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7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MS65评分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
1
作者 翟恒勇 王凯 +2 位作者 汤丽娟 肖亮 李昱江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 评估AIMS65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EGVB)住院死亡的可行性,旨在辅助临床进行患者管理。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26例肝硬化EGVB患... 目的 评估AIMS65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EGVB)住院死亡的可行性,旨在辅助临床进行患者管理。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26例肝硬化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33例、生存组293例。通过电子病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肝硬化EGV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时AIMS65评分联合NLR预测EGVB住院期间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白蛋白、NLR、AIMS65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AIMS65评分是肝硬化EGVB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IMS65联合NLR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院内死亡的效能高于单一AIMS65、NLR,预测效能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MS65评分联合NLR可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此类患者危险分层以及个体化干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住院死亡 风险预测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后饮食护理研究
2
作者 王芸霞 《中国食品工业》 2023年第3期123-125,共3页
研究旨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后饮食护理体会。研究选取高台县人民医院,时间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试验... 研究旨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后饮食护理体会。研究选取高台县人民医院,时间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试验组,就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后饮食功能康复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患者套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因此,针对实施套扎术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开展饮食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状况恢复,优化饮食状态,避免再次发生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破裂 出血患者 套扎术 饮食护理
下载PDF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抢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并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7期2900-2901,共2页
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并休克的患者发病急、进展快,需要大量快速的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外周静脉痉挛收缩、塌瘪,穿刺难度大,而且输液的速度慢,会影响纠正休克和输入急救药物的速度。我科采用颈外静脉留置快速补充血容量,为休克病人... 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并休克的患者发病急、进展快,需要大量快速的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外周静脉痉挛收缩、塌瘪,穿刺难度大,而且输液的速度慢,会影响纠正休克和输入急救药物的速度。我科采用颈外静脉留置快速补充血容量,为休克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留置针 抢救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休克
下载PDF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滕敬华 汪霞 程红霞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组64例和浅静脉留置针组62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组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组64例和浅静脉留置针组62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组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通过锁骨下静脉、面部静脉、头静脉或颈内静脉)和下腔静脉(通过股静脉),浅静脉留置针组进行常规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情况(首次穿刺成功、穿刺总成功、并发症、留置时间)和治疗情况(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抢救成功)。结果:深静脉穿刺置管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浅静脉留置针组(P<0.05),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均优于浅静脉组(P<0.01)。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出血患者可以长期留置,为补液、输血及静脉营养带来便利,可有效恢复血压,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食管静脉出血
下载PDF
PTVF联合PS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48例护理体会
5
作者 张令香 孙凤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栓塞治疗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PSE 护理 部分性脾栓塞 出血患者
下载PDF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6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家猛 赵润民 +1 位作者 周付成 林本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3期3411-3412,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破裂出血 生长抑素治疗 肝硬化 食管 国产 垂体后叶素 治疗组 对照组
下载PDF
善宁(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被引量:1
7
作者 范钧先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501-502,共2页
目的探讨善宁(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并住院接受治疗的193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93例,对两组患者在确诊出血... 目的探讨善宁(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并住院接受治疗的193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93例,对两组患者在确诊出血后均先进行血量补充并禁食,同时及时给予综合性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给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不仅在24h内成功止血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所有患者的总体止血有效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上腹不适的情况,但经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对照组未见发生有患者发生有明显不良反应的情况,且两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受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单用奥曲肽更为突出和满意,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肝硬化 奥曲肽 泮托拉唑
下载PDF
善得定、垂体后叶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研究
8
作者 刘德志 邓炳修 董劲 《航空航天医药》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善得定 (生长抑素八肽 )与国产垂体后叶素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中的止血效果 ,同时观察了再出血率 ,病死率和副反应。方法 :对 10 2例病例根据经济情况 ,有无心血管病史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静推 0 1mg善得定后... 目的 :研究善得定 (生长抑素八肽 )与国产垂体后叶素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中的止血效果 ,同时观察了再出血率 ,病死率和副反应。方法 :对 10 2例病例根据经济情况 ,有无心血管病史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静推 0 1mg善得定后给 36ug/h速度持续静点 ,垂体后叶素组给垂体后叶素 0 4u/min持续静点。结果 :善得定治疗组 3小时、6小时、12小时、2 4小时完全止血率依次为 16 6 7%、2 5 %、6 1 15 %和 80 5 6 % ,垂体后叶素组依次为 10 %、2 0 %、40 %、5 0 %。结论 :持续静脉点滴善得定在相同时限止血疗效均较垂体后叶素效果明显 ,而且副作用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得定 垂体后叶素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止血 肝硬化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浅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
9
作者 沙明金 于治利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浅析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简单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临床治... 目的浅析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简单随机法将所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B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出血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于本病的治疗,常规药物加用生长抑素止血效果显著。对出血量较大难以控制的患者,采用药物加介入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出血 内科治疗
下载PDF
奥曲肽与西米替丁联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卫斌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5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奥曲肽 西米替丁 肝硬化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联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王友杰 袁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6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奥曲肽 治疗 肝硬化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双介入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临床分析
12
