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肝表面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炳高 王守彪 +3 位作者 夏玉军 梅广东 刘志才 单涛 《齐鲁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①目的 探讨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暴露途径 ,为右三肝叶和肝左外叶切除提供解剖学基础。②方法取 30例成人肝标本 ,以肝镰状韧带和左纵沟所在的平面为中心 ,向两侧行平行连续性切面以观测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及其分支情况。③结果 矢状部... ①目的 探讨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暴露途径 ,为右三肝叶和肝左外叶切除提供解剖学基础。②方法取 30例成人肝标本 ,以肝镰状韧带和左纵沟所在的平面为中心 ,向两侧行平行连续性切面以观测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及其分支情况。③结果 矢状部、囊部的左右侧和角部的左右侧在肝膈面的对应点三维坐标 (单位均为cm)分别为 (0 .6 5、4 .6 4、4 .35 ) ,(- 0 .4 5、4 .72、4 .4 0 ) ,(0 .5 5、6 .6 5、3.76 ) ,(- 0 .4 5、6 .6 7、3.70 ) ;在肝脏面对应点三维坐标分别为 (0 .6 6、4 .5 0、2 .74 ) ,(- 0 .4 5、4 .5 4、2 .4 0 ) ,(0 .5 0、6 .5 1、2 .76 ) ,(- 0 .5 1、6 .5 4、2 .70 )。④结论 在肝脏面左纵沟右 0 .5cm处做切口较易暴露处理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右侧分支 ;在肝的膈面镰状韧带左 0 .7cm处做切口可以较为容易地结扎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的左侧分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肝表面定位 切除术 镰状韧带
下载PDF
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曾庆劲 颜荣华 +5 位作者 吴宇轩 龙颖琳 罗丽萍 李凯 许尔蛟 郑荣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位的可行性及简便性。【方法】采用飞利浦EPIQ7的PercuNav融合成像系统对30例增强CT或MR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CT/MR融合成像检查。同时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位的可行性及简便性。【方法】采用飞利浦EPIQ7的PercuNav融合成像系统对30例增强CT或MR发现肝内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CT/MR融合成像检查。同时采用系统配置的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智能法)和常规内定标人工对位法(人工法)进行融合成像配准,比较两种方法的配准成功率、初步配准误差、微调配准次数。【结果】所有30例患者中,智能法和人工法的配准成功率均为96.67%(29/30),且初步配准误差和微调配准次数两种方法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左肝病例中,人工法的初步配准误差优于智能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而微调配准次数虽然人工法少于智能法,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而在右肝病例中,智能法的初步配准误差和微调配准次数均优于人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表面智能自动对位法的超声-CT/MR融合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配准成功率,可行性较好;相对于常规的内定标人工对位法,对于右肝病灶其融合成像操作过程更为简便高效,有助于降低对操作者融合成像技术经验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成像 智能对位 超声 肝表面
下载PDF
肝内胆管主支与肝表面距离的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治国 浦恩浩 李明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30个成人肝脏的剥离标本上,测量了肝内胆管主支与肝表面的距离。为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内胆管主支 肝表面距离
下载PDF
肝表面妊娠1例报告
4
作者 王丹 陈非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肝表面妊娠 异位妊娠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肝表面血管内皮肉瘤一例报道
5
作者 岑丹辉 《腹部外科》 2001年第5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肝表面血管内皮肉瘤 病理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2
6
作者 武金玉 林淑芝 +3 位作者 吴薇 严昆 戴全 陈敏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邻近肝表面原发性肝癌的适应证选择、治疗方案及操作技巧。方法选择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69个邻近肝表面病灶拟行RFA治疗者,经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后确定符合RFA治疗的适应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邻近肝表面原发性肝癌的适应证选择、治疗方案及操作技巧。方法选择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69个邻近肝表面病灶拟行RFA治疗者,经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后确定符合RFA治疗的适应证。61例患者中,男38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2岁。肿瘤直径(3.8±1.2)cm,肿瘤直径4≥cm的病灶27个(39.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40例,B级21例。在RFA治疗前采用肿瘤旁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增加穿刺点防止肿瘤表面中心部位过度重叠,并采用多次消融减少针道转移、避免垂直方向进针等附加方法,以提高邻近肝表面肿瘤的灭活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的肿瘤早期灭活率为98.6%。由于凝固消融的肝组织面积较小,1周后患者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仅为(148.5±38.5)U/ml,并于(1.8±0.6)周内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甲胎蛋白从1000—1500ng/ml下降至(98.5±42.5)ng/ml,其中13例(21.3%)患者降至正常水平。