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家平 杨建勇 +1 位作者 江利 陈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的测定方法和技术原理,以及肝硬化程度与肝脏血流量动态变化关系。 资料与方法 肝硬化患者27例,其中Child A级12例,Child B级10例,Child C级5例。对照组为无肝脏疾病者18例。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主动脉和门静...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的测定方法和技术原理,以及肝硬化程度与肝脏血流量动态变化关系。 资料与方法 肝硬化患者27例,其中Child A级12例,Child B级10例,Child C级5例。对照组为无肝脏疾病者18例。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感兴趣区时间 密度曲线(TDC),计算肝脏血流量各参数。 结果 (1)肝硬化患者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和总肝血流量(THBF)均较正常组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正常组延长。(2)肝硬化程度不同时,部分肝血流灌注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3)脾灌注量和门静脉灌注量呈正相关。 结论 (1)肝脏 CT灌注成像可定量测定肝血流量参数。(2)肝硬化时肝脏血流灌注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 肝脏血流量 肝硬化 门静脉 肝动脉
下载PDF
有效肝脏血流量与TBA、PA等指标相关性分析及其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昆 王超 +2 位作者 张玉君 郑平 王槐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8-19,2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等指标的关系及其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288例肝癌患者经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DD)检测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E...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等指标的关系及其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288例肝癌患者经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DD)检测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EHBF,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EHBF随着ICGR15的升高显著降低,当ICGR15>40%时,EHBF仅为ICGR15(0%~≤10%)时的26.15%。EHBF与ICGR15两者间呈显著负相关(EHBF=1.259-0.270×ICGR15,r=-0.716,P<0.001)。随着ICGR15的升高,ALB、PA显著降低,TBIL、TBA显著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各指标变化均与ICGR15和EHBF显著相关。结论 PDD法具有无创、实时、便捷等优点,EHBF对评估肝储备功能、把握手术方式和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清TBA、PA、ALB、TBIL、PT等指标有助于评估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肝脏血流量 肝功能指标 肝储备功能 肝肿瘤
下载PDF
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检测有效肝脏血流量对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昆 冯晓彬 +3 位作者 林恒 郑平 张玉君 郑树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58-2360,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肝储备功能与肝脏有效血流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EHBF)的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ulse dye densitometry,PDD)和传统的分光光度仪比色法同时检测92例患者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 目的介绍一种肝储备功能与肝脏有效血流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EHBF)的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ulse dye densitometry,PDD)和传统的分光光度仪比色法同时检测92例患者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15min滞留率(ICGR15),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采用PDD法检测1181例肝癌、85例门脉高压和120例肝血管瘤患者ICGR15、ICG清除率(K)、全身血容量(BV)、心输出量(CO)及EHBF。结果PDD测定法检测的ICGR15与分光光度仪比色法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y=0.789x+2.109,r=0.945,P<0.01)。肝癌和门脉高压患者EHBF较肝血管瘤组显著降低,ICGR15和CO显著升高。ICGR15值小于10%的肝癌患者EHBF平均为1.233L/min,EHBF随着ICGR15的升高显著降低;60岁以上肝癌患者K值、CO和EHBF较60岁以下组均显著降低。结论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具有无创、实时、便捷等优点,检测的各项数据对评估肝储备功能和EHBF,把握手术方式和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 肝储备功能 有效肝脏血流量 吲哚菁绿 肝癌
下载PDF
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及其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尚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时进行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门静脉的层面的CT动态灌注成像检验。... 目的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肝脏血流量与肝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2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时进行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门静脉的层面的CT动态灌注成像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肝硬化患者的HAP、PVP和THBF均明显降低,MTT有所延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PI和DV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程度不同HAP、PVP、THBF、HPI和MT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螺旋CT灌注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具有无创、安全、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T灌注成像 肝脏血流量
