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移植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军 段芳龄 +6 位作者 李文晰 颜伏归 王晓 王智卿 朱武凌 陈香宇 高天慧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 探讨体内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雌性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R+BMT(全身照射+骨髓移植);②2-AAF+R+BMT:③2-AAF+PH(部分肝切)+BMT。进行交叉性别骨髓细胞移植,雄性骨髓植入雌性受体,分别于第5、10、20天... 目的 探讨体内骨髓细胞向肝细胞转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雌性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R+BMT(全身照射+骨髓移植);②2-AAF+R+BMT:③2-AAF+PH(部分肝切)+BMT。进行交叉性别骨髓细胞移植,雄性骨髓植入雌性受体,分别于第5、10、20天处死雌鼠。以雄性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细胞标记,用原位杂交和FISH作为检测方法对骨髓细胞的肝细胞转化进行分析。结果 PCR移植效果初步分析可见,R+ BMT组11例中有10例PCR阳性;2AAF+PH+BMT组11例中有7例阳性,2AAM+R+BMT组10例中有6例阳性。sry原位杂交染色发现,第5天各组雌性受体肝索中均未见sry阳性的肝细胞。第10天R+BMT组可见1例sry阳性的细胞位于肝细胞索,FISH染色可见这一细胞白蛋白mRNA阳性。第20天各组PCR阳性各例均可在肝索中检测到sry阳性的细胞。FICH染色可见白蛋白mRNA阳性。经统计学分析第20天各组sry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R+BMT、2-AAF+PH+BMT和2-AAF+R+BMT模型中移植的骨髓细胞均可以植入肝脏,并存在于肝细胞索。植入肝索的骨髓细胞最早可见于移植后第10天,并发生转分化,表达白蛋白mRNA。不经过全身照射的2-AAF+PH+BMT组,移植的骨髓细胞也可以进入肝脏发生转分化,因此全身照射并不一定是移植骨髓细胞活化、植入和转化的必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髓细胞 肝细胞转化 实验 原位杂交 骨髓干细胞 骨髓移植
下载PDF
肝细胞转化中细胞骨架的改变
2
作者 陈尊器 葛日萍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6-10,共5页
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新生大鼠肝细胞和诱发转化细胞的细胞骨架。正常肝上皮细胞呈现直的纤维细丝状、成束平行,整齐排列,由核向四周放射,布满于整个细胞质中。细胞经用 MNNG 处理,不仅显示去接触抑制、微绒毛形成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的... 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新生大鼠肝细胞和诱发转化细胞的细胞骨架。正常肝上皮细胞呈现直的纤维细丝状、成束平行,整齐排列,由核向四周放射,布满于整个细胞质中。细胞经用 MNNG 处理,不仅显示去接触抑制、微绒毛形成等一系列生物学性状的变化,而且出现了 AFP 水平复升等表型改变。此时,处理细胞的纤维丝状细胞骨架逐渐减少,且排列不规则,也较模糊,呈点状或粗网状。对照细胞未见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转化 细胞骨架
下载PDF
灵芪合剂影响肝细胞生长因子/上皮间质转化因子通路抑制结直肠癌
3
作者 王国胜 李嘉雯 +3 位作者 李娜 何西涛 董咨余 刘振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2603-2606,共4页
目的:探索灵芪合剂对结直肠癌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且明确灵芪合剂是否可通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上皮间质转化因子(c-Met)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发展。方法:将直肠癌大鼠分为灵芪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同时进行中西药对比的治疗效果,通过蛋白... 目的:探索灵芪合剂对结直肠癌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且明确灵芪合剂是否可通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上皮间质转化因子(c-Met)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发展。方法:将直肠癌大鼠分为灵芪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同时进行中西药对比的治疗效果,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免疫荧光检测和凋亡的检测等技术手段的检测与分析,观察肿瘤的生长、细胞凋亡情况和HGF/c-Met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中HGF蛋白表达增强,c-Met蛋白表达减少;在灵芪合剂治疗后,HGF的表达减少,c-Met的表达增强,这与免疫荧光表现结果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芪合剂通过抑制HGF的表达,上调c-Met的表达,抑制HGF/c-Me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实现对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上皮间质转化因子 信号通路 结直肠癌 灵芪合剂 直肠癌细胞 凋亡 治疗 中药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驱动甲胎蛋白表达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明月 夏华 李孟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4-819,共6页
