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5
1
作者 孔文韬 张炜炜 +5 位作者 李强 周建新 蒋智明 邱君斓 沈祎 陈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68-2669,共2页
肝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是少见的肝脏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我们总结了9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并结合文献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超声表现 囊腺癌 临床资料 肝脏肿瘤 中年女性 文献分析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及肝胆管囊腺癌诊疗分析(附10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齐 王天龙 吴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6期2615-2619,共5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及肝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例肝胆管囊腺瘤及3例肝胆管囊腺癌病例。结果:其中男性3例(肝胆管囊腺瘤2例,肝胆管囊腺癌1例),...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及肝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例肝胆管囊腺瘤及3例肝胆管囊腺癌病例。结果:其中男性3例(肝胆管囊腺瘤2例,肝胆管囊腺癌1例),女性7例(肝胆管囊腺癌2例,肝胆管囊腺瘤5例)。肝胆管囊腺瘤患者共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7岁;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患者往往于体检中偶然发现,或因瘤体本身较大引发压迫症状、触及腹部包块而入院检查发现病灶。7例患者均行CA19-9检查,3人指标升高,4人在正常范围。AFP未见明显异常。术中所见均为囊性病变,囊内壁多光滑,肿物大小不均,并伴有分隔。肝胆管囊腺癌患者共3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3.7岁;病人多以腹胀为主诉来诊,无其他明显症状;行CA19-9检查均未见异常;AFP未见明显异常。术中所见均为囊性病变,癌肿体积大,囊壁内有多发菜花样赘生物。所有患者均手术切除,其中8例已随访,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为肝脏罕见囊性肿瘤,缺乏特异性自觉症状,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误诊率高,增强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最终确诊仍有赖于病理诊断。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肝胆管囊腺癌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6例CT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玮 董吉顺 +1 位作者 祝跃明 何剑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第10期58-59,共2页
肝胆管囊腺瘤(HBC)是较为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生率约为肝内囊性病变的5%,国内文献报道较少。笔者回顾分析了近几年所在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HBC的螺旋CT表现特点、鉴别诊断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螺旋CT表现 检查结果分析 肝脏良性肿瘤 螺旋CT诊断 鉴别诊断 国内文献 病理证实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及重组技术对肝胆管囊腺瘤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金屏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0期38-39,140,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重组技术对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影像特征,以提高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胆管囊腺瘤的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影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冠状面和矢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重组技术对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影像特征,以提高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胆管囊腺瘤的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影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冠状面和矢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图像重组。结果 5例肝胆管囊腺瘤的多排螺旋CT影像均表现为多房囊性病变,囊内有分隔,囊壁光滑,部分囊壁均匀增厚,部分较薄、不规则、呈结节状。增强后囊壁及分隔不同程度强化,延迟期大部呈等密度,其中1例延迟强化。MPR及MIP图像上清晰显示不同角度多房分隔的形态及壁结节形状,VR图像清晰显示门脉血管受压及移位程度。结论肝胆管囊腺瘤的多排螺旋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图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提高了和其他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5
作者 刘映辉 刘航 李寿柏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9期3000-3002,共3页
目的:提高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09年10月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肝脏罕见的肝胆囊腺瘤6例,结合文献对该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5例女性患者表现上腹不适、纳差;1例伴梗阻性黄疸。均... 目的:提高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09年10月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肝脏罕见的肝胆囊腺瘤6例,结合文献对该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5例女性患者表现上腹不适、纳差;1例伴梗阻性黄疸。均手术治疗。结论:行肿瘤手术切除是目前肝胆管囊腺瘤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对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赵艳军 张献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459-1460,共2页
