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敖锋 唐先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69-569,573,共2页
患者 男性,65岁。主诉因“丙肝抗体阳性15年余,间断肝区不适3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5年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丙肝抗体阳性,查病毒复制活跃,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6个月,丙肝RNA转阴。其后每年定期复查肝功能正常、丙肝RNA<测... 患者 男性,65岁。主诉因“丙肝抗体阳性15年余,间断肝区不适3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5年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丙肝抗体阳性,查病毒复制活跃,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6个月,丙肝RNA转阴。其后每年定期复查肝功能正常、丙肝RNA<测定值。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肝区隐痛不适,呈间断发作,持续约数秒可自行缓解,余无异常。外院彩色超声示:肝右后叶见1.8cm×1.4cm低回声结节,以“慢性丙型肝炎、肝内实性结节性质待查”收入院。既往史无特殊。生化检查:丙肝抗体(+);AFP、CEA正常;丙肝RNA<1000IU/ml。肝脏MRI平扫、DWI及肝脏三期动态增强检查MRI诊断为:肝右后叶异常信号,考虑肝癌(图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期55-56,71,共3页
目的:探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 目的:探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CT和MRI检查结果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女性患者的占比高于男性,术前检查中10例患者诊断为肝癌,2例患者疑似肝腺瘤,3例诊断为肝血管瘤。病灶最大直径<3cm有4例,病灶最大直径≥3cm有11例;病灶位于肝左叶有9例,病灶位于肝右叶有5例,病灶位于尾状叶2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平扫表现不均匀密度9例,含脂肪成分8例,完整包膜10例,钙化3例,病灶内出血2例。增强期表现:动脉期明显强化14例,强化不明显2例,边缘向中心强化8例。门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呈现等密度或稍低密度信号15例,门静脉左支受累6例。结论:CT和MRI可作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诊断的辅助性技术手段,具备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临床上仍需要加强对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与肝癌、肝血管瘤等相关疾病的鉴别,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 CT MRI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孟达 汪玲 +3 位作者 李强 谈颖 汪裕聪 马红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967-970,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PEComas)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包括发病部位、直径、包膜、强化特点和病灶周围情况等,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PEComas)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包括发病部位、直径、包膜、强化特点和病灶周围情况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肝左叶6例,右叶3例,尾状叶1例;瘤灶最大直径:3cm以下3例,3cm以上7例;平扫表现:密度(信号)不均7例,含脂肪成分6例,有完整包膜7例,有钙化2例,病灶内出血1例;增强表现:动脉期明显强化9例(均质强化3例,边缘向中心性强化6例),强化不明显1例,肝动脉穿行于肿瘤内1例;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呈等或稍低密度(信号)10例,门静脉左支受累3例。结论 CT和MRI对肝脏上皮样血管周细胞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需与肝癌、肝血管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血管细胞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MRI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
4
作者 申美玲 郭学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患者的CT、MRI影像特征,对照病理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肝脏PEComa的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形态及其内部影像学特征及强化特点,与病理对照分析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患者的CT、MRI影像特征,对照病理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为肝脏PEComa的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形态及其内部影像学特征及强化特点,与病理对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100%)肝脏PEComa均为单发,7例(87.5%)边缘清晰,大小平均为4.5cm,4例(50.0%)病变内部不均匀;影像学检查4例(50.0%)见脂肪成分,其中2例(25.0%)含有大量脂肪成分,5例(62.5%)可见血管畸形,8例(100%)均未见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4例(50.0%)为“快进快出”,2例(25.0%)为“快进慢出”,2例(25.0%)为“持续强化”。结论肝脏PEComa女性多见,多数单发,CT、MRI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病变内部不均匀,可含有脂肪及畸形血管,强化方式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上皮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巨大型恶性潜能未定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杨萍 《农垦医学》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属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一种,属于临床少见的间叶来源肿瘤,常发生在肝、肾和肺,子宫发生较为罕见,对于直径大于5.0cm的巨大型肿瘤则更为罕见,笔者系统回顾国...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属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一种,属于临床少见的间叶来源肿瘤,常发生在肝、肾和肺,子宫发生较为罕见,对于直径大于5.0cm的巨大型肿瘤则更为罕见,笔者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直径大于10.0cm的肿瘤鲜有报道。尽管可以通过肿瘤组织学形态和具有特征性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辅以诊断,但该疾病因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加之发病率极低,临床病例资料较少,故极易造成临床漏诊、误诊。本文回顾1例巨大型恶性潜能未定子宫PEComa患者,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该疾病的认知,丰富对该疾病的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上皮细胞 子宫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恶性肿瘤1例报道
6