下载PDF
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在肝硬化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5
5
作者 江利 杨建勇 +3 位作者 杨旭峰 谢洪波 严超贵 李子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 采用单层CT动态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 ,探讨CT灌注成像测定肝血流量的技术原理。资料与方法  15例经临床及实验室、B超检查诊断为肝硬化患者 ,其中ChildB级者 10例 ,ChildC级者 5例。对照组为 13例无肝脏疾病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同... 目的 采用单层CT动态成像测定肝脏血流量 ,探讨CT灌注成像测定肝血流量的技术原理。资料与方法  15例经临床及实验室、B超检查诊断为肝硬化患者 ,其中ChildB级者 10例 ,ChildC级者 5例。对照组为 13例无肝脏疾病者。所有患者均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脏、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单层CT动态增强扫描 ,绘制感兴趣区时间 密度曲线计算肝脏血流量各参数。结果 正常组肝动脉灌注量 (HAP)为 0 .2 82 3± 0 .0 96 9ml·min-1·ml-1,门静脉灌注量 (PVP)为 (1.1788± 0 .4 0 0 4 )ml·min-1·ml-1,总肝血流量 (THBF)为 (1.4 5 6 3± 0 .4 4 39)ml·min-1·ml-1,肝动脉灌注指数 (HPI)为 (19.73± 5 .81) %。肝硬化时PVP为 (0 .6 12 1± 0 .2 5 4 4 )ml·min-1·ml-1,较正常组降低 ;THBF也减低 ,为 (0 .84 2 6± 0 .32 4 2 )ml·min-1·ml-1。肝硬化患者的HPI较正常组略有升高 ,为 (2 7.16±12 .75 ) %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6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CT灌注成像技术 肝硬化 诊断 肝脏血流量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分析及肝硬化程度评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军 陈大治 +4 位作者 哈若水 郝宏毅 蔡中 杨利莉 李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量动态变化分析及对肝硬化程度分级的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21例采用Child-Pugh分级法进行肝硬化程度分级;对照组为无肝脏疾病者20例,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CT动态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量动态变化分析及对肝硬化程度分级的价值。方法肝硬化患者21例采用Child-Pugh分级法进行肝硬化程度分级;对照组为无肝脏疾病者20例,选取同时含有肝脏、脾、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层面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计算肝脏血流量。结果对照组肝动脉灌注量(HAP)为(10.67±2.13)ml/(min.ml),门静脉灌注量(PVP)为(76.15±7.89)ml/(min.ml),总肝血流量(TLP)为(85.89±8.66)ml/(min.m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为(14.32±3.01)%。肝硬化时HAP为(15.89±6.23)ml/(min.ml),PVP为(52.16±16.76)ml/(min.ml),TLP为(68.03±10.16)ml/(min.ml),HPI为(26.19±12.96)%。肝硬化患者的HAP和HPI均较正常组升高,PVP、TLP较正常组降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时肝血容量(T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正常组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时HPI与肝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CT灌注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地反映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肝脏血流量 肝硬化
下载PDF
Sorafenib对TAE后VX2瘤血管生成和肝血流灌注的影响
7
作者 李家平 王于 +5 位作者 李鹤平 黄勇慧 范文哲 向贤宏 陈伟 杨建勇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5期727-728,共2页
目的探讨Sorafenib对肝动脉栓塞(TAE)后VX2瘤血管生成和肝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Sorafenib干预组,n=5);B组(单纯TAE组,n=8);C组(TAE+Sorafenib组,n=9)。A组动物分别在喂药前1天、喂药后第1、15天行肝... 目的探讨Sorafenib对肝动脉栓塞(TAE)后VX2瘤血管生成和肝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Sorafenib干预组,n=5);B组(单纯TAE组,n=8);C组(TAE+Sorafenib组,n=9)。A组动物分别在喂药前1天、喂药后第1、15天行肝脏CT灌注扫描。B、C组动物在TAE术后第1、15天行CT灌注扫描。各组动物第15天肝脏取样行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服药后第1天肝动脉灌注量(HAP)与门静脉灌注量(PVP)无明显改变,第15天HAP增加。B组TAE术后第1天HAP减少,第15天HAP明显恢复。C组术后第1天HAP明显下降。第15天PVP较前明显下降,而HAP增加,免疫组化显示瘤周肝组织及瘤内VEGF的表达较另两组明显减少。结论Sorafenib抑制瘤内和瘤周肝组织的VEGF的过度表达,对TAE术后门脉灌注量有减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E 肝脏血流量 VEGF CT灌注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及门脉流量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评估
8
作者 王康 王之 +5 位作者 王培军 赵泽华 徐嵩森 芮元鹏 叶军 薛冬英 《肝脏》 2007年第4期291-294,共4页
关键词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 慢性肝病患者 肝脏血流量 门脉 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评估 快速成像技术 软件技术
下载PDF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治疗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
9