肝胆管细胞囊腺瘤是少见的肝内肿瘤,HBC的发生与胚胎时期肝胆管上皮发育异常有关,起源于异位形成胆囊的胚胎组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影像学检查。本文收集近5年来本院诊治的6例肝胆管囊腺瘤检查资... 肝胆管细胞囊腺瘤是少见的肝内肿瘤,HBC的发生与胚胎时期肝胆管上皮发育异常有关,起源于异位形成胆囊的胚胎组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影像学检查。本文收集近5年来本院诊治的6例肝胆管囊腺瘤检查资料,分析其多排螺旋CT影像学特征,探讨对其临床诊断价值,提高HBC的诊断准确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临床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 胚胎组织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特征 肝内肿瘤 胆管细胞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蒙树勇 岳晚侠 许凡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104-1104,共1页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临床分析 肝脏囊性病变 诊治经验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临床特征 国内外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生录 刘亚平 贾支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62-62,共1页
肝胆管囊腺瘤很少见,国外至1977年共报道46例。国内1982年杜晓炬等报道一例肝囊肿合并肝胆管囊腺癌;1984年骆利康报道一例肝胆管囊腺瘤;我们遇见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54岁,胃镜活检诊断胃腺癌,术中发现肝右叶表面有一隆起的黄豆... 肝胆管囊腺瘤很少见,国外至1977年共报道46例。国内1982年杜晓炬等报道一例肝囊肿合并肝胆管囊腺癌;1984年骆利康报道一例肝胆管囊腺瘤;我们遇见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54岁,胃镜活检诊断胃腺癌,术中发现肝右叶表面有一隆起的黄豆大肿物,切除送病检。 病理检查:灰白色圆形组织一块,直径0.6Cm,切面见有囊腔,腔内积少许微黄色液体。 光镜检查:瘤组织呈腺管状结构,腺管上皮及囊内壁均为粘液分泌性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囊内壁 肝右叶 腺管
下载PDF
巨大单房性肝胆管囊腺瘤一例
9
作者 张爽 沈雄山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924-925,共2页
病人,女性,56岁。因上腹部胀痛1年余于2020年12月11日入院。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关,不伴发热、黄疸、消瘦等。无特殊病史,无外伤手术史。体格检查:腹稍膨隆,全腹软,未及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 病人,女性,56岁。因上腹部胀痛1年余于2020年12月11日入院。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关,不伴发热、黄疸、消瘦等。无特殊病史,无外伤手术史。体格检查:腹稍膨隆,全腹软,未及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肠鸣音可,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肝脏CT平扫+增强检查提示:右上腹(部分与肝脏分界不清)大小约13.7 cm×10.7 cm囊性占位,为类圆形,其壁厚薄不均,其内未见明显分隔,增强后三期强化不明显。CT图像见图1。肿瘤标志物CA19-9234.37 KU/L,CA125、CEA、AFP均正常;三大常规、生化全套、凝血5项、肝炎全套均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肝囊肿 手术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1例
10
作者 祁金良 赵瑞华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0年第4期112-112,共1页
肝胆管囊腺瘤是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为单纯性肝囊肿的1/200~1/100,我科曾收治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已婚,主因剑突后疼痛,发现肿物1年入院。查体:营养中等,巩膜无黄染,上腹剑突下偏左可触及饱满,囊性感,轻度压痛。腹部B... 肝胆管囊腺瘤是罕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为单纯性肝囊肿的1/200~1/100,我科曾收治1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2岁,已婚,主因剑突后疼痛,发现肿物1年入院。查体:营养中等,巩膜无黄染,上腹剑突下偏左可触及饱满,囊性感,轻度压痛。腹部B超提示肝内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单纯性肝囊肿 肝脏良性肿瘤 病例资料 腹部B超 剑突下
下载PDF
巨大肝胆管囊腺瘤误诊卵巢囊肿1例
11
作者 肇雅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卵巢囊肿 误诊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合并生殖器发育异常1例
12
作者 崔玲强 《淮海医药》 1997年第1期60-60,共1页
患者,女性,19岁。右侧腹部隐痛3年余,拟右下腹包块收治。 体检:肝区叩击痛,右侧附件可及鸡蛋大小包块。B超提示:“肝右叶囊肿,子宫发育不良,左侧附件囊性包块”。于1994年8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下缘一囊性肿块,... 患者,女性,19岁。右侧腹部隐痛3年余,拟右下腹包块收治。 体检:肝区叩击痛,右侧附件可及鸡蛋大小包块。B超提示:“肝右叶囊肿,子宫发育不良,左侧附件囊性包块”。于1994年8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下缘一囊性肿块,进行钝性分离切除,畸形子宫及右附件囊肿一并切除送病检。 病理检查:囊肿一个11cm×9cm×9cm,切面呈多房性内含粘液状淡黄液体,囊内壁尚光滑,外壁稍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合并症 生殖器发育异常 病理检查 诊断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林 陈育文 +1 位作者 王方明 敖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900,共2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和CT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例肝胆管囊腺瘤患者,男1例,女2例。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不适,1...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和CT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例肝胆管囊腺瘤患者,男1例,女2例。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不适,1例出现发热、黄疸;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1例CA199轻度升高。1例病灶位于肝左叶,2例位于肝右叶,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结论肝胆管囊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胆管囊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超声对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丽足 林礼务 +4 位作者 薛恩生 高上达 王艳 林展辉 林振湖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822-823,共2页