肝癌细胞的恶性转化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但是HBV没有直接诱导肝癌发生的生物学功能,HBV可通过其x蛋白(HBx)激活生长信号,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在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肝癌细胞的恶性转化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关.但是HBV没有直接诱导肝癌发生的生物学功能,HBV可通过其x蛋白(HBx)激活生长信号,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在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的早期,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基因被激活,而AFP能激发PI3K/AKT信号传递,由于PI3K/AKT信号途径具有促进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所以AFP的表达在HBV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本文就HBV通过优先驱动AFP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自然重编程从而诱发肝癌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对认识AFP在HBV相关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预警肝癌发生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恶性转化 乙型炎病毒 甲胎蛋白
下载PDF
甲胎蛋白具有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明月 夏华 李孟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0-1075,共6页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一直是个谜.由于其是肝癌细胞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临床上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是AFP在肝癌发生过程如何发挥作用并不清楚.最近作者的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在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一直是个谜.由于其是肝癌细胞高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临床上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但是AFP在肝癌发生过程如何发挥作用并不清楚.最近作者的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优先激活AFP基因表达;而且AFP通过抑制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活性促进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等生长信号途径;笔者研究也发现A F P具有信息调控分子样作用,A F P不仅能与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beta,RAR-)结合,阻遏RAR-进入细胞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能抑制Caspase3的活性,阻断凋亡信号的传递.靶向抑制AFP表达能增加肝癌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和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d acid)的敏感性.提示AFP不仅有驱动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生物学作用,而且其还具有抗凋亡诱导的功能.新发现AFP的这些功能,预示其是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先锋因子以及肝癌细胞耐药的新靶点,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细胞恶性转化 细胞凋亡 癌治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测定及其意义
6
作者 丁红香 金晓敏 +5 位作者 胡云良 吴朝明 徐晓杰 陈慧 刘存丽 陈新宇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40例和大量自蛋白尿组(CP组)35例,同时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组40例和正常对照(NC)组30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TGF-β1、MMP-2、MMP-9、TIMP-1和Ⅳ型胶原(IVC)含量。结果IGT组和NA组HGF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而MA组与CP组含量显著低于NC组(P〈0.01),以CP组含量最低;NA、MA和CP组TGF—β1含量显著高于NC组与IGT组(均P〈0.01),以CP组含量最高;2型糖尿病3组间HGF和TGF-9、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P组和MA组MMP-2、MMP-9含量显著低于NC、IGT及NA组(P〈0.01),而TIMP-1与IVC含量显著高于NC、IGT和NA组(均P〈0.01)。结论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存在HGF与TGF—β1、及MMP/TIMP系统的失衡,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NAFLD与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平 姚登福 姚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1]或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2]发病率逐年增长,并呈低龄化趋势。真实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1]或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2]发病率逐年增长,并呈低龄化趋势。真实世界NAFLD发病率可能较高,应引起重视。脂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鉴定、脂质功能与代谢调控(关键基因/蛋白/酶)、脂质代谢途径及网络调控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成为代谢组学重要的分支之一。NAFLD与HCC发生的问题也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NAFLD是非酒精性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肝细胞脂肪堆积、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诱发炎症而引起的最常见的慢性肝病[3]。长期肝细胞脂质堆积,脂质毒性的影响将启动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信号通路,引起致癌基因激活和免疫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的改变,但其中确切的发生机制仍在探究之中。新发现线粒体功能[4]、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尤其是T淋巴细胞(T细胞)及其亚群等参与了NAFLD相关的肝细胞恶性转化[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线粒体损伤 非编码RNA 细胞恶性转化
