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PCT、IFN-γ和IL-6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晶 陈美玲 +3 位作者 张丽秀 颜鲁伟 白正强 贺锐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调查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细菌感染的效能。方法2019年1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86例,常规分离和鉴定... 目的调查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细菌感染的效能。方法2019年1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86例,常规分离和鉴定菌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6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指标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效能。结果本组发生细菌感染者37例,未发生明确感染者49例;在37例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患者中,共检出68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株(60.3%),革兰氏阳性菌27株(39.7%);感染组血清PCT、IFN-γ和IL-6水平分别为(10.9±3.1)μg/L、(46.5±1.9)pg/mL和(16.9±1.6)pg/mL,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0.9±0.1)μg/L、(20.1±2.4)pg/mL和(4.8±0.9)pg/mL,P<0.05】,28 d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67.6%和75.7%,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8.2%和12.2%,P<0.05);经ROC分析显示,分别以PCT>3.3μg/L、IFN-γ>45.5 pg/mL和IL-6>15.4pg/mL为截断点,其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诊断的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84.1%。结论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除检测血清PCT水平外,监测血清IFN-γ和IL-6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细菌感染而给予预防性处理,或能提供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乙型衰竭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6 诊断
下载PDF
我院近10年肝衰竭患者预后变化趋势分析
2
作者 徐曼曼 杨颜榕 +4 位作者 李珊珊 武羽 杨雪 段钟平 陈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74-877,共4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来我院住院的肝衰竭患者离院方式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趋势检验分析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患者的离院... 目的分析近10年来我院住院的肝衰竭患者离院方式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21年收治的肝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趋势检验分析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患者的离院方式逐年变化趋势。结果在研究期间,共收治8512例肝衰竭住院患者,经过排除标准排除,有5789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女性占28.7%,平均年龄为(50.31±13.49)岁,平均住院日为19.46±15.19 d;ACLF患者2702例(47.3%),CLF患者2415例(42.0%),SALF患者492例(7.9%)和ALF患者180例(2.9%);在离院方式方面,57.6%总体患者医嘱离院,27.5%非医嘱离院,15.0%在院死亡;ALF患者在院病死率为52.2%,CLF为14.2%,ACLF为13.7%,SALF为11.4%;纵向分析显示,ALF患者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无显著变化趋势,住院病死率持续呈高水平状态,波动在31.2%~70.0%,趋势检验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变化;SALF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逐年升高,自55.6%升至70.8%,住院病死率逐年下降,自25.9%降至8.3%(P<0.001);ACLF患者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逐年升高,自47.9%升高至59.7%,经趋势检验显示差异显著(z=1.9677,P=0.049),而非医嘱离院率和在院病死率逐年下降(P<0.001);CLF患者非肝移植医嘱离院率同样逐年升高,自55.8%升高至75.2%(P<0.05),而住院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自20.9%降至9.3%(P<0.05)。结论我国肝衰竭患者预后较前改善,尤其是SALF、ACLF和CLF患者医嘱离院率较前显著升高,但ALF患者住院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探索新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亚急性衰竭 慢加急性衰竭 慢性衰竭 预后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预后分析
3
作者 刘松涛 孟庆华 +3 位作者 刘梅 韩亚男 王金环 闾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LF/SALF)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ALF/SALF成人患者,参照2015年国际腹水俱乐部制定的标准诊断AKI,应用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 目的分析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LF/SALF)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ALF/SALF成人患者,参照2015年国际腹水俱乐部制定的标准诊断AKI,应用多因素COX生存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在纳入的378例患者中,ALF 77例,SALF 301例;91例(24.1%)发生了AKI,其中ALF患者为42.9%,显著高于SALF患者的19.3%(P<0.05);在91例AKI患者中,肾前性氮质血症(PRA)4例(4.4%),肝肾综合征(HRS)54例(59.3%),急性肾小管坏死(ATN)22例(24.2%),其他类型11例(12.1%);未并发AKI的ALF患者28 d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45.5%和47.7%,显著低于并发AKI的78.8%和90.9%(P<0.05),未并发AKI的SALF患者28 d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23.0%和26.7%,显著低于并发AKI患者的69.0%和74.1%(P<0.05);经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诊断为ALF、发生AKI和INR高水平与患者28 d和90 d病死率独立相关。结论ALF患者发生AKI的比例显著高于SALF患者,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急性肾损伤 预后
下载PDF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4
作者 高冉冉 曹阳 +4 位作者 郑嵘炅 张紫怡 杨丽 唐努尔 鲁晓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 目的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60)和存活组(n=71)。收集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因素,并将筛选的因素使用R 4.3.0软件进行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估,根据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重要因素,建立的预后模型区分度和校准能力较好。自发性腹膜炎在存活组和死亡组HBV-ACLF患者并发症中占比均最高。结论通过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建立的预测模型对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慢加急性衰竭 白蛋白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预后模型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实践细节
5
作者 陈军泽 张诚 +1 位作者 董昆 董淳强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33-339,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伴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肝移植在ACLF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治疗过程中仍有多种风险导致术后患者死亡。本文就ACLF的原发病治疗、病情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桥接治疗、供肝选择、手术特点...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伴多器官衰竭,预后较差。肝移植在ACLF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治疗过程中仍有多种风险导致术后患者死亡。本文就ACLF的原发病治疗、病情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桥接治疗、供肝选择、手术特点、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等临床实践进行探讨,为优化ACLF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移植 原发疾病 免疫抑制 预后
