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1
作者 朱广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34-0137,共4页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进行诊断,并分析该方式的价值。方法 搜集病例的时间段介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2月,以330例怀疑存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主要关注对象,应用MSCT、DCE-MRI明确病变性质,并依... 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进行诊断,并分析该方式的价值。方法 搜集病例的时间段介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2月,以330例怀疑存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主要关注对象,应用MSCT、DCE-MRI明确病变性质,并依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治疗效果、影像学表现等信息判断上述两种方式的检出情况,明确诊断效能相关信息。结果 330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病理检查后,结果 显示性质为恶性者共计193例,性质为良性者共计137例;行MSCT检查的基础上,结果 显示性质为恶性者共计185例,性质为良性者共计145例,恶性符合率总计为95.85%;行DCE-MRI检查的基础上,结果 显示性质为恶性者共计189例,性质为良性者共计141例,恶性符合率总计为97.93%。DCE-MRI特异度、准确度高于MSCT(P<0.05);DCE-MRI敏感度虽高于MSCT,但两者差距较小(P>0.05)。总检出呈现更高水平的检查方式为DCE-MRI(P<0.05)。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明确病变性质的过程中,可应用DCE-MRI方式展开诊断,其实施能够全面扫描病变区域,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信息,进而实现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 MSCT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定性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2
作者 李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均进行DCE-MRI、多层螺旋CT (MSCT)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为诊断标准,比...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均进行DCE-MRI、多层螺旋CT (MSCT)检查,以病理组织检查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病理组织检查,120例患者中有87例恶性,33例良性;MSCT检出93例恶性,27例良性;DCEMRI检出85例恶性,35例良性;DCE-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均高于MSCT检查,其中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检查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准确率明显高于MSCT (P<0.05),两者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的准确率差异不显著(P> 0.05);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以及峰值(PV)均低于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使用DCE-MRI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唐广洲 杨绍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6例,按检查方法分为三组,即实验组(42例)、对照A组(42例)和对照B组(42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6例,按检查方法分为三组,即实验组(42例)、对照A组(42例)和对照B组(42例)。对照A组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照B组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实验组进行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探究联合检查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每组42例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病灶结果均为单发病灶,各组检查结果分别为良性13例、恶性29例(实验组);良性12例、恶性30例(对照A组);良性13例、恶性29例(对照B组)。最终影像学检查显示良性13例、恶性28例、漏诊1例(实验组);良性8例、恶性20例,漏诊10例,误诊4例(对照A组)、良性9例、恶性20例、漏诊9例、误诊4例(对照B组);实验组患者的最终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要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2例患者中,恶性病变的ADC值低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占位性病变病情评估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的效果理想,能够准确鉴别疾病的类型,提高疾病的检出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李欣容 葛蒙 庄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均进行DCE-MRI和DWI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 目的:探讨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均进行DCE-MRI和DWI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病变类型检出的准确率;比较不同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变化及不同病变类型动态增强参数变化情况。结果:DCE-MRI+DWI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15%和92.65%,均高于DCE-MRI单独检测的84.62%和7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检查对不同病变类型检出准确率略高于DCE-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b值下ADC值比较显示,b分别取值为600 s/mm^(2)、1 000 s/mm^(2)、1 500 s/mm^(2)时,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良性)相比于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恶性)ADC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类型动态增强参数比较显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良性)动态增强参数比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瘤(恶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检查在评估肝脏占位性病变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提高诊断效能和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动态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
5
作者 于团结 徐文中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应用动态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肝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这两种检查方式对肝细... 目的:探讨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应用动态增强CT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肝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开展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这两种检查方式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强度、诊断效能.结果:98例肝癌病变患者,手术病理诊断恶性为50例,良性为48例,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之间一致性强度(Kappa=0.8364)及其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性(96.00%)、特异性(87.50%)和准确性(91.84%)均明显高于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Kappa=0.4471、80.00%、64.58%、7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应用动态增强CT扫描与MRI检查,后者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前者,不仅具有更高诊断准确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CT扫描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敏感性 准确性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