肝胆管震腺瘤是比较罕见的肝良性肿瘤.约占肝囊性病变的5%^[1-4],因对其声像特征认识不足,易被误诊为单纯性囊肿或多房性囊肿.导致不合理的治疗。本痫具有复发及恶变倾向.早期准确诊断及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囊腺瘤患者获得长期生... 肝胆管震腺瘤是比较罕见的肝良性肿瘤.约占肝囊性病变的5%^[1-4],因对其声像特征认识不足,易被误诊为单纯性囊肿或多房性囊肿.导致不合理的治疗。本痫具有复发及恶变倾向.早期准确诊断及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囊腺瘤患者获得长期生俘的关键。本研究对10例肝胆管囊腺瘤的声像图与病理改变进行对比观察.旨住提高超声对囊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诊断价值 超声 肝良性肿瘤 多房性囊肿 单纯性囊肿 声像特征 手术方式
原文传递
交界性肝胆管囊腺瘤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维宝 林洪峰 +2 位作者 蒯菁 杜福田 李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2-902,共1页
患者男,49岁,闲上腹部疼痛不适1个月于2012年5月21日住院。2006年查体发现肝脏囊性占位(图1),无不适,末产处理。2007年因胆囊结石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交界性 开腹胆囊切除术 疼痛不适 囊性占位 胆囊结石 上腹部
原文传递
肝胆管囊腺瘤一例
16
作者 李建军 徐夏荫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肝胆管囊腺瘤 罕见病 病理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5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CT及MRI影像特点分析
17
作者 程云飞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96-297,F0003,共3页
肝胆管囊腺瘤是临床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肝内胆管囊腺瘤占90%左右,恶变率较高,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较为常用的手段,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1]。肝内胆管囊腺瘤起病缓慢,发病无明显症状,术前诊断往往需依赖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 肝内胆管囊腺瘤 影像特点 MRI CT 患者 肝脏良性肿瘤 肝胆管囊腺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Cystic tumors of the liver:A practical approach 被引量:22
18
作者 Paolo Del Poggio Marco Buonocor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3616-3620,共5页
Biliary cyst tumors(cystadenoma and cystadeno-carcinoma) are an indication for liver resection. They account for only 5% of all solitary cystic lesions of the liver,bu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multiloculated or co... Biliary cyst tumors(cystadenoma and cystadeno-carcinoma) are an indication for liver resection. They account for only 5% of all solitary cystic lesions of the liver,bu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multiloculated or complicated biliary cysts,atypical hemangiomas,hamartomas and lymphangiomas may be difficult. The most frequent challenge is to differentiate biliary cyst tumors from hemorrhagic cysts.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are often not diagnostic and in these cases 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 is used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typical biliary cells. FNA,however,lacks adequat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 should always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ing. Pre-operative differentiation of cystadenoma from cystadenocarcinoma is impossible and surgery must be performed if a biliary cyst tumor is suspected. When multiple cystic lesions are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liver parenchyma,it is important to exclude liver metastasis,of which colonic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site. Multiple biliary hamartomas(von Meyenburg complex) can appear as a mixture of solid and cystic lesions and can be confused with cystic metastasis. Strong and uniform T2 hyperintensity on MRI is usually diagnostic,but occasionally a percutaneous biopsy may be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iary cyst tumor Liver cystic neoplasia CYSTADENOMA CYSTADENOCARCINOMA Atypical hepatic cys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