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影像学诊断和管理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丹丹 王军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9-445,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9月产前诊断并随访的14例胎儿肝血管瘤病例,观察胎儿产前超声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随访其结局。结果:14例胎儿肝血... 目的:探讨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9月产前诊断并随访的14例胎儿肝血管瘤病例,观察胎儿产前超声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随访其结局。结果:14例胎儿肝血管瘤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多位于肝右叶(13例),超声表现以低回声为主,内部回声不均,9例患儿的病灶内见“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病灶周边见环状血流,或可见分支进入内部,测得低至中等血流阻力指数。MRI表现为T1加权像呈低信号、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稍高信号。14例胎儿中引产8例;继续妊娠6例,均足月分娩,患儿出生后经影像学方法诊断肝血管瘤,其中2例患儿口服普萘洛尔,4例患儿未予治疗,定期复查。随访结果显示,6例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与同龄儿无异,3例患儿肝血管瘤病灶无明显变化,3例患儿病灶逐渐缩小,其中1例完全消失。结论:胎儿肝血管瘤有相对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结合超声和MRI检查结果可实现产前诊断。如无并发症,肝血管瘤胎儿可足月分娩,并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肿瘤/影像诊断 血管瘤/影像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磁共振成像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诊断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佩 葛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1768-1770,177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9例疑似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记录超声造影、...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9例疑似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MRI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记录超声造影、MRI检查结果,分析超声造影、MRI诊断效能及一致性。【结果】89例疑似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共95个肝包膜下病灶,其中79个病灶(83.16%,79/95)经手术病理及穿刺病理检查证实为包膜下小肝癌。超声造影检查呈“快进快出”征象病灶77个(81.05%,77/95),小肝癌病灶的峰值强度(PI)高于良性病灶,小肝癌病灶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PT)均低于良性病灶(P<0.05)。MRI诊断发现75个病灶(78.95%,75/95)动脉期信号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信号下降、肝胆期呈现明显低信号,小肝癌病灶的峰值(PV)、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均低于良性病灶(P<0.05),小肝癌病灶的Kep值、Ktrans值、Ve均高于良性病灶(P<0.05)。病理诊断与超声造影、MRI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01、0.789,超声造影与MRI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06。【结论】超声造影、MRI诊断肝包膜下小肝癌效能类似,可根据个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影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在肝癌与肝脓肿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仲艳 汪秀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822-1824,共3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肝癌与肝脓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20例肝脓肿患者,均给予CT能谱成像检查,对病灶的标准化碘浓度(NIC)、碘浓度比(LNR)、能谱曲线斜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肝癌与肝脓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20例肝脓肿患者,均给予CT能谱成像检查,对病灶的标准化碘浓度(NIC)、碘浓度比(LNR)、能谱曲线斜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肝癌实性成分门静脉期NIC 、LNR明显低于肝脓肿,而动脉期LNR明显高于肝脓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肝癌坏死囊变区动脉期LNR明显高于肝脓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肝癌、肝脓肿坏死囊变区动脉期、门静脉期NIC及门静脉期L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实性成分门静脉期NIC 、门静脉期LNR 、动脉期LNR 、坏死囊变区动脉期LNR判断肝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23 、0 .678 、0 .858 、0 .688( P <0 .05),实性成分动脉期LNR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指标( P <0 .05).[结论]CT能谱成像在肝癌与肝脓肿鉴别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提供定量数据分析加以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影像诊断 脓肿/影像诊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成人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超声表现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李兰 谢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49岁。因皮肤黄染1个月余入院,入院后行腹部彩超:左肝内探及范围80mm×50mm的囊状液暗区,形态不...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49岁。因皮肤黄染1个月余入院,入院后行腹部彩超:左肝内探及范围80mm×50mm的囊状液暗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内透声欠佳,可见多条分隔光带,该液暗区似与胆总管相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囊状液暗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另于左肝内可见扩张的胆管,较宽处内径8mm,右肝内可见扩张的胆管,较宽处内径5mm,肝内胆管未见明显结石。胆囊大小59mm×18mm,形态正常,内透声可,内未见明显结石,囊壁毛糙,胆总管较宽处内径12mm,内透声欠佳,内可见多条分隔光带。行胆管病损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病理结果:(左肝及肝门)间叶性错构瘤。结论:成人肝脏间叶性错构瘤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掌握其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有利于临床医生对这一良性病变做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影像诊断 间叶性错构瘤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