6
作者 樊康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38例与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D...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38例与恶性组30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DCE-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_(e)单项及联合检测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效能。结果:恶性组形状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征、内部强化不均匀、早期增强率≥60%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K^(trans)、V_(e)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trans)、V_(e)单项及联合检测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88、0.934,均具有一定诊断效能,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高。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水平联合检测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结节 定量参数 鉴别诊断 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李智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胆道狭窄性质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胆道狭窄性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狭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根据胆道狭窄性质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良性组(60例)和恶性组(40例)。两组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对两组患者病灶定位的准确率均为100%。两组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组患者狭窄胆管长度、壁厚及上方扩张段末端管径分别为(9.56±1.06)mm、(1.99±0.16)mm、(8.67±0.43)mm,均短于恶性组患者的(14.68±2.06)mm、(3.02±0.46)mm、(11.36±0.56)mm(P<0.05);良性组患者狭窄胆管管径为(2.86±0.65)mm,长于恶性组患者的(1.60±0.78)mm(P<0.05)。两组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组患者延迟期、门静脉期、动脉期狭窄段管壁强化程度分别为(23.87±2.16)Hu、(27.57±1.48)Hu、(15.68±1.06)Hu,低于恶性组患者的(42.56±2.45)Hu,(44.98±2.51)Hu,(29.98±2.06)Hu(P<0.05)。结论:对胆道狭窄患者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各具优势,均有助于鉴别诊断胆道狭窄的性质,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临床可将两者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CT动态增强扫描 胆道狭窄性质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肝脏肿瘤性质的准确性及漏诊、误诊分析
8
作者 黎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肝脏肿瘤性质的准确性及漏诊、误诊分析。方法:按回顾性分析法纳入贺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5例肝脏肿瘤患者,均给予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肝脏肿瘤性质的准确性及漏诊、误诊分析。方法:按回顾性分析法纳入贺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5例肝脏肿瘤患者,均给予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肝脏肿瘤性质的灵敏度90.00%、特异度93.33%、准确率92.00%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率10.00%及误诊率6.67%均低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检查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7,相较于单一检查的AUC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DWI鉴别肝脏肿瘤性质准确率更高,有助于尽早发现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结合ADC值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刘超 张丽萍 +3 位作者 许凤 龚洁 花村 邢慧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DCE)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硬化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盐城市中医院就诊后怀疑发生肝硬化或小肝癌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在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DCE)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硬化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在盐城市中医院就诊后怀疑发生肝硬化或小肝癌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在67例患者中实施MRI平扫、MRI-DCE检查、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比MRI平扫、MRI-DCE、MRI-DCE结合DWI对小肝癌的诊断结果,分析MRI三种技术对小肝癌作出的诊断结果是否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保持高度一致。根据诊断金标准,将67例患者分为肝癌组、肝硬化组,对比两组的ADC值。结果:在6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35例小肝癌、32例肝硬化。在诊断小肝癌时,MRI-DCE结合DW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高于MRI平扫、MRI-DCE单独诊断(P<0.05),且MRI-DCE高于MRI平扫(P<0.05)。在小肝癌诊断时,MRI-DCE、MRI-DCE结合DWI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达到高度,而MRI平扫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度。肝癌组的ADC值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在小肝癌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MRI-DCE、DWI等磁共振技术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两者结合能够灵敏、准确地诊断肝癌和肝硬化,还可利用ADC值辅助鉴别肝癌和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肝硬化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10
作者 刘玖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41-43,47,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效能,对比良恶性乳腺病变影像学参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8例乳腺病变患者恶性61例、良性57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CE-MRI检出恶性51例,DWI检出恶性52例,DCE-MRI联合DWI检出恶性60例。DCE-MRI联合DWI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DCE-MRI联合DWI同病理检查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49);恶性乳腺病变速率常数(Kep)、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高于良性病变,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良性病变;恶性乳腺病变患者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内部强化不均匀、早期强化>100%占比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能够诊断出乳腺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良性 恶性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肝脏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接受系统化呼吸训练干预的效果
11
