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肿瘤患者癌组织中HBx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青 刘虎 +2 位作者 汪渊 李旭 刘建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肿瘤(HCC)患者癌组织中HBx基因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 HCC中的重要性。方法根据HBx基因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对31例病理确诊并经手术切除后的HCC患者...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肿瘤(HCC)患者癌组织中HBx基因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 HCC中的重要性。方法根据HBx基因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对31例病理确诊并经手术切除后的HCC患者癌组织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同一 患者血清HBV DNA。结果PCR显示31例HCC患者癌组织中HBx基因和血清中HBV DNA 的阳性率分别为77.4%(24/31)和32.3%(10/31)。结论HBx基因片段广泛存在于HCC患者癌 组织中并且在癌细胞中可能存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炎病毒(HBV) 细胞(HCC) 聚合酶链式反应 HBX
下载PDF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赖越元 夏金堂 +2 位作者 温敏杰 林帆 徐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近期手术切除的3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Ⅰ组)14例,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组(Ⅱ组)16例,对其治疗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近期手术切除的30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组(Ⅰ组)14例,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组(Ⅱ组)16例,对其治疗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肝功能影响分别为4.06h及3.40h,137.86ml及233.13ml,8.36d及10.50d,48.71U/L及119.94U/L(P均<0.01);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及25.0%(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具有微创、效果好等优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肿癌 切除术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MIF、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陶斌胜 熊茂明 曹立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 factor,MI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 factor,MI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MIF和TNF-α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肝癌大小、有无远处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及其他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肝癌组织中MIF阳性者46例,阳性率为76.6%(46/60);TNF-α阳性者12例,阳性率为20%(12/60)。在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IF和TNF-α阳性例数分别为6例(30.0%)1、6例(80.0%)。MIF的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远处转移及癌栓形成呈正相关(P<0.05),TNF-α的表达与之相反(P>0.05)。结论 MIF和TNF-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F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TNF-α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肿癌 MIF TNF-Α 基因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介入、序贯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战玲 彭洋 +6 位作者 刘军杰 李红学 陆丹梅 胡巧勤 龚雨涛 陈苗 李航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72-375,共4页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时机。介入治疗因具有微创、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各种介入疗法因原理的差别而各有不足,因此多种介...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时机。介入治疗因具有微创、定位准确、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各种介入疗法因原理的差别而各有不足,因此多种介入疗法的综合运用将有助于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最大疗效,并提高肝癌患者的总体疗效。本文就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无水酒精注射这4种介入疗法及序贯综合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癌 微创介入治疗 序贯综合治疗
下载PDF
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333例的经验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兴耀 陈冲 袁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本文报告手术探查肝癌604例,切除333例,其中小肝癌55例。切除率55.1%、手术死亡率2.4%。小肝癌和大肝癌的术后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0%与12.4%、33.3%与8.9%。我们的体会是:(1)临时阻断患侧第一肝门血流法是术中控制出血的最佳... 本文报告手术探查肝癌604例,切除333例,其中小肝癌55例。切除率55.1%、手术死亡率2.4%。小肝癌和大肝癌的术后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0.0%与12.4%、33.3%与8.9%。我们的体会是:(1)临时阻断患侧第一肝门血流法是术中控制出血的最佳方法。(2)经右肋缘下切口行右半肝切除术明显优于胸腹联合切口。(3)随着癌热的升高,切除率和生存率均趋下降,当癌热>39℃时,应视为手术禁忌症。