随访20—61个月,平均25.3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率为5.8%(4/69),肝内异位复发率为24.6%(15/61)。全组患者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57.3%和44.2%。结论对邻近肝表面原发性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可采用肝外或在肝脏与腹膜之间注射生理盐水、增加皮肤穿刺点、避免垂直:亨向进针、轻加压状态下消融等方法,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疗效。该治疗方法创伤小、肝功能损伤小,是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 原发性 射频消融 邻近肝表面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大鼠肝表面脾片移植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国 石民生 +2 位作者 李晓春 杨翔 夏成清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5期385-386,共2页
关键词 脾移植 肝表面脾片移植 自体移植 大鼠 组织学
原文传递
提高肝表面微小转移癌超声诊断率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武金玉 陈敏华 +4 位作者 严昆 廖盛日 张晖 戴莹 杨薇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 探讨提高肝表面微小转移癌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微小转移癌 ( 5 9个病灶 ,直径≤ 1.8cm )及手术病理、CT、临床随访半年的对照组 15 8例患者(均确诊有原发性恶性肿瘤 ) ,采用高频探头、... 目的 探讨提高肝表面微小转移癌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微小转移癌 ( 5 9个病灶 ,直径≤ 1.8cm )及手术病理、CT、临床随访半年的对照组 15 8例患者(均确诊有原发性恶性肿瘤 ) ,采用高频探头、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局部放大图像、调节聚焦、降低增益及采取患者屏气状态等 5种超声附加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对比常规扫查法与超声附加方法前后肝表面被膜形态及回声改变。结果 肝表面微小转移癌组 5 1例中 17例 ( 33.3%)采用普通检查条件不能显示或仅提示可疑 ,而采用上述附加方法 ,超声检出率从 5 7.6 %提高达 86 .4%。假阳性 5例。该方法诊断肝转移癌的灵敏性为 84.3%,特异性为 96 .8%,诊断正确率达 93.7%。结论 对肝表面微小转移癌在超声检查中应用 5种附加方法 ,显示率及清晰度得以改善 ,提高了肝转移癌早期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表面微小转移癌 超声诊断率 肿瘤转移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水隔离技术辅助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进学 朱瑞利 +5 位作者 王征征 喻克丽 李庆军 杨楠木 周艳召 欧阳敬中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水隔离技术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4... 目的探讨水隔离技术辅助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腺外科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24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4例,年龄(56.7±9.2)岁。246例患者中131例采用水隔离技术辅助射频消融治疗纳入水隔离组,115例采用常规射频消融纳入常规治疗组。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一次性完全消融率及无进展生存率等。结果水隔离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21.4%(28/131),常规治疗组20.9%(24/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6%(27/131),低于常规治疗组33.9%(39/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1%(8/131),低于常规治疗组15.6%(1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131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83个,常规治疗组115例患者邻近肝表面肿瘤142个。水隔离组一次完全消融率94.0%(172/183),高于常规治疗组75.4%(10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隔离组无进展生存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隔离技术可增加邻近肝表面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一次完全消融率,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射频消融 细胞 邻近肝表面 水隔离 人工腹水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
10
作者 宿青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2期89-89,9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本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6%,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热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随访局部肿瘤复发率为4.8%,肝内异位复发率为24.2%、1年生存率为85.5%。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肝表面的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邻近肝表面 原发性 疗效
下载PDF
西安地区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昭强 姚锁良 赵和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11期1827-1828,共2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变化趋势。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4149例儿童入托前进行HBsAb检测。结果0~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0~6.0岁儿...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阳性率变化趋势。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4149例儿童入托前进行HBsAb检测。结果0~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0~6.0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65%、68.64%、71.55%、74.21%、68.3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7,P<0.05)。结论新生儿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但到5~6岁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降低趋势。所以6岁以上儿童应进行注射乙型肝炎强化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表面抗体 乙型炎疫苗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肝叶长轴垂直斜断面形态结构及潜在临床影象诊断价值
