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者231例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姚坚贞 林国贤 +4 位作者 黄庆华 邱荣仙 叶向阳 何雄志 郑烽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与年龄、性别、ALT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肝穿刺活检的23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病例资料,比较分析具有抗病毒治疗... 目的了解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病理改变与年龄、性别、ALT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肝穿刺活检的23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病例资料,比较分析具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患者在不同人群中的比率。结果 ALT≥正常值上限(2ULN)组、年龄≤30岁组、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105拷贝/mL组肝组织病理改变≥G2的比率分别高于ALT<2ULN组、年龄>30岁组、HBV DNA≤104拷贝/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肝组织病理改变≥G2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2ULN组肝组织病理改变≥S2的比率高于ALT<2U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年龄≤30岁组与年龄>30岁组、HBV DNA≤104拷贝/mL组与HBV DNA和≥105拷贝/mL组肝组织病理改变≥S2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LT水平、年龄、HBV DNA水平对肝组织病理改变进展有影响,性别对肝组织病理改变进展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者 年龄 性别 ALT HBV DNA 组织病理改变≥G2 肝组织病理改变≥s2 抗病毒 治疗指征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干预对癫痫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Cu^(2+)、Zn^(2+)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晶 于海波 +3 位作者 于海涛 王淑秋 王伟群 贾琳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088-6089,共2页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Cu2+、Zn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用药组。癫痫模型建成后用常规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脑组织Cu2+、Zn2+含量。结果模型组神...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对癫痫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Cu2+、Zn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用药组。癫痫模型建成后用常规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脑组织Cu2+、Zn2+含量。结果模型组神经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胞核固缩、深染、水肿;脑组织Cu2+含量明显降低,而Zn2+含量却明显升高(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能减轻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调节微量元素含量,发挥了其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灵芝孢子粉 CU2%PLUs% Zn2%PLUs% 组织病理改变
下载PDF
苦参碱对Con A性肝损伤小鼠IFN释放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常青 刘丽丽 +1 位作者 莫传伟 黄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0-643,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Con A)性肝损伤小鼠IFN-γ和TNF-α释放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NIH小鼠48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大剂量组(25 mg/kg),苦参碱小剂量组(12.5 mg/kg)和联苯双酯治疗组.除正常对...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Con A)性肝损伤小鼠IFN-γ和TNF-α释放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方法:NIH小鼠48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大剂量组(25 mg/kg),苦参碱小剂量组(12.5 mg/kg)和联苯双酯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于实验首日iv Con A 20 mg/kg,苦参碱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采用尾iv给药,联苯双酯组按150 mg/kg 灌胃,每天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4 h,再次iv Con A 20 mg/kg,8 h采血检测血浆IFN-γ和TNF-α含量、AL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苦参碱大剂量组、小剂量纽小鼠IFN-γ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IFN-γ:25.5±6.1 vs 69.3±33.6 ng/L,26.5±2.5 vs 69.3±33.6 ng/L,t=4.0,4.0, P<0.01;TNF-α:49.1±11.9 vs 106.7±64.4 ng/L,52.9±5.2 vs 106.7±64.4 ng/L,t=2.9,2.9,P<0.01),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苦参碱大、小剂量组血浆AL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1 086.9 ±675.8 vs 2 477.2±529.9 nkat/L、1 121.9±957.4 vs 2 477.2±529.9 nkat/L,t=5.1,3.9,P<0.01),且可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苦参碱对刀豆蛋白A性肝损伤小鼠释放IFN-γ和TNF-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显著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改变 苦参碱 Con 损伤 TNF-α 组织病理改变 正常对照组 IFN-γ ALT活性 联苯双酯 炎性细胞浸润 NIH小鼠 病理学变化 细胞坏死 刀豆蛋白A 小剂量 大剂量 采血检测 抑制作用 显著性 模型 治疗组 给药 含量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28例肝脏病理改变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培鑫 陈洁 +4 位作者 黄晓磊 李中跃 马鸣 汤宏峰 顾伟忠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12期54-54,58,共2页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性 病理改变 婴儿炎综合症 穿刺活检术 组织检查 病理改变 胆系统 CMV性
下载PDF
低剂量T-2毒素致大鼠肝肾损伤的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华 王文革 杨建伯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T-2毒素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为将来制定粮食中T-2毒素含量卫生标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大鼠进行短期毒性试验,通过肝脏和肾脏的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来观察低剂量T-2毒素对机体重要器官的毒性作用。结果T-2毒素组大... 目的观察低剂量T-2毒素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为将来制定粮食中T-2毒素含量卫生标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大鼠进行短期毒性试验,通过肝脏和肾脏的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来观察低剂量T-2毒素对机体重要器官的毒性作用。结果T-2毒素组大鼠肝细胞明显肿胀,胞浆疏松化,部分肝细胞胞浆透明,呈气球样变性;可见较多的点灶状坏死及肝细胞嗜酸性变,局部有较大坏死灶形成;T-2毒素对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损害较轻,仅见个别上皮细胞嗜酸性变和坏死;肝、肾的超微结构可见T-2毒素使肝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核内有大量脂类物质沉积,内质网脱颗粒,游离核蛋白体减少,线粒体絮状变及缺损,糖原减少明显;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固缩,细胞器减少,部分线粒体髓样变,肾小球固缩,滤孔膜(足突)消失等。结论10μg/kg·bwT-2毒素在短期内可对大鼠肝、肾组织造成严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低剂量 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 大鼠