作者 焦俊香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4期153-153,共1页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针对胆色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选择高效药物,阻断结石形成的起始,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消坚化软,溶石排石。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以改善血液的浓粘度,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 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针对胆色素结石及胆固醇结石的成因,选择高效药物,阻断结石形成的起始,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消坚化软,溶石排石。活血化瘀疏利肝胆法以改善血液的浓粘度,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针对结石的不同成因机理,以增加胆汁酸为前题,选择高效药物,不但可阻断结石形成的起始,而且可快速溶解胆色素结石(直径2.8cm以下)及手术后的肝内胆管结石(直径1.2cm以下),还可较快的溶解直径2.5cm以下的胆固醇结石,把WHO所提倡的溶石疗法推向了全球的一个新的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疏利肝胆法 胆色素结石 胆固醇结石 肝脏血流量 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 结石形成 胆汁分泌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
10
作者 李萍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8年第1期57-57,共1页
我科自1991年2月-1997年2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18例,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上,所采用的止血措施主要为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点滴。经治疗,出血停止169例,无效1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及时调整滴... 我科自1991年2月-1997年2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18例,出血量均在1000ml以上,所采用的止血措施主要为垂体后叶素持续静脉点滴。经治疗,出血停止169例,无效1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及时调整滴速 垂体后叶素的止血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收缩内脏小动脉血管,减少门静脉系统的血流量来实现的。垂体后叶素还可增加肠道蠕动,排出肠腔积血,减少氮质血症;休克时此药可辅助提高血压。我们通常以0.2—0.4μ/min),静脉滴注,如果垂体后叶素用量太小(【0.6tl/min),就起不到止血作用,但是用量太大(【O.6μ/min),滴注速度过快,可出现以下副作用:1.1面色苍白,头昏,恶心,呕吐,腹痛,便意等。1.2 肝动脉强烈收缩,可导致肝脏血流量减少,诱发或加重肝昏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上消化道大出 持续静脉点滴 作用 门静脉系统 护理体会 持续静脉滴注 肝脏血流量 缺氧 肝动脉
下载PDF
序贯应用四种不同颜色的非放射性彩色微球测定器官血流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斌 黄晓强 +3 位作者 黄志强 陈明易 张爱群 董家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探讨以4种颜色的非放射性彩色微球(粉、黄、自、紫)序贯测定同一种动物经历4种不同腹腔内压状态时的脏器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只,通过腹腔内加压气囊建立0、5、10、15mmHg(1mmHg=0.133kPa)等4种腹腔... 目的探讨以4种颜色的非放射性彩色微球(粉、黄、自、紫)序贯测定同一种动物经历4种不同腹腔内压状态时的脏器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只,通过腹腔内加压气囊建立0、5、10、15mmHg(1mmHg=0.133kPa)等4种腹腔内压状态,分别以IAPx(x=0、5、10、15)表示。每次持续加压10min,即通过左心室导管注入相应地注入粉色、黄色、白色、紫色中的一色微球。抽取参比血样后立即输注同等量的同种异体血。腹压去除后,间隔15rain。每只大鼠均依次经历4种不同的腹压状态。实验结束,静脉注入饱和氯化钾处死大鼠,并收集组织标本。标本经过碱性组织液消化、超声细胞破碎仪破碎、DMF染料提取及吸光度值测定。依照组织血流量(Qt)[ml/(min·g)]:组织吸光度值(At)×参比血样的血流量(Qb)/参比血样吸光度值(Ab)公式,用以计算脏器血流量。结果微球于血液内分布均一,4组不同腹腔内压下左、右肾之间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7,P〉0.05),[左肾血流量:(2.02±0.47)、(1.39±0.62)、(0.81±0.24)、(0.22±0.09)mr/(min·g);右肾血流量:(2.23±0.26)、(1.38±0.61)、(0.89±0.31)、(0.24±0.09)mL/(min·g)]具有明显相关(P〈0.01,R=0.687)。随腹腔内压力的增加,肝脏等腹腔内脏器血流量下降明显[肝动脉血流量:(0.16±0.05)、(0.15±0.03)、(0.10±0.03)、(0.02±0.01)ml/(min·g)];门静脉血流量:(1.73±0.41)、(1.19±0.21)、(0.83±0.18)、(0.38±0.08)ml/(min·g)]。而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流量在腹腔内压力处于一定范围内(5—10mmH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当腹腔内压力升至15mmHg时,心、脑等脏器血流量亦表现为下降趋势[心脏血流量:(2.56±0.95)、(1.69±0.95)、(1.44±0.41)、(0.71±0.24)ml/(min·g);大脑血流量I(0.49±0.09)、(0.22±0.07)、(0.22±0.06)、(0.19±0.02)ml/(min·g)。微球回收率为(92.0±7.1)%。结论非放射性彩色微球能够完成测定4种不同腹压状态下大鼠多脏器血流量改变,是一种准确可行的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可用于研究同一动物经历不同状态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于小型动物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高压 非放射性彩色微球 肝脏血流量
原文传递
ICGR15和EHBF在检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储备功能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煜 杜立学 +4 位作者 王继欣 海军 张智勇 吴武军 李宗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971-972,共2页
目的:观察ICGR15和EHBF在检测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肝储备功能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肝硬化PHT手术患者156例,术前应用脉搏色素浓度法(PDD)检测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和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并行Child-Pugh评分,观察患... 目的:观察ICGR15和EHBF在检测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肝储备功能和手术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肝硬化PHT手术患者156例,术前应用脉搏色素浓度法(PDD)检测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和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并行Child-Pugh评分,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分析ICGR15不同分组中术后肝功不全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肝功恢复组中ICGR15、EHBF与Child-Pugh评分比较。结果:术后肝功不全在ICGR153组中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恢复不同组间ICGR15、EHBF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CGR15、EHBF比传统Child-Pugh评分可以更准确的评估PHT患者肝储备功能并协助确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外科学 @有效肝脏血流量 @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
