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炎性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启军 符火 +1 位作者 陈扬 许海霞 《肝脏》 2019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AI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活动程度分为AIH缓解期组18例、AIH活动期组42例。另选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卵白素... 目的研究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AI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活动程度分为AIH缓解期组18例、AIH活动期组42例。另选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卵白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染色法检测研究对象PD-1表达并进行比较,分析PD-1表达与AIH炎性反应的关系,并观察PD-1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相关性。结果AIH患者P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AIH活动期组PD-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AIH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G0级AIH患者PD-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G1~G2级及G3~G4级(P<0.05),G1~G2级AIH患者PD-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G3~G4级(P<0.05)。PD-1表达与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呈正相关(r=0.853、0.863、0.884,均P<0.01)。结论PD-1与AIH炎性反应活动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PD-1可能参与AIH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 自身免疫性 炎症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应用仑伐替尼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军红 姚红兵 +5 位作者 王雪尧 郭威 陆才进 吴嘉兴 蒋建晖 赵东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67,共6页
目的 探讨卡瑞丽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和FOLFOX方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卡瑞丽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和FOLFOX方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组给予FOLFOX方案经HAIC化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复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体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然而,观察组在疾病控制率、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OLFOX-HAIC化疗方案联合卡瑞丽珠单抗及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且可以延长患者的OS和PFS,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仑伐替尼 FOLFOX方案 晚期 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剂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石佳鹏 汤小星 赵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最广泛,但是其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本文以PD-1为代表,就HCC中PD-1/PD-L1治疗的研究现状,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局部消融治疗指征,疗效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HCC及PD-1/PD-L1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免疫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下载PDF
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Ⅲa期肝细胞癌
5
作者 吴迪 祝子祎 +1 位作者 范龙飞 谭玉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3-397,共5页
目的观察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NLC)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的CNLCⅢa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联合FOLFOX-HAIC... 目的观察FOLFOX-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和靶向药物治疗中国肝癌分期(CNLC)Ⅲa期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接受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的CNLCⅢa期HCC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联合FOLFOX-HAIC治疗将其归入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疗效,分析观察组方案的治疗价值。结果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及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方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级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恶心、呕吐及腹痛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其余1~2级及3级不良反应组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FOLFOX-HAIC联合PD-1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CNLCⅢa期HCC疗效较佳而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化学疗法 癌症 局部灌注
下载PDF
比较TACE+微波消融+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TACE+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畅 李威 +2 位作者 满文玲 孙维玮 杨坡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TACE+微波消融(MWA)+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TACE+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TACE+MWA+PD-1(观察组)或TACE+MWA治疗(对照组)的PHC患者各40例,比较组间基线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 目的比较TACE+微波消融(MWA)+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TACE+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TACE+MWA+PD-1(观察组)或TACE+MWA治疗(对照组)的PHC患者各40例,比较组间基线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0.00%和72.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7.50%和95.0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0.80个月和15.7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3.35个月和6.80个月;观察组OS和PFS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经相关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TACE+MWA+PD-1联合治疗PHC效果优于TACE+MW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消融技术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
7
作者 李洁 李瑞娟 +1 位作者 鲁志兵 曾筱怡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43-46,51,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PD-1抗体及仑伐替尼的合并门静...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PD-1抗体及仑伐替尼的合并门静脉癌栓晚期肝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免疫及靶向治疗。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总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后,0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1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其中总缓解率为38.45%,疾病控制率为85.71%。甲胎蛋白(AFP)中位水平为184.07(9.44,7103.85)ng/ml,治疗前AFP中位水平为553.28(50.43,11542.05)ng/ml,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71个月(4~24)个月,总生存期6个月为89.2%,总生存期12个月为63.1%,中位总生存期并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为70.3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48个月(95%CI:7.26~11.72);常见的1~2级不良事件有高血压、乏力、谷丙转氨酶升高等,其中3级不良事件有16例,通过对症治疗,均在下一周期治疗前康复。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PD-1抗体及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肿瘤反应性良好,治疗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是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化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仑伐替尼 晚期 门静脉癌栓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预防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微血管侵犯阳性病人早期复发的效果
