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5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化教学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盛发 林宁静 刘军杰 《微创医学》 202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介入超声的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从理论教学、模拟仿真教学、临床实际操作、医学人文素质及师资培训方面加以改进,可以有... 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提高介入超声的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从理论教学、模拟仿真教学、临床实际操作、医学人文素质及师资培训方面加以改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介入超声医生,为今后的介入超声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 经皮肝穿刺活检 超声
下载PDF
婴幼儿肝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管理探讨
2
作者 刘丹 杨芸 张小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72-0175,共4页
探讨婴幼儿肝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住院52例实行肝穿刺活检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管理。对照组(n=26)实行常... 探讨婴幼儿肝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住院52例实行肝穿刺活检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管理。对照组(n=26)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婴幼儿肝穿刺活检术中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管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肝穿刺活检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管理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解梅 朱琳琳 周丽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因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患者,研究时间线截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筛选样... 目的:探讨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因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患者,研究时间线截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筛选样本量89例,按照双色球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睡眠、知识掌握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评估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均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使患者尽早恢复生理机能。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主动配合护理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个性化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的效果
4
作者 李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28-0031,共4页
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TCS)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湘雅二医院接受PTCS治疗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 评估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TCS)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湘雅二医院接受PTCS治疗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比组21例,接受其他内镜胆道治疗:ERCP及经口胆道镜(POCS);实验组22例,接受PTCS治疗。两组在基线数据上进行匹配。评估指标包括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和再次干预的需求。结果 实验组在胆石的清除率(79.77%vs.74.21%)和胆管狭窄的改善情况(74.03% vs. 59.79%)上均优于对比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4.55%,感染9.09%,胆管损伤4.55%)低于对比组(出血4.76%,感染9.52%,胆管损伤14.29%),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整体生存率为100%,显著高于对比组的95.24%(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70.31 vs. 65.83,P<0.05)。实验组再次干预的需求显著低于对比组(9.09% vs. 23.81%,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PTCS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显示出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同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干预的需求。因此,PTCS可作为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PTCS) 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的构建
5
作者 闫静 陈香凤 +4 位作者 谭丽萍 赵晓芸 赵建琴 郑力 宋莉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0-795,共6页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方法以Meleis等的转移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初步形成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方法以Meleis等的转移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及小组讨论,初步形成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4和0.97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0和0.228(P<0.001),最终形成的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PTBD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作为判断PTBD患者出院准备程度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出院准备度 指标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会师术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易惠明 唐大川 +2 位作者 王兵 张剑 张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会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常规行ERCP治疗困难或失败患者17例,应用超声引导下PTCD与ERCP会师术完成诊断及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2 d临床症状及实验室...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会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常规行ERCP治疗困难或失败患者17例,应用超声引导下PTCD与ERCP会师术完成诊断及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2 d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TCD与ERCP会师术治疗,其中采取右侧肝内胆管穿刺16例,左侧肝内胆管穿刺1例;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取石和鼻胆管放置,对胆管梗阻或狭窄患者行胆管扩张及支架置入术。会师术前与术后2 d血白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患者胆管梗阻症状完全解除,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PTCD与ERCP会师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肝穿刺活检术评估下不同病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江启贵 朱艳 +1 位作者 刘晓玲 赵阳洋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443-446,45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穿刺活检术下不同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肝穿刺活检术... 目的 探讨肝穿刺活检术下不同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前均进行肝穿刺活检术,随后接受恩替卡韦治疗48周,比较不同炎症活动度(G1~G4级)与肝纤维化程度(S0~S4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水平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结果显示,纤维化S0期46例、 S1期19例、S2期7例、S3期7例、S4期1例;炎症活动度患者中G1级45例、G2级24例、G3级11例、G4级0例。不同纤维化与炎症分化程度患者治疗48周时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肝组织纤维化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不同肝组织纤维化分级患者肝功能得到显著下降(P<0.05)。不同炎症分化程度患者,ALT指标在时点因素、时点交互因素、组别因素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ST、TBiL指标仅在时点因素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炎症分化程度患者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穿刺活检术可了解CHB患者炎症分化程度与纤维化程度,炎症分化程度越高其纤维化程度越高,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后炎症分化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分级越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但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穿刺活检 慢性乙型 炎症活动度 纤维化 恩替卡韦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专用手术衣的设计及应用
8