(4)复发性肝癌的最有效疗法是再切除术(5)小肝癌的外科治疗是治愈肝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癌 切除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CCAT2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鹏 郑树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3-1218,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CAT2(LncRNA CCAT2)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6月6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组织中CCAT2的表达,同时培养正常肝细胞L02和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CAT2(LncRNA CCAT2)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6月6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组织中CCAT2的表达,同时培养正常肝细胞L02和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 G、H2P、SMMC和HLE细胞,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CCAT2的表达,采用siRNA干扰细胞CCAT2表达后,在24、48、72、96 h用CCK-8检测SMMC和HLE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CAT2对SMMC和HLE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53、Bcl-2、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CCAT2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CCAT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和生存率均较低(P均<0.05)。肝癌细胞中低表达的CCAT2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均<0.05)。肝癌细胞中低表达的CCAT2也能使肝癌细胞周期停留在G0/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均<0.05)。采用siRNA干扰细胞CCAT2表达后,肝癌细胞中P5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CCAT2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siRNA干扰CCAT2表达后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升高P5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和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CCAT2 肝肿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微小肝癌的动态超声监测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亚汝 张贵祥 +3 位作者 许小云 姜露莹 李玉洁 赵京龙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研究微小肝癌超声诊断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组由12只肝脏内含直径≤10 mm单一肿瘤结节的新西兰大白兔组成。应用超声仪在不同时间对实验兔接种区进行监测,取出荷瘤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及VEGF的免疫组... 目的研究微小肝癌超声诊断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组由12只肝脏内含直径≤10 mm单一肿瘤结节的新西兰大白兔组成。应用超声仪在不同时间对实验兔接种区进行监测,取出荷瘤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及VEGF的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2只兔病灶中央发现血流信号,12只兔病灶的非中心区发现丰富血流信号。免疫组化检查:12只肿瘤病灶的周边组织VEGF皆为高表达,中央组织有8例为高表达,4例为低表达,瘤周正常肝组织皆为低表达。统计分析:肿瘤周边组织高表达率为100%(12/12),肿瘤中央组织高表达率83.33%(10/12),经采用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P=0.4783,α=0.05,P>α,证明肿瘤周边组织与肿瘤中央组织的VEGF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可发现微小肝癌的异常表现,表现形式取决于肿瘤内部的组织成分、细胞排列方式。增强特点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取决于肿瘤中心及周边的血管数目。微小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肝肿癌 微小 超声检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癌栓塞化疗后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国 李维华 程有权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本文研究了15例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患者年龄25~72岁,男性13例,女性2例。显著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可归纳为(1)在肿瘤区域有不同数量的血管内皮增生、管壁增厚及透明变性和管腔闭塞;(2)栓塞化疗3天以后癌组织发... 本文研究了15例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患者年龄25~72岁,男性13例,女性2例。显著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可归纳为(1)在肿瘤区域有不同数量的血管内皮增生、管壁增厚及透明变性和管腔闭塞;(2)栓塞化疗3天以后癌组织发生广泛性凝固性坏死,坏死的肿瘤组织周围常有炎细胞浸润或泡沫细胞积聚,(3)癌巢间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并常聚结在一起或呈纤维化改变,将癌细胞分隔或包绕起来;(4)癌块周围形成肿瘤性包膜;(5)肿瘤区域可发生钙化或骨化。另外,作者还探讨了肝癌栓塞化疗后的组织形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癌 栓塞疗法 病理学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文献 林为澄 +1 位作者 许慎 洪永寿 《实用癌症杂志》 1995年第2期114-115,共2页
