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肝脏象情绪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胡随瑜 王哲 +2 位作者 尤劲松 蔡太生 姚树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84-86,89,共4页
目的 :编制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方法 :根据中医肝脏象临床辨证症状学的调查 ,通过对 35 9例受试者的测量 (117例中医肝证患者 ,78例中医它脏它证患者及 16 4例健康人对照 ) ,从 80项未经临床检验的条目中最终筛选 36项条目 ,编制成中... 目的 :编制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方法 :根据中医肝脏象临床辨证症状学的调查 ,通过对 35 9例受试者的测量 (117例中医肝证患者 ,78例中医它脏它证患者及 16 4例健康人对照 ) ,从 80项未经临床检验的条目中最终筛选 36项条目 ,编制成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结果 :量表的Cronbach’sα为 0 .796~ 0 .933,重测系数是 0 .5 45~ 0 .719,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结构效度好。结论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中医肝脏象情绪评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胡随瑜 喻长远 +1 位作者 王哲 尤劲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9-11,共3页
中医肝脏象情志属现代情绪心理学的范畴 ,探讨不同证候的情绪状态及其机理 ,是中医肝脏象现代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介绍这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包括中医情志学说源流、研究现状、情绪评定量表的编制及机理研究。
关键词 中医肝脏 情续评估 方法学
下载PDF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哲 胡随瑜 +1 位作者 蔡太生 夏大胜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编制一套适合评估中医肝证患者情绪状态的量表 ,为中医情志学说的现代研究提供临床评估工具。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量表 ,在不同省 (市 )测量中医肝证患者共 718例 ,制定常模。结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编制一套适合评估中医肝证患者情绪状态的量表 ,为中医情志学说的现代研究提供临床评估工具。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项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量表 ,在不同省 (市 )测量中医肝证患者共 718例 ,制定常模。结果本量表有 2 4个项目 ,分肝经、焦虑、抑郁三个因子 ,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的项目均具有好的区分度 ,量表的信度及效度较好 ,量表满分为 12 0分 ,划界分为3 1分。结论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基本达到了设计目的和心理测量学要求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肝脏 情绪量表 情志学说 心理测量学 情志障碍
下载PDF
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中医肝脏病专家王灵台教授学术思想探讨(一) 被引量:5
4
作者 赵钢 陈建杰 高月求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探讨王灵台学术思想特点 ,认为“创新”是其在肝病研究中的最大特色 ,着眼理论创新、发扬中医学精髓 ,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创新研究是这一特色的具体体现。并例举乙型肝炎的“从肾治肝”、柔肝冲剂治疗早期肝硬化及其他脏器纤维化说明之。
关键词 王灵台 中医肝脏 学术思想 创新
下载PDF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因子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哲 胡随瑜 蔡太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 :验证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的三因素结构 ,探索不同肝证组之间因子结构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LISREL 8 0 2分析软件对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样本及肝实证和肝虚症组样本作验证性因素分析与比较。结果 :总样本符合肝经、焦虑、抑郁的相... 目的 :验证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的三因素结构 ,探索不同肝证组之间因子结构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LISREL 8 0 2分析软件对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总样本及肝实证和肝虚症组样本作验证性因素分析与比较。结果 :总样本符合肝经、焦虑、抑郁的相关三因子建构 ,总样本及肝实证、肝虚症组间因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结论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具有较好的因素结构效度 ,基本达到原先预定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 心理测量学 肝经证候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因素结构效度
下载PDF
中医肝脏理论的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慧娟 童瑶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7-48,共2页
从肝脏实体入手,对中医肝的脏象理论加以研讨,是脏腑学说研究的一个新尝试。有关研究表明:中医的“肝”与肝脏实体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指出结合现代研究对两种概念进行比较,有助于中医基本理论的... 从肝脏实体入手,对中医肝的脏象理论加以研讨,是脏腑学说研究的一个新尝试。有关研究表明:中医的“肝”与肝脏实体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指出结合现代研究对两种概念进行比较,有助于中医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研究 中医肝脏理论
下载PDF
