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在调节肝脏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树森 李京涛 +1 位作者 闫曙光 焦俊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9,共7页
库普弗细胞(KC)是肝脏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应对肝损伤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CRIg)是KC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其既能以补体结合的方式捕获流经肝脏血液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调节肝... 库普弗细胞(KC)是肝脏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应对肝损伤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CRIg)是KC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其既能以补体结合的方式捕获流经肝脏血液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调节肝脏内的免疫细胞介导肝脏免疫反应。近年来CRIg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关键地位,本文综述了CRIg的主要作用方式以及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库普弗细胞 肝脏免疫 病原体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肝脏免疫功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森 万德森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关键词 直肠癌 肝转移 肝脏免疫功能 结肠癌
下载PDF
肝硬化与肝脏免疫系统(文献综述) 被引量:8
3
作者 黄从云 彭淑牖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肝硬化不但存在全身免疫功能紊乱 ,而且肝脏本身免疫也出现异常。本文综述肝内免疫功能变化。肝内CD4+ /CD8+ 细胞比例下降 ,淋巴细胞随病变不同而分布不同 ,坏死区CD8+ 细胞占优势 ,汇管区以CD4+ 细胞增多为主 ;早期Th1细胞占优势 ,之... 肝硬化不但存在全身免疫功能紊乱 ,而且肝脏本身免疫也出现异常。本文综述肝内免疫功能变化。肝内CD4+ /CD8+ 细胞比例下降 ,淋巴细胞随病变不同而分布不同 ,坏死区CD8+ 细胞占优势 ,汇管区以CD4+ 细胞增多为主 ;早期Th1细胞占优势 ,之后逐渐向Th2细胞漂移。晚期多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上调。肝内NK细胞、巨噬细胞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脏免疫系统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反应 巨噬细胞 树状突细胞
下载PDF
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免疫细胞亚群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学耀 韩秋菊 张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4,24,共5页
目的:分析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免疫细胞分群、凋亡状态以及表型分子等。方法:HE组织染色分析野生型小鼠和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野生型小鼠和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中NK、NKT、T细胞比例... 目的:分析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免疫细胞分群、凋亡状态以及表型分子等。方法:HE组织染色分析野生型小鼠和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野生型小鼠和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中NK、NKT、T细胞比例和表型分子,进一步采用Annexin V标记法检测小鼠肝脏免疫细胞的凋亡状态;定量PCR法检测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含量。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IκBα转基因鼠肝脏组织损伤严重;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NK、NKT、T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NK细胞凋亡的比例增加,并且NKp46在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NK细胞中表达降低。在此过程中,还观察到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细胞因子谱发生改变,IFN-γ、CCL2等表达显著下降,而IL-2、IL-15等并没有显著变化。结论:IκBα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免疫细胞亚群比例、表型及细胞因子谱均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免疫 IΚBΑ NF-ΚB 凋亡
下载PDF
TLR5信号通路对肝脏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雪花 张文 +5 位作者 肖阳 葛常辉 詹轶群 葛志强 杨晓明 王磊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31-1038,共8页
目的探讨TLR5信号通路对肝脏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检测外源性TLR5信号活化时(C57BL/6小鼠注射TLR5激动剂CBLB502蛋白)和内源性tlr5基因缺失(tlr5-/-)时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血清转氨酶的水平、肝内趋化因子mRNA的水平及肝内免疫... 目的探讨TLR5信号通路对肝脏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检测外源性TLR5信号活化时(C57BL/6小鼠注射TLR5激动剂CBLB502蛋白)和内源性tlr5基因缺失(tlr5-/-)时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血清转氨酶的水平、肝内趋化因子mRNA的水平及肝内免疫细胞的比例。结果 TLR5信号活化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上升,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目显著下降;肝内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血清转氨酶水平未见升高;肝内CCL2、CCL7、CXCL1和ICAM-1 m RNA水平均显著上调。与野生型相比,tlr5-/-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血小板数目显著降低;肝内中性粒和树突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4+T细胞的活化增强,血清转氨酶水平略有升高,肝组织病理分析未见异常;肝内CCL2、CCL3、CXCL1、IL-1β、TNF-α和IFN-γmRNA水平显著上调。结论 TLR5信号通路对肝脏免疫状态具有调控作用,对其功能的合理调节有利于肝脏炎性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5 CBLB502蛋白 肝脏免疫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肝脏免疫微环境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思奇 蒋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7-734,共8页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共同参与肝脏的免疫调节,其中的细胞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关联。免疫微环境不仅在维持肝脏稳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共同参与肝脏的免疫调节,其中的细胞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关联。免疫微环境不仅在维持肝脏稳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肝脏局部免疫微环境与肝纤维化之间的联系、今后研究的方向及其研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脏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下载PDF