下载PDF
脂肪积聚肝恶性转化模型制备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理 潘文洁 +4 位作者 刘莹 顾娟娟 叶文欣 杨婕 姚敏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模型,观察基因表达谱动态变化。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别以高脂饲料喂饲制备非酒精性脂肪积聚,以含0.05%2-乙基氨基芴(2-fluorenylac... 目的: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模型,观察基因表达谱动态变化。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别以高脂饲料喂饲制备非酒精性脂肪积聚,以含0.05%2-乙基氨基芴(2-fluorenylacetamide,2-FAA)高脂饲料喂饲诱发鼠肝细胞恶性转化,根据肝病理学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查结果分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NAFLD、肝细胞变性(hepatocyte degeneration,H-deg)、癌前(precanceraion,Pre-c)和癌变(liver cancer,LC)组,脂质以油红O染色行定量分析,从肝组织抽提RNA并合成cRNA、标记、杂交和扫描,利用基因芯片分析各组差异基因表达谱动态变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SD鼠摄入脂肪后,肝脂肪积聚与NC组比较,NAFLD组升高9倍(t=14.78,P<0.001)、H-deg组2.4倍(t=5.96,P<0.001)、Pre-c组2.3倍(t=8.37,P<0.001)和LC组8倍(t=11.97,P<0.001)。与NC组比较全基因表达谱变化,差异表达基因NAFLD组163个,H-deg组934个,Pre-c组1452个,LC组1738个。生物学过程主要集中在细胞对刺激反应的代谢调节。肝细胞恶化转化中信号通路主要有固醇合成、P53、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其中固醇合成通路Cyp51,Tm7sf2显著下调,Ccnb1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s 1,CDK1)与P53通路和细胞周期相关。癌变相关标志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CD44和Wnt3a等表达,在Pre-c组和LC组中明显上调。结论:脂肪积聚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众多基因和信号通路参与癌变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 基因表达谱 细胞恶性转化 生物信息学 大鼠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及抗肝纤维化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娜 李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27,I0029,共8页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SSd)对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肝纤维化机制,探讨L0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与细胞焦亡、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为SSd在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采用H_(2)O_(2)诱导L02...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SSd)对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肝纤维化机制,探讨L0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与细胞焦亡、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为SSd在治疗肝纤维化疾病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采用H_(2)O_(2)诱导L02细胞损伤模型,干预组加入中药单体SSd(低、中、高剂量组)孵育24 h后再经过H_(2)O_(2)处理细胞,CCK8法观察SSd干预的损伤L02细胞后的活力、丙二醛(MDA)水平、上清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检测,Western Blot法、RT-PCR法检测细胞焦亡相关指标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肌劲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SSd能抑制L02细胞损伤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在有效剂量内无明显肝毒性(ALT、AST未见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损伤的L02细胞焦亡相关指标Caspase-1、IL-1β、IL-18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EMT相关指标TGF-β1、Vimentin、α-SMA的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下调(P<0.05,P<0.01);SSd干预后,Caspase-1、IL-1β、IL-18、TGF-β1、Vimentin、α-SMA的表达明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P<0.05,P<0.01)。结论氧化应激损伤的L02细胞活力下降可能与细胞焦亡相关,SSd有抑制损伤的L02细胞焦亡、控制EMT过程,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细胞细胞焦亡上皮-间质转化 纤维化
下载PDF
让肝细胞“返祖”动物实验成功
10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7年第1期5-5,共1页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最近成功将实验鼠的成熟肝细胞转化成肝脏祖细胞,并通过移植肝脏祖细胞明显改善了患慢性肝炎实验鼠的肝功能。这一技术今后有望用于肝脏再生医疗,或许能部分替代肝脏移植。
关键词 肝细胞转化 动物实验 脏祖细胞 返祖 脏移植 慢性 再生医疗 实验鼠
下载PDF
