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金方》肝虚寒方组方用药规律及特色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勇 吴晓丹 张林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1-32,共2页
《千金方》开创了方剂脏腑分类先河,按照先阐释病机,然后分列方药的模式,给后人以诸多垂范和启示。本文以《备急千金药方》肝虚寒方为切入点,通过对肝虚寒病理认识的剖析,分析肝虚寒方剂如何针对肝虚寒的复杂病机,在遣药组方上达到方药... 《千金方》开创了方剂脏腑分类先河,按照先阐释病机,然后分列方药的模式,给后人以诸多垂范和启示。本文以《备急千金药方》肝虚寒方为切入点,通过对肝虚寒病理认识的剖析,分析肝虚寒方剂如何针对肝虚寒的复杂病机,在遣药组方上达到方药切证,在围绕肝虚寒病机以温肝补肝为主的前提下,虚实兼顾,脏腑同调,气血并治,体现了圆机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方》 孙思邈 肝虚寒 组方用药规律
下载PDF
“肝虚寒”证治初探
2
作者 毛以林 《中医药通报》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肝在病理上多表现为肝实热证、阴虚阳亢的虚热证,致使许多临床医家忽视了肝虚寒证的存在,甚至于目前使用的中医高等院校教材<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亦未对该证进行阐述.笔者认为对肝虚寒证进... 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肝在病理上多表现为肝实热证、阴虚阳亢的虚热证,致使许多临床医家忽视了肝虚寒证的存在,甚至于目前使用的中医高等院校教材<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亦未对该证进行阐述.笔者认为对肝虚寒证进行系统探讨,不仅在理论上存在必要,而且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虚寒 诊断标准 辨证 治疗 中医
下载PDF
《金匮要略》肝虚寒证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傅志红 《江西中医药》 1995年第4期52-56,共5页
《金匮要略》肝虚寒证探讨傅志红(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金匮要略》;肝虚寒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历代医家对仲景治肝法多有阐发,而对《金匮要略》肝虚寒证却少有论及,肝虚寒证是肝病中不可缺少的证型,为... 《金匮要略》肝虚寒证探讨傅志红(江西中医学院330006)关键词《金匮要略》;肝虚寒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历代医家对仲景治肝法多有阐发,而对《金匮要略》肝虚寒证却少有论及,肝虚寒证是肝病中不可缺少的证型,为完善仲景学说,适应临床需要,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肝虚寒 病因 病机 治疗原则
下载PDF
吴茱萸汤联合艾灸用于胃虚肝寒型眩晕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刘敏 韦继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81-0084,共4页
探索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采取吴茱萸汤和艾灸联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09月-2023年0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钦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共100例纳入观察分析。随机划分为西药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注射用己酮... 探索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采取吴茱萸汤和艾灸联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09月-2023年0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钦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共100例纳入观察分析。随机划分为西药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注射用己酮可可碱)的对照组(50例)和中医治疗(吴茱萸汤,艾灸)的观察组(50例)。评价对病情的影响。结果 对各项指标展开评价,观察组均更好,(P<0.05)。结论 对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以口服吴茱萸汤和艾灸一同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吴茱萸汤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峥亮 刘丽军 魏莹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效果,探究眩晕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纳入155例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77例)与中医组(78例),参照组患者研究过程...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效果,探究眩晕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纳入155例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77例)与中医组(78例),参照组患者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中医组患者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最终纳入参照组(75例)与中医组(7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西医(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中医组患者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吴茱萸汤及艾灸百会、三阴交治疗,比较各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DARS)变化及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S)评分变化、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72/75)比参照组患者(86.67%,65/75)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DARS评分及DHI-S评分、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及双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等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DARS评分及DHI-S评分、BA与VA等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改善,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DARS评分及DHI-S评分、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等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中医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皮炎(1.33%),参照组1例腹泻(1.33%),两组不良反应率相当,P>0.05。