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重度胆汁淤积性混合型肝脏毒性肺癌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刘玉 陈岁花 +1 位作者 朱苗苗 覃惠英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8期34-40,共7页
总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重度(G4级)胆汁淤积性混合型肝脏毒性肺癌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患者肝脏生化指标与体征;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舒缓皮肤不适症状;预防机会性感染;给予个体化的运动、营养、... 总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重度(G4级)胆汁淤积性混合型肝脏毒性肺癌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患者肝脏生化指标与体征;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舒缓皮肤不适症状;预防机会性感染;给予个体化的运动、营养、睡眠和心理护理。29d后患者肝脏毒性降至G1级,予转换口服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出院。经过2个月的定期随访,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肝脏毒性 胆汁淤积 个案护理
下载PDF
脾脏单核细胞对纤维化肝脏免疫细胞组成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张少颖 张海龙 +6 位作者 张冲宇 万丹 朱佳真 梁凡凡 朱梦琛 黄娜 李宗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41-2244,共4页
目的观察脾脏单核细胞对纤维化肝脏免疫细胞组成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注射玉米油的对照组(6只)和注射CCl4的肝纤维化造模组(18只);取造模成功的小鼠12只行脾切除术,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 目的观察脾脏单核细胞对纤维化肝脏免疫细胞组成及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注射玉米油的对照组(6只)和注射CCl4的肝纤维化造模组(18只);取造模成功的小鼠12只行脾切除术,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脾脏单核细胞或磷酸盐缓冲液(PBS)回输,每组6只。4组小鼠继续接受玉米油或CCl4注射两周后,流式分析各组小鼠肝脏中免疫细胞差异;Luminex检测肝脏匀浆中细胞因子差异。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纤维化组小鼠肝脏中单核-巨噬细胞MoMF)比例高于对照组[(4.20±2.00)%比(1.00±0.28)%,t=-3.879,P<0.01],CD4+与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0.72±0.07)%比(0.90±0.10)%,t=3.470,P<0.01;(0.51±0.12)%比(0.98±0.38)%,t=2.917,P<0.05],但CD4+T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增多[(19.75±6.43)%比(5.39±2.21)%,t’=-5.171,P<0.01];纤维化组小鼠肝脏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趋化因子2(CCL2)浓度高于对照组[(24.05±10.05)pg/ml比(14.16±3.31)pg/ml,t’=-2.430,P<0.05;(45.21±9.73)pg/ml比(19.40±7.36)pg/ml,t=-5.182,P<0.01;(381.71±118.56)pg/ml比(230.19±61.58)pg/ml,t=-2.737,P<0.05;(46.58±17.92)pg/ml比(23.87±6.65)pg/ml,t=-2.911,P<0.01]。(2)肝纤维化脾切+回输组小鼠肝脏中自然杀伤细胞(NK)、MoMF及树突状细胞(DC)比例高于脾切组[(2.49±0.43)%比(1.12±0.43)%,t=-4.503,P<0.01;(6.64±1.50)%比(2.93±0.66)%,t=-4.546,P<0.01;(5.45±1.54)%比(2.59±0.66)%,t=-2.732,P<0.05],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28±0.67)%比(3.87±0.38)%,t=2.950,P<0.05];脾切+回输组小鼠肝脏匀浆中CCL2浓度高于脾切组[(50.09±20.55)pg/ml比(20.08±5.99)pg/ml,t=-2.804,P<0.05]。结论脾脏单核细胞参与了纤维化肝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相关因子表达的调控,对肝脏免疫微环境形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脾脏 单核-巨噬细胞 肝脏免疫
原文传递
B7-H1与肝脏免疫 被引量:2
9
作者 耿磊 郑树森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8-720,共3页
B7家族除经典B7-1、B7-2分子外,迄今又发现了B7-homologl(B7-H1)[1]、B7-homolog2[2]、B7-DC[3]、B7-ho-molog3[4]、B7 superfamily member-1[5]、B7-homolog4[6]等新成员.作为共刺激分子,它们的分工又有所不同,在免疫反应过程中,表达... B7家族除经典B7-1、B7-2分子外,迄今又发现了B7-homologl(B7-H1)[1]、B7-homolog2[2]、B7-DC[3]、B7-ho-molog3[4]、B7 superfamily member-1[5]、B7-homolog4[6]等新成员.作为共刺激分子,它们的分工又有所不同,在免疫反应过程中,表达于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B7-1/B7-2、B7-homolog2、B7-homolog3可与T淋巴细胞上的相应受体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结合并传递正性共刺激信号,从而促进T细胞活化、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而B7-H1/B7-DC、B7 superfamily member-1/B7-homolog4与相应受体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结合后则传递抑制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的负性共刺激信号;它们在免疫反应的不同时相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调控免疫反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1 肝脏免疫 B7-1/B7-2 免疫 LYMPHOCYTE 共刺激分子 肝脏 B7-2分子 淋巴细胞抗原 细胞因子分泌