12
作者 范立新 任家武 +2 位作者 周小兵 周坤 黄祖平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观察标本肝叶长轴垂直斜断面及肝表面结构形态。探讨肝叶长轴垂直斜断面潜在的临床影象诊断意义。方法对37例成人尸肝经左叶上、下段、方叶、尾叶和右叶长轴、且垂直于横轴面之斜断面以及肝表面标志进行命名,对其形态进行观察,并研... 目的观察标本肝叶长轴垂直斜断面及肝表面结构形态。探讨肝叶长轴垂直斜断面潜在的临床影象诊断意义。方法对37例成人尸肝经左叶上、下段、方叶、尾叶和右叶长轴、且垂直于横轴面之斜断面以及肝表面标志进行命名,对其形态进行观察,并研究其相应长轴和短轴与肝表面结构的联系。结果肝表面标志形态:(1)网膜结节形态:半椭球型86.5%(32/37);弧形型8.1%(3/37);圆锥型5.4%(2/37)。(2)方叶后区:平坦型83.8(31/37);隆起型8.1%(3/37);凹陷型8.1%(3/37)。(3)右肝下极:丘型91.9(34/37);平坦型8.1%(3/37)。(4)右肝嵴线:线型81.1%(30/37);平坦型10.8%(4/37);三叉型8.1%(3/37)。各叶斜断面形态与特点:均由前后两个近似三角形组成;各断面前三角形顶点之连线与肝膈面最膨隆带区重叠;肝左叶上、下段长轴斜断面后三角形顶点均100%落在三种网膜结节上;方叶长轴斜断面后三角形顶点有16.2%不落在方叶后区上(凹陷型占8.1%;隆起型占2.7%;平坦型占5.4%);右叶长轴斜断面后三角形顶点有两种情况:(1)右肝下极为丘型;顶点100%与下极重叠,此种情况出现率91.9%。(2)右肝下极为平坦型,顶点落在右肝嵴线上;顶点100%与右肝嵴线重叠,此种情况出现率8.1%。结论肝各叶斜断面形态均由前后两个近似三角形组成,其两个三角形顶点分别落在肝脏腹侧和脏侧最隆起肝表面标志结构上。该断面能够良好地反映上述肝表面标志形态大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长轴剖面形态 标本 肝表面标志
下载PDF
探讨HER-2/neu基因与乙肝病毒及预后的关系
13
作者 张勤 李红屏 商国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1-782,共2页
目的:探讨4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基因、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ER-2/neu、HBsAg在肝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χ2分别为22.77和15.65,P&l... 目的:探讨4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基因、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ER-2/neu、HBsAg在肝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χ2分别为22.77和15.65,P<0.01),HBcAg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P>0.05)。HER-2/neu基因癌组织阳性率与HBsAg、HBcAg均存在关联性(χ2分别为17.78和8.46,r分别为0.532和0.398)。而癌旁组织阳性率与HBsAg有关联性(χ2=15.33,r=0.254),与HBcAg不存在关联性(χ2=0.1267,P>0.05)。HER-2/neu基因癌组织阳性组(7例)中HBsAg阳性率高于阴性组(χ2=12.69,P<0.01),HBcAg阳性率也高于阴性组(χ2=5.08,P<0.05)。HER-2/neu基因癌旁组织阳性组(39例),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χ2=11.84,P<0.05)。在临床分期(1989年日本分期)中,各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neu基因阳性时,HBsAg、HBcAg的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在临床分期中,随着癌组织的进展,癌旁HER-2/neu基因的表达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基因erbB-2 表面抗原 乙型 炎核心抗原 乙型 预后
下载PDF
上海市2015-2017年孕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接种率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陆瑾 孙晓冬 +2 位作者 刘捷宸 许振慧 黄卓英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方法收集2015-2017年上海市所有71家产科机构孕产妇的HBsAg检测结果和新生儿首剂HepB(HepB1)、HBIG接种情况,进行描述... 目的了解上海市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方法收集2015-2017年上海市所有71家产科机构孕产妇的HBsAg检测结果和新生儿首剂HepB(HepB1)、HBIG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登记孕产妇611 151人,HBsAg检测率为99.03%, HBsAg阳性率为4.27%,其中本市、外来孕产妇HBsAg检测率分别为99.49%、98.53%,HBsAg阳性率分别为3.16%、5.50%。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epB1+HBIG联合接种率为91.14%(24 280/26 639),其中本市、外来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分别为92.55%、90.23%。结论上海市孕产妇HBsAg阳性率低,应加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特别是外来人群)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表面抗原 阳性率 乙型炎疫苗 乙型炎免疫球蛋白 接种率
原文传递
对胆石症引发少见疾病临床分析
15
作者 田建伟 梁文辉 范玉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3期75-76,共2页
1986年10月~2003年4月间曾遇到几种胆石症引发少见疾病,均经手术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胆石症 肝表面破裂 并发症 胆囊缺如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下载PDF