作者 金浙夏 胡红杰 +5 位作者 章雁 陈璐民 汤磊雯 牛忠锋 董健 赵添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势,能减轻黄疸、改善全身症状,最终延长生存时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PTCD在介入手术室完成,...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是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势,能减轻黄疸、改善全身症状,最终延长生存时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PTCD在介入手术室完成,室内环境温度18~22℃[3]。目前临床上,患者普遍穿着连衣裙倒背式手术衣,介入护士将其手术衣裙摆挽至前胸,以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手术衣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一步法与二步法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在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9
作者 龚杰 许朕华 +4 位作者 雷泽华 高峰畏 蒋康怡 谢青云 赵欣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究一步法与二步法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hepatic duct drainage,PTHD)治疗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3年7月于本院接受姑息性穿刺减黄手术治疗的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病人11... 目的探究一步法与二步法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肝总管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hepatic duct drainage,PTHD)治疗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2023年7月于本院接受姑息性穿刺减黄手术治疗的晚期低位胆道梗阻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步组56例,采用一步法PTHD手术;二步组56例,采用二步法PTHD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一步组术中出血量为(2.96±0.50)ml,与二步组的(3.02±0.53)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小时引流量分别为(555.84±90.51)ml和(560.52±104.23)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步组手术时间为(32.50±4.26)分钟,术后VAS评分为(3.72±1.57)分,二步组分别为(36.43±3.58)分钟和(4.53±1.34)分,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43%和76.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TBIL、ALP、ALT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一步组与二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0.679);一步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二步组病人(94.64%vs.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法PTHD术操作时间更短且穿刺成功率更高,病人疼痛较轻,可显著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胆道梗阻 经皮肝穿刺总管置管引流术 一步法 二步法
下载PDF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对比
10
作者 熊日晖 陈伟力 +1 位作者 吴兆平 金煜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OSC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 目的:探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OSC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ENBD治疗,观察组接受PTC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肝脏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TNF-α、IL-1、IL-2、IL-6、PCT、Lac、TBIL、DBIL、IBIL、AST、A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BD与PTCD治疗AOSC效果相当,但PTCD可减轻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功能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带管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11
作者 戚倩 费晓燕 +1 位作者 陈雅萍 许懿 《上海护理》 2024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深入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带管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内心体验,为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6-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后带管生活1个月以上的患者,对其进... 目的深入了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后带管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内心体验,为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6-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后带管生活1个月以上的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利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出3个主题,分别为积极体验、益处发现(改善黄疸症状、积极自我调适,提高自我管理);消极体验、负性感受(日常生活的限制和压力、睡眠障碍、躯体的负性经历、心理的负性情绪);期望与需求(对支持性照护的多样性需求,渴望社会支持)。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患者身心感受的动态评估,制订差异化心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教育支持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自我管理 生活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后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国凌 徐化楠 刘义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行PTGBD手术后行序贯LC手术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PTGBD)术后序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行PTGBD手术后行序贯LC手术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行PTGBD手术后序贯LC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A组47例(PTGBD后5~8周行LC术)与B组53例(PTGBD后3~4周行LC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OTGBD术后序贯LC术前年龄、白细胞计数、γ-谷氨酰转肽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察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胆囊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低于B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PTGBD术后序贯LC术的最佳手术时机为PTGBD术后5~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穿刺胆囊引流术 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梁亚坤 薛晶 +2 位作者 闫帅 宋彦 王静 《广州医药》 2024年第9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出院准备度情况,探究此类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4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选择院内系统对...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出院准备度情况,探究此类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3年4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8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选择院内系统对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统计,并使用出院准备度量表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应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评估患者出院指导质量,选择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措施对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的关联进行分析,并分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结果合并慢性疾病以及居住方式方面,不同亚组患者间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出院准备度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方式得分为出院准备度量表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较低,通过改变患者居住方式、提高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居住方式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张玲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97-0200,共4页
探讨对胆管细胞癌病人实施经皮肝穿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8例胆管癌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并进行相关干预。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明显... 探讨对胆管细胞癌病人实施经皮肝穿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8例胆管癌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并进行相关干预。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明显提高,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提高, 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胆管癌患者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减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胆管癌患者 经皮肝穿刺引流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
