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新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滕文汇 蓝天琦 +6 位作者 白杨 李平 孙萌 连晓晗 王兆铂 刘春凤 邹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54-57,共4页
肝脏良恶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通常于体检等发现肝脏病变。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超声造影检查、超... 肝脏良恶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通常于体检等发现肝脏病变。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超声造影检查、超微血管成像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等为代表的超声新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重复性高、无创性、检查费用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同时为临床鉴别诊断肝脏病变的良恶性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利于提高了肝脏良恶性病变检出率,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现状、超声造影检查、超微血管成像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等方式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恶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超微血管成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结合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刘洋洋 杨星星 葛舒 《肝脏》 2023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结合超声造影应用于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MRI-DWI、超声造影及病理检查,比较肝脏良性病变与肝脏恶性...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结合超声造影应用于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MRI-DWI、超声造影及病理检查,比较肝脏良性病变与肝脏恶性病变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病灶的超声造影参数。分析3.0TMRI-DWI、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检查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6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脏良性病变38例(55.07%,共有47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31例(44.93%,共有38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患者ADC值比肝脏良性病变患者低(P<0.05)。肝脏恶性病灶峰值强度比肝脏良性病灶高(P<0.05),肝脏恶性病灶始消时间、始增时间及达峰时间均比肝脏良性病灶短(P<0.05)。3.0TMRI-DWI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82.61%、68.12%、94.20%,灵敏度分别为88.87%、70.97%、93.55%、特异度分别为81.57%、65.79%、94.74%,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51、0.727、0.873,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3.0TMRI-DWI检查可用于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超声造影 肝脏良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期动态增强MR扫描参数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春光 牛永超 孔令春 《肝脏》 2018年第9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扫描参数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对106例患者各病灶进行动态增强MR扫描,测量患者病灶最大上升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正性...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扫描参数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对106例患者各病灶进行动态增强MR扫描,测量患者病灶最大上升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下降斜率(MSD)和峰值(PV)情况,比较不同病灶动态增强MR扫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细胞癌、转移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脓肿、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SI、SER、PEI、MSD及PV各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MSI、PEI、MSD、PV值明显高于肝细胞癌、转移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脓肿(P<0.05);局灶性结节增生在各类肝脏占位性病变中SER值明显高于转移瘤、肝脓肿、血管瘤(P<0.05);86.48%肝细胞癌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Ⅰ型与Ⅱ型,63.63%转移瘤及55.55%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Ⅱ型,77.77%的肝脓肿、66.66%的血管瘤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Ⅲ型,80.00%的局灶性结节增生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Ⅱ型。结论肝脏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曲线类型、量化参数存在差异性,结合两者可提高疾病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动态增强 MR扫描参数 肝脏良恶性病变 鉴别
下载PDF
1.5T超导型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凯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者(232个病灶)分别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检查,然后选取不同b值进行DWI成像及高分辨T2加权成像,测量ADC值。结果使用低b值时,肝脏各种占... 目的探讨与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者(232个病灶)分别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检查,然后选取不同b值进行DWI成像及高分辨T2加权成像,测量ADC值。结果使用低b值时,肝脏各种占位性病变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b值及高b值时,肝脏良恶性病变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值时,肝癌和肝转移瘤与正常肝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肝脏占位性病变的DWI图像特点及ADC值的不同范围,可准确的判断病变的性质,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判断有较大的价值,瘤/肝比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鉴别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超导型MR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良恶性病变
下载PDF
磁共振LAVA和DWI技术联合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体 苏雪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和DWI技术联合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共158个病灶)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磁共振肝脏增强(LAVA)技术(Liver ...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和DWI技术联合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共158个病灶)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磁共振肝脏增强(LAVA)技术(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LAVA)联合磁共振散加权成像和弥量成像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组和DWI组,每组各53例,LAVA联合DWI组患者采取磁共振LAVA扫描联合DWI扫描,DWI组患者采取磁共振DWI扫描。观察比较两组影像扫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LAVA联合DWI组患者定性率(88.68%)高于DWI组(71.7%),LAVA联合DWI组患者病变定性准确率(91.49%)明显高于DWI组(73.68%)(P<0.05);(2)当b=500mm2·s-1时,LAVA联合DWI组肝囊肿ADC值(2.637±0.314)×10-3 mm2·s-1明显高于肝血管瘤(2.291±0.433)×10-3 mm2·s-1、肝癌(2.018±0.196)×10-3 mm·s-1(F=29.88,P<0.001)。