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珠水解液对肝窦内皮细胞活力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干预作用
1
作者 彭岳 杨妙 +4 位作者 林江 赵铁建 刘鹏 刘茜玉 郭伟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2,共8页
目的探讨珍珠水解液对肝纤维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合浦珍珠水解液与肝窦内皮细胞(HSEC)和肝星状细胞(HSC-LX2)共同孵育,采用MTT比色法测定HSEC和HSC-LX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HSC-LX2的细胞周期及细... 目的探讨珍珠水解液对肝纤维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病变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合浦珍珠水解液与肝窦内皮细胞(HSEC)和肝星状细胞(HSC-LX2)共同孵育,采用MTT比色法测定HSEC和HSC-LX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HSC-LX2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HSEC的窗孔及基底膜等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瘦素激活后,HSC-LX2细胞活性显著增高(P=0.041),HSEC则出现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04)、窗孔数量减少、窗孔直径下降、连续基底膜形成等肝窦毛细血管化现象。瘦素干预后给予低、中、高不同浓度珍珠水解液治疗,各浓度组均可使缩小及消失了的HSEC窗孔发生增多和扩大(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使HSEC外成片的基膜变得稀薄甚至消失(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使活化的HSC-LX2活力下降(低浓度组:P=0.018;中浓度组:P=0.013;高浓度组:P=0.009),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低浓度组:P=0.012;中浓度组:P=0.006;高浓度组:P=0.005)。随着珍珠水解液给药浓度上升,干预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效果有梯度增高,具有剂量依赖性(低浓度组:P=0.020;中浓度组:P=0.028;高浓度组:P=0.032)。高浓度珍珠水解液干预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效果强于治疗剂量的秋水仙碱(P=0.034)和丹参酚酸B(P=0.038)。结论合浦珍珠水解液可使HSEC细胞的活性增加、窗孔面积恢复、基底膜消失,使激活的HSC-LX2细胞丧失活力并发生凋亡,具有针对HSEC及HSC-LX2的显著的抗肝窦毛细血管化药理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水解液 纤维化 肝窦毛细血管 窗孔 基底膜
下载PDF
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许明星 许瑞云 +2 位作者 林楠 周正 钟跃思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03-406,共4页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特征性的基础病理改变。我国作为肝炎大国,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在肝脏疾病谱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的具体机制及其发生、发展影响因素仍不清楚。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原因、过程以...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特征性的基础病理改变。我国作为肝炎大国,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在肝脏疾病谱中占有很大比例。目前,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的具体机制及其发生、发展影响因素仍不清楚。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能为进一步揭示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过程及阻断肝硬化病理进程提供理论依据,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此外,晚期肝炎后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等终末期肝病多需肝移植治疗,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终末期肝病的形成,有望缓解当下我国肝移植严峻形势所面临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毛细血管 纤维化 硬化 免疫调节 移植
下载PDF
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对肝炎后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列明 朱剑亮 +5 位作者 刘成 刘平 吕刚 薛惠明 胡义杨 洪嘉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62-363,共2页
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对肝炎后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观察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中心(上海200032)徐列明,朱剑亮,刘成,刘平,吕刚,薛惠明,胡义杨,洪嘉禾我们在动物实验取得活血化瘀抗肝纤维化可靠结果的基... 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对肝炎后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观察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病研究中心(上海200032)徐列明,朱剑亮,刘成,刘平,吕刚,薛惠明,胡义杨,洪嘉禾我们在动物实验取得活血化瘀抗肝纤维化可靠结果的基础上(1),进一步用桃仁提取物合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变 桃仁 免疫学 肝窦毛细血管
下载PDF
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雄 徐光福 +2 位作者 陈文慧 刘成海 刘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2期1415-1416,共2页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但目前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在肝纤维化中的形成过程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肝窦毛细血管化是否可逆也未见报道.我们用二甲基亚硝胺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4wk 动态观察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但目前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在肝纤维化中的形成过程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肝窦毛细血管化是否可逆也未见报道.我们用二甲基亚硝胺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24wk 动态观察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探讨其是否可逆.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Wistar 雄性大鼠90只,体重约150 g(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inittrosamine,DMN),瑞典威灵公司产品.1.2 方法 Wistar 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约15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毛细血管 二甲基亚硝胺 硬化
下载PDF