15
作者 于俊杰 何彩凤 高艳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6-0099,共4页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9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9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 两组进行对比,穿刺活检术成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局部疼痛、腹腔积液、腹腔出血、胸闷气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顺利进行肝穿刺活检的成功保障,因此在实际医疗实践中值得积极推广和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肝穿刺活检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
16
作者 郑宇 石宝琪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各20...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PTCD,改良组术中用增孔单管引流法引流,对照组术中用双管引流管引流。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30、90天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30、90天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改良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3.33%、86.36%,二者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下降(F=90.872、62.765、36.552,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第90天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水平低(F=12.267、31.312,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对照组患者QOL评分下降(F=24.039、62.765、36.552,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第30、90天QOL评分高(F=8.128、12.934,P均<0.05);随时间延长,对照组患者QOL评分逐渐降低(F=4.615,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流管脱落发生率、引流管重置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PTCD中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单管引流术式 恶性梗阻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王立学 黄渤琪 +2 位作者 王栋 关颖 曹娜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2974-2977,共4页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肝脏病变穿刺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R重建图像参照组(n=26)与轴位图像参照组,每组26例。轴位图像参照组使用常...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肝脏病变穿刺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PR重建图像参照组(n=26)与轴位图像参照组,每组26例。轴位图像参照组使用常规轴位图像定位,MPR重建图像参照组患者的容积数据进行轴、矢、冠多方位重建,指导穿刺进针轨迹、取材的部位。比较2组患者术中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取材的准确性、术后并发症、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术后疼痛。结果MPR重建图像参照组术中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穿刺时间少于轴位图像参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轴位图像参照组(P<0.05)。MPR重建图像参照组取材的准确性、穿刺成功率高于轴位图像参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PR重建图像参照组并发症为3.85%,轴位图像参照组为2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重建图像参照组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轴位图像定位,使用MPR重建图像进行引导可以显著减少术中调整进针方向的次数和穿刺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MPR重建图像参照组取材的准确性和穿刺成功率也较高。此外,MPR重建图像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 分规角度导航 CT引导 经皮肝穿刺活检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
18
作者 何川琦 张诚 +1 位作者 孔祥余 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63-467,共5页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接受经PTCD瘘道置入FCMS治疗的1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 目的 评价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瘘道置入全覆膜金属支架(FCMS)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接受经PTCD瘘道置入FCMS治疗的1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超声引导下PTCD成功率66.7%(8/12),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PTCD成功率100%(4/4),PTCD引导下经皮空肠穿刺引流(PJD)成功率100%(7/7)。肝总管长度≥1 cm者5例,经PTCD瘘道成功置入FCMS;肝总管长度<1 cm者7例,经PTCD瘘道成功置入FCMS的同时经PJD瘘道置入塑料支架。12例患者均经FCMS管腔置入单猪尾PTCD管固定FCMS,术后未发生急性胆管炎、出血、胆漏等并发症。FCMS留置6~9个月,未发生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FCMS移位等并发症。5例FCMS直接经PTCD瘘道取出,7例FCMS及塑料支架通过经皮空肠胆道镜(PJCS)取出。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或PJCS观察见吻合口上方局部胆管壁呈增生性改变,胆肠吻合口通畅,黏膜移行良好,未见明显瘢痕。拔除PTCD及PJD引流管后随访5~29个月,未发现狭窄复发患者。结论 经PTCD瘘道置入FCMS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经FCMS管腔置入单猪尾PTCD管可预防FCMS移位,经PJD瘘道置入胆管塑料支架可预防FCMS置入术后急性胆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全覆膜金属支架 经皮空肠穿刺引流 急性胆管炎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19
作者 郑玉梅 蔡珍玉 傅高航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至11月在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MOJ患者60例,记录一次性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至11月在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MOJ患者60例,记录一次性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血清生化指标[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γ-GT)、ALP、TBil、DBil]。结果一次性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为100.0%,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PTCD治疗后1周γ-GT、ALP、TBil和D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MOJ的临床效果确切,一次性穿刺置管引流成功率高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 超声 治疗效果
下载PDF
DSA联合MRCP融合导航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曹莉明 张勇学 +6 位作者 崔进国 刘佩 陈静 赵红恩 王敏 刘珊 康志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联合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影像融合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ongial drainage,PTCD)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联合磁共振胆道水成像(MRCP)影像融合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ongial drainage,PTCD)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6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穿刺引导方式不同分为常规PTCD组30例和影像融合PTCD组30例。比较两组间靶胆管穿刺成功次数、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剂量、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常规PTCD组共行穿刺引流42次,其中肝左叶胆管引流14次,肝右叶胆管引流28次;影像融合PTCD组共行穿刺引流40次,肝左叶胆管引流14次,肝右叶胆管引流26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PTCD组与影像融合PTCD组胆管穿刺次数、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剂量及时间分别为(3.6±0.5)vs(1.7±0.4)次,(98.5±21.3)vs(45.7±16.5)ml,(548.2±63.5)mGy vs(298.5±50.8)mGy,(56.5±6.2)min vs(30.4±5.2)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融合PTCD组优于常规PT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融合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常规PTCD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CP与DSA影像融合导引实施PTCD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可行,可指导介入治疗医师减少胆管穿刺次数、缩短X线辐射时间及曝光剂量,减少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胆管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