作者 赵晨宇 欧玉华 +5 位作者 郅程 罗艳华 钟惠敏 李琴 郭施 江梅珍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98-801,共4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良恶性潜能未定的间叶源性肿瘤,病理分化标志物表达以黑色素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为特征,好发于实质器官,国内外报道病例极其少见,尤其为恶性肿瘤者更为罕见,因此缺乏诊断标准,往往需要分子病理进行确诊...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良恶性潜能未定的间叶源性肿瘤,病理分化标志物表达以黑色素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为特征,好发于实质器官,国内外报道病例极其少见,尤其为恶性肿瘤者更为罕见,因此缺乏诊断标准,往往需要分子病理进行确诊。本文报道的1例60岁结肠癌术后的老年女性子宫PEComa,结合其发病过程、辅助检查、病理结果及既往史对PECom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 血管上皮 细胞标志物
下载PDF
术前误诊为肝细胞癌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7
作者 沈菲菲 钟屹 +2 位作者 高杨 张敏 毛卫波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6-238,共3页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肾脏好发,而在肝脏及其他器官少见[1]。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AML),与富含脂肪的血管...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肾脏好发,而在肝脏及其他器官少见[1]。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HEAML),与富含脂肪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不同,因其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且影像学表现多样,给术前明确诊断带来一定困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上皮血管平滑肌脂肪 误诊
下载PDF
宫颈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一例
8
作者 许佳蓉 谢乐 庞卓超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一组临床上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女性,原发肿瘤多位于子宫和腹膜后等部位,其中子宫PEComa多发生于子宫体浆膜下,少数患者发生于宫颈及...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一组临床上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女性,原发肿瘤多位于子宫和腹膜后等部位,其中子宫PEComa多发生于子宫体浆膜下,少数患者发生于宫颈及黏膜下,恶性者罕见。报告1例因考虑腹盆腔占位及多发骨转移就诊的宫颈PEComa,该患者因左膝关节反复疼痛在当地医院行骶髂关节CT,发现腹盆腔占位性病变及双侧髂骨及腰骶尾骨多发高密度灶,2023年7月收治后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盆腔肿物穿刺活检考虑子宫肌瘤恶变,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活检+盆腔粘连松解术。术后病理提示宫颈PEComa、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术后5个月未见复发。宫颈PEComa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病理诊断是金标准,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肿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上皮细胞 间叶 宫颈肿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腹膜外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9
作者 李新怡 李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77,共1页
患者男,24岁。腹部疼痛不适2天,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MRI显示腹腔内团块状T1WI等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影,内见囊状T2WI高信号(图1A~1C),DWI呈明显高信号,相应ADC图信号减低(图2A,2B),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 患者男,24岁。腹部疼痛不适2天,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MRI显示腹腔内团块状T1WI等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影,内见囊状T2WI高信号(图1A~1C),DWI呈明显高信号,相应ADC图信号减低(图2A,2B),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图3A,3B),大小约6.6cm×6.4 cm×5.8 cm,边界清,外周见包膜样低信号影,病变周围多发迂曲增粗血管影,可见肝动脉及门静脉分支与病变相通,邻近结构呈受压改变。诊断为腹腔孤立性富血供肿瘤,Castleman病不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上皮细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胰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10
作者 张胜波 张言敏 +1 位作者 曹月亮 范作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47-149,共3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在这个不断增长的间叶肿瘤家族中,最常见的肿瘤包括肾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其他不太常见的实体包括恶性韧带肌瘤和其他...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在这个不断增长的间叶肿瘤家族中,最常见的肿瘤包括肾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和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其他不太常见的实体包括恶性韧带肌瘤和其他盆腔透明细胞肿瘤。这些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具有血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特征。特征性免疫组化特征包括黑色素细胞标记物。而发生在胰腺PEComa十分罕见。细针穿刺可被误诊为实性假乳头状瘤、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转移性肾脏透明细胞癌等。国内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43岁女性患者,发生于胰腺PEComa,同时归纳其临床病理特点、影像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国内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血管上皮细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诊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鑫 徐晓浩 +2 位作者 袁杰 赵红艳 王健明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renal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起源于间质的罕见肿瘤,由独特的血管周上皮细胞组成,可累及身体多部位。诊断肾PEComa主要依靠病理学免疫组化,通过黑素细胞标记物和肌源性标记物的独特表达... 肾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renal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起源于间质的罕见肿瘤,由独特的血管周上皮细胞组成,可累及身体多部位。诊断肾PEComa主要依靠病理学免疫组化,通过黑素细胞标记物和肌源性标记物的独特表达进行识别。