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8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核因子-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诱导急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孔德钦 刘思佳 +7 位作者 刘建豪 马耀 马丞飞 赵昱舜 周嘉恒 师敏婕 李嘉 刘江正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b(HNF-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诱导人源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4、0.6、0.8、1.0和1.2 mmol/L)的CEES染毒BEAS-2B细胞24 h,使用CCK-8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b(HNF-1b)在糜烂性毒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CEES)诱导人源性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4、0.6、0.8、1.0和1.2 mmol/L)的CEES染毒BEAS-2B细胞24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别采用DCFH-DA和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总活性氧(ROS)和线粒体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EAS-2B细胞中HNF-1b蛋白的表达。再利用慢病毒感染技术构建过表达HNF-1b的BEAS-2B细胞系,用1 mmol/L CESS处理24 h后,分别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MitoSOX和DHE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ROS和细胞总ROS水平,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6~1.2 mmol/L CEES染毒后细胞活力均降低(P<0.01);细胞形态发生损伤性改变;0.8~1.2 mmol/L CEES染毒后细胞总ROS和线粒体ROS水平均增加(P<0.01);CEES染毒组细胞HNF-1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慢病毒转染后,与对照组正常细胞相比,CEES染毒组HNF-1b过表达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缓解,且线粒体ROS和细胞内总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糜烂性毒剂CEES能够导致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NF-1b表达降低,过表达HNF-1b能够减轻CEES诱导的细胞损伤和凋亡,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上述结果提示HNF-1b可能是糜烂性毒剂导致肺损伤的新靶点,激活HNF-1b可能是糜烂性毒剂毒性靶点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毒剂 2-氯乙基乙基硫醚 细胞核因子-1b BEAS-2B细胞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Th1/Th2细胞因子、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万品文 万春 闪海霞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61-764,769,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纳入有效组(n=50),...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纳入有效组(n=50),将疾病进展、疾病稳定者纳入无效组(n=4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8(IL-18)]、VEGFR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上述指标与疗效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预测分析上述指标术后水平对疗效的预测效能,比较各指标术后不同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结果术后2组患者的IL-2、IL-4和VEGFR均较术前下降,且有效组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IL-18均较术前显著上升,且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IL-2、IL-4、IL-18和VEGFR均与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IL-2、IL-18、VEGFR的AUC值均有评估价值(P<0.05),而IL-4的ROC曲线AUC值评估价值不高(P>0.05)。IL-2、VEGFR高水平患者平均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IL-2、VEGFR低水平患者(P<0.05),IL-18低水平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短于IL-18高水平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术后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得以纠正,VEGFR水平表现出下降,其中血清IL-2与VEGFR水平均与疗效及生存期密切相关,可在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TH1/TH2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ECM1、MMP-9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3
作者 郭雅明 陈艳哲 +3 位作者 李艳杰 李国超 张国友 陈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究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60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主要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联合GEMOX方案肝动... 目的 探究肝细胞癌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60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主要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联合GEMOX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ECM1、VEGF、MMP-9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ECM1、MMP-9和VEGF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dmondson分期和肿瘤直径)患者ECM1、MMP-9和VEGF水平。结果 治疗后,患者ECM1、MMP-9以及VEGF水平分别为(135.23±44.58)pg/ml、(421.25±87.56)μg/L和(657.56±54.56)pg/ml,均低于治疗前的(215.56±30.80)pg/ml、(499.56±30.56)μg/L、(798.02±50.79)pg/ml(P<0.05)。