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UⅡ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施昕 俞翁非 +1 位作者 滕卫军 陈跃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08-609,共2页
肝肾综合征(hepaorenal syndrome,HRS)是肝硬化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肝硬化HRS患者内脏动脉扩张,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反射性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和交感系统产生肾内血管强烈收缩,’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钠水排泄受损,导致... 肝肾综合征(hepaorenal syndrome,HRS)是肝硬化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肝硬化HRS患者内脏动脉扩张,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反射性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和交感系统产生肾内血管强烈收缩,’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钠水排泄受损,导致HRS发生。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生长抑素环肽,具有强大的血管活性^[1]。已有研究^[2]纠显示UⅡ与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失调有一定关系。而肾血流阻力(resistance index,Rt)能较好地反映肾脏动脉的收缩状况,代表HRS患者肾功能情况。探索HRS患者血浆中UⅡ水平变化与RI的关系,从而揭示UⅡ与HRS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水平变化 肝硬化 UⅡ 患者 有效血容量不足 血管紧张素 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肾功能与血氨水平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莫东 谢宁 +1 位作者 严柳媚 陈康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35-1337,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肾功能与血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根据病情发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出现肝肾综合征;对照组64例,未出现肝肾...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肾功能与血氨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根据病情发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出现肝肾综合征;对照组64例,未出现肝肾综合征。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相关生化指标与血氨水平,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总蛋白、氯离子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素氮、肌酐与血氨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肾功能与血氨水平存在相关性,血氨水平升高直接增加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征 功能 血氨水平
下载PDF
浅谈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肾功能与血氨水平的临床相关性
3
作者 陈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3期33-36,共4页
本次实验主要借助对肝肾综合征患者的研究,进而深入分析其肾功能与血氨水平的相关联系。方法:为了配合实验的顺利进展,我们一共抽选了80位真实病例。这些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接收的肝硬化病人当中。针对这些实... 本次实验主要借助对肝肾综合征患者的研究,进而深入分析其肾功能与血氨水平的相关联系。方法:为了配合实验的顺利进展,我们一共抽选了80位真实病例。这些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接收的肝硬化病人当中。针对这些实验对象的病情进行相关调查汇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进一步分组。其中40位患者(研究组)存在肝肾综合征,其余40位患者(常规组)并未出现这一情况。以组别为单位,对两组病人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汇总,重点记录肾脏相关生化指标的情况,并将其与血氨水平放在一起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安排病人接受指标检测,以检测结果为依据对两组病人展开对比,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指标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研究组的指标水平要更高一些;而在总蛋白、氯离子水平等比较过程中,常规组的指标水平更高一些。由此可见,统计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围绕有关患者进行探究,重点深入分析其肾功能与血氨水平的相关联系,结果显示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 功能 血氨水平 临床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CysC与hs-CRP对晚期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茜 侯梅华 《肝脏》 2019年第8期959-961,共3页
肝肾综合征(HR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12个月的发生率为20%,预示肝移植的不良结局[1]。目前,临床上常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但这些指标均存在一定缺陷,... 肝肾综合征(HR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在晚期肝硬化患者中,12个月的发生率为20%,预示肝移植的不良结局[1]。目前,临床上常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判断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但这些指标均存在一定缺陷,它们受到各种额外的肾脏因素的影响,如肌肉量和蛋白质摄入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综合征 晚期肝硬化 HS-CRP 预测价值 CYSC 血清 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肝肾综合征的关系
5
作者 陈建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索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与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初次诊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4例,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常规检测动脉血乳酸等。依据有无并发HRS分为HRS组及非HRS组,对... 目的:探索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动脉血乳酸浓度与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初次诊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4例,患者入院后第1、3、5、7天常规检测动脉血乳酸等。依据有无并发HRS分为HRS组及非HRS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不同时间点动脉血乳酸浓度等。分析患者入院不同时间点动脉血乳酸与HRS发生的相关关系。根据入院第1天动脉血乳酸水平分为低乳酸组(<4 mmol/L)及高乳酸组(≥4 mmol/L),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以及HRS发生情况。依据乳酸水平、是否发生HRS将患者分组为低乳酸-非HRS组、高乳酸-非HRS组、低乳酸-HRS组、高乳酸-HRS组,对比各组患者3个月死亡率。结果:HRS组患者与非HRS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疾病病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3、5、7天动脉血乳酸浓度检测方面,HRS组患者均显著高于非HRS组(P<0.001),与HRS发生呈正相关(0.6<r<0.8,P<0.001),且入院第1天动脉血乳酸浓度与HRS的相关性最强(r=0.871,P<0.001)。高乳酸组患者HRS发生率较低乳酸组患者高66.0%(P<0.001)。HRS患者合并高乳酸血症时,3个月死亡率达72.7%。结论:高乳酸是早期识别肝硬化患者发生HRS及3个月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乳酸 综合征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U-mAl及外周血NLR和血清NGAL水平变化研究