结论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且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眩晕 吴茱萸汤 艾灸 效果 不良反应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吴茱萸汤结合倍他司汀治疗胃虚肝寒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博华 杨晓伟 杨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 评价吴茱萸汤结合倍他司汀治疗胃虚肝寒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65例选自2017年6月—2022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参照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与常... 目的 评价吴茱萸汤结合倍他司汀治疗胃虚肝寒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65例选自2017年6月—2022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参照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与常规治疗,给与参照组患者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将10 mg倍他司汀和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相融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观察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结合吴茱萸汤治疗,随证加减,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虚肝寒性眩晕症的临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估量表(DHI)评分、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变化;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88%(29/33),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63%(21/32),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和平衡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和平衡障碍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治疗后DARS评分和DHI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吴茱萸汤结合倍他司汀可改善眩晕症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脑部血流,治疗疗效和生存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汤 倍他司汀 眩晕 眩晕障碍评估量表 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 研究
下载PDF
论孙思邈之肝气虚、肝虚寒观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国华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孙思邈的肝气虚和肝虚寒的理论概念与临床应用。方法 对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之肝气虚和肝虚寒的主症、主药和主方及药物使用频率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肝气虚和肝虚寒表现以肝功能失调和一系列虚证为主的... 目的 孙思邈的肝气虚和肝虚寒的理论概念与临床应用。方法 对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之肝气虚和肝虚寒的主症、主药和主方及药物使用频率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肝气虚和肝虚寒表现以肝功能失调和一系列虚证为主的症状 ,但不一定全为虚寒症 ,也可能兼挟少量虚热症。方剂可以寒热兼夹、攻补并用。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炙甘草和桂心。结论 肝气虚与肝虚寒理论现已很少应用 ,经对孙思邈的肝气虚、肝虚寒之主症和治疗观分析后认为 :肝气虚和肝虚寒表现以肝功能失调和一系列虚证为主的症状 ,但不一定全为虚寒症 ,也可能兼挟少量虚热症 ,这反映了孙氏的症候辨证以综合分析为主。孙氏遣方用药以对症和有效为宗旨 ,绝不拘泥于某药之性味 ,也不忌讳寒热、攻补兼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虚寒 孙思邈 千金要方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谢相智 许国磊 +1 位作者 吴欣芳 白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观察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2例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积... 目的:观察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2例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积分变化、胃镜下结果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镜结果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痛、噎膈、恶心呕吐3个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赭培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赭培气汤 吴茱萸汤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505神经元气袋在肝虚寒证中的运用
9
作者 李书奎 《现代中医》 1997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505神经元气袋 肝虚寒 中医药疗法 治疗
原文传递
浅谈肝阳虚证 被引量:7
10
作者 史俊芳 刘建春 《中国民间疗法》 2006年第10期3-4,共2页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历代医家 常有余” 气机升降失调 五脏阴阳 肝虚寒
下载PDF
中医肝寒证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家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9-22,共4页
中医肝寒证综述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410008)李家帮对肝寒证的认识肝寒证包括寒滞肝脉和肝阳虚两个亚型(肝阳虚又有气虚和阳虚程度不同)。寒滞肝脉为寒邪直中厥阴肝经所致,属外寒致病;而肝阳虚为肝脏本身功能不足... 中医肝寒证综述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410008)李家帮对肝寒证的认识肝寒证包括寒滞肝脉和肝阳虚两个亚型(肝阳虚又有气虚和阳虚程度不同)。寒滞肝脉为寒邪直中厥阴肝经所致,属外寒致病;而肝阳虚为肝脏本身功能不足,阳虚生内寒所致的病证。但肝阳虚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中医 脉证 中医药 当归四逆汤 肝虚寒 肾阳
下载PDF
杜怀棠实脾强肾柔肝法治疗慢性泄泻临证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雁 王双 +1 位作者 贾玫 王成祥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5期337-339,共3页
通过对杜怀棠教授诊治慢性泄泻的临床医案进行分类、归纳,结合杜教授的访谈笔记,总结其治疗慢性泄泻的临证经验,即脾虚、肾寒、肝强是泄泻的主要病因病机,关注病因,治病求本,参以脏腑辨证,据证确立选方用药法则,脾虚泄泻者宜实脾化湿法... 通过对杜怀棠教授诊治慢性泄泻的临床医案进行分类、归纳,结合杜教授的访谈笔记,总结其治疗慢性泄泻的临证经验,即脾虚、肾寒、肝强是泄泻的主要病因病机,关注病因,治病求本,参以脏腑辨证,据证确立选方用药法则,脾虚泄泻者宜实脾化湿法,肾寒泄泻者宜强肾助阳法,肝强泄泻者宜柔肝行气法,并附典型案例进一步诠释杜教授治疗泄泻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怀棠 泄泻 实脾强肾柔 慢性泄泻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浅析吴茱萸汤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帅 赵天才 张建荣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68-69,共2页
