,阴性83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肝功、心肌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酶学指标(ALT)较对照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心肌酶学指标(CK-MB,LDH,AST)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越小,心肌损害比例越高。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导致肠管外多脏器损害,尤以心肌损害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并发症 轮状病毒感染 心脏损伤/病因 心脏损伤/血液 乳酸脱氢酶/代谢 肌酸激酶/代谢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脂多糖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魏万昆 万程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3期3163-3163,共1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浆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结果各组血浆LBP水平为Child—PughC〉Child—PughB〉Ch...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浆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结果各组血浆LBP水平为Child—PughC〉Child—PughB〉Child-PughA,在肝功能不同的患者之间Child-PughC级患者的检测结果显著于Child-PughA级和Child-PughB级患者(P〈0.01)。结论血浆LBP水平是反映肝硬化程度的一个有效指标,升高的血浆LBP水平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代谢 高血压 门静脉/病因/代谢 载体蛋白质类/分析 脂多糖类/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的免疫功能及维生素D水平监测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兰允昌 杨嘉 +3 位作者 杨仲央 陈景洲 林元镜 吕进较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和维生素D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为对照1组,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和维生素D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为对照1组,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2组。比较三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25-(OH)D_3水平。分析观察组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IgA、IgM、IgG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1组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1组低于对照2组;观察组的CD8^+高于对照1组,对照1组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1组,对照1组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25-(OH)D_3水平与IgA、CD4^+/CD8^+存在正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受损,T细胞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异常,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免疫功能和维生素水平的监测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并发症/免疫 哮喘/并发症/免疫 维生素D/代谢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3在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郑建铭 施光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T辅助细胞(Th)17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衰竭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已有研究发现Th17的分化、成熟和增殖与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3(IL-23)有密切关系,而后者在慢性乙肝中的免疫致病及调控机制尚未明确.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 T辅助细胞(Th)17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衰竭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已有研究发现Th17的分化、成熟和增殖与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3(IL-23)有密切关系,而后者在慢性乙肝中的免疫致病及调控机制尚未明确.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HBV),因此研究影响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及发生肝衰竭的免疫发病机制对改善慢性乙肝预后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3/代谢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并发症/免疫/代谢 肝功能衰竭/并发症/免疫/代谢
原文传递
外周血炎症因子和T细胞激活与HIV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静 周国强 +2 位作者 林一鹤 王敏 郑煜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844-846,850,共4页
目的检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和T细胞激活水平,分析其与机会性感染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的79例HIV/AIDS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HIV无... 目的检测艾滋病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和T细胞激活水平,分析其与机会性感染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就诊的79例HIV/AIDS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HIV无机会性感染组20例,HIV合并感染组43例(包括结核组16例、HIV合并丙肝组12例、HIV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组15例),HIV死亡组16例。检测IL-6、hs-CRP的浓度;外周血PBMC中CD4^+CD38^+细胞亚群和CD8^+CD38^+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 HIV死亡组患者外周血hs-CRP、IL-6浓度明显高于无机会性感染组、HIV合并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IV合并感染组中的结核组、真菌感染组外周血hs-CRP、IL-6浓度明显高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 <0. 05),HIV合并丙肝组外周血hs-CRP高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 <0. 05)。死亡组、各合并机会性感染组的CD3^+CD4^+T淋巴计数明显低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0. 05),死亡组、各合并机会性感染组的外周血HIV-RNA明显低于无机会性感染组(P <0. 05)。无机会性感染组PBMC上CD8^+CD38^+表达明显低于死亡组、结核组、真菌组、丙肝组(P<0.05)。无机会性感染组PBMC上CD4^+CD38^+表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与T细胞激活相关的细胞因子hs-CRP、IL-6及T细胞表面标志物CD8^+CD38^+双表达的细胞百分比可能与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代谢/并发症/免疫 白细胞介素6/代谢 C反应蛋白质/代谢 抗原 CD38 艾滋病相关机会致病菌感染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