HCV NS3 N端多肽诱导人肝细胞系转化及成瘤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琼琼 程瑞雪 +2 位作者 孙意 冯德云 郑晖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区3N端多肽(HCV NS3-5′)对人肝细胞株QSG7701的转化作用及致癌性。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含有HCV NS3 N端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RcHCNS3-5′)导入人源性肝细胞株QSG7701,G418筛选目的基因表达的细胞;...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区3N端多肽(HCV NS3-5′)对人肝细胞株QSG7701的转化作用及致癌性。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含有HCV NS3 N端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RcHCNS3-5′)导入人源性肝细胞株QSG7701,G418筛选目的基因表达的细胞;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细胞中HCV NS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锚着非依赖性生长实验,成瘤性检测等鉴定其生物学行为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致肿瘤中HCV NS3及c-myc蛋白表达。结果 HCV NS3-5′转染的QSG7701细胞中NS3蛋白过度表达于胞质,质粒pRcHCNS3-5′转染细胞的倍增时间较pRcCMV转染细胞和未转染QSG7701细胞明显缩短(分别为12h,26h,28h)。pRcHCNS3-5′和pRcCMV转染细胞及未转染QSG7701在软琼脂中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3.0%、1.5%、1.1%。pRcHCNS3-5′转染细胞的克隆率高于其他两种转染细胞(P<0.01)。三种细胞接种探鼠后,pRcHCNS3-5′转染细胞注射组出现肿瘤,为肝细胞癌,肿瘤组织有HCV NS3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阳性对照组亦出现肿瘤,而pRcCMV转染细胞及未转染QSG7701细胞注射组在注射40d后仍未见肿瘤发生。结论 HCV NS3 N端蛋白具有转化细胞和促进肿瘤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NS3N端多肽 诱导 细胞转化 成瘤实验 肿瘤
原文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高糖微环境诱导人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妍晨 黄才斌 +2 位作者 刘瑶 夏文燕 许荣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对人肝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及HMGB1诱导人肝细胞恶性转化和糖尿病增加肝癌发病风险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肝细胞HL-7702分为对照组(Con)、高糖处理组(HG)、高糖+HMGB1中和抗体组(HG+HMGB1)、高糖+HM...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对人肝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及HMGB1诱导人肝细胞恶性转化和糖尿病增加肝癌发病风险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肝细胞HL-7702分为对照组(Con)、高糖处理组(HG)、高糖+HMGB1中和抗体组(HG+HMGB1)、高糖+HMGB1中和抗体对照组(HG+IgY)。ELISA检测HMGB1含量,MTS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周期和凋亡率变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上清HMGB1含量升高[(64. 45±11. 58)vs(433. 17±15. 18)pg/ml,P<0. 05],DNA合成期(S期)比例升高[(15. 27±2. 01)%vs(28. 68±0. 82)%,P<0. 05],早期凋亡率降低[(2. 31±0. 14)%vs(0. 88±0. 14)%,P<0. 05],侵袭能力增强。与HG组比较,HG+HMGB1组上清HMGB1含量降低[(433. 17±15. 18)vs(213. 80±24. 32)pg/ml,P<0. 05],S期比例降低[(28. 68±0. 82)%vs(17. 70±0. 64)%,P<0. 05],早期凋亡率升高[(0. 88±0. 14)%vs(2. 14±0. 13)%,P<0. 05],侵袭能力减弱。结论高糖诱导人肝细胞HL-7702胞内HMGB1释放至胞外,促进细胞增殖并干扰细胞周期和凋亡,使其发生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微环境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细胞:恶性转化
原文传递
常用的抗衰老中药
13
作者 夏瑞平 《解放军健康》 2008年第2期26-26,共1页
何首乌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还具有良好... 何首乌 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中药 血清胆固醇 辅助治疗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 肝细胞转化 抗氧化作用 开宝本草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几种常用的抗衰老中药
14
作者 曹云 《祝您健康》 2015年第7期23-23,共1页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称为“轻身延年”并经中西医研究证实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何首乌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称为“轻身延年”并经中西医研究证实有抗衰老作用的中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何首乌宋代《开宝本草》称之“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衰弱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可调节血清胆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细胞转化和代谢胆固醇的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中药 《神农本草经》 血清胆固醇 辅助治疗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 抗衰老作用 中西医研究 肝细胞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