下载PDF
中医治疗胆石症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宝琦 邹靖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化瘀疏利肝胆法 选择高效药物 增加肝脏血流量 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 溶石排石
下载PDF
HD-91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14
作者 许德军 李太平 +2 位作者 谢东文 闫东 王晓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05年第10期429-429,共1页
关键词 HD-91肝病治疗仪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组织学 肝病治疗仪 治疗仪治疗 改善肝脏微循环 肝脏血流量 非药物疗法 液动力学 中医经络学
下载PDF
对门静脉海绵样变合并胆道结石的治疗体会
15
作者 张格生 管圣 +3 位作者 戈小虎 陈雄 欧明辉 杨飞雪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0期320-320,共1页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指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枝静脉或阻塞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以往认为,这种变性十分罕见,但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多普勒技术的发展... 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是指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枝静脉或阻塞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以往认为,这种变性十分罕见,但随着影像技术特别是多普勒技术的发展,本病的报道率在逐渐增多。在胆道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 胆道结石 治疗 代偿性病变 肝功能正常 肝脏血流量 多普勒技术 影像技术
下载PDF
急性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16
作者 袁丙丰 李章秀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重症肝炎 存活率 肝脏血流量 病死率 护理体会 肝昏迷 肝功能衰竭 肾功能不全 江西省
下载PDF
睡眠好 人不老
17
作者 王峰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8年第8期42-43,共2页
俗话说,“一夜好觉,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因此,睡觉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传统中医养生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现代医学表明: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而肝脏血... 俗话说,“一夜好觉,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因此,睡觉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传统中医养生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可见,睡眠为第一大补。现代医学表明: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而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和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肌体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增强记忆力,使人思维敏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肝脏血流量 人体健康 睡觉质量 中医养生 现代医学 解毒能力 营养物质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戈小虎 马志刚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802-804,F0003,共4页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它的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或阻塞后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可引起肝外型...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它的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或阻塞后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可引起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约占门静脉高压的3.5%,是儿童中常见的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治疗 门静脉主干 代偿性病变 肝功能正常 肝脏血流量 阻塞
原文传递
肝炎患者的运动处方
19
作者 陈阳春 《生活与健康》 2014年第2期23-23,共1页
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 1.锻炼目的:改善肝脏功能,增强体质,增强肝脏血流量与胆汁分泌,并使肠腔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使肝组织修复。
关键词 肝炎患者 运动处方 肝脏血流量 急性肝炎 重症肝炎 肝脏功能 增强体质 胆汁分泌
原文传递
乙肝肝硬化:何为“乱投医”
20
作者 尹有宽 《大众医学》 2015年第11期65-65,共1页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乙肝肝硬化目前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只要选择正规医院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抓住抗病毒治疗这一关键环节、保持肝脏血流量及对症处理,病情完全可以稳定,甚至肝硬化可以得到逆转。但不少病人病急乱投医,盲...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乙肝肝硬化目前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只要选择正规医院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抓住抗病毒治疗这一关键环节、保持肝脏血流量及对症处理,病情完全可以稳定,甚至肝硬化可以得到逆转。但不少病人病急乱投医,盲目求治,只会加重病情,增加后期治疗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肝脏血流量 不治之症 治疗方案 正规医院 对症处理 后期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