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本文对肾PEComa的细胞组织来源、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相关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供对这一罕见疾病的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上皮细胞 罕见肿 细胞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贾静 孙亦雯 +3 位作者 石新兰 李振强 潘美霖 赵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5-758,共4页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女性生殖道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应用F...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PE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女性生殖道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应用FISH检测TFE3基因重排,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不伴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病变分别位于子宫颈、宫体和阴道残端。肿瘤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排列呈实性片、巢和束状,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异型性轻微或显著,核分裂象多少不等。部分病例可见肿瘤性坏死、多核瘤巨细胞和横纹肌样细胞等。免疫表型:3例手术标本中HMB-45、Melan A、MiTF、TFE3、desmin、SMA和h-caldesmon均阳性,S-100和SOX10均阴性。1例会诊病例的HMB-45、MelanA、desmin和SMA均阳性,S-100阴性。3例FISH检测TFE3基因无断裂重排。结论 女性生殖道PEComa易误诊,结合其典型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上皮细胞 女性生殖道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下载PDF
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陈李豪 刘凯锋 +4 位作者 黄高振 唐泉青 李世豪 许志坚 刘宏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恶性PEComa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恶性PEComa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3、16岁,发生部位分别位于腹膜后、盆腔,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患者1肿瘤组织主要由平滑肌样细胞构成,患者2肿瘤组织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构成,2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均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HMB45、Melan-A、SMA、CD34均表达阳性,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分析文献报道的15例腹膜后或盆腔PEComa患者的资料,男性3例、女性12例,其中9例为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或腰痛,部分患者为体检时发现。结论恶性PEComa术前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最终确诊需要依靠术后病理结果。目前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主,长期随访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 腹膜后肿 血管上皮细胞 恶性肿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子宫体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李倩茹 李众 +4 位作者 马紫瑜 金华 邵立伟 李菲菲 刘爱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78-382,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体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旨在加深认识该疾病。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七医学中心5例及文献报道12例子宫体恶性PEComa的相关资料,分析总结该疾病... 目的探讨子宫体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旨在加深认识该疾病。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七医学中心5例及文献报道12例子宫体恶性PEComa的相关资料,分析总结该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3~67岁,主要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和(或)盆腔肿块,个别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肿瘤。肿瘤由上皮样和/或梭形细胞组成,瘤细胞常围绕薄壁血管呈放射状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易见,常见肿瘤坏死,可见侵犯血管。肿瘤特异性表达肌源性和黑色素标记。所有病例均接受至少全子宫切除等不同手术方式,7例术后接受化疗。随访5~72个月,4例(其中2例接受化疗)术后复发/转移、死亡。结论子宫体恶性PEComa诊断基于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案,而辅助治疗效果不明确。长期随访是及早发现疾病进展及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恶性血管上皮细胞 病理诊断 预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诊断中超声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杨树柏 孙泽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20-0024,共5页
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诊断中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肝占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10例,肝血管瘤50例,肝细胞肝癌32例,均为其开展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效能。结果... 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诊断中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肝占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10例,肝血管瘤50例,肝细胞肝癌32例,均为其开展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效能。结果 肝癌组低回声晕、内部回声均匀率更高,肝脏血管周上皮细胞肿瘤组低回声、点状或短线状强回声率更高(P<0.05);三组AT、BTF与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三种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超声可有效诊断肝占位性疾病,为疾病类型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上皮细胞 血管 细胞肝癌 超声 诊断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16