DWI组肝囊肿ADC值(2.242±0.313)×10-3 mm2·s-1明显高于肝血管瘤(2.232±0.412)×10-3 mm2·s-1、肝癌(1.964±0.178)×10-3 mm2·s-1(F=26.33,P<0.001)。LAVA联合DWI组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的ADC值均高于DWI组(P<0.05);(3)肝细胞癌病灶43个,在DWI单独扫描中呈高信号,LAVA联合DWI扫描中35个(81.4%)病灶为"快进快出"式典型强化,具体表现为动脉期强化,8个病灶动脉期未明显强化。转移瘤病灶37个,在DWI单独扫描中病灶呈高信号。LAVA联合DWI扫描中17个病灶动脉期无强化,10个病灶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均强化。血管瘤病灶38个,在DWI单独扫描中病灶呈高信号。LAVA联合DWI扫描中20个(52.63%)病灶动脉期未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后边缘强化。肝囊肿病灶40个,在DWI单独扫描中病灶呈高信号。LAVA联合DWI扫描中19个(47.5%)病灶强化扫描后均未见强化。结论:磁共振LAVA联合DWI扫描应用于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检查中可清晰显示肝脏病变的血供特征的变化情况,并提高确诊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LAVA技术 磁共振DWI技术 肝脏良恶性病变 诊断及鉴别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LAVA和DWI技术联合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李文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6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和DWI技术联合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106例(共158个病灶)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WI组和LAVA联合DWI组,每组53例,DW...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和DWI技术联合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106例(共158个病灶)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WI组和LAVA联合DWI组,每组53例,DWI组患者采取磁共振DWI扫描,LAVA联合DWI组采取磁共振LAVA联合DWI扫描。观察比较两种影像扫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1)LAVA联合DWI组患者定性率(88.68%)高于DWI组(71.70%),LAVA联合DWI组患者病变定性准确率(91.49%)明显高于DWI组(73.68%)(χ2=4.810,4.842,P=0.028,P=0.028);(1)当b=500 s/mm2时对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的ADC值进行测量。(2)肝囊肿ADC值(2.637±0.314)×10-3mm2/s明显高于肝血管瘤(2.291±0.433)×10-3mm2/s、肝癌(2.018±0.196)×10-3mm2/s。肝血管瘤、肝囊肿、肝癌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8,P<0.001);(3)LAVA联合DWI扫描中35个(81.4%)病灶为"快进快出"式典型强化。DWI组扫描中转移瘤病灶呈高信号。结论磁共振LAVA扫描应用于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检查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清晰显示肝脏病变的血供特征的变化情况,LAVA扫描联合DWI扫描可提高确诊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LAVA技术 磁共振DWI技术 肝脏良恶性病变 诊断及鉴别价值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胡永胜 朱宇 徐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我科诊断的肝脏病变患者80例,包括脂肪肝20例,肝血管瘤17,肝癌介入治疗后14例,肝转移瘤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4例,肝脓肿1例。采用...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我科诊断的肝脏病变患者80例,包括脂肪肝20例,肝血管瘤17,肝癌介入治疗后14例,肝转移瘤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4例,肝脓肿1例。采用经肘静脉注射Sono Vue造影剂2.5 mg造影,连续、实时、动态对肝脏病灶及其周围肝组织增强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结果 80例肝脏病变患者超声造影增强时相主要为肝动脉期和无肝实质期,增强类型主要为周边增强或无增强,其次为周围向心、整体增强,而中央扩散很少;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87.5%(70/80),显著高于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33.8%,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恶性病变 超声造影 诊断
下载PDF
MR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临床价值
8
作者 门永召 刘振丽 +1 位作者 谢静 韩瑞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248-248,共1页
目的分析1.5T超导型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行肝脏良恶性病变治疗的患者60例,使用1.5T超导型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进行扫描诊断。接着使用不同的b值进行DWI成像及高分辨T... 目的分析1.5T超导型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用于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行肝脏良恶性病变治疗的患者60例,使用1.5T超导型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进行扫描诊断。接着使用不同的b值进行DWI成像及高分辨T2加权成像,对ADC值进行测量。结果使用低b值时,肝脏型各种占位性病变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b及高b值时,肝脏良恶性病变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高b值时,肝脏良恶性病变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5 T超导型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可正确的判断出肝脏的良性与恶性,在临床中具有重大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超导型全身MRI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良恶性病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多期动态增强MRI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林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6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病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合术后病理诊断,对良性和恶性病变影像学特点进行比较,并观察...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I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病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合术后病理诊断,对良性和恶性病变影像学特点进行比较,并观察比较多期动态增强MRI扫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79例肝脏病变患者检查中共发现105个病灶,病灶信号显示T2WI为高信号,T1WI为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后,在患者的病灶边缘处显示出结节状强化,信号自边缘处开始逐渐向病灶的中心处强化。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92.41%,诊断良性肝脏病变的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86.21%。结论多期动态增强MRI扫描技术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指导临床上治疗肝脏异常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动态增强 肝脏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力 肖晗 +1 位作者 刘雄 丰文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3期116-117,共2页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7月纳入的7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接受3.0T磁共振检查,并给予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观察所有患者...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7月纳入的7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接受3.0T磁共振检查,并给予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观察所有患者弥散加权成像的图像特征,随后对比良恶性病变患者不同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结果:所有患者病灶的实性部分在T1WI上显示稍低信号或者等信号,而囊变坏死区域呈现低信号;T1WI上显示稍高、稍低以及高低混合信号。