近年来,众多研究已表明肿瘤宿主免疫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体液免疫功能升高(1)。为了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免疫功能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应用OKT系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晚... 近年来,众多研究已表明肿瘤宿主免疫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体液免疫功能升高(1)。为了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免疫功能改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应用OKT系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包括未能手术者10例,手术切除后未复发者12例或复发及转移的10例病人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观察,并与健康人做了比较分析。作者断定OKT系细胞检测可作为判断PHC病人治疗和预后免疫监视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癌 外周血 T细胞亚群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螺旋CT双期扫描对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朝文 谌力群 +1 位作者 黄晓萍 黄小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扫描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双期联合应用对小肝癌的诊断评价。方法 对 2 3例拟诊小肝癌患者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增强动脉期于造影剂注射后 3 0s开始扫描 ,静脉期于 60~ 70s开始扫描 ,造影剂注射速率为 3 .0... 目的 评价螺旋CT扫描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双期联合应用对小肝癌的诊断评价。方法 对 2 3例拟诊小肝癌患者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增强动脉期于造影剂注射后 3 0s开始扫描 ,静脉期于 60~ 70s开始扫描 ,造影剂注射速率为 3 .0ml/s ,用量 80~ 10 0ml。结果  2 3例小肝癌共发现 2 8个结节病灶。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动静脉双期的检出率分别为 75 .0 0 %、93 .86%、82 .14 %、96.43 % ,动脉期和动静脉双期的检出率较平扫和静脉期高 (P <0 .0 5 ) ,动脉期和动静脉双期间 ,平扫和静脉期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71.43 % (2 0 /2 8)的小肝癌动脉期呈均匀高密度影 ,与同期肝组织比较 ,CT值增加 2 4.9± 13 .8Hu ;17.86% (5 /2 8)呈不均匀高密度影。 82 .14 % (2 3 /2 8)静脉期呈低密度影 ,与同期肝组织比较 ,CT值减少 13 .8± 8.5Hu ;17.86% (5 /2 8)为等密度影。双期扫描的定性准确率为 96.43 %。结论 螺旋CT动静脉双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11
作者 沈靖 徐耀初 +2 位作者 叶本法 钮菊英 陈建国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用ELISA法检测83例确诊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和113例对照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PLC患者SF明显增高,阳性率为78.31%,AFP阴性的PLC患者,SF阳性率为75.86%,与AFP联合诊断的阳性率达91.57%。说明SF对PL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PLC... 用ELISA法检测83例确诊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和113例对照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PLC患者SF明显增高,阳性率为78.31%,AFP阴性的PLC患者,SF阳性率为75.86%,与AFP联合诊断的阳性率达91.57%。说明SF对PL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PLC血清诊断指标之一,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蛋白类 肝肿癌 铁蛋白 诊断
下载PDF
老年肝癌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及TACE治疗的护理
12
作者 魏华 陈洪华 禇秀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肝肿癌 老年 动脉造影 TACE 护理
下载PDF
肝癌血供与治疗研究考析
13
作者 杨俊武 王自法 《医学与哲学》 1990年第10期7-8,共2页
正常肝脏接收两种血流供应,一是门静脉,输送来自胃肠和脾脏的血液;一是腹腔动脉的分支之一——肝动脉,输送来自心脏的血液。生理情况下,肝脏血液供应约70—80%来自门静脉,仅20—30%来自肝动脉。然而对肝癌患者来说。
关键词 肝肿癌
下载PDF
大肝癌的非规则性切除治疗
14
作者 刘家隽 《四川医学》 CAS 1992年第1期4-5,共2页
报告11年间探查78例大肝癌,77例有肝硬化;切除37例(47.3%),死于肝衰1例(2.7%)。术中输血少,5例未输血。随访12例于3年内死亡。12例尚存活,其中I例已10年10个月,作者认为多中心发生的肝癌而生长又不按肝之叶段分布;为了可同时切除几处可... 报告11年间探查78例大肝癌,77例有肝硬化;切除37例(47.3%),死于肝衰1例(2.7%)。术中输血少,5例未输血。随访12例于3年内死亡。12例尚存活,其中I例已10年10个月,作者认为多中心发生的肝癌而生长又不按肝之叶段分布;为了可同时切除几处可见的癌块及周围2cm 肝组织又保存尽可能多的非癌肝组织,则非规则性切除是更为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癌 切除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同功酶对消化道肿瘤诊断意义的再探讨
15
作者 黄家淼 张雯 王丽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28-30,共3页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了113例正常人、48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80例消化系外肿瘤和368例相应器管的非癌疾病患者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Pi同功酶(GST_(Pi))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GST_(pi)较正常人非癌疾病组显著增高(P<0.001),GST...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了113例正常人、48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80例消化系外肿瘤和368例相应器管的非癌疾病患者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Pi同功酶(GST_(Pi))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GST_(pi)较正常人非癌疾病组显著增高(P<0.001),GST_(pi)作为肿瘤标志物不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对鉴别同一器官疾病的良、恶性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肝癌患者癌细胞分化程度愈高,病程愈晚,血清GST_(Pi)升高愈显著。从胃粘膜癌前病变到早期胃癌、晚期胃癌,血清GST_(pi)逐步增高,说明血清GST_(pi)测定对癌前病变的监测可能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 Pi同功酶 消化道 诊断 肝肿癌 GST 免疫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