作者 段军民 李艾青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13期29-29,共1页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 (PTO)和部分脾栓塞术 (PSE)双介入治疗 ,对预防和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及再出血发生情况。 方法 对 2 0例肝硬化近期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行PTO治疗 ,然后...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 (PTO)和部分脾栓塞术 (PSE)双介入治疗 ,对预防和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及再出血发生情况。 方法 对 2 0例肝硬化近期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行PTO治疗 ,然后进行PSE。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造影及胃镜复查食管静脉曲张明显缓解或消失 ,1年内未再出血 ;超声复查 :3个月后 ,脾脏缩小 ,门脉变窄 ,1年内再出血率低于 10 % ,死亡率低于 5 %。 结论 PTO加PSE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有效的非手术疗法 ,可预防再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介入治疗 预防 肝硬化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临床分析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护理
13
作者 李梅红 李晶心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护理
下载PDF
善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
14
作者 郑淑敏 梁志广 王再福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8期595-596,共2页
关键词 善宁 垂体后叶素 肝硬变 静脉压力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静脉破裂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雪 刘晓艳 +1 位作者 杜文军 张忠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09名EGV患者,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GV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62)和非出血组(n=247),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连...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309名EGV患者,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EGV破裂出血,分为出血组(n=62)和非出血组(n=247),收集患者的一般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t检验,分类变量应用χ2分析探究组间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究EGV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将上述患者按照7∶3分为建模组及验证组,应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应用ROC曲线对两组模型效能予以检验。结果高密度脂蛋白(HDL)(P<0.001,OR=0.131,95%CI=0.049~0.350)、C-反应蛋白(CRP)(P=0.010,OR=2.657,95%CI=1.269~5.563)、门静脉宽度(PVW)(P=0.050,OR=1.156,95%CI=1.000~1.336)、脾脏厚度(P=0.035,OR=1.492,95%CI=1.028~2.165)、Child-Pugh B级(P=0.003,OR=11.320,95%CI=2.232~57.407)及Child-Pugh C级(P=0.002,OR=3.888,95%CI=1.659~9.114)与EGV破裂出血相关,ROC曲线示建模组集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802,验证组为0.836。结论CRP升高、Child-Pugh B级和C级、HDL降低、门静脉增宽和脾脏增厚是EGV患者发生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HILD-PUGH分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明 孟丽 申素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8-10,1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98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胃镜治疗时机的不同将...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98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胃镜治疗时机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和晚期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两组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镜治疗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有助于提高止血成功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急诊 治疗价值
下载PDF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光锐 杨维忠 +1 位作者 林文会 王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科行胃镜下治疗的148例肝硬化伴EGVB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科行胃镜下治疗的148例肝硬化伴EGV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胃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观察组行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EVL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患者肝、肾和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EVL是治疗肝硬化伴EGVB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术后患者肝、肾以及凝血功能恢复较快,有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胶 静脉曲张套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陈正彦 刘君颖 +5 位作者 张然 蒋举峰 贺照霞 刘玮 余海洋 张红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39-2343,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 目的探讨内镜诊疗时机对急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内镜诊疗时机不同分为A组(35例,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B组(29例,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和C组(32例,入院后12~24 h内行内镜诊疗),比较3组治疗情况(出血部位检出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6例)和死亡组(1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A组和B组出血部位检出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止血成功率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腹水征、血钠、ALT、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危急诊肝硬化EGVB患者于入院后6~12 h内行内镜诊疗可提高患者救治效果,但入院后0~6 h内行内镜诊疗需更多临床循证证据,且腹水征、血钠降低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高危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诊疗 时机 救治效果 预后
下载PDF
基于APRI和PALBI构建的列线图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李欣忆 李娇娇 +5 位作者 李莹莹 魏虹合 熊雨凡 张新驰 孙蔚 陈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26,共6页
目的 评估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19例,收集患者的临... 目的 评估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1年5月—2022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1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血清生化及血凝等检查结果。根据是否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将患者分为未出血组(n=59)和出血组(n=60),比较组间差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出血组男性患者占75.00%,未出血组男性患者占40.68%,两组在性别构成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84,P<0.001)。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病因均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53.33%vs 38.98%),两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4,P=0.116)。出血组患者抗凝血酶原Ⅲ活性(AT-IIIA)水平高于未出血组(t=3.329,P=0.001),PLT、TBil、Ca、TC、TT水平则低于未出血组(P值均<0.05)。APRI和PALBI在出血组和未出血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75、19.532,P值均<0.05)。进一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RI(OR=0.309,95%CI:0.109~0.881,P=0.028)、PALBI(OR=7.667,95%CI:2.005~29.327,P=0.003)、Ca(OR=0.001,95%CI:0.000~0.141,P=0.007)、TC(OR=0.469,95%CI:0.226~0.973,P=0.042)和TT(OR=0.599,95%CI:0.433~0.830,P=0.002)是影响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99,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 APRI及PALBI对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基于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个体化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APRI PALBI 列线图
下载PDF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潇 盛云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其中42例对照组接受EVL术治疗,43例... 目的观察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EVL)联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肝硬化并发EVB患者,其中42例对照组接受EVL术治疗,43例观察组在接受EVL治疗后择期行TIPS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压力梯度(PPG)、门静脉压力(PVP)和门静脉血流速度(PVF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结果急性期,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9.3%和9.5%(P>0.05);两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日为(12.8±2.6)d,显著长于对照组【(8.1±1.5)d,P<0.05】;术后,观察组PVFV为(16.7±3.8)cm/s,显著快于对照组【(12.5±2.4),P<0.05】,而PPG和PVP分别为(9.1±1.4)mmHg和(19.6±2.3)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2±1.9)mmHg和(34.8±3.4)mmHg,P<0.05】;观察组血清LPO、MTL和GAS水平分别为(4.1±2.2)U/L、(202.4±22.7)ng/L和(76.3±8.4)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9±1.6)U/L、(256.8±26.1)ng/L和(115.6±10.9)μg/mL,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6%和7.7%(P<0.05)。结论在实施EVL急性期止血后适时进行TIPS术治疗肝硬化并发EVB患者效果确切,可减少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曲张静脉套扎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出血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