6
作者 田宇 陈燕 +1 位作者 曹佳非 周晓倩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HRS患者43例和失代偿...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HRS患者43例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3例,使用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尿U-mAl水平,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NLR。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GA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U-mAl、NLR和NGAL单独或联合诊断肝硬化并发HRS的效能。结果肝硬化并发HRS患者尿U-mAl、NLR和血清NGAL水平分别为(25.7±5.3)mg/24 h、(3.8±0.8)和(31.8±6.5)ng/mL,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8.9±3.4)mg/24 h、(3.1±0.6)和(26.1±4.8)ng/mL,P<0.05】;肝硬化并发HRS患者U-mAl水平与NLR或NGAL水平呈正相关(r=0.470、r=0.476,均P<0.001),NLR水平与NGAL水平呈正相关(r=0.752,P<0.001);分别以U-mAl=25.0 mg/24 h、NLR=3.5和NGAL=29.2 ng/mL为截断点,它们单独诊断HRS的AUC分别为0.741、0.733和0.7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U-mAl、NLR和NGAL联合诊断HRS的AUC为0.870,其敏感度为0.973,特异度为0.767,联合诊断的AUC显著大于各指标的单独检测(Z=3.047、Z=3.039、Z=2.806,P=0.002、P=0.002、P=0.005)。结论采用尿U-mAl及外周血NLR和血清NGAL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并发HRS具有简单、实用、可行的特点,值得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征 尿微量白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诊断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短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常凯 黄亚秋 +2 位作者 于立丽 熊建新 杨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短期预后。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短期预后。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随访患者90 d。结果在本组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发生HRS 35例;HRS患者血清TBIL和INR分别为(32.4±5.3)μmol/L和(1.5±0.5),显著高于非HRS患者【(20.4±4.7)μmol/L和(1.4±0.4),P<0.05】或对照组【(8.3±1.2)μmol/L和(1.0±0.3),P<0.05】,而血清ALB水平为(27.2±1.8)g/L,显著低于非HRS患者【(31.6±2.1)g/L,P<0.05】或对照组【(46.3±5.2)g/L,P<0.05】;HRS患者血清Cys-C、sCr和BUN水平分别为(1.4±0.5)mg/L、(148.3±22.8)μmol/L和(11.5±2.6)μmol/L,显著高于非HRS患者【分别为(1.0±0.3)mg/L、(86.1±13.2)μmol/L和(5.7±2.1)μmol/L,P<0.05】或对照组【分别为(0.7±0.2)mg/L、(78.3±10.3)μmol/L和(4.9±1.8)μmol/L,P<0.05】,而24 h内肌酐清除率(24-cCr)为(35.8±9.3)mL/min,显著低于非HRS患者【(83.2±11.5)mL/min,P<0.05】或对照组【(90.7±14.3)mL/min,P<0.05】;HRS患者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6.4±1.0)g/L、(15.6±2.3)pg/mL和(60.2±14.3)pg/mL,显著高于非HRS患者【分别为(5.6±1.2)g/L、(7.8±1.3)pg/mL和(35.8±7.9)pg/mL,P<0.05】或对照组【分别为(1.6±0.5)g/L、(5.2±1.0)pg/mL和(20.4±6.1)pg/mL,P<0.05】;HRS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非HRS患者或对照组(P<0.05),CD4+/CD8+细胞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RS患者90 d病死率为82.9%,显著高于非HRS患者的22.2%(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短期病死率高,可能由于炎症因子被激活,免疫功能降低,肾功能难以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征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短期预后
下载PDF
萸地补肾养肝方对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文峰 钟和林 +2 位作者 米雨秋 王雪松 丁宁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萸地补肾养肝方对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1例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38例(脱落2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8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萸地补... 目的探讨萸地补肾养肝方对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1例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38例(脱落2例)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8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萸地补肾养肝方。比较两组治疗3周的总有效率和尿量改变。评估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肝肾功能指标的水平。运用血浆渗透压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运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经彩色多普勒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肾主动脉主干、叶间动脉、肾窦内段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3周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治疗后两组的24小时尿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24小时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显著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有效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的有效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MELD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MEL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肾主动脉主干、叶间动脉、肾窦内段动脉的R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经t经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萸地补肾养肝方有助于提高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提高患者的尿量,进一步减轻中医症状,控制病情程度,改善肝肾功能及预后,显著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地补 肝硬化 综合征 尿量 中医症状 病情程度 功能 预后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应用于肝硬化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夫芹 赵伟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6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腹水全合并Ⅱ型H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采取内科综... 