不同年龄、性别患者ECM1、MMP-9、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dmondson分期和肿瘤直径患者ECM1、MMP-9、VEGF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1、MMP-9、VEGF三者相互作用可促进肝癌细胞的转移,可根据其水平情况,了解患者肝细胞、肝功能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外基质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水平与子痫前期及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引弟 宋渊丽 李雪峰 《中国医药》 2023年第4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与子痫前期及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0例子痫前期患者(PE组)和12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GH组),另选择51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水平与子痫前期及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0例子痫前期患者(PE组)和12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GH组),另选择51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血清HGF、LRG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是否发生AKI将子痫前期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方法分析血清HGF、LRG1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痫前期患者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GF、LRG1对子痫前期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PE组和GH组血清LRG1、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PE组均高于GH组,PE组和GH组血清HGF水平、eGFR均低于对照组、且PE组均低于G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10例子痫前期患者中49例发生AKI(AKI组)、61例未发生AKI(非AKI组)。子痫前期患者血清HGF水平与血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r=-0.420,P<0.001;r=-0.398,P=0.001),与eGFR呈正相关(r=0.547,P<0.001);血清LRG1水平与血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r=0.416,P<0.001;r=0.502,P<0.001),与eGFR呈负相关(r=-0.68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子痫前期、LRG1是子痫前期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HGF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GF、LRG1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Z=4.339、4.942,均P<0.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HGF水平降低、LRG1水平升高,低水平HGF和高水平LRG1与患者发生AK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先兆子痫 急性肾损伤 细胞生长因子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下载PDF
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基因突变致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3)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媛 向菲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872-875,共4页
目的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基因突变为其诱因。无自身免疫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证据,有β细胞功能缺陷,发病年龄早是其基本特征。目前已发现的MODY致病基因有14种,其中肝细胞核因子-1... 目的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基因突变为其诱因。无自身免疫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证据,有β细胞功能缺陷,发病年龄早是其基本特征。目前已发现的MODY致病基因有14种,其中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基因突变是MODY3的致病基因。在已确诊为糖尿病的人群中估计有1%~2%的患者是MODY3,该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异质性,易被误诊为T1DM或T2DM。磺脲类药物是MODY3患者的一线用药,该病的最终确诊有赖于基因检测。正确的分子诊断有利于MODY患者家系成员的风险评估、预后判断、治疗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 细胞核因子-(hnf-) 基因
下载PDF
独立生长因子1负调控GREM1基因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刚 朱冬梅 +2 位作者 赵芹 刘晓玲 彭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独立生长因子1(GFI1)负调控GREM1基因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HSC细胞株LX-2培养并进行相关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GREM1基因和GFI1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分析GREM1基因和GFI1对α-平滑... 目的:探讨独立生长因子1(GFI1)负调控GREM1基因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HSC细胞株LX-2培养并进行相关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GREM1基因和GFI1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分析GREM1基因和GFI1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REM1基因的转录因子并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GREM1基因是否可与GFI1结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GFI1对GREM1 mRNA的影响。通过抑制GFI1并下调GREM1表达分析GFI1是否通过负调控GREM1抑制LX-2细胞增殖和α-SMA表达。结果:过表达GREM1可促进LX-2细胞增殖及上调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GFI1可能是GREM1的上游转录因子,CHIP实验证实GFI1可与GREM1直接结合。下调GFI1表达可促进GREM1 mRNA表达和LX-2细胞增殖,并上调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下调GREM1表达可以减弱GFI1表达(P<0.05)。结论:GREM1可促进HSC活化,而GFI1可通过负调控GREM1基因抑制HSC增殖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细胞 独立生长因子1 GREM1基因 增殖 活化 机制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BCLAF1和TCF3 RN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7
