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肝血池显像鉴别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治国 屈婉莹 赵洪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 ̄(99m)Tc-RBC肝血池显像定性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344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别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方面与同时检查的B超(300例)、CT(261例)和MRI(38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采用 ̄(99m)Tc-RBC肝血池显像定性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344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别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方面与同时检查的B超(300例)、CT(261例)和MRI(38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鉴别被 ̄(99)mTc-植酸钠肝显像发现的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方面肝血池显像的准确率高达96.2%。作者提出,核素肝血池显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认为许多学者推荐的 ̄(99m)Tc-RBC肝血流相无助于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此外还对核素肝血池显像13例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肝血池显像 鉴别诊断 良恶性占位性病变 ^99mTc-植酸钠显像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肝血池显像诊断肝血管瘤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莹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7期624-624,共1页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血池显像 诊断 管瘤
下载PDF
^(99m)TC—RBC肝血池显像诊断巨大肝血管瘤与US和CT的比较
3
作者 于治国 屈婉莹 陈雅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42-43,共2页
资料和方法本组患者18例,平均年龄48岁。18例共有巨大肝血管瘤19个,最大直径范围8~17cm,包括8~11cm9个,12~17cm10个。同时作US显像17例,CT17例,手术3例,随诊18例,随诊时间平均3年5个月。全部患者先作<sup>99m</sup>TC—... 资料和方法本组患者18例,平均年龄48岁。18例共有巨大肝血管瘤19个,最大直径范围8~17cm,包括8~11cm9个,12~17cm10个。同时作US显像17例,CT17例,手术3例,随诊18例,随诊时间平均3年5个月。全部患者先作<sup>99m</sup>TC—植酸钠肝实质显像,然后采用<sup>99m</sup>TC体内标记RBC法按常规作肝血池显像。病变大小以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管瘤 CT RBC US m)TC 肝血池显像 左叶 实质显像 转移癌 管瘤
下载PDF
肝血池显像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60例分析
4
作者 夏玉祥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55-56,共2页
我室自1985年起对胶体肝显像发现有明显肝内占位性病变的60例,进行了肝血池显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各医院拟诊为肝脏疾患的住院或门诊病人。
关键词 肝血池显像 占位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ECT肝血池显像鉴别肝血管瘤
5
作者 尚毓 于淑芬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01S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肝血池显像 管瘤 ECT 良性占位病变 海绵状管瘤 鉴别 临床症状
下载PDF
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肝血流及肝血池显像分析
6
作者 刘福祥 高汝桢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37-40,共4页
放射性核素静态肝核实质显像可以检出肝内占位性病变,但不能区别占位性病变的性质。放射性核素动态血流及平衡后血池显像能反映病变区的血供情况,对判断某些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可以提供帮助。本文分析疑有占位性病变的153例肝血流显像及3... 放射性核素静态肝核实质显像可以检出肝内占位性病变,但不能区别占位性病变的性质。放射性核素动态血流及平衡后血池显像能反映病变区的血供情况,对判断某些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可以提供帮助。本文分析疑有占位性病变的153例肝血流显像及33例肝血池显像,并与CT、MRI、腹腔动脉造影、化验、手术、病理结果等对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池显像 腹腔动脉造影 管瘤 放射性核素 正常组织 供情况 平衡期 流图 动脉
下载PDF
82例经病理证实者肝血池显像结果分析
7
作者 唐谨 李家琇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同位素显像 肝血池显像
下载PDF
简述肝血池显像的临床意义?
8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5期1393-1393,共1页
答:通过显示占位性病变部位的血供程度以鉴别肝内占位病变的性质。(1)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缺乏血供,病变为肝囊肿或脓肿。(2)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同程度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 答:通过显示占位性病变部位的血供程度以鉴别肝内占位病变的性质。(1)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缺乏血供,病变为肝囊肿或脓肿。(2)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处血池放射性不同程度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程度血供,多数肝癌呈血池放射性填充,应结合临床考虑。(3)原胶体显像放射性缺损区血池放射性过度填充,说明占位性病变血供很好,病变为海棉状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池显像 临床意义 内占位病变 占位性病变 海棉状管瘤 放射性 病变部位
下载PDF
AFP、CEA RIA联合测定对肝脏肿瘤定性诊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广寅 吴秋保 +3 位作者 周遂平 万玉英 程莉莉 周爱清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105-106,共2页
AFP、CEA RIA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各自临床价值已有较正确评价。而项联合应用肝脏肿瘤诊断虽有少数报道,但对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讨。本文总结我院近五年来确诊肝脏肿瘤317例联合测定的结果。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317例均为本... AFP、CEA RIA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其各自临床价值已有较正确评价。而项联合应用肝脏肿瘤诊断虽有少数报道,但对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讨。本文总结我院近五年来确诊肝脏肿瘤317例联合测定的结果。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317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46例,女71例,年龄18~73岁。原发性肝癌259例,其中手术和病理确诊64例;临床确诊195例,绝大多数经二种以上肝脏显像检查确定(B超,肝扫描,肝动脉造影及X-CT),转移性肝癌41例,原发癌均经病理或脱落细胞检查确诊,肝内转移灶由肝显像确定,肝血管瘤14例由肝动脉造影或肝血池显像确诊,肝囊肿三例由B超或X-CT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肿瘤 AFP CEA RIA 动脉造影 联合测定 转移性 原发性 管瘤 显像 肝血池显像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血管瘤的增强模式探讨 被引量:27
10
作者 戴莹 陈敏华 +5 位作者 严昆 吴薇 范智慧 杨薇 王艳滨 尹珊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肝复杂背景下不典型肝血管瘤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评价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造影剂SonoVue及CnTI造影成像技术对352例肝占位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39例49灶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全部病例... 目的探讨肝复杂背景下不典型肝血管瘤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评价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造影剂SonoVue及CnTI造影成像技术对352例肝占位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39例49灶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全部病例经增强CT、MRI、肝血池显像或穿刺活检等确诊。结果49个肝血管瘤造影后增强表现可分为四种模式:模式Ⅰ,病灶呈周边细环伴小结节状增强并呈向心性填充(26灶);模式Ⅱ,呈粗环状增强并向心性填充(15灶);模式Ⅲ,呈轻度缓慢增强或无增强(6灶);模式Ⅳ,呈不规则整体增强(2灶)。本组有8个灶延迟期可见轻度退出,其中6个灶为模式Ⅱ,2个灶为模式Ⅳ。本组病灶造影前仅2个灶(4.0%)被诊断为血管瘤,超声造影后35个灶(71.4%)被确诊为血管瘤。未能诊断为血管瘤的病灶中≤3cm者占78.6%(11/14)。结论常规超声诊断困难的血管瘤超声造影后根据其典型增强模式,多数可作出明确的诊断或排除恶性;但对延迟期有轻度退出者需结合增强CT或穿刺活检等其他检查以除外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管瘤 不典型 模式探讨 SONOVUE 增强表现 增强CT 穿刺活检 占位病变 回顾性分析 肝血池显像 诊断价值 造影检查 成像技术 诊断困难 向心性 造影剂 MRI 结节状 病灶 轻度 不规则 填充 延迟 恶性
原文传递
1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肝血池扫描分析
11
作者 林培根 《阿坝科技》 1992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脏占位性病变 池扫描 肝血池显像 原发性 包囊虫病 管瘤 转移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