下载PDF
Child-Pugh A级肝癌患者癌旁肝组织病理改变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殷舞 杨建荣 +4 位作者 唐耘天 宋怀宇 李碧锦 许宇彪 林昌荣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0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Child-Pugh A级肝癌患者癌旁肝组织病理改变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于该院行肝癌根治术的Child-Pugh A级患者癌旁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性及其与术前、术后主要的血清肝功能生... 目的探讨Child-Pugh A级肝癌患者癌旁肝组织病理改变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于该院行肝癌根治术的Child-Pugh A级患者癌旁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相关性及其与术前、术后主要的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93例中有18例术后发生肝衰竭,该组病例癌旁肝组织的各项病理学指标以及Knodell总分均与非肝衰竭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术前血清前白蛋白、γ谷氨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量在肝衰竭与非肝衰竭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10、0.000、0.002);癌旁肝组织Knodell总分与术前前白蛋白、γ-GT、ALP相关(P值分别为0.011、0.001、0.026),与术后第7天γ-GT及ALP相关(P值分别为0.004、0.015)。结论Child-Pugh A级肝癌患者癌旁肝组织的病理学损害程度以及术前血清γ-GT、ALP高表达和前白蛋白低表达均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旁组织 病理改变 CHILD-PUGH A级 衰竭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恢复期肝区疼痛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燕 王全楚 申德林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恢复期肝区疼痛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Menghini 1秒钟穿刺法取肝脏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切片和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 9例病人肝活检提示炎症分级G1、G2、G3分别...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恢复期肝区疼痛与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Menghini 1秒钟穿刺法取肝脏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切片和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 9例病人肝活检提示炎症分级G1、G2、G3分别为2 2例、9例、8例,纤维化分期S1、S2、S3、S4分别为2 3例、7例、5例、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HBsAg阳性3 3例,HBcAg阳性2 9例。18例轻度肝区疼痛者肝活检炎症分级均G1 2 ,纤维分分期S1~S2 ;2 1例持续性肝区疼痛者炎症分级为G2~G3 ,纤维化分期S3~S4。结论 肝区疼痛持续时间和程度跟肝脏组织病理严重程度成某种正相关关系。肝穿活检有助于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区疼痛的原因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组织改变 乙型炎病毒携带者 区疼痛 慢性 恢复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慢性乙型炎患者 HBsAg阳性 HBcAg 纤维化分期 病理切片 组织标本 相关关系 严重程度 组织病理 持续时间 穿活检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病毒学应答的研究
8
作者 刘素芬 李兵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炎患者 拉米夫定治疗 病毒学应答 组织病理改变 纤维化 HBV感染 抗病毒疗效 病理过程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对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9
作者 张雪珍 谢能文 +2 位作者 邹波 熊墨龙 何金秋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2期83-84,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临床常见肝病,乙型病毒感染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患者病情经过合理抗病毒治疗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该病治疗的重点需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TL)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转氨酶轻度异...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临床常见肝病,乙型病毒感染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患者病情经过合理抗病毒治疗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该病治疗的重点需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TL)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转氨酶轻度异常的患者其肝组织纤维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需进行肝脏活检和肝功能变化监测。本文对ATL轻度异常的CHB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对其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 丙氨酸转氨酶 组织病理改变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献血者肝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的分析
10
作者 刘福荣 周琼秀 +7 位作者 季阳 贾桂芳 马义才 郑鹏 刘家清 彭登厚 倪声全 文锦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2年第4期366-367,共2页
本文报道献血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8年后,肝组织病理改变及某些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1例HCV感染者肝活检情况均为轻度慢性肝炎;按组织病理学分级(G)和分期(S),均为G1-G2级和SO-S3期。这11例感染者中10例HCV抗体长期阳性... 本文报道献血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8年后,肝组织病理改变及某些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1例HCV感染者肝活检情况均为轻度慢性肝炎;按组织病理学分级(G)和分期(S),均为G1-G2级和SO-S3期。这11例感染者中10例HCV抗体长期阳性和HCV RNA长期阳性,但HCV RNA检测时有间隙性阴转。血清ALT水平波动较大,近两年(感染后7~8年)这11例感染者的22次测定,有7次ALT值轻度至中度升高(32%)。以上结果表明,一旦发生HCV感染,大多将向慢性肝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炎病毒 感染 献血者 组织 病理改变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11