下载PDF
常用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安宝燕 冯明洋 +4 位作者 王筱寅 曹竹君 蔡伟 谢青 王晖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是否生存,将其分为死亡组(69例)与生存组(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与入院后14 d的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计算并比较入院后14 d的各项指标与基线的差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入院后14 d,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RP、PCT、血清肌酐(sCr)和INR的增高值均显著大于生存组患者(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WBC、NE%、sCr、PCT和INR增高是影响HBV-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患者入院后14 d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的程度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值均<0.001)。结论患者入院后14 d的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程度对HBV-ACL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衰竭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TBRR、TBCR对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周晓丽 魏丽 +3 位作者 王兆勋 杨学芳 施文娟 万红 《肝脏》 2024年第5期542-544,55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反弹率(TBRR)、总胆红素清除率(TBCR)对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98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反弹率(TBRR)、总胆红素清除率(TBCR)对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98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好转组65例,死亡组33例。比较两组间血细胞、肝生化指标、凝血指标、MELD评分以及人工肝治疗后TBRR、TBCR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人工肝治疗后有差异数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并得出最佳截断值。结果好转组PLT、INR、MELD评分和TBRR分别为(122.2±50.5)×10^(9)、1.7±0.5、18.8±5.2、(22.59±39.29)%;死亡组分别为(91.7±38.1)×10^(9)、2.0±0.5、21.9±4.8、(67.69±65.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34;t=2.013,P=0.050;t=2.048,P=0.046;t=2.067,P=0.016);TBRR评估HBV-ACLF患者临床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95%CI(0.549~0.870),约登指数为0.408时,最佳截断值为71.13%,敏感度为50%,特异度为85.5%。结论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死亡组TBRR值高于好转组,当TBRR>71.13%时,死亡风险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RR TBCR 人工治疗 相关慢加急性衰竭 预后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金萌 王美娟 +1 位作者 刘文雯 钟雪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1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CLD)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改善儿童CLD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CLD患儿44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例资料并根据出院时的临...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CLD)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改善儿童CLD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CLD患儿44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例资料并根据出院时的临床转归结果将患儿分为单纯CLD组(25例)及急性肝衰竭组(1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LD患儿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对CLD患儿发生急性肝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CLD组相比,急性肝衰竭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更低,降钙素原、国际标准化比值、血氨水平更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儿童CLD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ROC曲线分析显示两者同时升高对CLD患儿发生急性肝衰竭的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974,敏感度为0.895,特异度为0.960)。结论部分CLD患儿起病后可能会进展至急性肝衰竭,早期应密切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降钙素原,特别是对于二者呈进行性升高的重症CLD患儿,应高度警惕急性肝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胆汁淤积性 衰竭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脓毒症1例
9
作者 李珊珊 卢旺 +3 位作者 孔明 康玮玮 邹怀宾 陈煜 《肝脏》 2024年第7期883-885,共3页
患者,男性,45岁,公司职员。因皮肤巩膜黄染、腹胀入我科诊治。2023年5月10日患者劳累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腹胀、纳差、尿色加深,无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未诊治,前述症状逐渐加重。2023年6月12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伴... 患者,男性,45岁,公司职员。因皮肤巩膜黄染、腹胀入我科诊治。2023年5月10日患者劳累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腹胀、纳差、尿色加深,无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未诊治,前述症状逐渐加重。2023年6月12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伴畏寒寒战、胸闷、气促、周身水肿,至我院急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脓毒症 人工血液净化治疗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白蛋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叶翀 吴倩倩 +1 位作者 刘昌伟 刘婷婷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27-1732,共6页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白蛋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肝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分为...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对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白蛋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肝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n=53)和联合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治疗,n=54)。对两组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蛋白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肝衰竭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治疗前后差值为(204.07±22.85)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治疗前后差值为(151.45±30.16)U/L,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后差值为(212.10±26.64)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89.23±24.70)U/L、(123.03±29.48)U/L、(196.59±23.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7.41±2.26)g/L、(8.53±2.08)g/L、(55.24±10.72)mg/L,均高于对照组[(2.64±1.69)g/L、(4.56±1.75)g/L、(36.18±11.8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D-二聚体(D-D)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0.55±0.17)g/L、(24.89±3.92)%、(1.21±0.44)mg/L,均高于对照组[(0.34±0.20)g/L、(18.33±4.06)%、(1.02±0.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可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功能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液