作者 倪裕丰 倪国英 杨志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和T细胞因子3(TCF3)RN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62例HCC患者,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取得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术后,随访2年。常规行病理学...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和T细胞因子3(TCF3)RN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62例HCC患者,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取得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术后,随访2年。常规行病理学检查,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BCLAF1 RNA和TCF3 RNA水平。结果HCC患者癌组织BCLAF1 RNA和TCF3 RNA水平分别为(1.5±0.2)和(1.9±0.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0.9±0.1)和(1.2±0.1),P<0.05】;直径>3 mm癌组织BCLAF1 RNA水平为(1.7±0.3),显著高于直径≤3 mm肿瘤【(1.3±0.2,P<0.05】;有包膜侵犯的癌组织BCLAF1 RNA水平为(1.6±0.3),显著高于无包膜侵犯肿瘤【(1.4±0.2,P<0.05】;中/低分化肿瘤BCLAF1 RNA和TCF3 RNA水平显著高于高分化肿瘤(P<0.05);TNM分期Ⅰ期和Ⅱ期肿瘤BCLAF1 RNA和TCF3 RNA水平显著低于Ⅲ期肿瘤(P<0.05);有微血管侵犯肿瘤BCLAF1 RNA和TCF3 RNA水平分别为(1.6±0.3)和(2.0±0.3),显著高于无微血管侵犯肿瘤【分别为(1.3±0.2)和(1.7±0.3),P<0.05】;有淋巴结转移肿瘤BCLAF1 RNA和TCF3 RNA水平分别为(1.6±0.2)和(2.1±0.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别为(1.4±0.2)和(1.7±0.3),P<0.05】;随访2年,62例HCC患者生存38例(61.3%);死亡患者癌组织BCLAF1 RNA和TCF3 RNA水平分别为(1.7±0.3)和(2.2±0.4),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1.4±0.2)和(1.7±0.3),P<0.05】。结论HCC患者癌组织BCLAF1和TCF3 RNA水平均呈上调趋势,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Bcl-2相关转录因子1 T细胞因子3 病理学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8
作者 宋淑莉 王淑娇 +1 位作者 李红梅 薛芝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CC患者142例,均接受TACE治疗。TACE治疗后随访3年,死亡40例(死亡组)、存活102...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CC患者142例,均接受TACE治疗。TACE治疗后随访3年,死亡40例(死亡组)、存活102例(存活组)。分别于TACE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采集HCC患者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VEGF,计算治疗前后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ΔHIF-1α、ΔVEGF)。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肿瘤数量、肿瘤最大径、TNM分期、ECOG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否合并血管侵犯、转移、静脉癌栓、门静脉高压和腹水以及ΔHIF-1α、ΔVEGF,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以血清ΔHIF-1α、ΔVEGF水平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HCC患者分为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比较不同ΔHIF-1α、ΔVEGF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结果 死亡组血清ΔHIF-1α、ΔVEGF水平均低于存活组(Z分别为4.210、12.632,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NM分期、ECOG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管侵犯、转移、门静脉高压、腹水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有关(P均<0.05),而性别、年龄、BMI、肿瘤数量、静脉癌栓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无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NM分期Ⅲ期、ECOG评分2分、血管侵犯、转移、ΔHIF-1α、ΔVEGF是HCC患者TACE治疗后3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82例、低水平者60例,血清ΔVEGF高水平者74例、低水平者68例,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3.2%、53.3%,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TACE治疗后3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3.0%、55.9%,血清ΔVEGF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血清ΔHIF-1α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分别为5.312、6.287,P均<0.05)。结论 HCC患者TACE治疗后死亡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高于存活者,并且血清ΔHIF-1α、ΔVEGF高水平与HCC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TTF-1、p53、p63表达变化及其对术后生存的影响
9