目的分析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肝硬化腹水全合并Ⅱ型H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采取内科综合治疗的24例纳入对照组,采取内科综合治疗+特利加压素治疗的2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肝肾功能、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a)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钠排出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围、体质量分别为(89.51±5.37)cm、(53.16±4.58)kg,低于对照组的(95.12±7.02)cm、(56.77±4.12)kg,24h尿量为(1158.35±245.67)mL,高于对照组的(751.23±135.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0、2.871、7.11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较对照组的0.00%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2,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Ⅱ型HRS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及生理指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利加压素 肝硬化腹水 Ⅱ型综合征 功能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腹水伴肝肾综合征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慧丽 李勇 牟倩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肝硬化腹水伴肝肾综合征近、远期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以期找出阻断肝硬化腹水进展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伴肝肾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肝硬化腹水伴肝肾综合征近、远期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以期找出阻断肝硬化腹水进展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伴肝肾综合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前列地尔注射液20 g+0.9%NS 100 ml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4周腹水量(B超测腹水深度)及24 h尿量、肝肾功能、肾血流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随访3个月观察腹水复发率及病死率情况。结果4周后治疗组腹水量少于对照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肾血流量高于对照组;CRP、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腹水复发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有改善肝肾功能、增加肾血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等作用,可促进腹水消退、降低病死率,对肝硬化腹水伴肝肾综合征近、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肝硬化腹水 综合征 C反应蛋白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醋酸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莹 李继昌 +2 位作者 刘海霞 吴育美 薛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58-60,64,共4页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前列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组在前列地尔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对乙肝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前列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组在前列地尔组的基础上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皮下注射,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总胆红素(Tbil)]、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24 h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NF-α、IL-6和hs-CRP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的ALT、AST和Tbil含量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PTA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24 h尿量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的BUN、SCR含量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24 h尿量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P <0. 05)。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前列地尔组(P <0. 05)。结论醋酸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地降低乙肝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肾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奥曲肽 前列地尔 肝硬化 综合征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自拟温阳消饮汤对脾肾阳虚证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保护、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耀 柴梅 +1 位作者 曹玉鹃 苏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748-1752,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消饮汤对脾肾阳虚证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保护、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沧州市传染病医... 目的:观察自拟温阳消饮汤对脾肾阳虚证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功能保护、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沧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温阳消饮汤经验方内服。对比临床效果,检测肝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变化,观察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外周TNF-α、NO、sI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白蛋白(Alb)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其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脾门处脾静脉的内径(SVD)、门静脉主干内径(PVD)、门、脾静脉血流量(PVQ、SVQ)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NF-α、NO、sI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自拟温阳消饮汤利于提高肝肾功能,使患者的门脉内径缩小、血流量减少,其机制与调控血清中TNF-α、NO、sICAM-1水平以减轻局部炎性损伤、改善肝脏内血流循环、降低门脉血管阻力、发挥肝肾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征 阳虚证 自拟温阳消饮汤 功能保护 血流动力学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
下载PDF