HAb18G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特征、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丽萍 朱佳荣 王磊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HAb18G)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特征、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Ab18G表达水平,分析HAb18G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结果鳞癌、大细胞癌、... 目的探讨(HAb18G)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特征、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Ab18G表达水平,分析HAb18G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结果鳞癌、大细胞癌、腺癌的HAb18G表达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HAb18G表达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HAb18G表达与其病理特征、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可作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膜表面相关抗原 病理特征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安阳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调查报告
17
作者 付秋华 张改臣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334-335,共2页
我站门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本市 6730名 8岁~ 18岁之间的中小学生进行血清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的调查 ,本市中小学生血清HBsAg的阳性率为 1.8%。对查出的血清HBsAg阳性者均进一步做常规肝功能实验 ,从中确定乙型肝炎患者 ... 我站门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本市 6730名 8岁~ 18岁之间的中小学生进行血清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的调查 ,本市中小学生血清HBsAg的阳性率为 1.8%。对查出的血清HBsAg阳性者均进一步做常规肝功能实验 ,从中确定乙型肝炎患者 ,得出无症状乙型肝炎在中小学生及HBsAg阳性者中的发生率为 0 .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乙型表面抗原 流行病学 安阳市
下载PDF
茂名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 Ag携带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伟文 许柏炯 +2 位作者 张彦广 吴小玲 廖珊珊 《广东卫生防疫》 2000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表面抗原 携带率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正林 张文洛 +2 位作者 钟小强 刘键 陆学东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个体HBV DNA检出情况,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LP)用于筛查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策略.方法 根据日常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模式(HBVM)结果,将HBsAg阴性标本分为乙...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个体HBV DNA检出情况,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HBLP)用于筛查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策略.方法 根据日常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模式(HBVM)结果,将HBsAg阴性标本分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和阴性两大类,除外HBVM抗原抗体同时阳性等特殊模式,从临床检测备份管随机收集各1000份共计2000份血清标本,双份分装-20℃冻存;用多管混合的方法实施HBV DNA定量分析,筛选出阳性标本;HBV DNA阳性标本行HBLP检测,再经美国超敏MONOLISA HBsAg ULTRA试剂复检HBsAg.结果 1000份HBsAb阳性标本未检出HBV DNA阳性;1000份HBsAb阴性标本共检出19例HBV DNA阳性;19份HBV DNA阳性标本经HBLP检测和美国超敏试剂复检HBsAg均呈阳性.19份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大于500拷贝/ml 2例,400~500拷贝/ml 3例,300~400拷贝/ml 3例,200~300拷贝/ml 7例,100~200拷贝/ml 4例.结论 用国产ELISA试剂常规检测HBsAg漏检标本多来自HBsAb阴性个体;漏检个体HBLP结果可能阳性,检测HBLP有利于筛查隐匿性HBV感染;本研究为积极寻找临床隐匿性HBV感染的检测策略提供了血清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病毒 乙型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DNA 肝表面抗原 乙型
原文传递
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的B超检查结果研究
20
作者 宋云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50-151,共2页
进行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B超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的6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对比,检查时间2020年1月-12月。结果:32肝炎肝硬化与35例酒精性肝硬化在肝右叶斜径、肝表面形态、结节方面差异显著(P<0.... 进行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B超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方法:对在我院进行B超检查的6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对比,检查时间2020年1月-12月。结果:32肝炎肝硬化与35例酒精性肝硬化在肝右叶斜径、肝表面形态、结节方面差异显著(P<0.05)。患者门静脉内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B超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肝硬化类型鉴别诊断的依据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酒精性硬化 B超 右叶斜径 肝表面形态 门静脉内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