作者 罗珂 丁莉 刘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53和p63表达变化及其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56例,均行肝内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TTF-1、p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53和p63表达变化及其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56例,均行肝内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TTF-1、p53和p63表达。结果HCC患者癌组织TTF-1表达阳性率为33.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3.2%(P<0.05),而p53和p6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8%和64.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7.1%和32.1%(P<0.05);34例Ⅰ~Ⅱ期和19例高分化肿瘤患者癌组织TTF-1阳性率分别为47.1%和63.1%,显著高于22例Ⅲ~Ⅳ期和37例中/低分化者的13.6%和18.9%(P<0.05);Ⅲ~Ⅳ期肿瘤、38例有淋巴结转移、21例低分化肿瘤和22例有门静脉癌栓的HCC患者癌组织p53阳性率分别为95.4%、89.5%、100.0%和95.4%,显著高于Ⅰ~Ⅱ期肿瘤、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和无门静脉癌栓者(分别为64.7%、50.0%、59.5%和64.7%,P<0.05);Ⅲ~Ⅳ期肿瘤、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肿瘤组织p63阳性率分别为86.4%、73.7%和85.7%,显著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中/高分化者的50.0%、44.4%和48.7%(P<0.05);19例TTF-1阳性者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84.2%和73.3%,显著高于37例阴性者的51.4%和35.1%(P<0.05);43例p53阳性者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53.5%和39.3%,显著低于13例阴性者的92.3%和76.9%(P<0.05);36例p63阳性者1 a和2 a生存率分别为47.2%和33.3%,显著低于20例阴性者的90.0%和75.0%(P<0.05)。结论HCC患者癌组织TTF-1阳性表达率较低,而p53和p63阳性表达率较高,而它们都可能在HCC发病过程中起作用,并影响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甲状腺转录因子-1 p53基因 P63基因 生存
下载PDF
从脑肠轴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及ERK1/2和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思清 韩运宗 +2 位作者 刘琴 周姝 周赛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51-1655,172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每组15只。正常组隔日蒸馏水灌胃,每日不限饮食;其余组大鼠先以小承气汤结合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胃虚寒证模型,实验第11天采用冰醋酸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之后模型组继续隔日上午给予小承气汤并当日禁食,次日恢复饮食,共持续20 d;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除同模型组的每日处理外,每日下午分别给予4.2 mg/(kg·d)奥美拉唑和6.8 g/(kg·d)黄芪建中汤灌胃;正常组隔日上午及每日下午给予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摘取各组大鼠胃,记录溃疡大小并计算胃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正常,未见溃疡点及糜烂斑等;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皱襞存在中断,有点状溃疡、糜烂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芪建中汤组与奥美拉唑组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的胃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能促进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上调HGF、ERK1/2及TFF3的表达可能是其基于脑肠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脑肠轴 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 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肠三叶因子3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通过改善线粒体氧化应激缓解对乙酰氨基苯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
11
作者 彭紫颖 南燕 +6 位作者 谢先海 李晓晓 高玲 张磊 姚瑞娜 应磊 汪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9-268,共10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缓解对乙酰氨基苯酚(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①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APAP 3 h组、APAP 6 h组、APAP 12 h组和APAP 24 h组,500 mg/kg剂量APAP腹腔注射造模后于对应时间点...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缓解对乙酰氨基苯酚(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①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APAP 3 h组、APAP 6 h组、APAP 12 h组和APAP 24 h组,500 mg/kg剂量APAP腹腔注射造模后于对应时间点处死小鼠,肝脏DHE染色和F4/80染色观察活性氧(ROS)含量以及炎症细胞数目确定APAP小鼠急性肝损伤最显著时间点;②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APAP组、APAP+FGF11 mg/kg组、APAP+FGF12 mg/kg组和APAP+FGF15 mg/kg组,500 mg/kg剂量APAP造模1 h后,腹腔注射对应剂量FGF1,于造模后6 h处死小鼠,通过肝脏HE染色观察损伤面积,酶标仪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qPCR检测过氧化氢酶(CAT)、SOD2、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趋化因子配体5(CC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确定FGF1缓解APAP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最优剂量;③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3 h APAP组、3 h APAP+FGF1组、6 h APAP组和6 h A PAP+FGF1组,500 mg/kg剂量APAP造模1 h后,腹腔注射2 mg/kg剂量FGF1,于造模后对应时间点处死小鼠,酶标仪法检测AT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量;④使用不同浓度APAP(0、1、5、10、15、20、40和60 mmol/L)处理HepG2细胞24 h,采用细胞毒性实验(CCK-8)检测细胞活性;⑤在20 mmol/L APAP的MEM基础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FGF1,使FGF1终浓度为0、0.5、1、5和10 mg/mL,处理24 h后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①在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ROS含量在造模后3 h明显升高,6 h时达高峰;炎症细胞数目在6 h明显升高且达到最高,12 h和24 h开始下降。