作者 程井军 彭锐 +1 位作者 吴其恺 孙国杰(指导) 《湖北中医杂志》 2006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降、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后2组分别行电针和西药熊去氧胆酸...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SD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降、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后2组分别行电针和西药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16周后断头处死大鼠,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肝组织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电针疗法能明显降低NASH大鼠肝指数,改善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程度,改善肝细胞形态结构。结论:电针这一中医外治法可以减轻肝组织脂肪变程度,改善肝细胞形态结构,且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电针 熊去氧胆酸 组织 病理改变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100A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伟 高爱红 《医学综述》 2021年第2期404-408,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S100钙结合蛋白A2(S100A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05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术中切除组织,其中胃癌标本均采自原发...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S100钙结合蛋白A2(S100A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05例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术中切除组织,其中胃癌标本均采自原发病灶处,癌旁组织来源于距离胃癌原发病灶5 cm的胃壁组织,正常胃组织来源于距离胃癌原发病灶5 cm外的胃壁组织,且经病理学检查为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胃癌患者不同组织中S100A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100A2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S100A2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75.24%(79/105)比92.38%(97/105)、100%(105/105)](P<0.01);各组织中S100A2的表达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的S100A2表达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病灶组织中高分化与低分化、未分化,侵犯脉管与未侵犯脉管,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转移的S100A2表达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等级资料Spearman分析得出,S100A2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侵犯脉管及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r=-0.246,P=0.011;r=-0.424,P<0.001;r=-0.210,P=0.032),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518,P<0.001)。结论S100A2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否侵犯脉管等病理特征有关,其阳性表达率降低可能提示胃癌TNM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可考虑通过早期检测胃癌患者的S100A2表达水平来辅助评估患者的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100钙结合蛋白A2 病理特征 抑癌基因 病理组织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组织病理改变与血清总胆汁酸关系探讨
13
作者 张月荣 邱新平 陈世耀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研究空腹血清总胆汁酸 (TBA)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慢性肝病患者 73例 ,肝组织活检当天行血清TBA及HA检测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TBA水平与正常值相比明显升高 ,与肝组织炎症活动 (G... 目的 研究空腹血清总胆汁酸 (TBA)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慢性肝病患者 73例 ,肝组织活检当天行血清TBA及HA检测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TBA水平与正常值相比明显升高 ,与肝组织炎症活动 (G)、纤维化程度 (S)及血清纤维化指标 (HA)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5 15、0 .43 0、0 .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组织 病理改变 血清总胆汁酸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Smad2的表达
14
作者 顾文君 沈锡中 +1 位作者 朱腾方 胡锡琪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4期352-352,共1页
摘要:目的,研究Smad2在慢性乙肝型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中Smad2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Smad2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肝血窦窦... 摘要:目的,研究Smad2在慢性乙肝型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中Smad2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Smad2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肝血窦窦壁细胞、星状细胞、变性肝细胞均可见Smad2蛋白表达。随着肝损伤、肝脏病理改变的进展,Smad2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升高的Smad2主要由非实质细胞产生。Smad2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炎患者 sMAD2 组织炎症 免疫组化法检测 病理改变 活检组织 非实质细胞 纤维化程度 型炎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梅芳 云径平 +4 位作者 苏曙光 张志毅 符珈 侯景辉 杨宇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15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15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采用统计学分析它们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53、p21WAF/CIP1及MDM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96/115)、36.5%(42/115)和48.7%(56/115),同癌旁组织相比,p53、p21WAF/CIP1及MDM2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两两相关分析比较,p53表达分别与p21WAF/CIP1和MDM2表达有关;p53、p21WAF/CIP1及MDM2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HB-sAg、病理分级、血清AFP浓度和患者生存时间均无关,P均>0.05。结论:p53、p21WAF/CIP1及MDM2在HCC组织中呈增高表达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理 肿瘤 基因P53 基因p21 蛋白质MDM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Akt、Skp2和P27^(kip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萌 彭利 +5 位作者 乔治斌 何宏涛 周烨 徐卓 杨涛 梁占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pAkt、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肝细胞癌及21例正常肝组织中pAkt、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p...