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的磁共振增强表现及形成原因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军 罗佳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2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FLP)的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及化学位移图像,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的FLP患者,均行MR动态增强扫描及化学位移成像,分析FLP的数量、部位、形态、大小及MR影像特点。... 目的分析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FLP)的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及化学位移图像,并探讨其形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及影像随访证实的FLP患者,均行MR动态增强扫描及化学位移成像,分析FLP的数量、部位、形态、大小及MR影像特点。结果 19例FLP患者,18例单发,1例多发(2个灶);肝Ⅳ段16例(84.2%),肝Ⅲ段2例(10.5%),1例(5.3%)位于肝Ⅳ段、Ⅲ段交界处呈不对称分布;FLP不规则形15例(78.9%),小类圆形1例(5.3%),条带形3例(15.8%);FLP最大径范围0.7~2.6 cm,平均值为1.59 cm。5例(26.3%)FLP化学位移反相位较同相位信号衰减,12例(63.2%)门静脉期低信号,动脉期及平衡期均等信号;18例(94.7%)FLP在门静脉期最清晰。结论 FLP在MR动态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均显示,FLP形成原因少数由脂肪浸润所致,多数由肝脏异常血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镰状韧带旁假病灶 磁共振 动态增强 误诊
下载PDF
MSCT对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与引流静脉特征和关系分析
2
作者 张海涛 柏劲松 +5 位作者 舒圣婕 张驰 李红英 张国华 宋瑞祥 竺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分析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falciform ligament pseudolesion,FLP)与引流静脉的MSCT特征,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行肝CT平扫或增强的病人,各96例,评价FLP及引流静脉的显示率和影像学特点。MSC... 目的分析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falciform ligament pseudolesion,FLP)与引流静脉的MSCT特征,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行肝CT平扫或增强的病人,各96例,评价FLP及引流静脉的显示率和影像学特点。MSCT肝Ⅲ、Ⅳ段引流小静脉分3型:A型,为上下两支,上支起自膈肌与肝之间的脂肪区向下前走行进入肝Ⅲ、Ⅳ段,下支起自脐水平稍上方的前腹壁或局部腹腔脂肪区向上后走行进入肝Ⅲ、Ⅳ段;B型,同A型上支;C型,同A型下支。结果CT平扫和增强显示的FLP形态均以楔形为主(57.1%、63.4%),最常见于肝Ⅳ段前内缘(93.8%),增强CT门静脉期FLP显示率最高(42.7%);CT平扫和增强对FLP的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肝Ⅲ、Ⅳ段引流小静脉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病例中有FLP和无FLP引流小静脉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病例中有FLP和无FLP引流小静脉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增强5例FLP未见引流小静脉显示,29例引流小静脉显示的病例未见FLP。结论FLP有一定的CT特征,较易与真性病灶鉴别;MSCT肝Ⅲ、Ⅳ段引流小静脉以C型最常见;CT平扫显示的FLP与肝局部组织学异常有关,与引流小静脉无直接相关性,CT增强显示的FLP与引流小静脉有关,可能由引流小静脉和局部肝实质内血供两种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韧带 病灶 引流静脉 多层螺旋CT 增强
下载PDF
镰状韧带旁肝左叶假病灶的螺旋CT表现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天友 史斌 +4 位作者 李咏梅 吕发金 袁书伟 向东 吴景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3-916,共4页
目的 研究镰状韧带旁肝左叶低密度假病灶 (简称镰旁肝假病灶 )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特征。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 92 6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接受了肝脏或上腹部螺旋CT扫描 ,共检出 63例 (男 2 7例 ,女3 6例 ;年龄 15... 目的 研究镰状韧带旁肝左叶低密度假病灶 (简称镰旁肝假病灶 )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特征。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 92 6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接受了肝脏或上腹部螺旋CT扫描 ,共检出 63例 (男 2 7例 ,女3 6例 ;年龄 15~ 73岁 )具有镰旁肝假病灶 ,详细观察和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平扫与增强各期图像上的密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63例 ( 6 8%)共有 66个镰旁肝假病灶 ,均位于肝左叶内侧段 ( 5 7个 )或 (和 )左叶外侧段 ( 9个 )前缘镰状韧带旁。 60例 ( 95 %)为单个镰旁肝假病灶 ,3例 ( 5 %)各有 2个镰旁肝假病灶 (分别位于左叶内侧段和左叶外侧段而呈对称性分布 )。据镰旁肝假病灶在平扫与双期增强图像上的密度及其变化情况将其分为A型和B型 ,其中A型 5 7例 60个( 91%) ,B型 6例 6个 ( 9%)。结论 镰旁肝假病灶并非很少见。其发生部位特殊 ,在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期的密度及其变化有特征性表现。对镰旁肝假病灶应能正确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左叶 病灶 镰状韧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及化学位移成像评价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大为 周诚 +1 位作者 杨正汉 李惠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 观察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在动态增强MR及化学位移成像上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成原因。 方法 研究我院156例同时行上腹部MR平扫、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病例,仔细观察肝镰状韧带旁肝Ⅲ、Ⅳ段有无... 