作者 蔡红法 吕京澴 +3 位作者 郭鹏达 陈双庆 李志森 童明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11-2314,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认识。方法选取并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病灶单发5例(肝右叶2例,肝左叶3例),肝左...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认识。方法选取并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病灶单发5例(肝右叶2例,肝左叶3例),肝左、右叶同时发生者1例,共计7个病灶。病灶最大径1.2~7.8cm,含脂肪成分3个,出血1个,囊变坏死1个。平扫密度/信号均匀3个,不均匀4个,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6个,不均匀中等强化1个。静脉期快速洗脱3个,表现为“快进快出”;静脉期缓慢洗脱2个,表现为“快进慢出”;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呈持续强化2个。1个普美显增强MRI在肝胆特异期无对比剂摄取,呈低信号。7个病灶边缘及中心可见增粗血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HMB-45,MelanA,SMA均表达阳性(表达率100%)。结论肝脏PEComa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动脉期强化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强化减退或持续强化,病灶内及边缘血管增粗。MSCT血管重建技术及普美显增强MRI扫描对乏脂性PEComa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上皮细胞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与磁共振影像分析
17
作者 谷艳梅 郝磊 +5 位作者 任洪伟 张萌萌 董景辉 刘长春 高珅 刘渊 《肝脏》 2024年第6期645-647,713,共4页
目的 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的临床和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19例HE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HEAML患者中,体检发现肝占位13例,腹痛腹胀4例,... 目的 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的临床和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19例HE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HEAML患者中,体检发现肝占位13例,腹痛腹胀4例,恶心纳差2例,3例患者为乙型肝炎,15例患者肿瘤标志物为阴性。磁共振图像上18例患者为单发病灶,病灶平均直径约5.4 cm,术前诊断14例为肝癌,16例患者肝脏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6例患者延迟期可见假包膜强化。结论 HEAML好发于中年女性,多为体检发现肝占位,大部分患者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异常,仅个别患者肿瘤标志物轻度异常,影像特征多为单发富血供病灶,强化模式以早期明显强化为主,部分可有假包膜强化,确诊还需要结合病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上皮血管平滑肌脂肪 磁共振 体层摄影术 标志物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影像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传林 冯湘 +2 位作者 陈瑶 刘宇 贺亚琼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21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50例肝脏PEComa患者的影像表现、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0例患者...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21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50例肝脏PEComa患者的影像表现、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女39例,男11例。肿块常单发,边界清晰,密度不均,以肝右叶多见。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强化方式多样,以持续性强化多见。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部分病灶可见脂肪、假包膜及增粗血管。肿瘤多为良性,较少累及临近结构,术后复发少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elan-A、SMA、Ki-67指数阳性表达率90%以上,CD34、CD31和S-100部分表达。结论:肝脏PEComa的影像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点,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上皮细胞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脏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建功 赵蕾 +2 位作者 张玥熠 冯莉娟 杨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及CT与MRI表现。方法分析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患者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且无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病灶多单发(19/21),呈圆形或类...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及CT与MRI表现。方法分析2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患者甲胎蛋白(AFP)均为阴性且无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病灶多单发(19/21),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多清晰(16/21),CT多表现为混杂密度(12/21),其内可见脂肪成分(10/21),其次为低密度(9/21);MRI多表现为混杂稍长T_(1)、稍长T_(2)信号(8/11),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不一,部分病灶内可见增粗迂曲的血管影(13/21),包膜强化(3/21)。结论肝脏PEComa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当肝脏内出现边界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后肿块内或边缘见迂曲增粗的血管影时,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应考虑肝脏PE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上皮细胞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刘彬 刘符生 +7 位作者 郝星源 王海涛 廖铂 常磊 曹军 张中林 汪必成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3年第4期313-318,323,共7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及会诊的3例肝脏PEComa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及会诊的3例肝脏PEComa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手术治疗情况、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复习国内外相关案例报道资料,对肝脏PEComa的临床诊疗要点展开分析。结果3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9~57岁,均无肝炎、肝硬化病史,肿瘤标志物无异常,术前影像学均误诊为肝细胞癌。3例病人均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文献复习共纳入452例肝脏PEComa病例,女性病人占76.55%(346/452),中位发病年龄在30~51岁之间。有临床表现的病人占30.36%(119/392),术前影像学诊断率仅为16.92%(55/325),最易误诊为肝细胞癌(占32.6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主要的肿瘤标记阳性为HMB45(90.00%)、Melan-A(80.29%)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76.61%)。5.08%的病例出现术后复发。结论肝脏PEComa在临床上罕见,术前诊断难与肝细胞癌相鉴别,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根治性切除是肝脏PEComa的主要治疗手段,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在术中辅助肿瘤定位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上皮细胞 病理特征 肝切除术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