8
作者 黎经何 邹孟达 +1 位作者 张涛 陈圣开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55-1658,共4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微血管侵犯(MVI)阳性病人予索拉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PD-1)辅助治疗预防肝癌早期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HCC根... 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微血管侵犯(MVI)阳性病人予索拉非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PD-1)辅助治疗预防肝癌早期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HCC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MVI阳性的病人9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予索拉非尼联合PD-1辅助治疗,对照组未予索拉非尼和PD-1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无瘤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两组临床特征相似。观察组6个月、1年、2年DFS率分别为97.9%、70.2%和38.3%,对照组分别为74.5%、48.9%和25.5%;观察组6个月、1年、2年OS率分别为100%、93.6%、46.8%,对照组分别为97.9%、78.7%、36.2%;观察组OS及DF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部分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高血压、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但大部分为1级或2级,临床可控制及可治疗,安全性高。结论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诊断MVI阳性病人予索拉非尼联合PD-1治疗可减少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率,提高病人生存时间,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微血管侵犯 索拉非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复发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9
作者 江雪 葛晓英 +1 位作者 郑丹 鲍蕾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还可以介导免疫微环境,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本文总结了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概述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回顾和分析这些一线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以及差异性,并对其真实世界研究进行探讨,为后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药物
下载PDF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仑伐替尼+程序性死亡受体1联合治疗对不可切除肝癌的影响
10
作者 陈志文 高恒毅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65-69,共5页
目的探索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仑伐替尼+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治疗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被临床诊断为肝癌晚期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 目的探索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仑伐替尼+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治疗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被临床诊断为肝癌晚期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25例(接受TACE+仑伐替尼+PD-1单抗治疗,以下称“三联疗法”),对照组25例(接受TACE+仑伐替尼,以下称“两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情况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案及门静脉癌栓与肝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案及门静脉癌栓是肝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也优于对照组(36%vs.16%,P<0.001)。观察组对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免疫调节功能强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19.80个月vs.16.10个月,P=0.035)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0.10个月vs.6.70个月,P=0.04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三联疗法的疗效优于两联疗法,可延长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OS和PFS,对此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也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仑伐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不可切除 免疫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影响高糖条件下成骨细胞分化的机制
11
作者 张万里 白涛 +4 位作者 韩念荣 艾克热木•吾斯曼 刘岩路 黄异飞 胡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21-3528,共8页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可以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影响骨稳态,然而其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 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可以调控成骨细胞分化、影响骨稳态,然而其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对高糖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①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模型组(n=6),对照组常规喂养,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1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喂养8周后,取2组大鼠股骨,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icro-CT检测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mNRA表达。②细胞实验:将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机分4组处理: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加入低糖培养基,PD-1沉默组转染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siRNA,PD-1沉默空载组转染siRNA-NC。转染48 h后,正常对照组更换为新的低糖培养基,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组、PD-1沉默空载组更换为高糖培养基,培养48 h后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成骨诱导21 d后,分别进行茜素红染色、qRT-PCR(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RUNX2 mRNA表达)与Western blot(β-catenin、GSK-3β、p-GSK-3β与Axin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结论:①动物实验:苏木精-伊红染色与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1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造模成功。