原文传递
肠肝免疫轴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玲 刘建荣 刘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54-560,共7页
缺乏经典危险因素(酒精和明确肝损害因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及肝癌... 缺乏经典危险因素(酒精和明确肝损害因素)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及肝癌的一系列肝脏疾病[1,2],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患病率约为25%。NAFLD被认为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肥胖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更倾向于一种“多机制”疾病,涉及遗传、环境、饮食摄入量、胰岛素抵抗、不同器官或组织之间的串扰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肠-肝免疫 肠道微生物 肝脏免疫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雪莹 李慧 +3 位作者 赵美云 史瑞雪 侯英键 王阳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88-591,598,共5页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些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从遗传易感性、肝脏免疫自稳、肠道微生物三个方面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作出综述。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发病机制 遗传易感性 肝脏免疫自稳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蝇蛆粉替代鱼粉对罗非鱼生长、肌肉组成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史东杰 梁拥军 +1 位作者 孙砚胜 朱仲炎 《水产科技情报》 2015年第6期319-323,共5页
为探讨以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80.26±7.36)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平行,进行了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组分别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中20%、40%、... 为探讨以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80.26±7.36)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平行,进行了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组分别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中20%、40%、60%、80%和100%的鱼粉,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养殖周期60 d。试验结果,以蝇蛆粉替代鱼粉,各替代水平组试验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成活率、饲料系数、肌肉中粗蛋白、水分含量、肝脏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除20%替代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的肝体比、脏体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随着蝇蛆粉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肌肉中粗灰分、总磷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替代水平不超过40%时,各替代组试验鱼肌肉中粗脂肪、钙及肝脏超氧化歧化酶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替代水平不小于60%时,试验鱼肌肉中粗脂肪、钙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肝脏超氧化歧化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作为评价指标,蝇蛆粉可完全替代罗非鱼饲料中的鱼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蝇蛆粉 鱼粉 生长性能 肌肉组成 肝脏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微环境的机制
13
作者 余丽娜 阎升光 +5 位作者 谢丹 高升 叶政 陈姿任 王梓桦 欧阳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6-1472,共7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将AI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UCMSCs分别以10∶1(Co⁃culture 1)或...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将AI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UCMSCs分别以10∶1(Co⁃culture 1)或5∶1(Co⁃culture 2)的比例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及Th17/Treg比值;ELISA检测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6的水平。运用RNA⁃seq筛选PBMCs共培养前后的差异基因,富集前15个表达量最高的mRNA进行后续生物信息分析。Western blot和RT⁃qPCR测定Foxp3、RORγt表达水平。结果UCMSCs显著降低CD3^(+)CD8^(-)IL⁃17A^(+)Th17比例,增加CD25^(+)Foxp3^(+)CD4^(+)Treg比例。与PBMCs组相比,Co⁃culture 2组的TGF⁃β1显著上调(P<0.01),IL⁃17和IL⁃6显著下调(P<0.05)。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转录因子主要集中在免疫应答及T细胞激活等领域;其中SMAD3和STAT3占据较核心的地位。蛋白和mRNA检测显示,Co⁃culture 2组Foxp3和SMAD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RORγt和STAT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UCMSCs通过TGF⁃β通路促进Th17向Treg细胞分化,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肝脏免疫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MSCs/PBMCs共培养系统 肝脏免疫微环境 RNA⁃seq Th17/Treg平衡 TGF⁃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Cell:苏士成团队揭示线粒体环状RNA调控肝脏免疫代谢性炎症新机制
14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年第18期17-17,共1页