②在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FGF1蛋白的表达水平皆明显下降(均P<0.01)。③在不同剂量的FGF1治疗后,肝脏损伤面积缩小,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1);肝脏组织ROS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下调,SOD含量上调,抗氧化应激指标CAT、SOD2和NRF2的mRNA表达上调(均P<0.01);肝脏炎症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炎症因子CCL5、TNFα和IL-6的mRNA表达下调(均P<0.01)。上述结果均在2 mg/kg剂量时治疗效果最佳。④15、20、40、60 mmol/L浓度的APAP均能造成HepG2细胞活性显著下降,不同剂量FGF1均能上调20 mmol/L APAP所致HepG2细胞损伤中的细胞活性(均P<0.01)。⑤FGF1能显著上调3 h和6 h时APAP所致小鼠肝损伤的肝脏ATP含量(均P<0.01),上调6 h时复合物4-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1、复合物2-琥珀酸脱氢酶B和复合物1-泛醌氧化还原酶B8亚基蛋白表达,下调3 h和6 h时3-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FGF1能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从而缓解APAP所致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对乙酰氨基苯酚 急性损伤 线粒体 氧化应激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早期鉴别肝衰竭合并不同病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12
作者 熊云逢 李美琦 +2 位作者 张鑫垚 甘达凯 熊墨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22期3323-3326,3382,共5页
目的探究肝衰竭合并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谱水平变化及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0例,其中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选取... 目的探究肝衰竭合并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Th1/Th2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谱水平变化及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60例,其中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G^(+)菌感染30例为G^(+)菌组,选取同期肝衰竭无感染患者30例为无感染组。对各组患者检测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G^(-)菌组、G^(+)菌组的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G^(-)菌组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G^(+)菌组(P<0.05);与无感染组比较,G^(-)菌、G^(+)菌组IL-2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G^(-)菌组、G^(+)菌组无显著差异(P>0.05);G^(-)菌组的IFN-γ水平高于无感染组,但G^(+)菌组与无感染组无显著差异;IL-4、TNF-α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IL-6、IL-10单独及联合检测鉴别G^(-)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841、0.849,阈值为112.345 pg/mL、26.85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谱水平的失衡,其中IL-6、IL-10单独及联合检测以其较高的诊断效能在肝衰竭合并细菌感染中对早期鉴别细菌类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细胞因子 衰竭 细菌性感染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肿瘤间质比值诊断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秋 焦明远 +2 位作者 李智 王景 张艳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肿瘤间质比值(TSR)诊断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120例...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肿瘤间质比值(TSR)诊断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后病理学结果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24例、未复发转移组9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IGF-1、HGF、TSR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组(ROC)曲线分析三项指标诊断乳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IGF-1、HGF、TSR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IGF-1、HGF测定值高于未转移组,TSR水平低于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HGF、TSR测定值诊断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837(0.766~0.907)、0.842(0.773~0.911)、0.880(0.821~0.93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Ⅱ期、发生淋巴结转移、IGF-1水平增高、HGF水平增高、TSR低水平会增加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的风险(P<0.05)。