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细胞实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空载组矿化结节形成能力低于对照组、PD-1沉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空载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mRNA表达及GSK3β、Axin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RUNX2 mRNA表达及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高糖模型组、PD-1沉默空载组比较,PD-1沉默组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mRNA表达及GSK3β、Axin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RUNX2 mRNA表达及p-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③结果表明:沉默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表达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高糖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 骨质疏松 成骨分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P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李素燕 安黎云 +1 位作者 张会峰 王缚鲲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913-917,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80(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接受诊治的HCC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及病理学证实为HCC。术中取... 目的旨在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80(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接受诊治的HCC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及病理学证实为HCC。术中取肝癌原发病灶处癌组织制作为肝癌标本,取肝癌原发病灶5 cm以外的肝组织作为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切片处理,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标本组织中PD-1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不同分化程度的HCC PD-1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V阳性与否、是否转移、是否合并腹水)对PD-1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癌组织的P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型HCC P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及低分化型HCC,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阳性表达与HCC患者年龄、性别、HBV是否阳性无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是否转移以及有无腹水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6 cm、肿瘤发生转移以及合并腹水的HCC患者PD-1阳性表达率较高。另外,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发现PD-1在Ⅲ~Ⅳ期肝癌表达高于Ⅰ~Ⅱ期肝癌。结论PD-1在癌组织中以及中分化型HCC表达水平较高;且肿瘤分期越高,直径越大,合并转移及腹水时,PD-1表达水平高。因此PD-1有望成为判断HCC分期以及预后的指标之一,为HC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抑制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萍 张志勇 +1 位作者 王兴东 李正果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receptor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receptor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实体瘤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水平。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5.00%)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2个周期后血清VEGF、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8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3(1,22)个月,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5,13)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3,10)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为15(15,22)个月,与对照组的14(13,2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可降低血清VEGF和AFP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且安全性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晚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宁婵慧 任晓霞 +2 位作者 魏彤心 张魏魏 柴雪荣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年第8期505-508,I0001,共5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在眼睑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2021年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眼整形科行手术切除的眼睑基...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在眼睑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2021年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眼整形科行手术切除的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标本共20例作为病例组,取癌周围组织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2组中PD-1、PD-L1表达的平均阳性面积率及平均光密度。结果 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D-1、PDL1呈高表达,在癌周组织中,PD-1、PD-L1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PD-1、PD-L1在病例组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1/PD-L1通路在基底细胞癌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为PD-1/PD-L1通路抑制剂在基底细胞癌患者中的作用的临床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国产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金发 宋文灿 +11 位作者 郑中显 鲍瑜 华高艳 蔡清 侍伟伟 章秀芳 张建华 童舟 夏国安 刘飞 刘林涛 肖克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3258-3262,共5页
背景以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类为代表的免疫靶向治疗在多种肿瘤治疗中显示较高的有效率,我国已获批上市的PD-1/PD-L1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目的探讨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 背景以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类为代表的免疫靶向治疗在多种肿瘤治疗中显示较高的有效率,我国已获批上市的PD-1/PD-L1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应用时间相对较短。目的探讨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池州市4家医院(池州市人民医院、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东至县人民医院、石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其均初始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同时联用卡瑞利珠单抗静脉滴注。评估患者治疗1、3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患者疾病出现进展、全因死亡或2021-08-31。统计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中无因严重毒副作用退出研究者。患者治疗1、3个月总缓解率(ORR)分别为58.14%(50/86)和65.12%(56/86),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6.74%(66/86)和82.56%(68/86)。截至2021-08-31,8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6)个月,共35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95%CI(5.18,11.8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95%CI(8.97,15.97)〕个月。86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主要毒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52例(60.47%)〕、继发性高血压〔31例(36.05%)〕、手足综合征〔18例(20.93%)〕和蛋白尿〔12例(13.95%)〕,其中胃肠道反应〔6例(6.98%)〕、继发性高血压〔2例(2.33%)〕和手足综合征〔1例(1.16%)〕出现3~5级毒副作用。