免疫代谢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糖尿病和肥胖等.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影响世界约1/4的成年人,NASH是其中一种较重的亚型,部分病人会进展至肝硬化和肝... 免疫代谢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糖尿病和肥胖等.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影响世界约1/4的成年人,NASH是其中一种较重的亚型,部分病人会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又与其他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近日,中山大学苏士成/高志良/许小丁团队揭示了线粒体环状RNA调控肝脏免疫代谢性炎症新机制,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14日发表在Cell上,题为“Targeting Mitochondria-Located circRNA SCAR Alleviates NASH via Reducing mROS Out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代谢性炎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性疾病 肝脏免疫 NAFLD 胰岛素抵抗 高脂血症
原文传递
药物性肝损伤的免疫学机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饶跃峰 郑飞跃 张幸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病机制。方法查阅近年相关研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DILI的遗传特异性和普遍的不良预后情况使得DILI成为药物研发中的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之一...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病机制。方法查阅近年相关研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DILI的遗传特异性和普遍的不良预后情况使得DILI成为药物研发中的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之一;同时,DILI也是许多上市药物撤出市场的主要原因。DILI最初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肝毒性作用引起的。肝实质细胞的损伤激活免疫细胞,促使其释放炎症因子或肝毒性介质,并可启动针对药物相关性抗原的免疫应答。结论肝脏免疫系统独特的成分和反应特性是揭示DILI发生机制的基础,只有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了解这些基础,才能对DILI作出有效的预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脏免疫系统 直接肝毒性作用 KUPFFER细胞
下载PDF
microRNAs在肝脏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韦君 樊晓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18-25个核苷酸序列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过程.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肝脏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就近年...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18-25个核苷酸序列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过程.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肝脏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就近年来miRNAs在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肝脏免疫反应、肝纤维化及肝癌(hepato cellular carcinoma,HCC)形成这4个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肝再生 肝脏免疫反应 肝纤维化 肝癌
下载PDF
临床肝移植免疫耐受:未来之路
17
作者 奚志峰 夏强 《肝脏》 2017年第5期394-395,共2页
在近期《Hepatology》期刊中,Feng等报道了12例儿童肝移植(LT)患者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后的长期免疫学、组织学和临床结果。本文讨论该研究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和一些肝脏免疫耐受的重要问题。尽管器官移植的短期预后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 在近期《Hepatology》期刊中,Feng等报道了12例儿童肝移植(LT)患者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后的长期免疫学、组织学和临床结果。本文讨论该研究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和一些肝脏免疫耐受的重要问题。尽管器官移植的短期预后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持续恶化,受者也需承受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免疫耐受 临床肝移植 儿童肝移植 免疫抑制剂 器官移植 肝移植患者 免疫学特征 儿童活体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移植肝功能
下载PDF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浆生化指标及肠道和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浩 杨俊江 +6 位作者 董晓慧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杨原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7-371,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浆生化指标及肠道和肝脏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健康、初重(102.80±1.02)g的斜带石斑鱼30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组分别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浆生化指标及肠道和肝脏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健康、初重(102.80±1.02)g的斜带石斑鱼300尾,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5组分别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7%、14%、21%、28%和35%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28%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8%组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7%和14%组(P<0.05),28%和35%组的蛋白质效率(PER)、肥满度(CF)和肝体比(HSI)显著高于7%组(P<0.05),35%组的脏体比(VSI)显著高于7%组(P<0.05)。2)7%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21%、28%和35%组(P<0.05)。35%组的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7%、14%和21%组(P<0.05)。3)28%和35%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7%组(P<0.05),35%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组的全鱼粗灰分含量显著小于7%、14%和28%组(P<0.05)。