结论:IGF-1、HGF水平增高及TSR降低会增加乳腺癌患者发生手术后复发的风险,术前检查IGF-1、HGF及TSR可以评估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对手术方案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间质比值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载脂蛋白M,肝受体同系物1和肝细胞核因子1α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龙强 章尧 +2 位作者 陈昌杰 杨清玲 王惠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载脂蛋白M(apoM)、肝受体同系物1(LRH-1)和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的表达并分析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1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apoM、LRH-1、HNF-1α...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载脂蛋白M(apoM)、肝受体同系物1(LRH-1)和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的表达并分析3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1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apoM、LRH-1、HNF-1αmRNA的表达及apoM和HN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apoM、LRH-1和HNF-1αmRNA及apoM和HNF-1α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1)。LRH-1、HNF-1αmRNA和apoM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依次为r=0.463,P<0.01;r=0.356,P<0.05)。结论:肝细胞癌中apoM的表达和LRH-1及HNF-1α表达密切相关,LRH-1和HNF-1α可能是apoM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载脂蛋白M 受体同系物1 细胞核因子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怀千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832,共5页
肝脏疾病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炎如脂肪性、酒精性、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家族成员参与了大多数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炎症的发生,在肝脏... 肝脏疾病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炎如脂肪性、酒精性、病毒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家族成员参与了大多数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炎症的发生,在肝脏疾病的进展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现将围绕白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讨论IL-1家族细胞因子在各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以及相关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展望IL-1家族成员在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 细胞因子 脏疾病 损伤 纤维化 炎症
下载PDF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晓燕 赵爱明 +2 位作者 李海丹 万艳红 庞慧贤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医院感染(NI)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63例,其中发生NI者35例,未感染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h1细胞因子白介素...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医院感染(NI)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63例,其中发生NI者35例,未感染2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水平,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采用鲎试验检测血清内毒素(LPS)水平。常规分离和鉴定菌种。结果 在35例HBV-ACLF并发感染患者中,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革兰阳性菌28株;HBV-ACLF并发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和LPS水平分别为(78.7±12.9)mg/L、(6.2±0.2)ng/mL和(0.9±0.1)EU/ml,显著高于HBV-ACLF未并发感染组[分别为(15.9±1.7)mg/L、(0.9±0.1)ng/mL和(0.2±0.1)EU/ml,P<0.05];并发感染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IL-6水平分别为(16.5±1.7)pg/mL、(27.8±2.3)pg/mL和(12.5±1.3)pg/mL,均显著高于未并发感染患者[分别为(11.7±1.2)pg/mL、(20.2±2.1)pg/mL和(4.2±0.4)pg/mL,P<0.05],而血清IL-2、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3.3±0.3)pg/mL、(11.8±1.1)pg/mL和(10.2±1.0)pg/mL,P<0.05];HBV-ACLF并发感染患者28 d和90 d生存率分别为28.6%和20.0%,显著低于未并发感染患者的71.4%(x2=8.239,P=0.022)和57.1%(x2=7.014,P=0.025)。结论 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短期病死率显著增高,合并存在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医院感染 病原菌 TH1/TH2型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中国人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家系葡萄糖激酶和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缺陷的分子筛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立隽 卞茸文 +6 位作者 王华 陈家伟 金卫新 刘立 沈捷 华子春 柴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6-480,F002,共6页