结论国产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良好,毒副作用相对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卡瑞利珠 阿帕替尼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舸 谢丽平 +2 位作者 林涛发 卢友光 王少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缘> 1 cm)蜡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D-1和TIM-3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情况,及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配对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等级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PD-1、TIM-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5),PD-1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中,TIM-3主要定位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HCC组织中PD-1和TIM-3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397,P=0.006)。HCC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r_s=0.480,P=0.001)、门静脉癌栓(r_s=0.307,P=0.038)、TNM分期(r_s=0.534,P<0.001)有关,TIM-3的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r_s=0.301,P=0.042)、病理分化程度(r_s=0.356,P=0.015)和TNM分期(r_s=0.416,P=0.004)有关。所有HCC患者的1、3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1%、56.5%和34.4%;1、3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2%、21.7%和10.9%。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化程度(HR=4.723,95%CI:1.618~7.684,P=0.001)、肿瘤大小(HR=3.234,95%CI:1.327~7.883,P=0.010)、TNM分期(HR=3.254,95%CI:1.076~9.835,P=0.037)、TIM-3的表达水平(HR=0.572,95%CI:0.329~0.995,P=0.048)均是H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病理分化程度(HR=2.945,95%CI:1.527~5.682,P=0.001)、TNM分期(HR=2.074,95%CI:1.259~9.793,P=0.016)均是HC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HCC组织中同时存在着PD-1和TIM-3的高表达,PD-1、TIM-3可能参与了HCC患者的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粒-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17
作者 任志忠 岳元勋 +2 位作者 汪桠琴 王雅静 张跃伟 《肝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微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m-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术后外周血中CD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CD8^(+)PD-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2022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临床资料完整的20例有m-TACE治疗指征的中晚...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微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m-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术后外周血中CD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CD8^(+)PD-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2022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临床资料完整的20例有m-TACE治疗指征的中晚期HCC患者(HCC组),选择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12例作为肝硬化组和健康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组、肝硬化组和HCC患者m-TACE术前与术后1~2周外周血中CD4^(+)PD-1、CD8^(+)PD-1表达情况。结果:HCC组外周血CD4^(+)PD-1、CD8^(+)PD-1表达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健康组。HCC患者经m-TACE治疗后1~2周外周血CD4^(+)PD-1表达由治疗前(38.65±8.56)%下降至(31.65±5.81)%(P<0.05),同样CD8^(+)PD-1表达也较治疗前下降[(41.17±12.12)%∶(29.29±10.48)%,P<0.05]。m-TACE治疗后疗效好的患者术后外周血PD-1表达较低。结论:m-TACE治疗HCC可能降低外周血CD4^(+)/CD8^(+)P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红敏 杨海军 +1 位作者 代宁涛 周福有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8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PD-L1在50例正常食管黏膜、49例食管不典型增生、4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PD-L1在50例正常食管黏膜、49例食管不典型增生、4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D-1蛋白阳性率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D-L1蛋白阳性率高于食管不典型增生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肿瘤浸润层次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PD-1、PD-L1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抑制剂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昭月 魏来 黄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7-443,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特异性表现,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进展期。靶向治疗和系统化疗是进展期HCC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有限。近年来,免疫治疗迅速发展。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受...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缺乏特异性表现,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进展期。靶向治疗和系统化疗是进展期HCC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有限。近年来,免疫治疗迅速发展。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在HCC治疗中的现状,归纳了多项临床试验的数据结果,分析了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通过分析表明,免疫治疗已成为全身系统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HCC的疗效,其安全性亦在可控范围内,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单克隆抗体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诱发急性免疫性肝炎:附1例报告 被引量:18
20
作者 汪国营 唐晖 +8 位作者 张英才 李华 易述红 姜楠 汪根树 张剑 张琪 杨扬 陈规划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单克隆抗体治疗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使用PD-1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治疗肝癌肝移植后复发而诱发急性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单克隆抗体治疗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因使用PD-1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治疗肝癌肝移植后复发而诱发急性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原发性肝癌行肝移植术,术后4个月发现肝癌肺转移,术后12个月予pembrolizumab治疗(150 mg静脉滴注1次),治疗后第5日发现肝功能异常,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轻至中度急性排斥反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pembrolizumab的药物说明书,诊断为急性免疫性肝炎。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加强免疫抑制治疗,随访8个月患者带瘤生存,但肝功能仍持续异常。结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状态下不宜应用PD-1单克隆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诱发免疫性肝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免疫性 程序性死亡受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克隆抗体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