弥散加权成像上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信号较周边肝实质高,肝囊肿低信号,肝脓肿高信号,肝转移瘤以略高信号为主。良恶性病变组内不同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类疾病高b值的表面弥散系数均显著低于中、低b值(P<0.05)。结论:3.0T磁共振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临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对肝脏的良恶性病变进行准确鉴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恶性病变 3.0T磁共振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廖小凤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2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及常规超声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96例肝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UE、常规超声检测。观察UE、常规超声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肝脏良恶...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及常规超声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96例肝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UE、常规超声检测。观察UE、常规超声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肝脏良恶性病变UE分级情况。结果 UE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与良性病变分级比较,恶性病变3~5分占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常规超声,可作为诊断、鉴别肝脏病变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恶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下载PDF
1.5T核磁共振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首名 何志兵 +2 位作者 罗鹰 李光纪 马方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1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研究1.5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到医院就诊肝脏病变患者80例,其中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序列、磁共振扩散加... 目的:研究1.5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到医院就诊肝脏病变患者80例,其中良性病变38例,恶性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序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检测。统计DWI的诊断效能,统计不同b值两组患者ADC值,统计不同类型良性病变在不同b值时ADC值,统计不同类型恶性病变在不同b值时ADC值。结果:DWI的诊断准确率96.25%、灵敏度94.74%、特异度97.61%;恶性组在不同b值时ADC值均低于良性组(P<0.05);肝脏囊肿患者不同b值时ADC值均高于血管瘤患者(P<0.05);两种恶性病变患者在不同b值时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DWI鉴别检测肝脏病变良恶性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肝脏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在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13
作者 杨志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90-291,共2页
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增强扫描肝脏良性、恶性病变,分析诊断情况。方法:针对我院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患者均接受DWI及增强扫描,分析诊断后的指标。结果:DWI与增强扫描联合,观察到患者的肝脏位置信号较为混乱,实质区域表现出高信号,... 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增强扫描肝脏良性、恶性病变,分析诊断情况。方法:针对我院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患者均接受DWI及增强扫描,分析诊断后的指标。结果:DWI与增强扫描联合,观察到患者的肝脏位置信号较为混乱,实质区域表现出高信号,病变液化位置呈现出高信号。在诊断肝血管瘤病变中,病灶组织及ADC均为高信号。肝血管瘤及肝细胞转移瘤在ADC上存在差异,其中,ADC呈现高信号,p>0.05.肝血管瘤相关病灶组织的ADC数值相比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p>0.05。在研究中,纳入22肝细胞瘤患者,其中,占位性病变患者数量为20例,准确率为90%,其中,17例肝血管瘤患者检查中,有16例出现占位性病变,准确率为94.1%,在21例肝转移瘤患者检查中,占位性病变人次为18例,准确率为85.7%。因此,诊断肝脏良性及恶性肿瘤病变,肝血管瘤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肿瘤,p<0.05。结论:在肝脏良性及恶性病变诊断中,采取DWI与增强扫描联合诊断方式,整体诊断的效率提升,诊断准确率提升,对诊断肝脏疾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恶性病变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增强扫描 准确性
下载PDF
灰阶超声影像组学与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欣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灰阶超声影像组学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FLLs患者,其中恶性86例,良性76例,均行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者声像图表现的差异。162例FLLs患者随机... 目的对比分析灰阶超声影像组学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FLLs患者,其中恶性86例,良性76例,均行灰阶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者声像图表现的差异。162例FLLs患者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组113例和验证组49例,比较两组灰阶超声影像组学参数,包括形态学特征、直方图特征、灰度区域大小矩阵特征、Haralick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特征、灰度游程矩阵特征,筛选有意义的非冗余特征,选择最优特征子集构建灰阶超声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FLLs良恶性的效能。结果恶性病灶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动脉相病灶呈高增强,门脉相病灶呈低增强,且两者间存在明显分界(67例);良性病灶超声造影均表现为动脉相病灶呈等增强或稍高增强,造影剂从病灶周边缓慢向中心灌注,门脉相及延迟相病灶均呈等增强或高增强,未见明显的造影剂消退现象。训练组和验证组良恶性病灶直方图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特征、灰度游程矩阵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纳入1个直方图特征、1个灰度共生矩阵特征、1个灰阶游程矩阵特征构建灰阶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其鉴别诊断训练组和验证组FLLs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2、83.33%、80.00%和0.812、76.67%、79.24%,均高于超声造影的曲线下面积(0.7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灰阶超声影像组学可有效鉴别FLLs的良恶性,其诊断效能高于超声造影,可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影像组学 肝脏局灶性病变 恶性
下载PDF
分析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茆在梅 陈宏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观察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肝脏占位病变患者80例(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均进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80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病检发现肝癌18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62例。实时超声造影检查... 观察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肝脏占位病变患者80例(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均进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80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病检发现肝癌18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62例。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肝癌17例,肝脏良性占位病变63例,特异度100.00%(62/62),灵敏度94.44%(17/18),准确度98.75%(79/80),一致性为98.75%(79/80);实时超声造影检查<3cm、3至5cm、>5cm肝癌诊断比例分别为85.71%、100.00%、100.0%,与病检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良性占位病变患者的增强峰值时间、开始增强时间、峰值消失时间均长于肝癌相应时间,峰值强度短于肝癌相应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实时超声造影能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进行准确的鉴别,在肝癌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造影 肝脏恶性占位病变 诊断