虫草菌丝提取物抗二甲基亚硝胺诱致大鼠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宪波 刘平 唐志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0-815,共6页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提取物(CME)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致大鼠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3只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18只)、模型组(30只)、用药组(15只,予CME)。采用DMN 10 mg/kg腹腔注射,每周连续3天,每天1次,共4周制作大鼠肝...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提取物(CME)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致大鼠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3只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18只)、模型组(30只)、用药组(15只,予CME)。采用DMN 10 mg/kg腹腔注射,每周连续3天,每天1次,共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后3天、2周、4周作为观察时相点;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窦壁CD44、Ⅷ因子相关抗原(vWF)、Ⅳ型胶原(ColⅣ),酶谱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结果DMN造模后3天MMP-2、MMP-9活性显著增加,肝窦壁ColⅣ沉积显著减少、CD44染色减弱、vWF阳性染色明显增强,肝窦内皮(SECs)窗孔减少,血清HA含量显著升高(P<0.05),4周时可见SECs失窗孔和SECs下基底膜形成;CME早期(3天,2周时)能够显著降低MMP-2、MMP-9活性(P<0.05),SECs失窗孔和SECs下基底膜形成减轻;CME灌胃2、4周后,大鼠血清HA水平下降(P<0.05),肝窦壁CD44表达增强、vWF阳性染色减弱(P<0.05),SECs窗孔增多,SECs基底膜形成减轻。结论早期MMP-9、MMP-2活性升高,降解肝窦内皮细胞下正常分布的ColⅣ,是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的重要因素;CME早期通过降低MMP-2、MMP-9活性,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启动;CME能够减轻DMN大鼠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和表型改变,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硝胺 大鼠 基质金属蛋白酶2、9 虫草菌丝 肝窦毛细血管 窦内皮细胞
下载PDF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转换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泰洪 葛娅 +4 位作者 张赤志 王晓昆 任星峰 唐瑛 朱清静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以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50ml/L CCl_4经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予秋水仙...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以及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250ml/L CCl_4经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予秋水仙碱、小和大剂量抗纤软肝颗粒治疗,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Ⅳ型胶原、层粘蛋白(LM)原住杂交的方法检测MMP-1 mRNA、TIMP-1 mRNA。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P<0.05),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P<0.01);有效抑制Ⅳ型胶原、LM的生成和沉积(P<0.01),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P<0.01)。减轻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抑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从而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软颗粒 纤维化 大鼠 脏基质转换 肝窦毛细血管 金属基质蛋白酶-1 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1
下载PDF
柔肝抑纤饮抗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 韩宁 尹常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柔肝抑纤饮抗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别。方法:建立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动物随机分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柔肝抑纤饮组);D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分别灌服相应... 目的: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对照,观察柔肝抑纤饮抗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别。方法:建立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动物随机分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柔肝抑纤饮组);D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检测血清HA、col-Ⅳ,行胶原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肝组织vWF、LN的表达,电镜观察窦周隙超微结构。结果:C组在降低血清HA、col-Ⅳ水平,减少胶原染色百分比含量以及LN、vWF免疫组化阳性面积等方面,作用明显优于D组(P<0.05);电镜观察发现,C组肝窦内皮失窗孔和内皮下连续性基底膜的形成等病变也相对为轻。结论:柔肝抑纤饮能显著改善LN、vWF等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敏感指标,一定程度上逆转DMN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整体疗效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纤饮 肝窦毛细血管 纤维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照新 韩德五 +2 位作者 邢桦云 刘慧荣 燕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3101-3108,共8页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n=32)与正常对照组(n=8),采用复合因素致肝硬化大鼠模型.模型组分别在饲养第2,4,6,8周末,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经肠...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模型组(n=32)与正常对照组(n=8),采用复合因素致肝硬化大鼠模型.模型组分别在饲养第2,4,6,8周末,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时,经肠系膜上静脉末端穿刺测PVP,肝脏HE、VG染色,肝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SMA、LN、TGF-β1的动态表达,测定外周血中的内毒素、TNF-α、ALT的动态变化,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失窗孔情况.结果:模型组ALT在第2周末达到高峰(57.84±7.57IU/L),随后逐渐下降;内毒素在第2、4、6周末,各点呈递增趋势,到第8周末时略有下降;TNF-α在第2、4周末呈递增趋势,到第6周末时略有下降,第8周末时又逐渐升高,但各点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模型组PVP在第2、4周末,各点呈递增趋势,到第6周末时略有下降,第8周末时又逐渐升高;肝窦内皮细胞扫描电镜结果示随着肝纤维化及硬化程度的加重,窗孔逐渐变小、变少至消失;LN、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随着病变的发展,与对照组和同指标前一时间组相比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均P<0.05).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第2、4、6周末,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到第8周末时略有下降.结论:肝硬化大鼠发生了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可使TGF-β1、TNF-α、LN等合成增多,促进肝窦内皮细胞去窗孔化,间接参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肝窦毛细血管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DDR2与MMP2在酒精性肝病肝窦毛细血管化中的协同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阎明 刘慧敏 +2 位作者 张喜红 张玉泉 罗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5-1520,共6页