28%和35%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7%组(P<0.05),7%组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组的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7%、14%和21%组(P<0.05),35%组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7%组的血浆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1%、28%和35%组的血浆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7%和14%组(P<0.05),28%和35%组的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7%和14%组(P<0.05),28%和35%组的血浆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7%、14%和21%组(P<0.05)。5)35%组的肝脏己糖激酶(HK)活性显著高于7%组(P<0.05),35%组的肝脏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5%组的肝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显著高于7%、14%和21%组(P<0.05),21%和28%组的肝脏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显著高于7%、14%和35%组(P<0.05)。6)35%组的肠道胃蛋白酶(PS)活性显著高于7%、14%、28%组(P<0.05),35%组的肠道脂肪酶(LPS)活性显著低于7%、14%和28%组(P<0.05),35%组的肠道淀粉酶(AMS)活性显著高于7%、14%和28%组(P<0.05)。7)35%组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7%组的肝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21%、28%和35%组(P<0.05),28%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7%组(P>0.05),28%和35%组的肝脏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7%、14%和21%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可以改善斜带石斑鱼的生长性能,且对体成分、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及消化、免疫、代谢酶活性有一定影响,饲料中高碳水化合物水平将导致鱼体HSI、VSI及肌糖原、肝糖原含量升高。以SGR为评价指标,经二次回归曲线模型拟合后得出,斜带石斑鱼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适宜需要量为2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碳水化合物水平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肝脏免疫 肠道消化酶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亚型、肝功能及其免疫学指标检测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荣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亚型的检测意义及其肝功能、免疫学指标变化分析.方法选择2014-01/2016-08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或住院的72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亚型的检测意义及其肝功能、免疫学指标变化分析.方法选择2014-01/2016-08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或住院的72例P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88例非PBC患者和50例健康正常者进行对照.观察3组间血清AMA及其亚型的表达水平、肝功能变化及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斑点法检测PBC组抗M2抗体、抗M4抗体、抗M9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8%、38.9%、22.2%,抗M2和M4抗体同时阳性为30.6%,抗M2和M9抗体同时阳性为25.0%,抗M2、M4和M9抗体同时阳性为16.7%,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非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非PBC组和PBC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均不同程度增高,且PBC组明显高于非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非PBC组和PBC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均不同程度增高,且PBC组比非PB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补体C3、C4在3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MA抗体的检测对诊断PBC有重要价值,其肝功能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对PBC患者的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肝脏免疫
下载PDF
肠道微环境与肝脏疾病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洪第 廉哲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9-1013,共5页
肝脏在行使其消化代谢功能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免疫调控机制,以保持免疫耐受,阻止来自肠道的有害刺激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肠道中富含微生物抗原和代谢产物的回流血会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正常生理条件下,肝脏会清除回流血中潜在的危险信... 肝脏在行使其消化代谢功能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免疫调控机制,以保持免疫耐受,阻止来自肠道的有害刺激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肠道中富含微生物抗原和代谢产物的回流血会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正常生理条件下,肝脏会清除回流血中潜在的危险信号,维持免疫耐受,保持稳态。一旦既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肠道微生物环境改变,经回流血进入肝脏的肠道的微生物抗原便会引发肝脏中的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刺激使肝脏发生病理损伤并导致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本文论及三种不同种类的肝脏疾病以及肝脏疾病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总结了近几年关于肠道微环境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为更加全面的认识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诊断治疗方案提供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环境 肝脏代谢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 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