下载PDF
高频超声造影在浅表肝脏局灶性病变检出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6
作者 何玉虹 闻宝杰 +2 位作者 于鹏丽 王文平 孔文韬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造影(CEUS)在浅表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检出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浅表FLLs患者38例,共63个病变,分别使用低频凸阵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对患者进行CEUS检查,比较低频CEUS与高频CEUS在病变可见度评分、检出率...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造影(CEUS)在浅表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检出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浅表FLLs患者38例,共63个病变,分别使用低频凸阵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对患者进行CEUS检查,比较低频CEUS与高频CEUS在病变可见度评分、检出率和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差异。结果浅表FLLs在高频CEUS下平均可见度评分和检出率分别为(3.62±0.79)分、93.7%(59/63),均显著高于低频CEUS[(2.44±1.04)分、57.1%(3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CEUS对最大径≤1 cm FLLs、最大径1~2 cm FLLs和肝转移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低频CEUS[96.7%(29/30)vs.46.7%(14/30)、92.6%(25/27)vs.66.7%(18/27)、100%(26/26)vs.57.7%(1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高频CEUS鉴别诊断浅表FLLs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2.9%、91.7%,均高于低频CEUS(78.6%、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CEUS在提高浅表FLLs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频 低频 造影剂 肝脏局灶性病变 恶性
下载PDF
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微小RNA-106b鉴别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敏 刘华丽 胡丽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微小RNA-106b(microRNA-106b,miR-106b)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分为良... 目的探讨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微小RNA-106b(microRNA-106b,miR-106b)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57例)和恶性病变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剂量超声造影检查,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血清miR-106b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miR-106b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病变组患者血清miR-106b相对表达量为2.01±0.72,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06±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8,P <0.001)。恶性病变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中早增强[89.47%(51/57)vs 19.05%(12/63)]、高增强[70.18%(40/57)vs 33.33%(21/63)]和快消退[73.68%(42/57)vs6.35%(4/63)]比例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χ~2=59.518、16.252、57.397,P均<0.001)。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miR-106b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显著高于血清miR-106b及低剂量超声造影的0.868、0.877(z=7.495、7.115,P均<0.001)。结论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miR-106b水平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微小RNA-106b 肝脏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肝脏病灶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研究
18
作者 吴方建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5期3643-3644,共2页
目的对比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肝脏病灶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肝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 目的对比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肝脏病灶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肝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74例肝脏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共检出132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41例(72个病灶),良性病变33例(60个病灶);常规超声诊断灵敏性(77.78%)、特异度(71.67%)、准确率(75.00%)均低于超声弹性成像的90.28%,91.67%,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恶性病变 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静 何健 +1 位作者 李磊 张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发挥的价值。方法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41例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分析不同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果良性病变共12例,肝恶性肿...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发挥的价值。方法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41例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分析不同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果良性病变共12例,肝恶性肿瘤共29例,肝脏恶性占位病变增强开始时间(12.31±2.38)s、峰值时间(22.67±4.31)s、减退时间(36.83±8.64)s、持续时间(136.57±51.23)s均提前于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增强开始时间(19.54±4.33)、峰值时间(38.41±9.12)s、减退时间(65.21±58.33)s、持续时间(292.31±75.20)s,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恶性占位病变 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余炜萍 董新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4期160-161,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162个病灶)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82例(162个病灶)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33%、94.34%和95.68%,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73.39%、79.25%和75.31%(P<0.05);且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肝脏局灶性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肝脏局灶性恶性病变 常规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