作者 周盈 郝晓倩 和丽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48-015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系统性呼吸训练对于接受肝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患者思维过程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接受MRI增强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护理措施组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中50名患者中有4... 本研究旨在探究系统性呼吸训练对于接受肝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患者思维过程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接受MRI增强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护理措施组中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中50名患者中有49名(98.00%)通过了测试,对照组50名患者中有43名(86.00%)通过,显示出两组间的显著差异。结论 系统性呼吸训练对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感、提高合作度以及最终提高MRI影像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系统性呼吸训练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易于实施的方法,对于提高医疗影像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检查期间 系统化呼吸训练干预
下载PDF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12
作者 王金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0例)。以手术病理或穿刺...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5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前列腺癌组(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30例)。以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磁共振双参数成像(MRI+DWI)与多参数成像(MRI+DWI+DCE)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病灶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曲线。结果:5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恶性20例,感兴趣区(ROI)34个,其中低分化癌灶18个,中分化癌灶13个,高分化癌灶3个;良性30例,ROI 96个,其中以腺体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7个,以基质增生为主的结节灶49个。MRI+DWI+DCE检查前列腺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参数中达峰时间(Tmax)短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最快强化率(Ramx)、流出分数(Washout)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最大强化程度(SImax)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病灶磁共振增强曲线呈速升缓降型、速升平台型比例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呈缓升平台型、持续缓升型比例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较高,其可获取SI-T曲线及半定量参数,提供血液灌注信息,从而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组织特征进行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比较
13
作者 赵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68-0171,共4页
对比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分别在预测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情况。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103例视为观察对象,均实施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组织... 对比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分别在预测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情况。方法 将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共103例视为观察对象,均实施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手术检查富血供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诊断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通过手术检查,发现10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存在乏血供患者共计68例,富血供患者35例。研究表明,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富血供的灵敏度(91.18%)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77.94%),但特异度(68.75%)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90.63%)。结论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富血供肝内胆管细胞癌中互有优势,均能作为评估其血供情况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 多层螺旋CT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列线图对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叶清岚 敖炜群 +3 位作者 侯金丹 蔡磊 王能 茅国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技术定量参数在评估直肠癌淋巴血管浸润(LV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治疗的7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LVI阴性组及LVI阳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两组DCE-MRI的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值(V_(e))、速率常数(K_(ep))]及表面扩散系数(ADC);分析LVI阳性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79例患者中,LVI阴性46例,LVI阳性33例。两组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K^(trans)、K_(ep)、V_(e)值高于LVI阴性组(P<0.05);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OR=143.46)和V_(e)(OR=50.92)为直肠癌LVI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直肠癌L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值高于V_(e)(P<0.0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对直肠癌LVI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利用DCE-MRI定量参数K^(rans)、V_(e)值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直肠癌LVI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动态对比增强扫描 淋巴血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脏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志敏 李华 +2 位作者 陈轶 毛卫霞 杨延延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脏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3例,纳入病灶≤3(2.2±0.3)cm。所有患者接受DCE-MRI检查,应用Tissue4D软件获得容量...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脏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3例,纳入病灶≤3(2.2±0.3)cm。所有患者接受DCE-MRI检查,应用Tissue4D软件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参数。经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CE-MRI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本组83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诊断良性病灶38例,恶性病灶45例;恶性病灶Krans、Kep、Ve和IAUC分别为(0.4±0.2)min^(-1)、(0.9±0.3)min^(-1)、(0.5±0.2)和(37.2±7.1),显著大于病灶周围肝组织【分别为(0.1±0.1)min^(-1)、(0.4±0.2)min^(-1)、(0.3±0.1)和(11.1±2.9),P<0.05】,也显著大于良性病灶【分别为(0.2±0.1)min^(-1)、(0.4±0.3)min^(-1)、(0.3±0.2)和(22.1±5.7),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Krans、Kep、Ve和IAUC联合判断肝脏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AUC为0.920,其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78.5%,显著高于参数单独诊断(P<0.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可有效鉴别肝脏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容量转移常数 诊断