目的:探讨盘状区域受体2(DDR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理进程中的表达及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橄榄油拌平衡饲料喂养大鼠的基础上给予60%(V/V)白酒胃内灌注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4周、8周... 目的:探讨盘状区域受体2(DDR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理进程中的表达及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橄榄油拌平衡饲料喂养大鼠的基础上给予60%(V/V)白酒胃内灌注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4周、8周、12周和16周末观察肝组织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Ⅰ、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DDR2及MMP2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与肝窦毛细血管化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鼠白酒灌胃4周出现肝脏脂肪变性,随灌胃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为肝脏坏死、炎症及纤维化。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DDR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造模时间延长表达增加(P<0.01)。MMP2 mRNA和蛋白表达自造模4周开始升高,于12周达峰值,造模16周下降,各模型组MMP2 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DR2与MMP2、网状纤维、Ⅰ、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酒精性肝病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程中DDR2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其可能通过效应蛋白MMP2在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酒精性 肝窦毛细血管 受体 盘状区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黄芪汤对肝硬化大鼠胶原沉积和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高峰 麦静愔 +5 位作者 陈澍 柯碧莲 王浩艺 谭英姿 陈天阳 成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2205-2210,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汤对肝硬化大鼠胶原沉积和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选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行胆管结扎建立肝硬化模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黄芪汤低、中... 目的研究黄芪汤对肝硬化大鼠胶原沉积和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选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行胆管结扎建立肝硬化模型,造模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黄芪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芪汤0.35,0.70,1.40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4周。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I型胶原(Col-I)和血管内皮标志物分化抗原簇31(CD31)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ol-I、CD3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汤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黄芪汤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黄芪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黄芪汤各组大鼠小胆管增生较模型组轻,细胞外基质沉积较模型组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黄芪汤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Col-I沉积及CD31阳性表达明显较模型组少,均以黄芪汤高剂量组病变最轻。黄芪汤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ol-I、CD31和vW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黄芪汤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黄芪汤低、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黄芪汤可保护胆管结扎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减轻胶原沉积,下调肝窦毛细血管化标志物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汤 胆管结扎硬化 肝窦毛细血管 大鼠
下载PDF
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丽 江宇泳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3期183-186,共4页
肝窦内皮细胞具有开放的、没有横膈膜的窗孔,内皮下没有基底膜。这种结构有利于调控肝细胞与肝窦血液的物质交换。肝窦内皮细胞能分泌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并通过窗孔的变化,对肝脏微循环进行调节,同时可分泌大量的形成基底膜的成分,在... 肝窦内皮细胞具有开放的、没有横膈膜的窗孔,内皮下没有基底膜。这种结构有利于调控肝细胞与肝窦血液的物质交换。肝窦内皮细胞能分泌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并通过窗孔的变化,对肝脏微循环进行调节,同时可分泌大量的形成基底膜的成分,在肝窦毛细血管化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肝窦内皮细胞表型标志发生变化,Ⅷ因子相关抗原、CD44等表达增强,也是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重要标志。笔者对肝窦内皮细胞的结构及其在肝窦毛细血管化中的功能和表型变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内皮细胞 肝窦毛细血管 表型
下载PDF