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pAkt、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肝细胞癌及21例正常肝组织中pAkt、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pAkt及Skp2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3.6%和47.4%,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P27ki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4.6%,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pAkt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侵犯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Sk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TNM分期有关(P<0.05);P27ki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数目及TNM分期有关(P<0.05)。Skp2与p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56,P=0.001),与P27kip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13,P=0.005)。pAkt、Skp2蛋白高表达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P=0.000),P27kip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Akt及Skp2蛋白的表达是影响肝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pAkt、Skp2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失调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Akt及Skp2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PAKT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P27KIP1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代谢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培志 陈金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26-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代谢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 mg/(kg·d)、葛根总黄酮低剂量组100 mg/(kg·d)、葛根总黄酮中剂量组150 mg/(kg·d)、葛根... 目的探讨葛根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代谢指标及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 mg/(kg·d)、葛根总黄酮低剂量组100 mg/(kg·d)、葛根总黄酮中剂量组150 mg/(kg·d)、葛根总黄酮高剂量组200 mg/(kg·d),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使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使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给予对应药物干预。分别于实验开始及药物干预3、6、9 w时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实验开始和药物干预9 w后,禁食不禁水12 h,眼眶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血脂指标。药物干预9 w后摘取大鼠肝脏,称量并计算肝指数;取其中部分肝组织匀浆后离心收集上清,检测各血脂指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取另外一部分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模型组3~9 w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 w后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葛根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3~9 w体重明显低于模型组,9 w后肝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葛根总黄酮高剂量组大鼠6~9 w体重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第9周后,葛根总黄酮高剂量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葛根总黄酮高剂量组肝组织中感想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第9周后,葛根总黄酮高剂量组肝组织中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丙二醇水平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不同剂量葛根总黄酮均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和肝细胞肿胀,缓解高脂血症对肝脏的损伤,其中以葛根总黄酮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最明显。结论葛根总黄酮具有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缓解肝脏病理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肝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酮 高脂血症 脂代谢 组织病理改变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补肾益肺消癥方对肺纤维化大鼠MMPs基因表达及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晏军 刘涓 +1 位作者 王珍 柴立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5期3893-3895,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灌胃,空白组、阴性对...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灌胃,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中药小、中、大剂量组分别按成人剂量组5,10,20倍灌胃。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因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MP-2基因表达量相比其他各组明显升高,中药治疗组表达量与空白组相近;中药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MMP-9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肺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肺泡壁轻度增厚,肺泡结构破坏程度较轻,存在成纤维细胞增生,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补肾益肺消癥方可以缓解免疫应答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及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胶原的沉积,从而抑制肺组织纤维化的进程,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肺消癥方 肺纤维化大鼠 MMP-2 MMP-9 组织病理改变
下载PDF
p27^(kip1)、Skp2及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海燕 郭瑞敏 +1 位作者 马小兵 王献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81-82,共2页
近期,我们观察了p27^Kip1、S期激酶伴随蛋白2(Skp2)和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关键词 sURVIVIN蛋白 乳腺癌组织 P27^KIP1 sKP2 P27^KIP1 临床病理特征 伴随蛋白 s期激酶
下载PDF
异烟肼对大鼠肝组织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艳杰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异烟肼 损伤 ALT 组织病理 基因BAX bcl-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