下载PDF
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侯静涛 许娟 +2 位作者 闫涛涛 杨慧玲 樊研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987-991,99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结局分为死亡组(n=63)和生存组(n=88),另选择7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健康组)。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后及健康受试者血清IL-18水平,分析IL-18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HBV-ACLF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8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是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患者入院时、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诊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90 d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39。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IL-18水平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高IL-18水平患者(P<0.05)。结论血清IL-18可辅助评价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人工 HBV相关慢加急性衰竭 有效性 短期预后
下载PDF
1例糖原累积病Ⅳ型合并急性肝衰竭患儿急性期的护理
12
作者 陈湘威 张杨 +2 位作者 梁秋菊 段孟会 邵梦烨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3期1445-1448,1453,共5页
总结2022年7月我科收治的1例糖原累积病Ⅳ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Ⅳ,GSDⅣ)合并急性肝衰竭患儿急性期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监测血流动力学,积极抗休克;监测消化道出血量,实施止血治疗;开展人工肝治疗及预防相关并发症;连续... 总结2022年7月我科收治的1例糖原累积病Ⅳ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Ⅳ,GSDⅣ)合并急性肝衰竭患儿急性期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监测血流动力学,积极抗休克;监测消化道出血量,实施止血治疗;开展人工肝治疗及预防相关并发症;连续监测血糖,根据病情与血糖动态调整营养治疗方案;开展远程探视和音乐治疗。经过6 d的救治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顺利进行肝移植。术后18 d好转出院;随访1年,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Ⅳ型 急性衰竭 血糖管理 护理
下载PDF
人工肝多模式联合序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
13
作者 胡震霆 邱荣仙 +1 位作者 黄晓刚 郑烽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 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患者采用人工肝多模式联合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诊治的11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序贯联合组(47例)和常规组(65例)两组。常规... 目的 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患者采用人工肝多模式联合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诊治的11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序贯联合组(47例)和常规组(65例)两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治疗,行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根据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情况,选择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或血浆透析滤过。序贯联合组患者第1天予以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第2天予以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第3天予以血浆透析滤过;3 d后观察患者肝功能与凝血情况,以上述模式再进行3次人工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疗效、细胞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序贯联合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与肌酐水平为(6.2±2.0)×10^(9)/L、(61.1±14.7)μmol/L,均低于常规组[(7.9±2.4)×10^(9)/L、(74.6±21.3)μmol/L](P<0.05)。序贯联合组患者治疗好转率、治疗有效率及12周存活率分别为61.7%、66.0%、59.6%,均高于常规组的30.8%、13.8%、27.7%(P<0.05)。序贯联合组患者治疗后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分别为(91.3±8.1)ng/L、(30.6±7.4)ng/L、(78.4±7.2)ng/L,均低于常规组[(96.2±11.3)ng/L、(35.1±7.7)ng/L、(82.4±7.7)ng/L](P<0.05)。序贯联合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6%,低于常规组的26.2%(P<0.05)。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患者采取人工肝多模式联合序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细胞因子,促使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慢加急性 人工 多模式序贯
下载PDF
中药灌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临床进展
14
作者 陈玉 黄钰雯 +1 位作者 潘李轶 陈月桥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7期1299-1301,1316,共4页
中药灌肠在治疗肝衰竭中具有独特的效果,在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血氨等方面有确切疗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系统回顾了中药灌肠在肝衰竭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为肝衰竭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衰竭 中药灌肠 综述
下载PDF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研究
15
作者 高冉冉 曹阳 +4 位作者 郑嵘炅 李雯莉 张紫怡 唐努尔 鲁晓擘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1036-1043,共8页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富集以及变化情况,寻找肠道菌群与慢加急性肝衰竭重症化关联。方法:本研究所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实验分为3组,第一组肝硬化组40人,第二组慢加急性肝衰竭9人,健康对照20人。提取粪...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肠道菌群富集以及变化情况,寻找肠道菌群与慢加急性肝衰竭重症化关联。方法:本研究所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实验分为3组,第一组肝硬化组40人,第二组慢加急性肝衰竭9人,健康对照20人。提取粪便样本的DNA,运用16rDNA的V3-V4区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研究肠道菌群的结构、丰度及多样性等特点,通过对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与慢性肝衰竭及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进行对比,以寻找出与HBV-ACLF发生发展相关的菌群。结果: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差异OTU主要以上调为主,门水平上表现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科水平上主要表现在乳杆菌科、链球菌科及韦荣氏菌科;我们使用a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了三组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差异。与肝硬化组、健康组相比,慢加急性肝衰竭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度逐渐降低,但是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差异不显著。Objective: Explore the enrichment and changes of gut microbiot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 and search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the severity of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 Method: This study includ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a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consisted of 40 people with cirrhosis, the second group consisted of 9 people with chronic and acute liver failure, and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20 people. Extract DNA from fecal samples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gut microbiota us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of the V3-V4 region of 16rDNA. By comparing the gut microbiota of HBV-ACL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failure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we aim to identify the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BV-ACLF.