通阳药葱白提取物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大鼠肝组织Ⅳ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户菲菲 张介眉 +4 位作者 朱旭 郑亚琼 吴云霞 郝建军 崔清国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2-34,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通阳药葱白提取物对肝窦毛细血管化(HSC)模型大鼠肝组织Ⅳ型胶原(C-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经酒脂混合物灌胃111天后,用40%CCl40.3ml/100g连续4周皮下注射造成HSC模型。皮下注射CCl4的同时予葱白提取物治... 目的:观察通阳药葱白提取物对肝窦毛细血管化(HSC)模型大鼠肝组织Ⅳ型胶原(C-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经酒脂混合物灌胃111天后,用40%CCl40.3ml/100g连续4周皮下注射造成HSC模型。皮下注射CCl4的同时予葱白提取物治疗19周。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葱白提取物对模型大鼠肝组织C-Ⅳ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葱白治疗组大鼠肝组织C-Ⅳ的表达明显弱于模型组;Western-Blot方法检测显示葱白治疗组大鼠肝组织C-Ⅳ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通阳中药葱白提取物可通过减少HSC模型大鼠肝组织C-Ⅳ的过度沉积而起到畅通有形之痰瘀阻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毛细血管 葱白提取物 通阳法 痰瘀同病
下载PDF
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杞兰 黄月红 +1 位作者 陈治新 王小众 《肝脏》 2014年第11期839-843,共5页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kg,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kg,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50%CCl4-蓖麻油混合液2 mL/kg,每周2次,共8周;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肝窦窦壁结构,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CD31、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Col-IV)的表达。结果肝脏组织学证实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6周可见纤维间隔形成;透射电镜显示,CCl4诱导2周时,部分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窗孔减少,内皮下未见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随着造模的进程,LSEC窗孔进一步减少,部分甚至消失,第6、8周时局部肝窦内皮下形成连续的BM。同时,随着肝纤维化的进程,HA浓度逐渐升高,肝窦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及基底膜主要成分Col-IV、LN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是逐渐形成的,LSEC失窗孔早于纤维间隔的形成,而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出现在纤维间隔形成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纤维化 肝窦毛细血管 窦内皮细胞 基底膜
下载PDF
白花丹醌对HSEC细胞的肝窦毛细血管化现象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岳 赵铁建 +1 位作者 韦燕飞 郑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0-984,共5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醌对HSEC细胞的微观结构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究其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HSEC细胞以高、中、低浓度白花丹醌干预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HSEC细胞的窗孔及基底膜的情况;RT-PCR、ELISA检测HSEC细胞COLⅣ... 目的:观察白花丹醌对HSEC细胞的微观结构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究其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的机制。方法:大鼠HSEC细胞以高、中、低浓度白花丹醌干预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HSEC细胞的窗孔及基底膜的情况;RT-PCR、ELISA检测HSEC细胞COLⅣ和LN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花丹醌能使HSEC细胞的窗孔发生增多和扩大,使细胞外基底膜变薄及范围减小,降低肝窦内皮毛细血管化的程度;并能明显降低HSEC细胞的COL Ⅳ、LN含量及mRNA表达;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花丹醌能明显降低肝窦内皮毛细血管化程度及HSEC细胞分泌的基底膜胶原成分COL Ⅳ、LN的表达。这可能是该药干预肝纤维化作用的靶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醌 窦内皮细胞 肝窦毛细血管 分泌功能
下载PDF
柔肝抑纤饮联合二至丸逆转DMN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永 韩宁 尹常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柔肝抑纤饮联合二至丸在抗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方面与单独使用柔肝抑纤饮有无差别,明确联合二至丸后对原方有无增效、协同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DMN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4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柔肝抑纤饮联合二至丸在抗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方面与单独使用柔肝抑纤饮有无差别,明确联合二至丸后对原方有无增效、协同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DMN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4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柔肝抑纤饮组)、D组(柔肝抑纤饮+二至丸组),分别灌服相应药物。检测血清HA、col-Ⅳ,行胶原染色(M asso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测定肝组织CD44、vWF、MMP-2、MMP-9的表达,电镜观察窦周隙超微结构。结果:D组与C组在降低HA含量、M asson染色百分比以及改善CD44和MMP-9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面积均值等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P<0.05,P<0.01),但D组与C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D组在降低col-Ⅳ、MMP-2和vWF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面积均值等方面,作用明显优于C组(P<0.05);电镜观察发现,D组肝窦内皮失窗孔和内皮下连续性基底膜的形成等病变也相对较轻。结论:联合二至丸能使柔肝抑纤饮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得以增强,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纤饮 二至丸 肝窦毛细血管 纤维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通阳药葱白提取物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大鼠肝组织MMP-2,TIMP-2蛋白及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户菲菲 张介眉 +4 位作者 朱旭 郑亚琼 吴云霞 郝建军 崔清国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通阳药物葱白提取物对肝窦毛细血管化(HSC)模型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MMP-2、TIMP-2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经酒脂混合物灌胃111天后,用40%CCl40.3 mL/100 g连续4周皮下注射造... 目的:观察通阳药物葱白提取物对肝窦毛细血管化(HSC)模型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MMP-2、TIMP-2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经酒脂混合物灌胃111天后,用40%CCl40.3 mL/100 g连续4周皮下注射造成HSC模型。皮下注射的同时予葱白提取物治疗19周。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MMP-2、TIMP-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1)葱白提取物组大鼠肝组织MMP-2、TIMP-2蛋白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有均显著降低(P<0.01)。(2)葱白提取物组大鼠肝组织MMP-2mRNA、TIMP-2mRNA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通阳药物葱白提取物通过促进MMP-2/TIMP-2的表达平衡而起到促进阳气条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毛细血管 葱白提取物 通阳法 痰瘀同病
