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MRI精准定量分析基于“调和致中”理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晓民 张帆 +10 位作者 阮静茹 李奎武 朱敬伟 胡培佳 吴睿 靳恒军 甄振华 李向梅 何荣芬 蔡荣林 储浩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083-5088,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调和致中”理论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穴位埋线组(49例,脱落15例,剔除5例,最终入组29例)和营养管理组(49例,脱落11例,剔除9例,最终入组29例)。营养管理组给予... 目的:观察基于“调和致中”理论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穴位埋线组(49例,脱落15例,剔除5例,最终入组29例)和营养管理组(49例,脱落11例,剔除9例,最终入组29例)。营养管理组给予单纯的营养管理治疗,时间为6周。穴位埋线组在穴位埋线的基础上给予营养管理,2周1次穴位埋线治疗,共治疗3次。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肝脏MRI精准定量分析,利用LiverLab系统精准分析治疗前后肝脏脂肪含量、R2^(*)值的变化,计算以脐为平面的腹壁厚度,比较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腰臀比、体脂百分比(PBF)等。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体质量、肝脏脂肪含量、BMI、R2^(*)值、腰臀比、以脐为平面的腹壁厚度、PB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营养管理组治疗后R2^(*)值、腰臀比、PB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前后体质量、肝脏脂肪含量、BMI、R2^(*)值等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差值、治疗前后差值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可显著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肝脏脂肪含量、R2^(*)值,减少腹部脂肪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肝脏mri精准定量分析 R2^(*) 营养管理 调和致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