《伤寒论》分别在阳明、少阴、厥阴病三篇提出吴茱萸汤证,尽管所述症状不尽相同,却用一方"主之",必有其隐藏于深处的相同病机。分析认为其主要病机即:肝胃虚寒,冲气上逆。
关键词 《伤论》 吴茱萸汤证 冲气上逆
下载PDF
从《三因极—病证方论》看脏腑辨证中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王殿凯 赵霞 刘承才 《河北中医》 1986年第1期5-6,共2页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南宋时期的医学家陈言(无择)所著,全书共十八券,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其中,该书《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等篇对目前脏腑辨证中存在的几个...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南宋时期的医学家陈言(无择)所著,全书共十八券,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其中,该书《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等篇对目前脏腑辨证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有无肺虚寒、肝虚寒、胆虚寒、胆寒、肾实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辨证 方论 三因 南宋时期 胆经 肝虚寒 医学家
下载PDF
吴茱萸汤方证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路琼琼 李军祥 +1 位作者 史瑞 杨小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1-83,共3页
吴茱萸汤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关吴茱萸汤的条文有5条,见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篇、少阴病篇、厥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中的呕吐哕下利病篇。吴茱萸汤由于其疗效显著,千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伤寒杂病论》成书... 吴茱萸汤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关吴茱萸汤的条文有5条,见于《伤寒论》中的阳明病篇、少阴病篇、厥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中的呕吐哕下利病篇。吴茱萸汤由于其疗效显著,千百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伤寒杂病论》成书较早,但在宋金元时期作为《伤寒杂病论》上卷部分的《伤寒论》才广为流传及被多数医家解读。由于吴茱萸汤相关条文出现范围较广,以及受《伤寒论》版本变迁以及医学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历代医家对吴茱萸汤方证的解释莫衷一是,大致分为肝胃虚寒证和中焦虚寒证。该文从版本入手,依据吴茱萸汤在宋本《伤寒论》及《金匮玉函经》中的记载情况及历代医家对吴茱萸汤的解读,以《伤寒杂病论》条文解析为前提,以吴茱萸汤方药为基础,探讨吴茱萸汤方证当属中焦虚寒,以期更好地指导吴茱萸汤临床应用,加深对吴茱萸汤方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汤 方证 中焦
下载PDF
巅顶头痛三则
16
作者 杨士珍 贾世复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巅顶头痛 三才汤 之邪 辨证治疗 白附子 舌苔薄白 白僵蚕 《内经》 止痛片
下载PDF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菊仙 陈美珍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28-729,共2页
目的 :对古代名方吴茱萸汤的临床运用等加以分析。方法 :对吴茱萸汤方解以及现代研究进行归纳。结果 :吴茱萸汤是治呕 ,治头痛的良方。现代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最近在其新剂型和药效方面研究开发较多。结论
关键词 吴茱萸汤 头痛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厥阴经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艳慧 晁甲文 +1 位作者 陈亮 唐欣荣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7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从厥阴经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80例确诊的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从厥阴经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80例确诊的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及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主要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RDQ评分与GERD-HR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RDQ评分与GERD-HRQL评分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DQ评分与GERD-HRQL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从厥阴经应用吴茱萸汤治疗肝胃虚寒型反流性食管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经 吴茱萸汤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验案2则    
19
作者 郑志道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2-22,共1页
验案2则郑志道1小儿夜热张××,男,6岁,1973年8月就诊。患儿于10多天前始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痰黄。延医治疗,予银翘散加减,服3剂,热稍退,又进3剂。白天时有低热,但夜间9时后,渐发热达39℃,至凌... 验案2则郑志道1小儿夜热张××,男,6岁,1973年8月就诊。患儿于10多天前始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痰黄。延医治疗,予银翘散加减,服3剂,热稍退,又进3剂。白天时有低热,但夜间9时后,渐发热达39℃,至凌晨5时热始退,反复发作。医者又拟秦艽鳖甲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夜热 秦艽鳖甲汤 银翘散加减 延医 入里 和解表里 气不足 热象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吴茱萸汤治验
20
作者 奥永峰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5期316-316,共1页
吴茱萸汤《伤寒论·辩阴阳病脉证并证》:食谷欲呕,属阴阳也,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厥阴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伤寒论·辩阴阳病脉证并证》:食谷欲呕,属阴阳也,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厥阴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症》:咳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本方由吴莱萸、人参各9g、大枣5枚、生姜18g组成。对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多种病症有卓效。滋举治验一则,供学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汤 治验 手足逆冷 金匮要略 胃失和降 学习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