下载PDF
肝星状细胞与肝窦毛细血管化
17
作者 范震 张啸 吕敏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30-433,共4页
关键词 肝窦毛细血管 星状细胞 组织化学染色 cells 非实质细胞 电子显微镜 吞噬细胞 组织细胞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颖 宋光平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520-521,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窦毛细血管化与其病理改变、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肝窦毛细血管化在疾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68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CD34染色,显示肝窦毛细血... 目的: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窦毛细血管化与其病理改变、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肝窦毛细血管化在疾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68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CD34染色,显示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程度,用中科恒业ZK-MIAS显微图像分析软件检测阳性着色面积作为染色强度进行研究。以6例正常肝组织(尸检标本)作为阴性对照。并于当日晨采血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采用Spearman Correlation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与血清肝功能指标中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相关(r=0.385,P<0.0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的透明质酸(HA)显著相关(r=0.502,P<0.001);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与分期相关性更强(分别为r=0.426,P<0.01r、=0.569,P<0.001)。结论:血清学肝功能指标中单独GGT异常预示存在着"悄悄"进展的肝损伤;透明质酸(HA)是判断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纤维化的一个灵敏的无创性指标;肝窦毛细血管化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肝组织炎症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肝窦毛细血管
下载PDF
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宪波 刘平 +6 位作者 唐志鹏 陆雄 刘成海 胡义扬 徐列明 顾宏图 刘成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甲基亚硝胺 (DMN)致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壁病理变化及其与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用 0 .5 %DMN每周连续 3d共 4周 12次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后 1d、2d、3d、1周、2周、4周、6周... 目的 探讨二甲基亚硝胺 (DMN)致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壁病理变化及其与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用 0 .5 %DMN每周连续 3d共 4周 12次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后 1d、2d、3d、1周、2周、4周、6周、8周作为动态观察时相点 ;分别取 5只模型大鼠和 3只正常大鼠肠系膜前静脉分支插管法测门脉压力 (Ppv)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Ⅳ型胶原(ColⅣ )、层粘连蛋白 (LM)和Ⅰ型胶原 (ColⅠ )表达 ;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正常大鼠肝窦壁ColⅣ阳性表达 ;模型组肝窦壁除ColⅣ阳性染色呈现为先弱后强外 ,LM和ColⅠ的沉积均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增加 ,4周时表达最为明显 ,电镜下可见肝窦内皮失窗孔和内皮下完整基底膜形成 ;模型组Ppv与肝窦壁LM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DMN大鼠肝窦内皮下基底膜是在功能性基底膜破坏的基础上 ,随着LM与新合成ColⅣ沉积以及两者结合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毛细血管 形成机制 二甲基亚硝胺 DMN 门静脉高压
原文传递
肝窦毛细血管化在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陆雄 刘平 +3 位作者 徐光福 刘成海 李风华 刘成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窦毛细血管化在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经4周12次腹腔注射DMN制备火鼠肝纤维化模型,应用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大鼠门静脉压力测定,24周动态分析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毛细血... 目的 研究肝窦毛细血管化在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经4周12次腹腔注射DMN制备火鼠肝纤维化模型,应用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大鼠门静脉压力测定,24周动态分析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与门静脉压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大鼠门静脉压力随着造模的进行不断升高,造模4周时达(1.10 ±0.18)kPa,明显高于对照组(0.52±0.04)kPa(t=6.41.P<0.0 1)。造模停止后,大鼠门静脉压力逐渐恢复正常。其动态变化与电镜下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变化规律一致;与反映肝窦内皮表型改变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动态变化成正相关(r=0.833,P<0.01);与反映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的层黏连蛋白的动态变化成正相关(r=0.953,P<0.01);与反映肝窦壁星状细胞活化收缩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动态变化成正相关(r=0.919,P<0.01)。结论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DMN肝纤维化模型门静脉高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窦毛细血管 二甲基亚硝胺 大鼠 纤维化 门静脉高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