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1型肝肾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洪小飞 应光荣 +2 位作者 童秀萍 吴深宝 朱旭星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671-674,共4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探讨其与1型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肝硬化伴腹水患者150例,其中单纯腹水(非SBP组)47例,住院期间无HRS发生;肝硬化并发SBP103... 目的研究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探讨其与1型肝肾综合征(HRS)的关系。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肝硬化伴腹水患者150例,其中单纯腹水(非SBP组)47例,住院期间无HRS发生;肝硬化并发SBP103例,其中1周内并发1型HRS患者28例(HRS组),另75例住院期间肾功能均正常(SBP组)。150例患者均于入院当天(即第1天)和人院后第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测PCT、C-CRP,同时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肝硬化SBP组及HRS组入院第1、3、5、7天的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S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RS组入院第1、3、5、7天PC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S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BP组经过治疗1周内病情有不同程度改善,PCT水平也逐渐下降,HRS组治疗效果差,1周内PCT水平逐渐升高。肝硬化伴SBP患者入院第1天检测的PCT、CRP及常规肾功能指标预测1型HRS的ROC曲线AUC依次为PCT 0.904、CRP 0.742、血尿素氮(BUN)0.724、血清肌酐(Scr)0.659,即PCT>CRP>BLiN>Scr。假定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同等重要,以两者之和最大值时对应的浓度为截断点,P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最高。结论持续监测PCT可评估肝硬化伴SBP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可预警HRS发生,从而可以提早实施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胱抑素C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伟皓 王印宝 +2 位作者 苏军华 魏星 纪昕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HR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确诊肝硬化腹水患者68例。随访1年,以HRS发生作为随访终点,未发生HRS者随访至第12个月末。分别于确诊时及随访结束时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HR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确诊肝硬化腹水患者68例。随访1年,以HRS发生作为随访终点,未发生HRS者随访至第12个月末。分别于确诊时及随访结束时检测血清Cys C、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分析HRS及非HRS患者确诊时各指标差异及对HRS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6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确诊时血清Cys C水平与其他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生HRS 16例。HRS患者在确诊时血清Cys C显著高于非HRS患者,TP、Alb显著低于非HRS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血清Cys C水平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HRS的独立危险因素(OR 6.26,95%CI 3.49~9.08)。血清Cys C、TP、Alb预测HR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3.0%、50.6%和33.1%。当Cys C最佳临界值为1.26 mg/L时预测HRS发生的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76.3%。结论 Cys C可在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Cr升高之前预测HR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肝硬化 腹水 综合征
下载PDF
肝硬化自发性门体分流与肝肾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张欢 邢腾龙 +4 位作者 张盼 尚润润 王明媚 赵钰莹 许万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24-2830,共7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与肝肾综合征(HR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SPSS患者93例,并以HRS的发生作为观察终点随访12个月。以有无HRS分组,93例SPSS患者分为HRS组(38例,4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与肝肾综合征(HR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SPSS患者93例,并以HRS的发生作为观察终点随访12个月。以有无HRS分组,93例SPSS患者分为HRS组(38例,40.86%)与非HRS组(55例,59.14%),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并发症情况、分流直径大小的差异。以分流静脉最大直径1.5 cm分组,93例SPSS患者分为高分流组(52例,55.91%)与低分流组(41例,44.09%),以HRS的发生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HRS的发生率及生存时间曲线。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截断值预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生存时间对比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生存曲线的差异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法。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结果与非HRS组对比,HRS组Child-Pugh评分及分级、MELD评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ALT、AST、分流静脉最大直径、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腹水程度增高,门静脉主干直径、血清钠(Na)、血清Al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低分流组对比,高分流组的HRS发生率增高(51.92%vs 26.83%,χ^(2)=5.974,P=0.015)、发生时间缩短(Log-rank,P=0.033)。SPSS患者发生HR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分流静脉最大直径>1.5 cm(HR=1.123,95%CI:1.041~1.211,P=0.003)、MELD评分增加(HR=1.205,95%CI:1.076~1.437,P=0.039)、血清Alb降低(HR=0.890,95%CI:0.814~0.974,P=0.011)、腹水程度增加(HR=2.099,95%CI:1.066~4.130,P=0.032)、自发性腹膜炎(HR=2.259,95%CI:1.020~5.003,P=0.045)。结论SPSS与HRS存在相关性,分流直径>1.5 cm是SPSS患者发生HRS的独立危险因素,需临床重视并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外科 综合征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与托拉塞米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6
作者 吴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比较特利加压素与托拉塞米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6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中,30例接受托拉塞米治疗,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治疗,两组均应用7 d。结果特利加压素治疗患者腹胀、... 目的比较特利加压素与托拉塞米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6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中,30例接受托拉塞米治疗,3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治疗,两组均应用7 d。