目的 观察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在动态增强MR及化学位移成像上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成原因。 方法 研究我院156例同时行上腹部MR平扫、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病例,仔细观察肝镰状韧带旁肝Ⅲ、Ⅳ段有无假病灶,如有假病灶则记录假病灶的数量、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在MR平扫、化学位移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的表现。 结果 156例病例中共检出20例(12.8%)肝镰状韧带旁假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7例假病灶位于镰状韧带旁肝Ⅳ段,3例位于肝Ⅲ段。假病灶的最大径范围为0.7~1.8 cm,平均值为1.0 cm。20例假病灶中,动态增强MR时16例(80%)只在门静脉期呈低信号,3例同时在动脉期、门静脉期表现为低信号,1例同时在门静脉期、平衡期呈低信号。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示只有3例(15%)于反相位可见信号减低。 结论 肝镰关韧带旁假病灶在MR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常见。虽然有些假病灶有脂肪变性,但其形成原因可能主要与迷走静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韧带病灶 MR 动态增强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对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黄少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3期8-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MS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该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已检出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观察病灶边缘、形态及增强各期表现。结果:在检出的3... 目的:探讨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MSCT表现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该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潮州市潮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已检出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观察病灶边缘、形态及增强各期表现。结果:在检出的35个病例中,有3例病灶位于肝左外叶,其余32例位于肝左内叶,其中1例有二个病灶,其余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多呈小条片状,为22例,小类圆形6例,不规则形7例。最大病灶约12 mm×11 mm,最小病灶4 mm×3 mm。病灶密度均匀,无明显占位效应。其中33例在平扫时呈低密度度,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25~38 Hu,2例平扫呈等密度未见显示,为腹部常规增强扫描时检出。结论:肝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发生部位特殊,增强扫描门脉期几乎均呈低密度,界限清,在平扫及动脉期、延时期呈等或稍低密度,根据前述表现,通常可以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镰状韧带病灶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MSCT影像表现
6
作者 李旭 王畅畅 王利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讨论并分析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MSCT的影像表现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综合分析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24名患者MSCT平扫+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总结各病灶的发生分布、... 目的:讨论并分析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MSCT的影像表现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综合分析于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的24名患者MSCT平扫+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总结各病灶的发生分布、边界形态、增强表现等影像信息。结果: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MSCT平扫显示不满意,检出率低,仅有8个病灶有较明确的影像改变;MSCT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显著升高,门脉期较动脉期和平衡期显示病灶更加明确,全部病灶在门脉期均有相对密度改变。结论:肝脏镰状韧带旁假性病灶在MSCT平扫检出率低,MSCT增强扫描能显著提升病灶的检出,同时根据病灶部位、形态及MSCT影像表现,可以对鉴别相关疾病有所帮助,降低误诊和漏诊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镰状韧带 病灶 MSCT
下载PDF
肝脏镰状韧带假性病灶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段 薛明团 《华西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镰状韧带引起假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入的817例患者进行上腹部64排CT平扫加增强扫描,筛选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病灶,详细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扫描各期图像的密度变... 目的探讨镰状韧带引起假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入的817例患者进行上腹部64排CT平扫加增强扫描,筛选出肝镰状韧带附近假病灶,详细记录其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扫描各期图像的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有72例存在镰状韧带假病灶,绝大多数位于肝左叶内侧段(69例),并呈单发病灶(70例)。假病灶最大直径约5.1~22.0 mm,平均约13.1 mm,假病灶分别呈三角形43例、类圆形19例、结节状10例。CT扫描:平扫显示10例,动脉期显示63例,门脉期几乎全部显示清晰。结论镰状韧带形成假病灶比较少见,其发生部位特殊,在门脉期易于显示,可与肝内真性病灶鉴别,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状韧带 病灶 肝左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