下载PDF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艳琴 《甘肃医药》 2023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均采用多b值DWI、DCE-MRI检查,以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均采用多b值DWI、DCE-MRI检查,以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分析多b值DWI、DCE-MRI对前列腺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多b值DWI联合DCE-MRI诊断前列腺癌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较高于单一方法检测。高危组ADC值明显低于低危组、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Kep、Ktrans和V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高危组ADC值低于低危组、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期不同b值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期、D期b值-信号强度均低于A、B期(P<0.05),D期不同b值信号强度低于A、B、C期(P<0.05)。结论: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结合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准确鉴别前列腺癌术前分期,为临床手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前列腺癌 分期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DCE-MRI、DWI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结果、不同病变类型检出准确率、不同b值下ADC值变化及不同病变类型动态增强参数变化。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7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恶性50例,良性22例;DCE-MRI恶性49例,良性23例;DCE-MRI+DWI结果显示恶性51例,良性21例;DCE-MRI+DWI检查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对不同病变类型检出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但差异不显著(P>0.05);b=500、1000、1500 s/mm^(2)时肝脏海绵状血管瘤ADC值高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P<0.05);肝脏海绵状血管瘤MSI、MSD、PEI、PV低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弥散加权成像联合方案可明确疾病类型,亦可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占位性病变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肝脏小血管瘤患者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特征
18
作者 贾素兰 卢昊宁 杜静波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HH)病灶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特征。方法2022年1月~2023年3月我院诊断的肿瘤直径≤2 cm的HH患者113例,所有患者接受肝脏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扫描,分析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记录表观弥散系数(ADC)及最...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HH)病灶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特征。方法2022年1月~2023年3月我院诊断的肿瘤直径≤2 cm的HH患者113例,所有患者接受肝脏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扫描,分析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表现,记录表观弥散系数(ADC)及最大上升斜率(MSI)、正性增强积分(PEI)和平均强化时间(MET)。结果在113例肝脏小血管瘤患者中发现158个病灶,单发病灶占78.8%,病灶大小为(1.7±0.4)cm;根据动态增强扫描曲线类型分布,发现Ⅰ型病灶27个,Ⅱ型病灶29个,Ⅲ型病灶102个;肝脏左叶病灶71个,右叶病灶87个;肝脏小血管瘤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强化不明显,与肝实质相比总体呈持续相对低信号,延迟期呈轻微高信号,表现为轻中度延迟强化为主;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发现,肝脏小血管瘤病灶MSI、PEI和MET分别为(321.0±33.6)、(256.6±30.7)和(535.9±61.3)s;MRI弥散成像扫描结果发现,肝脏小血管瘤病灶ADC值为(2.4±0.4)×10^(-3)mm^(2)/s。结论MRI动态增强和弥散成像对肝脏小血管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小血管瘤 mri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成像 表现特征 诊断
下载PDF
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鲁俊 马鑫 李杨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7期183-185,189,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3年12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恶性前列...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3年12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恶性前列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诊断或穿刺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手术诊断或穿刺病理结果显示,阴性67例,阳性13例;联合扫描阴性69例,阳性11例;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扫描阴性62例,阳性18例;MRI平扫阴性50例,阳性30例。联合扫描的灵敏度为97.01%(65/67)、特异度为69.23%(9/13),准确度为92.50%(74/80),均高于MRI平扫的67.16%(45/67)、61.54%(8/13)、66.25%(53/80)与DCE-MRI的82.09%(55/67)、46.15%(6/13)、76.25%(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运用MRI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方式,可提升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平扫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于呈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小细胞肝癌(小肝癌)和肝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在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先后对其进行DCE-MRI...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DCE-MR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小细胞肝癌(小肝癌)和肝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在巨野县北城医院治疗的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先后对其进行DCE-MRI检查以及DCE-MRI+DWI联合检查,对比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检查和确诊用时、灵敏度、特异度、漏诊误诊发生率。结果:DCE-MRI+DWI联合检查明显比单一DCE-MRI检查结果更为精准(P<0.05)。DCE-MRI+DWI联合检查的漏诊误诊的发生率较低(P<0.05)。DCE-MRI+DWI联合检查的灵敏度明显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和确诊用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联合检查对于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弥散加权成像检查 小肝癌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