结果特利加压素治疗患者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及腹水较托拉塞米治疗患者明显好转(P<0.05);托拉塞米治疗患者治疗后尿量(938.4±281.9 ml/24 h)较治疗前(721.0±225.7 ml/24 h)明显增多(P<0.05),但血尿素氮(18.2±6.5 mmol/L对16.1±5.7mmol/L)、血清肌酐(235.4±86.9μmol/L对217.2±75.1μmol/L)及腹围(95.2±5.4 cm对94.3±5.3 cm)等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利加压素治疗患者治疗后尿量(2161.0±693.6 ml/24 h)、血尿素氮(10.4±4.2 mmol/L)、血清肌酐(128.6±64.2μmol/L)及腹围(90.5±4.6 cm)等指标较治疗前(分别为730.6±228.5ml/24 h,18.0±6.1 mmol/L,238.1±87.7μmol/L和95.1±5.7 cm)明显改善(P<0.05),且尿量增多(730.6±228.5ml/24 h),较托拉塞米组患者治疗后(938.4±281.9 ml/24 h)更为显著(P<0.05);在观察30 d内,特利加压素治疗患者病死率(37.5%)明显低于托拉塞米组(63.3%,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可明显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降低近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综合征 特利加压素 托拉塞米 治疗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与肝硬化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蕴铷 孙静媛 +2 位作者 王笑梅 张首省 杨胜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与肝硬化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25例肝硬化合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为观察组,30例肝硬化无HRS患者为对照组,NO通过检测其代谢产物硝酸盐而间接测定,ET...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与肝硬化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选择25例肝硬化合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为观察组,30例肝硬化无HRS患者为对照组,NO通过检测其代谢产物硝酸盐而间接测定,ET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HRS患者血NO,24小时尿NO、ET水平较无HRS组升高,而平均动脉压(MBP)则明显降低。血、尿NO与门脉血流量(PQ)、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呈正相关,与MBP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征 一氧化氮 内皮素 高动力循环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循环高动力状态与肝肾综合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飞 汪茂荣 +1 位作者 隋云华 何长伦 《东南国防医药》 2008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阶段循环功能的改变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肝硬化拟行肝移植的46例患者进行了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三组: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组(A组)、肝硬化并发顽固性腹水组(B组)和肝硬化无并发症...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阶段循环功能的改变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肝硬化拟行肝移植的46例患者进行了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三组: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组(A组)、肝硬化并发顽固性腹水组(B组)和肝硬化无并发症组(C组)。分别检测有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锲压、左室舒张末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血流动力学表明,肝肾综合征组(A组)肺动脉压明显高于B和C组(P<0.01),肺毛细血管锲压显著则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心脏每搏量、射血分数则显著低于B组(P<0.05)。门静脉流速有减缓趋势。结论高动力循环功能失代偿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心功能的减退可能在Ⅱ型肝肾综合征发生中起了重要的转折作用。早期减轻高动力循环状态可能是防止肝肾综合征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征 高动力循环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宏梅 陈锋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2963-2964,296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综合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06例,按患者是否合并肝肾综合征将其分为合并组32例和未合并组7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综合科就诊的肝硬化患者106例,按患者是否合并肝肾综合征将其分为合并组32例和未合并组74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CT水平、总胆汁酸(TBA)、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计算三组受检者的24 h内生肌酐清除率,分析各生化指标与血清PCT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受检者的PCT[(4.02±1.20)μg/L vs(0.33±0.02)μg/L vs(0.13±0.03)μg/L]、WBC[(6.03±1.03)×109/L vs(3.94±1.82)×109/L vs(5.51±1.29)×109/L]、CRP[(6.24±1.92)g/L vs(5.73±1.24)g/L vs(1.60±0.39)g/L]、Cys-C[(2.34±0.32)mg/L vs(0.79±0.11)mg/Lvs(0.67±0.20)mg/L]、TBA水平[(33.29±3.94)μmol/L vs(23.39±3.04)μmol/L vs(20.39±2.02)μmol/L]比较,合并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未合并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的24 h-Ccr水平为(62.48±6.02)m L/min,明显低于未合并组的(83.12±8.22)m L/min和对照组的(90.38±8.34)m 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24 h-Ccr呈负相关(r未合并组=-0.278,r合并组=-0.600),与患者的CRP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4,r合并组=0.605),与患者的Cys-C水平呈正相关(r未合并组=0.247,r合并组=0.530)。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PCT升高,则其患有合并肝肾综合征的概率较高,血清PCT在诊断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肝硬化 综合征
下载PDF
外周血KIM-1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5期751-75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外周血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探讨KIM-1的早期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单纯肝硬化患者35例,肝硬化合并HRS患者2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比较不同组患者Scr、BUN、e... 目的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外周血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探讨KIM-1的早期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单纯肝硬化患者35例,肝硬化合并HRS患者2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比较不同组患者Scr、BUN、eGRF、KIM-1和血清Cys-C水平,分析KIM-1诊断HRS的ROC曲线以及KIM-1水平与Cys-C、Scr和eGRF的相关性。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上升,患者Scr、BUN、KIM-1和Cys-C水平增高,eGR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RS组患者KIM-1和Cys-C水平均高于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M-1诊断HRS的AUC为0.808(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KIM-1水平与Cys-C、Scr呈正相关;与eGRF呈负相关。结论外周血KIM-1水平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对其早期诊断、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综合征 损伤因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