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对于我国眼科学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郑荣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121-127,共7页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核心理念。中医认为:肝主目;眼为五脏之精,肝为五脏之长;肝主疏泄,条畅情志;肝生血气,藏血藏魂;肝主血海、主谋略;肝生"相火",萌发元阳;肝为将军之官,主攘外安内;肝主筋主动,为罴极之本;肝为泪。中医强调:百...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核心理念。中医认为:肝主目;眼为五脏之精,肝为五脏之长;肝主疏泄,条畅情志;肝生血气,藏血藏魂;肝主血海、主谋略;肝生"相火",萌发元阳;肝为将军之官,主攘外安内;肝主筋主动,为罴极之本;肝为泪。中医强调:百病从肝治;上医治未病;治病求本,以人为本。根据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很多感染性与包括肿瘤的免疫性眼病、代谢性与退行性眼病、缺血性与出血性和血管增生性眼病、干眼症与全身病相关眼病都能够从根本上防治,减少甚至避免抗生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激光与手术治疗,进而推动眼科医学模式变革,提高我国眼病防治科学水平。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能够对于我国以及世界眼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 中医整体恒动观 肝主目 目为肝窍 眼科学发展
下载PDF
中医肝脏生理病理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孙锡贡 马晓军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第7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肝脏 生理 病理 现代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小议肝脏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学昂 王明航 李素云 《中医研究》 2015年第9期1-3,共3页
支气管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肺,然而肺外脏腑的功能异常也能影响其发病,肝脏便是其中之一。中医学认为:肝脏为刚脏,具有易化风、在四时应春等特性,主疏泄、主藏血、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的功能。文中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肝脏与支气管哮喘的... 支气管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肺,然而肺外脏腑的功能异常也能影响其发病,肝脏便是其中之一。中医学认为:肝脏为刚脏,具有易化风、在四时应春等特性,主疏泄、主藏血、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的功能。文中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肝脏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中医 支气管哮喘 时间 症状特点 功能 调情志
下载PDF
试论肝脏升发之气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荣 《中医研究》 2010年第3期7-10,共4页
关键词 肝脏/中医病机
下载PDF
中医五行辨证在2580例肝脏病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永生 欧江琴 刘亿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8-31,共4页
作者采用中医五行辨证方法和跨年度大样本数据,对2580例肝脏病证从病例情况、辨证分类、医案举隅、辨证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规范出肝脏病证传及脾、肺、心、肾四脏的相乘、相侮、乘侮并见,母病及子、子病犯母、母子相及的6种五行辨证证... 作者采用中医五行辨证方法和跨年度大样本数据,对2580例肝脏病证从病例情况、辨证分类、医案举隅、辨证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规范出肝脏病证传及脾、肺、心、肾四脏的相乘、相侮、乘侮并见,母病及子、子病犯母、母子相及的6种五行辨证证候模式;提出五行辨证的系统性和同病(证)异辩,异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肝脏病证 五行辨证 医案
原文传递
初探中医药干预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婷婷 王天芳 +12 位作者 吴秀艳 薛晓琳 李宁 赵丽红 任红 张晓娜 侯帅颖 张佳元 刘路路 罗清香 赵丰润 姜付泉 田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3-3040,共8页
目的:观测A方(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软坚通络为治则)、B方[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软坚通络,滋阴养血(柔肝)为治则]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阐释中医肝脏象理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设计方... 目的:观测A方(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软坚通络为治则)、B方[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软坚通络,滋阴养血(柔肝)为治则]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阐释中医肝脏象理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分别给予A、B和C方(模拟剂),干预6个月。采用慢性肝脏疾病特异性量表[简称CLDQ,含6个因子:腹部症状(AS)、困乏(FA)、系统症状(SS)、活动(AC)、情感功能(EF)和焦虑(WO)],从总分值和因子分值两个方面对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以性别及活动与静止期为分层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的CLDQ总分值及因子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除FA(C组>B组>A组)外,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同女性相比,B组女性的总分值、AS、FA、AC及WO改善幅度较大(P<0.05);活动期同静止期相比,C组活动期的FA改善幅度较大(P<0.05)。结论:三方对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A方对男性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较好,B方对女性的效果较好,但对活动期较差。A、B两方在性别和分期间的效应差异,为阐释中医"肝藏血主疏泄"理论及指导临床运用中医药干预该病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生活质量 慢性肝脏疾病特异性量表 代偿期 中医肝脏象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