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n OTU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inly upregulated. At the phylum level, it was manifested in the phyla Firmicutes and Proteobacteria, and at the family level, it wa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amilies Lactobacillus, Streptococcus, and Veillonella;w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species diversity among the three groups using alpha diversity and beta diversity. Compared with the cirrhosis group and the healthy group, the abundance of gut microbiota in the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 group gradually decreased, but the diversity of gut microbiota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相关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肝衰竭营养与肝再生
16
作者 孔明 陈煜 段钟平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代谢器官,有较强的再生潜能。肝衰竭为多种原因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的严重肝功能失代偿,病死率高,肝再生是肝衰竭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显示肝再生是由多因素精确控制的复杂过程,更为具体深入的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代谢器官,有较强的再生潜能。肝衰竭为多种原因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的严重肝功能失代偿,病死率高,肝再生是肝衰竭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显示肝再生是由多因素精确控制的复杂过程,更为具体深入的机制研究、可用于临床监测的肝再生指标及治疗靶点仍需进一步探索完善。肝衰竭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包括多种营养素的摄入及利用障碍。营养不良对肝再生等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应在肝衰竭的诊断及治疗中充分重视。本文就肝衰竭中的营养与肝再生研究进展做一述评,以期提升临床医护和研究人员的认识和系统理解,为该领域的机制研究、临床诊疗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并进一步通过有效的营养干预促进肝再生,提高肝衰竭患者存活率,尤其是非肝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 营养 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 再生
下载PDF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谢芳 郑文凯 +2 位作者 李聪 李平 谭善忠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9期2338-2343,共6页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伤,其死亡率高,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其一直是肝脏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肝衰竭存在复杂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其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密...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伤,其死亡率高,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其一直是肝脏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肝衰竭存在复杂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过程。其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与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各种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对于研发新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亚急性衰竭 免疫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人工肝、肝移植的分水岭在哪里?
18
作者 徐曼曼 陈煜 《肝脏》 2024年第10期1163-1166,共4页
目前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去除诱因、并发症的内科综合治疗,以及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肝移植治疗的应用受限于肝源紧缺、费用昂贵等因素,肝移植最佳适用人群的选择一直... 目前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去除诱因、并发症的内科综合治疗,以及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肝移植治疗的应用受限于肝源紧缺、费用昂贵等因素,肝移植最佳适用人群的选择一直是ACLF治疗策略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人工肝治疗可以作为ACLF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前的桥架治疗方式,但是其是否会使ACLF患者生存获益一直存在争议,人工肝治疗的时机、治疗模式的选择同样是ACLF治疗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就ACLF患者的人工肝治疗、肝移植治疗决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人工 移植 分水岭
下载PDF
NLR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9
作者 邱梅花 李耿祥 +1 位作者 丘永芳 陈泳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的价值。方法86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乙肝组与乙肝肝衰竭组,选取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NLR、肝功能指标,分析NLR、肝功能指标预测慢性乙肝...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的价值。方法86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乙肝组与乙肝肝衰竭组,选取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NLR、肝功能指标,分析NLR、肝功能指标预测慢性乙肝患者肝衰竭的价值。结果乙肝肝衰竭组的NLR、ALT、AST水平最高,单纯乙肝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均P<0.05)。NLR预测慢性乙肝患者肝衰竭的AUC为0.931。结论NLR在预测慢性乙肝患者肝衰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 衰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低剂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疗效研究
20
作者 陈佳炜 蔡毅峰 +1 位作者 章志坚 翁冬锐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1期9-12,共4页
目的探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联合低剂量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疗效。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 目的探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联合低剂量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疗效。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DPMAS+PE组(n=25)和PE组(n=25)。观察两组疗效、肝功能、血常规指标与凝血功能。结果DPMAS+PE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PE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PE组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谷丙转氨酶低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PMAS+PE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PMAS+PE可有效提高在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中的疗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低剂量血浆置换 衰竭 高胆红素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