目的 :探索包含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 ( 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患者的 2型糖尿病家族中可能存在的 MODY基因的致病突变。方法 :选择 MODY基因中突变率最高的葡萄糖激酶 ( glucokinase,GCK,MODY2 )和肝细胞核因... 目的 :探索包含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 ( 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患者的 2型糖尿病家族中可能存在的 MODY基因的致病突变。方法 :选择 MODY基因中突变率最高的葡萄糖激酶 ( glucokinase,GCK,MODY2 )和肝细胞核因子- 1α( hepatic nuclear factor- 1α,HNF- 1α,MODY3 )基因的微卫星多态遗传标志 ,在一个包含 2名 MODY患者的中国人 2型糖尿病家系中进行连锁分析 ,对可能与疾病连锁的基因进行全基因外显子的突变筛查—— DNA序列直接测定以明确具体的碱基突变和所编码的氨基酸的改变。结果 :家系 5 0 0 0 1中 MODY3的最大 L OD( logarithm of odds)值达到 2 .3 75 93 0 (θ=0 .0 0 0 0 0 0 ) ,但未发现与MODY2连锁的依据。 DNA直接测序发现在家系 5 0 0 0 1中所有家族成员 MODY3基因外显子 7中存在一个杂合多态 Ser4 87Asn( AGC/ AAC) ,该多态在正常人中也可见到。结论 :GCK基因内或附近的基因变异不是本家系 2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HNF- 1α基因的启动子和所有外显子内均未发现明确的致病突变 ,但无法否定内含子或其他调节区域的变异有可能的致病倾向 ;也不能排除HNF- 1α基因附近其他未知疾病基因的致病可能。本家系的致病基因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发病 成年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遗传学 葡萄糖激酶 细胞核因子- 基因缺陷 分子筛查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配体10对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18
作者 邓文俊 胡连涛 +8 位作者 赵彬男 董新宇 李学斌 李杰 杨馨妍 郭晓莉 李玥 曲义坤 王伟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7-1233,共7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XCL10)对肝细胞癌(HCC) 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CXCL10作用浓度,将人HCC SMMC-7721细胞分为0 mg·L^(-1)CXCL10组、10 mg·L^(-1)CXCL10组和30 mg·... 目的:探讨外源性CXC趋化因子配体10 (CXCL10)对肝细胞癌(HCC) 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CXCL10作用浓度,将人HCC SMMC-7721细胞分为0 mg·L^(-1)CXCL10组、10 mg·L^(-1)CXCL10组和30 mg·L^(-1)CXCL10组。上述部分细胞给予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PD98059 (80μmol·L^(-1))后,将SMMC-7721细胞分为0 mg·L^(-1)CXCL10+PD98059组、 10mg·L^(-1)CXCL10+PD98059组和30mg·L^(-1)CXCL10+PD98059组。CCK-8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EdU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中EdU阳性表达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中ERK、磷酸化ERK (p-ERK)和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培养24h后,与0mg·L^(-1)CXCL10组比较,10mg·L^(-1)CXCL10和30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或P<0.01)。EdU法检测,与0mg·L^(-1)CXCL10组比较,10mg·L^(-1)CXCL10和30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中EdU阳性表达率升高(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培养48 h后,与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和30 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迁移率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CXCL10溶液处理24h,与0mg·L^(-1)CXCL10组比较,10mg·L^(-1)CXCL10组和30 mg·L^(-1)CXCL10组SMMC-7721细胞中ERK、p-ERK及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CCK-8法检测,加入ERK抑制剂PD98059后,与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PD98059组和30 mg·L^(-1)CXCL10+PD98059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与10 mg·L^(-1)CXCL10组比较,10 mg·L^(-1)CXCL10+PD98059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与30 mg·L^(-1)CXCL10组比较,30 mg·L^(-1)CXCL10+PD98059组SMMC-7721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结论:CXCL10能够促进HCC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与上调ERK/p-ERK/Cyclin D1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细胞肿瘤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周期蛋白D1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肝细胞核因子1a外显子7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颖 杨建波 +2 位作者 陈汉青 徐丽南 尹仲娇 《现代医院》 2012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肝细胞核因子1a外显子7基因变异与血浆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人的肝细胞核因子1a外显子7基因变异,测定相应血浆胰岛素水平,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肝细胞核因...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肝细胞核因子1a外显子7基因变异与血浆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正常人的肝细胞核因子1a外显子7基因变异,测定相应血浆胰岛素水平,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肝细胞核因子1a第7号外显子中密码子459的CTG变为CTA,CTG变为TTG,密码子487位AGC变为AAC。这变化为一种多态性。多态性纯合子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偏低。结论肝细胞核因子1a外显子7基因多态性纯合子孕妇胰岛素分泌水平偏低,提示HNF-1a外显子7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细胞核因子1a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与MODY5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从容 项坤三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关键词 成年型糖尿病 细胞核因子-1β基因 MODY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